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謹記於埔里正覺精舍
第一次參加淨律寺兒童夏令營時,我才國小三年級吧!
當初被父母送去山上參加營隊時,總覺得:「寺廟嘛!沒什麼可怕的。」師父們都是和顏悅色、慈悲心腸。豈料在見到照因老和尚時,才知道自己只說對了一半。老人家確實是慈悲心腸,但和顏悅色的時間並不多,經常示現怒目金剛像來喝斥弟子,但內裡有著比誰都要熱忱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尤其是對小孩子!孩子們的純真與老和尚的慈悲,總在交互時形成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深信偉大佛陀的開示:「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老人家總以各種「欲勾」來循循善誘這些單純的孩子,基本的糖果餅乾不說,表現良好的甚至還贈送全新的腳踏車。
他深信這些在藏識裡種下的佛種,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筆者便是個例子,從沒料到當年在兒童營所學習的一切,都成了日後出家的助緣。而參加學佛營的這些孩子即便不走修學佛法之路,出社會後,也由於幼時曾受過的薰陶,養成善良的個性,而成為社會各階層中的清流。
猶記得那年的兒童營有七天,大概有五天的夜晚我都躲在棉被偷偷哭泣。畢竟是初次離開父母親,去參加如同軍訓的團體生活,環境也不像家裡那樣舒適。
在深山中的凌晨三點半,氣溫不到攝氏十度,一個個孩童被硬生生地從溫暖的被窩挖起,嚎啕大哭的聲音是此起彼落。接著排隊上大殿做早課,很多孩子連禮佛三拜都做不到,因為第一拜下去就呼呼大睡了,再起來便是早課結束準備用齋時。所以輔導老師們真的很辛苦,時而要安慰想家哭泣者,時而要叫醒拜殿上趴睡者。記得清晨,藉著禮拜佛菩薩,喚醒還在(補眠品中的我們)拜下去總是要好久,好久才能起來。
長大之後曾去掛單的我,才了解每年兒童營算是淨律寺伙食最好的時刻,老和尚常常親自下廚,還額外提供一些點心、冰淇淋。看到小孩子吃得開心,老和尚慈悲的笑容也顯得格外燦爛。而晚餐依然如法遵照佛制過午不食,但怕孩子們飢餓,也有開緣些液體類的非食漿讓小朋友補充營養。
營隊期間,老和尚與輔導老師們常常為了孩子的學習狀況,開會到晚上十二點;凌晨兩點多又起來挑菜洗米;三點半再敲著他那顆超大木魚,用宏亮聲音念著佛號,叫醒夢鄉裡的我們。平時也隨著孩子們上下課,觀察孩童們學習的情形;有時候,也親自帶我們念佛,為我們講解課程,教授日常的應對進退、佛教中的威儀舉止等等。若不是年少時飽經風霜,鍛鍊出吃苦耐勞的強健體魄;再加上出家後深感僧才青黃不接,激發出延續佛教命脈的宏深悲願,豈能經得起這樣超人般的日程。
老和尚的教育雖嚴厲,卻出自於無盡的慈悲。責罵時讓你無地自容,鼓勵時又讓你如沐春風,軟硬兼施,這便是讓許多孩子對老人家又怕又愛的地方。所以被斥責時,即便感到恐懼,也深知師父是真心為了我們好,才這麼費力又耗氣。當然,這都是長大後回顧才深感其恩德之廣袤;當時的我,只有嚇得直掉淚而已。
回想這些過往,再觀察進入學校及職場領域後,便深感自己的確比同儕多了一份韌性;在面對挫折時更傾向於面對處理、超越突破,而非如同大環境為我們這個世代所貼上的草莓族標籤,那般缺乏抗壓性。真的打從心裡感恩老和尚給予孩子們一個成長與歷練的環境,可以在妥善的保護下,犯錯、學習、成長、茁壯。
老和尚平時嚴以律己,節儉樸實的修頭陀行;但對於大眾道業的護持卻總是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為了佛法命脈的延續,以悲願辛勤的建設而成立了淨律學佛院,並廣邀各方善知識擔任師資以培育新一代的僧才。自己如今的師長,便有許多是當時的老師或學生。道俗二眾皆蒙受老和尚「為佛教、為眾生」的悲願所庇蔭。
幼時所看到的,是老和尚的慈悲與真摯的童心;如今將屆而立,從僧人的角度觀察,更看到老和尚的行力與堅毅不拔的道心;道宣律祖所謂自利、利他、令法久住,正可作為老人家出家後的寫照。對於修行總是這麼嚴謹自律,腳踏實地;對於寺務、辦學總是如此深謀遠慮、事必躬親。
今年十月老和尚示寂,去助念後,百感交集;回憶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從讀經班、兒童營到佛七,無不受到老人家的恩德覆護。老人家的生平是我們人生的指路明燈;老人家的行持是我們修道的典範楷模;而老人家的悲願是年輕的僧眾們必須謹記在心、努力延續的。
《照因老和尚略傳》於今日完成編輯排版並上傳到部落格,為自己能有幸參與、協助這份工作而感到慶幸,謹略述對老和尚的些許印象,以感念其恩德。願 照因老和尚蓮品增上,早日乘願再來。阿彌陀佛
法如謹記於埔里正覺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