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日久,你發現自己是外向?是內向?還是兩者皆非?

2021/06/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先釐清一下,外向不是指開朗,內向也不是指害羞。內外向不是性格表徵,而是社交對這個人而言有多累。外向的人往往在缺乏社交接觸的時候會有缺乏刺激、無法充電的困境,而內向的人暴露在大量的社交刺激時,疲倦累積得很快。
  但是「你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這個問題,是一個錯誤格式。格式錯誤的問題會引導你回應錯誤的答案,甚至得到錯誤的思考方式。值得重新理解一下,怎樣設想才不會被一個錯誤格式牽著鼻子走到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的地步。尤其當你曾經有過:「我以為自己很外向,但很多時候又完全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很矛盾」這情況?矛盾的不是你,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格這個錯誤的分法。
1) 非A即B
  「你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這個問法,先入為主把人分成非此則彼。抽換一下名詞:你是胖子還是瘦子?這個問法能誘導你覺得自己不健康,因為只提供不屬於健康指標的選項,接下來就可以推薦產品給你了。但我們心裡都知道,在過重和過輕之間有很多很多普通的正常人。不屬於某一個典型,才是常態。又或者說,只用典型來分類人類,真的很變態。
2) 光譜敘事
  有一個流行的想法是:我們都落在光譜的某一個位置上。A屬於5.5 分內向、1.5 分外向;B大約有 1.5 分內向、5.5 分外向。用光譜這種具有連續性的框架,比非黑即白的敘事方式,解釋力好多了。至少一個常常內向的人,感到需要社交的時刻,也不會有自己背叛自己的矛盾感。理解到自己身上有兩個相對的面向並存,會比分類自己「是」哪一種既有的類型,得到更大的平靜。但這兩個相對的面向如何並存?
  我們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落在兩分內向、五分外向的比例上。有的時候我們人來瘋,有的時候我們耍自閉,更多時候我們看人臉色,決定現在要積極介入談話還是在牆邊當壁花。我們也許有不同比例的內、外向性,但也不恆定。
  我們幾乎都有社交倦怠的時刻,需要絕對的獨處來恢復,因為一直判斷別人的意思和依此反應實在是很累人。同時,我們也都有需要有人傾聽,想要對世界宣佈什麼的時刻。想要社交的時刻愈多,就愈外向;想要逃離社交的時刻愈多,就愈內向,對吧?
  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外向的時刻,也有屬於內向的時刻。我們也許不是「哪一種」人,而是處於什麼狀態。我們都會需要獨處,也都會需要社交,或多或少而已。光譜這個理解模式在此,對現象的解釋力變得很不足。
3) 光譜跨度
  光譜的優點在漸進式,沒有一個明確得要命的典型來讓自己裡外不是人。但光譜這個比喻下,就算你在光譜上找出自己的定位,也常難以明白為什麼自己此時此刻會這樣,我為什麼起伏這麼大?因為每個人對社交過度、社交不足的耐受力,也有範圍差別。就像有人怕熱、有人怕冷,有人既怕熱也怕冷,有人既不怕熱也不怕冷。如果我們容許一個人的內/外向性特質,不是在光譜的一個點上,而是光譜的一段範圍內,解釋力就會比較高。
  我要們定義的對象,甚至特質,往往不只是一個孤星般的單點。人通常不會是一個狹窄定義可以規範的對象,這個模型擴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有一段跨度範圍。從這裡到那裡,都是你的守備範圍,都是你。你不是有多外向或有多內向,而是可以多缺乏社交刺激,或者能接收並反應多少社交刺激。去伴侶的朋友聚會上,你多常需要往角落縮?或者能不能自在到與陌生人暢聊?
