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後,才算是向三寶登記作為佛門弟子。
譬如:外國人到台灣來定居,如果沒有向我們台灣政府登記要入台灣國籍,他在台灣生活數十年,即使台灣的環境比自己本土的環境還熟悉,依然也是一個外國人,不是台灣的國民。
同樣的道理,信仰佛教不求受三皈五戒,等於沒向三寶登記作為佛門弟子,所以佛教徒應該以三皈五戒來安頓自己的生命。
佛門的皈依禮儀,必須要有一位出家師父代表僧寶,為皈依信徒皈證,作為三皈本師,所以一般信徒都認為皈依就是「拜師父」,這也沒有錯了,不過正確的觀念,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以三寶為師。
一般情形,道場接引信眾皈依,都會建立法眷關係,對皈依師的長輩,出家男女眾,稱呼師公、師伯公(佛門伽藍禮儀,女眾也以男眾稱呼尊稱),在家男眾稱呼師公、師伯,女眾稱呼師姑婆;對皈依師的平輩,出家男女眾,稱呼師伯,在家男眾稱呼師伯,女眾稱呼師姑;對皈依師的下輩,出家男女眾稱呼師兄,在家男眾稱呼師兄,女眾稱呼師姐。
為什麼要建立法眷關係呢?這就是要建立人倫的倫理,藉著人倫的輩份去發揮教育信徒的力量,因為凡夫沒平等心,很難得提出互相尊重的修養,如果沒建立輩份倫理,在教化上就產生不出攝受力,所以要有人倫的輩份倫理,用來管理僧團的僧眾,乃至整個教界的信眾。
任何一位宗教徒,都會想要仰賴宗教儀式來訴求離苦得樂。人生苦從何來?苦從自己沒有超越煩惱的力量,這叫業障,業障現前,任何道德上的行善止惡,未必能夠使我們獲得「清淨心」,必須仰賴宗教儀式來懺悔業障,所以今日我要提出懺悔的行持與大家共勉,這個行持也是幫助我們突破業障不可缺少的善知識。

二、認識超越業障的意義
釋迦牟尼佛證悟佛道之後,首先講的佛法是「四諦法」,在四諦法之中,苦諦是在分析世間的生活苦相,集諦是在分析世間苦的來源,苦集二諦是用來說明眾生將自己的生命囚禁在「苦、空、無常」的火宅中求生存。
佛法分析世間生活充滿了苦空無常,並不是表示要人消極的去逃避世間的苦,這是提醒我們看清楚生命所經歷的種種苦,並沒有實在的存在現象。比如:「愛別離」的苦,日子久了之後,慢慢苦的情緒就被時間沖淡了,所以種種苦的性質,通常都不耐久,這個認識,是佛法指導人超越苦的焦點。
佛陀在自覺中體會到一切的苦,都是從「看不破」、「放不下」那些變異、無常、流動、破壞性的塵緣事物所緣生出來的現象。
譬如︰以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過程來說,很多人從來不曾冷靜去觀察自己的業報身,隨日子慢慢衰老的現象,就是老態已經在眼前了,也只知道想盡辦法要繼續去保留不能挽回的青春美貌,這就是人們看不破變異的現象,為自己帶來愛戀、放不下的苦惱情緒。
如果我們能夠看破苦的無常面目,不受世間緣生緣滅的萬境所牽制,就有超越業障的力量,就像佛與那些已經證悟的覺者,看得破、放得下,對生滅法的生死現象,就有不受迷惑的超越力量,既不受生滅法所迷惑,就超越了業障的牽制。
佛經上將業行分作四類︰  
1善業︰這是起善念,造作善行,在心地中留下好的習性種子的現象。   
2惡業︰這是起惡念,造作惡行,在心地中留下壞的習性種子的現象。   
3無記業︰這是起無善無惡之念頭,造作無善無惡的行為,在心地中留下不好不壞的習性種子的現象。   
4淨業︰這是在善惡現象中,了知境界,不起染著的分別心──不執善惡業的行相,在心地中不留下任何習性種子的現象。
起善念造作善行,起惡念造作惡行,起無善無惡念,造作沒憂沒喜、不苦不樂的行為,這三種現象,都是污染的業行現象,所以又稱作染業。
在善惡現象中,了知境界,心不動念──不起染著的分別心──對惡的行為不起造作的心念,對善的行為也不執善相,超越善惡對待的造作執情,心地清淨無染,這才是淨業。
為什麼說善業也是染業呢?因為行善如果執著「我在行善」這個善念,就會將自己的行為與功德做較量,因此會緣生很多的名利煩惱,就是生起「無善無惡」的念頭,同樣也是心地上的雜草,因為有念頭就有染著,所以說善業也是染業。
