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請進➤5個步驟自由切換內外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防疫在家,原諒我用舊照。

防疫在家,原諒我用舊照。

外向是一張快速通關券,推進目標實現進度。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現在我現實生活的朋友們看到我這樣說,一定會說:「屁啦!」

我沒有說謊,事實真的是如此。
直到現在,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我總是安靜待在角落,不會主動與他人攀談;我也不喜歡參加社團或學生團體;有了很多朋友,但我不喜歡主動聯絡;甚至連一群人的聚餐或約唱KTV我都會婉拒。

因為家庭因素,從小我就很內向。連久不見的親戚,我都不敢打招呼,還會被我媽碎念。
我總低著頭,話很少,青春期在班上也是一人行動,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存在。

這個社會還是比較偏愛外向的人。
外向則是一張快速通關券,推進目標實現進度。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要是只是苦等別人引薦、口碑相傳,恐怕一輩子都有懷才不遇的苦悶感。適當的保持外向,才能主動出擊,行銷自己的才能得以被看見。

舉個例子,誰會想跟畏畏縮縮的櫃姐買東西?
直播、演講、報告時講不出話,觀眾也會看不下去。

我也是因為體察到這一點,才慢慢變得「外向」。
即使不是天性使然,也能慢慢培養。

外向是一樣道具,不是演戲,而是我們可以自由切換,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讓更多人願意聆聽我們的訴求。
長年以來的練習,以下分享5個我練習外向的步驟:

❶明確訂定目標

必須要很清楚,當下必須外向的目的是什麼。
是要呈現好的工作簡報?還是期末報告?或是你想傳達某種理念的演說?
確立好目的,並且衡量切換外向與內向的自己,差異在哪裡。

❷學識是最好的工具

很多人都曾問過我如何與他人開啟話題、侃侃而談?
其實話題就藏在你曾看過的書、新聞、資訊裡,那些都是你的學識、你的資料庫。
倘若遇到的客戶剛好喜歡品酒,而你剛好曾經讀過跟紅酒相關的文章,這時不論是拋出問題、或提到你曾看過這麼一篇文章,都能完美地建立良好互動。

當然,學識需要日積月累,不要停止學習!

❸眼神別閃爍!

你又不是漫畫女主角,別眼睛裡掛著星星在閃!

我知道內向的人要直視他人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當自己吐不出任何字、很緊張時,眼神堅定,就是最好的溝通,也是自信的表現。
若是眼神飄忽不定,對方只會馬上聯想到你不可靠

❹流程化

如果是要報告、演說,最好在事前就做好完全準備、準備講稿;甚至是連可能被問的問題都列出來,並且準備好答案。
內向人千萬別想著「到時再說」、「即興發揮」,到時光是害羞緊張,就會讓腦子一片空白。

❺練習

老實說,我在每一次經歷多人場合,我都會緊張。心悸、想吐、食不下嚥,前幾天就開始睡不好,但在台上,幾乎不會有人發現我內心有這些小劇場。

讓我克服一切的,就是練習。
把流程一練再練,練到變成身體的本能反射動作。即便在緊張之時,我還能開啟身體的「自動導航」,讓我很順暢地完成我要完成的任務。

性格標誌只是一張門票。
決定會不會被看見,接下來你的內容才是重點!
謝謝你看完今天的文章,不管你是內向、是外向,我們都一起加油🤓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簡單生活、閱讀、自我成長、憂鬱症、手寫字、生活紀錄,或者是你想找一個樹洞聊聊天,歡迎來到我的IG@Na個樹洞

或是你想寫信給我,也非常歡迎!
lounalee1997@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個樹洞|Louna的沙龍
95會員
64內容數
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再平庸的人愛看書都會變得閃閃發光(自己講) 最喜歡哲學、人文、文學、行銷等主題。想分享好書給大家,也為自己的閱讀留下紀錄。
2023/04/30
整個四月對我而言是辛苦的。 有過不少憂鬱症病友私訊詢問我怎樣才會好? 我總是會回答:「會慢慢越來越好的。」 遺憾的是,這是一條長期抗戰的路程,沒有「完全好」的那一天。
Thumbnail
2023/04/30
整個四月對我而言是辛苦的。 有過不少憂鬱症病友私訊詢問我怎樣才會好? 我總是會回答:「會慢慢越來越好的。」 遺憾的是,這是一條長期抗戰的路程,沒有「完全好」的那一天。
Thumbnail
2023/02/23
「我要成為兩性市場裡的最後winner!」——紀崴。 這幾天朋友分享了戀愛家教與學員的相關影片給我看,據說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朋友請我一定要看看影片跟他分享心得。 比起學員面對異性不善言詞引起大家熱議,我更想討論「搭訕」跟「譴責女性」這兩個重點。 我自己看完影片後,開始查詢這名「老師」的相關影片、
Thumbnail
2023/02/23
「我要成為兩性市場裡的最後winner!」——紀崴。 這幾天朋友分享了戀愛家教與學員的相關影片給我看,據說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朋友請我一定要看看影片跟他分享心得。 比起學員面對異性不善言詞引起大家熱議,我更想討論「搭訕」跟「譴責女性」這兩個重點。 我自己看完影片後,開始查詢這名「老師」的相關影片、
Thumbnail
2022/09/14
大家最近過得好嗎? 我想我必須老實說,我最近過得有點糟糕。 故事要從那個飄雨氤氳的午後說起。 我的工作是政府某資訊系統的聯絡窗口,基本上全台灣要辦理該項業務有疑問的人,來電通通會轉接給我。 然而這樣的工作,需要乘載高度負能量,畢竟打來的人大多充滿不滿與怒氣,即便我悉心解答了疑問,也鮮少獲得感謝。
Thumbnail
2022/09/14
大家最近過得好嗎? 我想我必須老實說,我最近過得有點糟糕。 故事要從那個飄雨氤氳的午後說起。 我的工作是政府某資訊系統的聯絡窗口,基本上全台灣要辦理該項業務有疑問的人,來電通通會轉接給我。 然而這樣的工作,需要乘載高度負能量,畢竟打來的人大多充滿不滿與怒氣,即便我悉心解答了疑問,也鮮少獲得感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例如,外向者喜歡說話,內向者卻喜歡透過文字細細的溝通;外向者喜歡一大群朋友熱熱鬧鬧,內向者只喜歡一兩個好朋友深入的交流。 若將自身的能量形容為電池,外向者充電的方式是約一群朋友去KTV高歌,但這對內向者而言卻是極度消耗能量,只會讓他最後精疲力盡。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