  但因為疫情,在家裡關久了,對社交的需求好像也跟本來以為的自己不一樣了。一向活潑、社交生活超旺盛的人,發現自己靜靜待著不跟任何人接觸,相當安適。覺得自己是內向阿宅的人,長期社交隔離下來,也可能感到自己跟世界、跟生命都愈脱愈開,又要怎解?我們都有自己的跨度做為社交彈性,但這彈性好像有個限度
4) 適應彈性
  回到內向性和外向性的定義上:社交需求和社交疲乏。有些人能夠承受很孤立的環境,但社交場合也能應付自如,說起來社交曝光量的耐受性範圍很寬,但是待不久,一陣子就需要場景轉換。有些人不能太孤單,也對一次面對很多人的會議或公開演說感到緊張無比,往往承受不住,但一旦適應,倒可以持續下去。
  每個人都會有需要社交刺激,也需要抽離社交的時刻,對這時間的長短,也有耐受性的差異。社交曝光量,和社交密度的耐受性,每個人彈性還是不同。我們會跟人玩瘋了一陣,需要冷靜一會兒;也有人默默完成自己的進度後,從山洞裡出來想找人講講。圖 4) 適應彈性,加上時間這個向度,對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外向性和內向性實際上怎麼展現,解釋力更完備。
  圖 4 在耐受時間長度上,乘以社交曝光量的強度,我們更可以精確描繪「在甚麼條件下,這個人能有多少內/外向性的表現。」內/外向性的表徵,就和影響它的主要因素互動連結,不只從這個人身上,還從外在環境找出影響要素。
  發展到圖 4,雖不能說已經完整了解一個人身上的內向性和外向性怎麼呈現。但是從圖 1 到圖 4,是一段很清晰的認知成長。我們對一個人的社交容受度,從一個非黑即白的模式,進步到有程度之別。再從不同的程度拉成不同的跨度,就有了從點到線的比例關係。在線上多添一個維度,展開一整個面,把時間列入考量,就可以從整塊分布的形狀,看出兩個條件地相互影響下,狀態會動態調整它的耐受度彈性。這還只是視覺化的手法能完成的思考輔助。
  內向性和外向性是相當重要的性格分別,也的確存在,但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對它認知有誤。如果我們停留在圖1的思考模式裡,想要知道自己「是」什麼,以便宣稱我宅我驕傲,或者是經營一個開朗陽光的形象,往往會導致很多時刻感到矛盾和自我否定。當然,也有很多人會產生「既外向又內向,我是奇怪的人」這種表面上對矛盾感到困擾,事實上是想宣稱:我好特別。但其實完全典型的內向或完全典型的外向,才是驚人的特殊個體。
  當我們終於擺脫了亟欲知道自己「是」什麼的心境,也就不會一直點開社交平台上只是用來釣個資的心理測驗,就能來設想一下自己的內向性和外向性兼顧的定位平衡。圖 2 的價值在於:打破簡單分類思維,從條件之間的關係重新設想。 打破不相容的非此即彼,找出內向性和外向性之間,在社交密度上的關係,是漸進不是對立。
  所以進一步有圖 3 的認知也非常重要。畢竟人的狀態不是定點,往往會游移。從一個當下的狀態判斷一個人是什麼人,不如從一個人的長期狀態來歸納這個人。收集完,我們可以了解這人的跨度,也能得知一個人的社交容受範圍有多大。換言之,你不是「什麼」,而是「能到什麼程度」。圖 3 的價值在於:容許觀察對象不只有單一定位,而是適用一部分理論解釋範圍。
  但在長時間歸納後,如果要以這層了解來增加對這個人行為或狀態的預測能力,就會需要對此人狀態更有解釋力的條件。在內向性和外向性的社交耐受度上,耐受時間可能是非常好的變項,因為這是涵蓋範圍之所以持續浮動或改變,最相關的條件。因為理論解釋範圍有其限制,所以圖 4 的價值就在於:找出理論解釋範圍的限制,並歸納出限制與理論解釋之間的因果關係。
所有的理論,都是以對現象的解釋力為目標,最終期盼對現象有良好的預測力
  雖然從頭到尾,我們都以內向性和外向性來討論一個模型的解釋力,但把這個主題抽換成別的東西,就算圖形和模型不能直接套用,找出例外情況來擴張足以解釋這個主題的思考模式,還是非常實用的一個基本思考方法。任何能找出大量例外情況的解釋模型,都跟這裡舉例的每一個思考模式一樣,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例如平面幾何、例如牛頓力學、例如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例如佛洛伊德的泛性心理學,以及我們對這個社會裡很多看似不是笨就是壞的傢伙的理解,不管是保守派還是開放派。
  只用同一個模式來思考同一個主題,終究會有很多無法解釋、無法理解的現象。這時候,與其怪罪現象,不如想辦法讓思維模式的解釋力提升。
  思考愉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7會員
213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通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身兼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