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聊天總想結束話題?外向的內向者心理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沒有人是絕對的外向,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內向。每一位外向的內向者,在獨自一人時獲得能量。

外向者喜歡與他人互動,獲得能量;內向者則在社交場合中不斷消耗自我能量,然而社交環境已被外向者定義,使得他們更難在社會找到屬於容身之地。

80%電量 可使用至21:00

外向的內向者以為自己準備好了,但往往跨出家門後開始後悔,不!在準備出門前的剎那,已經讓他們身心俱疲。他們開始想像跟你見面之後,該如何「表現」出他們的最佳狀態,一一細數、斟酌著字句,提醒自己不要談到你的一些敏感話題……還沒出門,心就累了……

60%電量 可使用至19:25

在不斷自我催眠之下,外向的內向者鼓起勇氣,前往赴約。

不可否認,他們心裡渴望「談話」,然而是「深度談話」,而不是關心他們家的瑪莉生了幾隻小狗,或是你的辦公室戀情發展到哪個階段。總算你起身,他們欣喜望外,慶幸以為終於可以結束這漫長的無聊日常對話,結果你只是前往洗手間,為下一場演講做好準備。

25%電量 可使用至16:30

在僅限的電力下,外向的內向者,額外專注著聽著你的談話,真是感人肺腑。你以為你在他們心中份量很重嗎?他們「假裝」全身貫注聆聽你的故事,只為了不著痕跡地打斷雙方的對話,找到話與話之間的沉默,並毫不客氣地從中畫下對話休止符,這才是他們心之嚮往。