超越業障,就是超越染業的煩惱困擾,這種無染的清淨心境,就好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生長在污泥和清水中,但蓮花不但不染污泥也不染清水,我們生活上的惡業就好像污泥,善業好像清水,在善惡現象中,能夠超越染業,才有一份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淨心境。
總說一句,超越業障,就是出離自心對塵緣的染執執情,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煩惱不起,萬障不生,這樣才有解脫自在的生活。

三、認識求懺悔的意義
眾生因為對塵緣看不破、放不下,所以要超越業障,需要藉「懺悔」的行持來幫助我們出離染執塵緣的習氣。
佛教的教育很現實,尤其是佛陀的真理法教,並不因為出家師父是僧寶的代表形像,在法教的授業上,就擁有某種特權。佛法對所有眾生都平等教化,只要奉行佛法,每一個眾生都能夠因為修學佛法慢慢成長突破染業的力量,真正離苦得樂。
一般人對自己的行為並不想要去了解行為業力的問題,只是抱著一種「做人要有道德」或「做人要行善」的觀念在面對生活,但「守道德、做善事」的行為,往往還伴隨著一些功利的煩惱,仍然有強烈的欲求繼續在染著,是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苦若得不到解放,就享受不到真正的安樂。
以宗教儀式來訴求離苦,一般人都認為誦經、拜懺、念佛等佛事是出家師父的專業,只要請出家師父來主持這一些佛事,就可以讓人出離苦海。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佛事可以由出家師父來倡導,但行持要自己來下工夫,修行如同吃飯,肚子餓了,要自己去吃飯,每一口飯都要自己吃進肚子裡,肚子才會飽,別人沒辦法代替我們吃飽肚子;超越我們身心上的每一種痛苦,也一樣,都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事情。
過去我們身口意造作很多的染業,污染了我們本自清淨的心地,現在用手拜佛、用腳長跪、用頭頂禮、用口誦經、用心念佛,這就是以佛法的法水來洗潔受三業污染的心地。
我們中國,在東晉到南北朝的時候,北方五胡十六國的北涼,有一位從中印度來的曇無讖法師,他住在北涼的首都涼洲翻譯佛經,並弘揚佛法。
當時有一位道進法師,帶領十幾位僧眾去向曇無讖法師求授菩薩戒,但曇無讖法師認為他們的心地還沒淨化,業障深重,根性還不夠承受菩薩戒的資格,不肯傳授給他們戒法,但是道進法師苦苦要求,最後曇無讖法師答應他們的要求,但在受戒之前,要先好好禮拜懺悔,如果能夠得到清淨,才要給他們傳授菩薩戒。
道進法師一行人遵照曇無讖法師的指導,日夜二六時中,禮拜懺悔,七天以後,一行人又去見曇無讖法師,要求受戒,曇無讖法師看見很不高興,說他們的業障未消,不能受戒,還要再回去繼續拜懺。
道進法師一行人回去以後,用三年的時間,用功拜懺並修習禪定。有一日,道進法師在禪坐的定境中,見到彌勒菩薩來為他受戒,而且他在定境中也一遍又一遍將戒條背記起來。出定之後,道進法師帶領同修,趕去找曇無讖法師,想要向他報告定中所見到的這件事,並請教是否能受菩薩戒了。
一行人來到曇無讖法師的住處求見,還未走到曇無讖法師的座前,曇無讖法師看到,就先開口說︰『不得了!你們大家的相都變了,你們已經受了菩薩戒了,我為你們中國人高興,你們已經有受菩薩戒的根性了。』同時馬上替他們一行人受戒,證明他們得到菩薩戒。
當時曇無讖法師為了要成就這件因緣,翻譯了「菩薩戒本經」,他翻譯出來的菩薩戒本經的經文,與道進法師在定境中聽彌勒菩薩傳授的經文相對照,竟然完全相同,從此我們中國佛教有了大乘佛法的戒行。
我們從這個典故,就可以知道,懺悔不是三日、二日的行持。現在台灣到處都有道場在傳授菩薩戒,我們要受菩薩戒比吃飯還容易,要得到一口飯吃,還得付出工作的代價,受菩薩戒沒代價而且又獲得一大堆護法送的結緣品,如不懂得用功受持戒行,何福消受護法的關心?
