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與欲望之外:Covid-19與疫苗的精神分析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一開始,作為心理師的我也是懦弱的。本土疫情還未爆發,即使台灣已經有AZ疫苗了,但看到一些相關報導,大大小小的副作用,許多朋友都說「又不是有疫情,不急著打吧?」,我也這樣想,不打反而免受副作用的驚嚇。
在4月、5月上旬的日子,武漢肺炎病毒並不是一般市民「恐懼」(fear)的對象,因為它還未真實地在台灣爆發。而按精神分析師Phillips的說法[1],缺乏恐懼,我們就不知道欲望的物為何。也可以說,恐懼迫使我們找到自己欲望為何物。
因為恐懼,我們反而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迷信移向知識,從懷疑朝往肯定。在疫苗來到但還未爆發時,人們恐懼的是疫苗本身的副作用,爆發以後,疫苗成為了我們的欲望。然而,人類千百年來,最不會處理的不就是自己的欲望嗎?欲望是一種致死般的催逼,全心全靈的拼命爭取,人性中的暴力、憎恨、無理,全浮上臺面。
但我們真的是從恐懼疫苗,到恐懼病毒,繼而欲望疫苗嗎?就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恐懼與欲望的真實(潛意識)對象,都不是我們意識中所想的、以為的那一個。

每個人都貪生又怕死

事實上,我們從頭到尾都忠誠地貪生與怕死。一個月前,不打疫苗,貪生怕死;一個月後,去打疫苗,貪生怕死。改變的只是我們手中(意識中)能抓緊的物品,疫苗、副作用、病毒、護目鏡、口罩、酒精......
佛洛伊德說,我們都是精神官能症患者:以逃離方式,追尋原先逃離的物。從懦怯打AZ,到最好一次能打兩劑──貪生怕死面對著現實的打臉時,我們深深的自我嫌惡、自取其辱。然後,有多少夠健康的精神官能症患者能夠承認「我輸了」?面對這些自我嫌惡與羞恥,人們投射到各種可以被怪罪之他人身上,從政府、政黨、市長、議員(當然,有一堆很值得被咎責),到「為何是第一線醫護先打?」、「為何是第二線高風險人士先打?」、「為何......我不能先打」?
精神分析要讓人面對現實,同時善用恐懼。我們的敵人(恐懼)是甚麼、不是甚麼,有很多說法:敵人是不顧人命的政府、是政治操作、是阻撓台灣買疫苗的鄰國、是美國的遲到疫苗、是那些茶室小姐和老伯伯、或是仍然不戴口罩的防疫破口......敵人,是我們自己?說真的,如果疫苗就是遲到或貨不夠,我們的欲望能先轉往別處,先去欲望足夠的糧食、欲望能居家工作、欲望身邊的人都注重衛生,不做防疫破口嗎?──我們仍然在面對人性的貪生怕死,但至少不會只有疫苗一事值得欲望,並因為打不到疫苗,就被恐懼淹沒。
上述所說的無法對恐懼與欲望作出位移與調整,可謂是一種「行動機械的癱瘓」(the paralysis of our machinery of motion),而精神分析師Reik更早也更深入地指出,這不是由恐懼造成的,而是恐懼的原始元素:震驚(shock)造成的[2]。
震驚是更為簡單(就是嚇到了)、更不確定(所以能做些甚麼?!)、也更暴烈(下台!誰不給我疫苗的都給我下台!)情感。
「震驚是對突襲我們的事物的情緒反應; 恐懼,則是我們對帶有威脅的事物的反應。」(Shock is the emotional reaction to something that bursts in upon us; fear, the reaction to something that comes with a menace.)(1948, p.495)
即使五月中旬至今已經半個多月,但我們許多台灣人仍處於「震驚」之中,只能機械化的反應,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要如何過。是的,不少個案都表達出一種「計劃都泡湯了!未來會變怎樣,我完全不知道!」,這不是恐懼,不是被威脅,而是嚇呆了,在震驚中癱瘓。
那麼,如果「恐懼」和「欲望」是一組的,那「震驚」是不是應該和「死執」是一組?人們機械化的消毒、機械化的要疫苗、機械化的指責路邊吃飯的做工人......那是一種比強迫症還要往死裡去的執念。
因此,我認為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下,真正的社會療療或心理撫慰,也許不是往「恐懼、分裂、理想化、滿足欲望」那類的思考方向走,而是先處理這個讓行動機械癱瘓的「震驚」。

