如果你身邊也有一個憂鬱的他/她,請記住照顧自己與照顧他/她一樣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我們都知道,憂鬱是一種情緒,他會使我們感覺到悶悶的、有種無力感、對事情提不起太大的興趣、有的人情緒低落時也會哭泣,這樣的情緒通常過個幾小時,或是過幾天也就會逐漸好起來,好友一開始也是如此,他因為工作上的壓力感覺到自己心情變得越來越差,本以為情緒只是短暫的影響他,沒想到情況並沒有好起來,甚至會開始覺得自己很糟糕、會不會好不了,生理上也受到影響,睡不好也吃不下、體重直直落,整個人狀態越來越不對勁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期間也試著做一些舒壓的活動都沒有好起來的跡象,因此我詢問他的意願、並陪伴他一起就診身心科,醫生診斷是憂鬱症。

面對憂鬱症的確認,我們一方面鬆口氣知道原來是生病了,但另一方面感受到友人的羞愧感,覺得自己好弱、好無能。接下來的日子裡,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我試圖安慰他、幫忙他想辦法,希望能夠讓他「好起來」,但對憂鬱的人而言那些期待他好起來的話語對又造成了另一種壓力、使他們更加自責覺得沒辦法好起來的自己是很糟糕的;另一方面,明明試圖想要讓他好一點卻反而讓他感到負擔的情況也讓我覺得挫折,開始覺得和他相處時很無力,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很疲倦(我也聽過有人會感到生氣),這也是陪伴者很容易會出現的心情。

於是,憂鬱者持續的憂鬱,而陪伴者卻也越來越無力、甚至是想要遠離。如果你身為憂鬱症的陪伴者,發現自己也有這樣的心情,其實它也是在提醒你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了!我們可能會想著,如果我選擇照顧自己,那憂鬱的他怎麼辦?但陪伴憂鬱症患者其實是一種長期抗戰,我們必須要先照顧好自己,否則也沒有力氣再去照顧別人,更何況那個想照顧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重要的人。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1、適時的安排自己的喘息時間:在沒有陪伴憂鬱症患者的時候去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或是見見朋友聊聊,目的是為了紓解自己的壓力。

2、找專業人員諮詢:諮詢醫師、心理師要怎麼陪伴憂鬱症患者,會學習到更多有效的方法與策略,減輕無力感。

3、接受現狀,把「他沒有好起來」與「我做得不夠好」分開:其實你已經做得夠多夠好了,憂鬱本來就不會立刻好起來,這跟你做得夠不夠好往往沒有太大的關係,對現況有合理的了解,才有可能放過自己、降低對對方的期待。

在生命裡有一段時間陪伴憂鬱者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請記得,如果你身邊也有一個憂鬱的他/她,照顧他/她和照顧自己是一樣重要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16會員
11內容數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2023/09/11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2023/09/11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2022/07/15
「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在當媽後才真的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呀(笑),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撇開陪睡到自己也跟著睡著之外,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下這種時候了,怎麼能就這樣睡著呢? 另外,當小孩出生之後,有沒有留意過,你和你的伴侶一天下來能夠好好相處的時間剩下多少呢?
Thumbnail
2022/07/15
「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在當媽後才真的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呀(笑),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撇開陪睡到自己也跟著睡著之外,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下這種時候了,怎麼能就這樣睡著呢? 另外,當小孩出生之後,有沒有留意過,你和你的伴侶一天下來能夠好好相處的時間剩下多少呢?
Thumbnail
2022/01/03
回顧2021年,帶著「母親」的角色重返職場大概是我最困難下的決定之一。 過了幾個月全職在家育嬰的日子,一部分的我享受著和孩子在一起的親暱時刻,另一部分的我卻渴望回到我原本的工作中。 我仍然有我職業發展上想做的事,不希望因為生了孩子後而停下來。 開始過著上班是職業婦女,下班是媽媽的生活。
Thumbnail
2022/01/03
回顧2021年,帶著「母親」的角色重返職場大概是我最困難下的決定之一。 過了幾個月全職在家育嬰的日子,一部分的我享受著和孩子在一起的親暱時刻,另一部分的我卻渴望回到我原本的工作中。 我仍然有我職業發展上想做的事,不希望因為生了孩子後而停下來。 開始過著上班是職業婦女,下班是媽媽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我們身邊有人正與憂鬱症抗爭時,我們經常困惑於如何提供幫助。許多時候,即使心懷善意,我們的舉動也可能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造成更多困擾。這是為什麼呢?憂鬱症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狀態。當我們試圖強迫一個無力前行的人走路時,最終往往導致對方跌倒。
Thumbnail
當我們身邊有人正與憂鬱症抗爭時,我們經常困惑於如何提供幫助。許多時候,即使心懷善意,我們的舉動也可能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造成更多困擾。這是為什麼呢?憂鬱症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狀態。當我們試圖強迫一個無力前行的人走路時,最終往往導致對方跌倒。
Thumbnail
身邊的人無法同理 當你面對一些每天會見面的朋友或家人,他們無法提供適當的支持和理解時,這確實可以對你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讓你自我懷疑甚至影響僅剩的幸福跟活著的感覺。 基本上,你無法讓沒有得過感冒的人讓他體會甚麼叫感冒,因此會建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先讓自己日子好過點。 在這種情況下,以下
Thumbnail
身邊的人無法同理 當你面對一些每天會見面的朋友或家人,他們無法提供適當的支持和理解時,這確實可以對你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讓你自我懷疑甚至影響僅剩的幸福跟活著的感覺。 基本上,你無法讓沒有得過感冒的人讓他體會甚麼叫感冒,因此會建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先讓自己日子好過點。 在這種情況下,以下
Thumbnail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Thumbnail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最近天氣變化極度不穩定,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真的很不友善。 作為一個正在努力走出憂鬱症的人, 以下是我減緩症狀的方法,如果對你/妳也有用,那就太好了,我們一起努力: 1.覺察自己 2.爲它取名字且接受它的到來 3.寫日記跟自己對話 4.做一點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5.看動漫/劇 7.找人傾訴
Thumbnail
最近天氣變化極度不穩定, 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真的很不友善。 作為一個正在努力走出憂鬱症的人, 以下是我減緩症狀的方法,如果對你/妳也有用,那就太好了,我們一起努力: 1.覺察自己 2.爲它取名字且接受它的到來 3.寫日記跟自己對話 4.做一點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5.看動漫/劇 7.找人傾訴
Thumbnail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