「回家吧!差不多了!」腦中聲音不停環繞著。「那個……時間好像差不多了,我等等還有下一攤!@#$%%^」

什麼下一攤!?根本沒這回事,快!快!快!快回家,洗好澡,換衣服,躺床上,滑手機,這才是他們真正的如意算盤。他們不想把對話結束太突兀,以免下次碰面還要聽你抱怨,又不想再多花精力,向你解釋結束談話的原因,只能東拉西扯,早早結束話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yi3463的沙龍
0會員
8內容數
yayi3463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5
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對心之所嚮的故事,為何特別收錄於《世說新語》之中呢?此篇對於現代人際關係的矛盾,又有何解套呢?                          
Thumbnail
2021/06/15
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對心之所嚮的故事,為何特別收錄於《世說新語》之中呢?此篇對於現代人際關係的矛盾,又有何解套呢?                          
Thumbnail
2021/05/30
我猜你可能做不到吧,這種事我看多了,不是我在講,通常像你這種類型的人,都是嘴巴上講得很厲害,實際上舌頭恐怕還跟不上牙齒「咯咯咯」的聲響,不小心還會被咬了一口,才知道痛吧!
Thumbnail
2021/05/30
我猜你可能做不到吧,這種事我看多了,不是我在講,通常像你這種類型的人,都是嘴巴上講得很厲害,實際上舌頭恐怕還跟不上牙齒「咯咯咯」的聲響,不小心還會被咬了一口,才知道痛吧!
Thumbnail
2021/05/24
  泰山漫無目的地在各個水泥叢林之間擺盪著,他實在無法明白眼前的景象,猩猩們集體握著長方形的小盒子,寧願對著小盒子微笑,甚至大笑,眼前一切的一切,泰山他都無法理解,即便體型最小的螞蟻,在路上碰到面,仍會用觸鬚彼此打招呼一下,但是這些猩猩,卻是對周遭視若無睹,也不願對身旁的同伴,稍微聞一下他的氣味,或
Thumbnail
2021/05/24
  泰山漫無目的地在各個水泥叢林之間擺盪著,他實在無法明白眼前的景象,猩猩們集體握著長方形的小盒子,寧願對著小盒子微笑,甚至大笑,眼前一切的一切,泰山他都無法理解,即便體型最小的螞蟻,在路上碰到面,仍會用觸鬚彼此打招呼一下,但是這些猩猩,卻是對周遭視若無睹,也不願對身旁的同伴,稍微聞一下他的氣味,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內向、外向不是很嚴謹的分類,估計有25%的人屬於「內向」。但現代世界是個外向導向的社會,外向的人居於主流、有比較多的發言權。內向的人的心理需求就常常被忽略。
Thumbnail
內向、外向不是很嚴謹的分類,估計有25%的人屬於「內向」。但現代世界是個外向導向的社會,外向的人居於主流、有比較多的發言權。內向的人的心理需求就常常被忽略。
Thumbnail
這個社會總是在告訴我們,安靜是不被允許的,你要舉手發言、你要每天進步、你要表達自己。我總在一生中學習克服內向,但也在這幾年裡,我開始喜歡內向的特質、和內向好好共處,可以真正「自在的內向」,該要談話時,可以自在的回應,而不想說話的時候,就自由的當個少話的人,那也是讓我能量回流的方式。
Thumbnail
這個社會總是在告訴我們,安靜是不被允許的,你要舉手發言、你要每天進步、你要表達自己。我總在一生中學習克服內向,但也在這幾年裡,我開始喜歡內向的特質、和內向好好共處,可以真正「自在的內向」,該要談話時,可以自在的回應,而不想說話的時候,就自由的當個少話的人,那也是讓我能量回流的方式。
Thumbnail
什麼是內向者? 內向有標準嗎? 網路上普遍認為外向者和內向者為 : 許多人會覺得內向者不善交談、沉默寡言、甚至有點負面的看法, 但,有這樣的特徵真的就是內向者嗎? 而你真的是內向者嗎? 以下是我對於內向者的看法 : 內向者可改變嗎? 相信各位多少都有遇過~ 「看對方是誰?」
Thumbnail
什麼是內向者? 內向有標準嗎? 網路上普遍認為外向者和內向者為 : 許多人會覺得內向者不善交談、沉默寡言、甚至有點負面的看法, 但,有這樣的特徵真的就是內向者嗎? 而你真的是內向者嗎? 以下是我對於內向者的看法 : 內向者可改變嗎? 相信各位多少都有遇過~ 「看對方是誰?」
Thumbnail
外向是一張快速通關券,推進目標實現進度。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現在我現實生活的朋友們看到我這樣說,一定會說:「屁啦!」 我沒有說謊,事實真的是如此。 直到現在,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我總是安靜待在角落,不會主動與他人攀談;我也不喜歡參加社團或學生團體;有了很多朋友,但我不
Thumbnail
外向是一張快速通關券,推進目標實現進度。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現在我現實生活的朋友們看到我這樣說,一定會說:「屁啦!」 我沒有說謊,事實真的是如此。 直到現在,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我總是安靜待在角落,不會主動與他人攀談;我也不喜歡參加社團或學生團體;有了很多朋友,但我不
Thumbnail
沒有人是絕對的外向,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內向。每一位外向的內向者,內心不曾跟你說的秘密。
Thumbnail
沒有人是絕對的外向,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內向。每一位外向的內向者,內心不曾跟你說的秘密。
Thumbnail
內向者需要花一些時間獨處來思考與省思,但人們都會渴望與人交流與相處,只是喜歡的形式不一樣。身為內向的另一半若能彼此養成一個默契,還是能達成雙方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的。
Thumbnail
內向者需要花一些時間獨處來思考與省思,但人們都會渴望與人交流與相處,只是喜歡的形式不一樣。身為內向的另一半若能彼此養成一個默契,還是能達成雙方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的。
Thumbnail
讀完一些關於內向者的文章後,因為自己是內向的人可以感同身受與理解那些內容,同時也讓我開始好奇與自己性格光譜另一側的外向者,他們的內心世界應該也是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於是我也尋找了一些關於外向者的研究資料與文章,仔細閱讀後,果然發現有許多我們認知有所誤解的部分。
Thumbnail
讀完一些關於內向者的文章後,因為自己是內向的人可以感同身受與理解那些內容,同時也讓我開始好奇與自己性格光譜另一側的外向者,他們的內心世界應該也是與我們想像的不同,於是我也尋找了一些關於外向者的研究資料與文章,仔細閱讀後,果然發現有許多我們認知有所誤解的部分。
Thumbnail
說起來慚愧,身為心理系校友,竟然從沒有發現自己是個內向者。 有些人和朋友吃飯聊天,就能感覺舒壓療癒,但我只有一個人靜靜地沉澱,才能釋放一天的壓力重新充電;有些人需要一群人一起激盪發想出好點子,但當我在一群人當中,通常腦袋裡都只剩漿糊…這樣的我也許和別人不同,但我終於了解到這無關好壞、只是不同..
Thumbnail
說起來慚愧,身為心理系校友,竟然從沒有發現自己是個內向者。 有些人和朋友吃飯聊天,就能感覺舒壓療癒,但我只有一個人靜靜地沉澱,才能釋放一天的壓力重新充電;有些人需要一群人一起激盪發想出好點子,但當我在一群人當中,通常腦袋裡都只剩漿糊…這樣的我也許和別人不同,但我終於了解到這無關好壞、只是不同..
Thumbnail
有一派心理學家提出過:「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充電,內向的人只能在獨處中蓄積能量。」
Thumbnail
有一派心理學家提出過:「外向的人可以在社交活動中充電,內向的人只能在獨處中蓄積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