震驚的家庭效應

那同樣,在5月35日,我們認為受壓迫的人民居然在看到歷史文件時,仍然認同和保護一個暴力的政權,一定是有甚麼「分裂、理想化、恐懼、對攻擊者的認同」之類的防衛。但事情並不必然這麼簡單,因為在一個家庭裡,有的小孩受暴、有的小孩過很好、有的過很好的小孩知道有人受暴,然而,也有過很好的小孩從來不知道有人受暴。
對那些在家裡過很好,又從來不知道有人受暴的小孩來說,當有人試著告訴他們真相時,我們以為他們能夠明認是非黑白,但其實他們第一個反應是「震驚」,是「行動機械的癱瘓」。真相,等同病毒,他們只想要一劑疫苗,不論哪一國哪個品牌,來對抗這種震驚。
震驚可以延續很久,且一直卡在這情感狀態之中。記得有一位男士,他的爸爸是家裡長子(大伯),他一直以爸爸的成就為傲,並當個小少爺。但後來家族風暴,親戚們終於不忍了,來算舊賬,這也是男士第一次聽各位親戚對自己爸爸的真實態度,「貪錢,、自私鬼、公器私用、借錢不還、偷偷把一些家族財產轉到自己名下...」,他震驚不已,無法反應,說不出半句話來反駁──親戚們以為小孩會比較明白事理,至少對父親的感受會有所動搖──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一切如常,他爸爸仍是他的偶像。
震驚之下,人們來不及恐懼,更說不出欲望,5月35日的真相,對很多人而言就是震驚的武漢肺炎病毒爆發,只要情緒過了,甚麼都不用處理,一切如舊。

[1] Phillips, A. (1995). Fear and exper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Reik, T. (1948). Listening with the third ear. Farrar, Straus and Company.
※歡迎去我的臉書專頁文章平臺逛逛;若有心理諮商與相關疑問,可電郵給我或聯絡工作診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上一篇文章跟大家聊過「生氣」的表現與臨床意義,今天則是一個與之息息相關的主題:「追求完美」(to be perfect)。 在諮商工作裡,我幾乎沒看過人們不追求某種形式的完美。 過去,尤其是來自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追求完美」是一種都市生活與資本主義市場氛圍下的產物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先祝福各位媽媽,母親節快樂! 今天,我們不妨來談談與母親的距離。 精神分析認為,母親與我們的關係質地,大大地構成了人類潛意識。而潛意識總是以我們毫不自覺,或以為無傷大雅地,影響著我們的思言行為。用一個譬喻來說──今天也許你已經離家,但事實上母親仍然住在你的心中。
與母愛相似又不同的父愛 今天的研究指出,男性在成為父親,尤其是看著孩子誕生以後,他的體內也會產生催產素,換言之,即使不是他去分娩,但荷爾蒙所引致的心理工作,仍多少會讓他有著如同「母愛」的對孩子的著迷、保護、犧牲。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蘇俊濠。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生氣」這回事。 今天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成熟的人不太會生氣,生氣是幼稚的行為,而愛生氣更是女性的專利。就像那首配上奇妙舞蹈的「不要生氣」之歌所傳頌的,生氣只是給魔鬼留地步。 如果你有一點點心理學概念,那你可能會深入一點,把人的個性與家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上一篇文章跟大家聊過「生氣」的表現與臨床意義,今天則是一個與之息息相關的主題:「追求完美」(to be perfect)。 在諮商工作裡,我幾乎沒看過人們不追求某種形式的完美。 過去,尤其是來自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追求完美」是一種都市生活與資本主義市場氛圍下的產物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先祝福各位媽媽,母親節快樂! 今天,我們不妨來談談與母親的距離。 精神分析認為,母親與我們的關係質地,大大地構成了人類潛意識。而潛意識總是以我們毫不自覺,或以為無傷大雅地,影響著我們的思言行為。用一個譬喻來說──今天也許你已經離家,但事實上母親仍然住在你的心中。
與母愛相似又不同的父愛 今天的研究指出,男性在成為父親,尤其是看著孩子誕生以後,他的體內也會產生催產素,換言之,即使不是他去分娩,但荷爾蒙所引致的心理工作,仍多少會讓他有著如同「母愛」的對孩子的著迷、保護、犧牲。
大家好,我是諮商心理師,蘇俊濠。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生氣」這回事。 今天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成熟的人不太會生氣,生氣是幼稚的行為,而愛生氣更是女性的專利。就像那首配上奇妙舞蹈的「不要生氣」之歌所傳頌的,生氣只是給魔鬼留地步。 如果你有一點點心理學概念,那你可能會深入一點,把人的個性與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史奈德鏡頭下的英雄更沉迷在暴力帶來的快感中,蝙蝠俠以前會被調笑是個「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在史奈德的作品中,這句話不是玩笑,他就是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又或是,至少在史奈德的版本中,神力女超人的戰鬥一直帶有性張力,她不單純只是超級英雄電影常見的守衛者,而有更沈迷在戰鬥中的主動性。
Thumbnail
當傑米森(Jamieson)接到 Topps 的創作指示,E-Mail 只寫著:「在不更改隊徽並希望帶有一點致敬原卡的狀況下,你能做任何想做的更動,重點就是做自己。」
Thumbnail
大約五年前傑米森開始為運動員創作擁有街頭塗鴉風格的藝術品,他已為上百位體育界知名選手繪製作品。早在 Topps Project 2020 企劃誕生之前,傑米森就因為看到棒球界油畫大師 Graig Kreindler 的作品產生靈感,主動聯繫大聯盟球員卡授權夥伴 Topps 尋求合作...
Thumbnail
((羿享天開催眠體驗分享 #14-催眠師分享III)) 單純卻受傷的靈魂 / 網路圖片  《前情提要》    剛認識這位朋友的時候,總覺得她在與大家互動時都可以流暢的對話,也總是樂觀開朗,但是當遇到需要陳述自己的悲傷或委屈時,她就是一種被掐住脖子的感覺,好像內心很多的話卻一句也說不出來,最後只能掉
Thumbnail
這個看不見的病毒,恰恰就像《出埃及記》,摩西預先告誡以色列人,埃及將有一場大屠殺,叫以色列人事先準備的場景…
Thumbnail
上一次浪濕衣裳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嗎? 是怎麼樣的心情和感受,讓你走近那一望無際的大洋、又讓浪花止步於膝蓋而畏懼前行...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史奈德鏡頭下的英雄更沉迷在暴力帶來的快感中,蝙蝠俠以前會被調笑是個「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在史奈德的作品中,這句話不是玩笑,他就是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又或是,至少在史奈德的版本中,神力女超人的戰鬥一直帶有性張力,她不單純只是超級英雄電影常見的守衛者,而有更沈迷在戰鬥中的主動性。
Thumbnail
當傑米森(Jamieson)接到 Topps 的創作指示,E-Mail 只寫著:「在不更改隊徽並希望帶有一點致敬原卡的狀況下,你能做任何想做的更動,重點就是做自己。」
Thumbnail
大約五年前傑米森開始為運動員創作擁有街頭塗鴉風格的藝術品,他已為上百位體育界知名選手繪製作品。早在 Topps Project 2020 企劃誕生之前,傑米森就因為看到棒球界油畫大師 Graig Kreindler 的作品產生靈感,主動聯繫大聯盟球員卡授權夥伴 Topps 尋求合作...
Thumbnail
((羿享天開催眠體驗分享 #14-催眠師分享III)) 單純卻受傷的靈魂 / 網路圖片  《前情提要》    剛認識這位朋友的時候,總覺得她在與大家互動時都可以流暢的對話,也總是樂觀開朗,但是當遇到需要陳述自己的悲傷或委屈時,她就是一種被掐住脖子的感覺,好像內心很多的話卻一句也說不出來,最後只能掉
Thumbnail
這個看不見的病毒,恰恰就像《出埃及記》,摩西預先告誡以色列人,埃及將有一場大屠殺,叫以色列人事先準備的場景…
Thumbnail
上一次浪濕衣裳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嗎? 是怎麼樣的心情和感受,讓你走近那一望無際的大洋、又讓浪花止步於膝蓋而畏懼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