因為我們求戒以前,未曾懺悔業障,所以受戒以後,在戒行的受持上,難免會發生業障,面對一些戒行與生活上的衝突問題,我們做不到,就要日日禮拜求懺悔,一次又一次的來自我淨化業障,才能夠長養出突破業障的力量。
我個人在台中定居將近二十年,在這兒發展普門學苑的道場事業,從慈善服務到佛教的文化事業,需要很多人力來應對人事,俗語說「萬事起頭難」,創業維艱,因為人力不足,事業上就產生很多的業障,時常使我提不出勇氣去面對繁雜的人事困擾。
因為人力不足,在困擾中自己感受到可能是前生沒結人緣,所以今生才沒護法來幫助我突破人事困擾,因此就自己到佛前求懺悔,發願終生以最簡便的禮儀,每日拜一百零八拜,也就是以一串大串的念珠為定數,向觀世音菩薩求懺,並要求自己去面對事實,隨順因緣度眾生,廣結人緣。將近三年的禮懺行持,也漸漸逆轉業障了,現在人力比以前已經改善很多了。
業障是一種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們在持戒的生活中,不能很如意的來受持戒行,這就是業障,我們不要因為業障來放棄戒行,要以拜懺的修持來突破業障,這樣我們的業障才會在拜懺的行持中,一次又一次的將它淨化掉。

四、認識求懺悔的功用
業報差別經說︰『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因知懺悔是捨棄惡業必經的過程。重罪都是從壞習慣造作出來的業行,一個人的壞行為一再重覆出現,就會有一種慣性作用,漸漸成為一種很強的行為勢力,這就是壞習慣,壞習慣一旦養成,一種壞習慣也會引發另一種壞習慣,許多種壞習慣養成以後,就會使一個人的行為犯下重罪。
我們的過失和壞習慣,就像樹根一樣,在越隱密的地方,它的生長速度愈快,紮得愈深愈堅固,所以我們做錯了事情,越不敢向別人說,這件錯事就越不容易改過,假如能夠不顧自己的面子,勇敢公開向他人說出自己的過失,下一次就不容易再犯同樣的毛病。
所以我們要戒除一項壞習慣,要懺悔一件過失,最好提出勇氣,找一個可以幫助我們改過的人,說出自己的壞習慣和過失,然後日日藉用宗教儀式求懺悔,自然會產生淨化的作用。
公開懺悔等於是將自己心地中的雜草和毒樹連根拔起來曬太陽;一旦有勇氣向人承認自己的錯誤,罪惡的行為就會立刻停止紮根或蔓延的勢力,所以除了禮拜懺悔以外,能夠對越多人承認自己的過失,懺悔的效果就越大,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發露懺悔」的妙用。
一切的過失都是從心念導引出來的,所以要藉用懺悔的行持來淨化心念,有一顆一塵不染的清淨心,自然萬過不生、萬障不起。所以從心念做淨化工夫,是最直接的根本改過方法。
禪宗的《宗鏡錄》上有說︰『假如一個修行人,時常歡喜坐禪,能夠明白心中沒妄念,而且不執著一切內外境界,這就是大懺悔。』
又《華嚴經》上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罪性本空由心造,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經典上的懺悔法教,也是強調從心上徹底改過,才是真正的懺悔,因此要懺悔業障,就要作淨化心地的工夫,內心清淨,業障自然不起。

五、結語
懺悔不是愚人的行為,這是一種「自我觀音」的自覺自度的修行,只要我們的心地和品格還有絲毫的過失,我們就得要天天求懺悔,以此淨化身心,只有這樣,我們的人格才會漸次接近完美,才能成就「自我觀音」的自覺自度的道業。
但願大家一起和觀音菩薩的修行共勉,日日在三皈五戒的受持中「自我觀音」,並向觀世音菩薩求懺,在「自我觀音」的自覺自度中,成就道業。
最後我深深祝福每一位同修以及護持的十方信眾,得到三皈五戒的加被,在求懺悔中俱足福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前言 信仰佛教,如果對佛法沒做生活體悟的話,便會落入迷信,迷悟之間的心念,對人生觀就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差別,為了要為大家建立佛法正見,我提出「不憂不悔」和「不疑不惑」的人生觀和大家共勉學佛的生活觀念,有了正確的學佛觀念之後,就會漸次成就一種「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有了這份「不忘不失」
    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行菩薩道能成就功德法財,我們世間對有錢的人,稱為「富翁」,在佛法裡,得到很大的佛法受用,建立很多的功德者,則稱為「法財長者」。法財的建立是要以六度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薩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他每日的生活,都是在六度中建立福慧兩足尊的功德法財。 《金剛經》上描述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是:『食時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
    一、前言 信仰佛教,如果對佛法沒做生活體悟的話,便會落入迷信,迷悟之間的心念,對人生觀就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差別,為了要為大家建立佛法正見,我提出「不憂不悔」和「不疑不惑」的人生觀和大家共勉學佛的生活觀念,有了正確的學佛觀念之後,就會漸次成就一種「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有了這份「不忘不失」
    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行菩薩道能成就功德法財,我們世間對有錢的人,稱為「富翁」,在佛法裡,得到很大的佛法受用,建立很多的功德者,則稱為「法財長者」。法財的建立是要以六度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薩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他每日的生活,都是在六度中建立福慧兩足尊的功德法財。 《金剛經》上描述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是:『食時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因為眼睛乾澀難受的緣故,請示牟尼精舍佛菩薩,是否有業力干擾?佛菩薩慈悲開示:「前四世,因路見不平,用棍子毆打業主菩薩致受傷,故受此報。需誠心懺悔,並唸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75部解冤釋結。」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些日子,一位許久未來請示的師姐,專門來請示她修行上遇到的干擾及考驗。這位師姐每隔一陣子就會來精舍一趟,因為她常常被干擾,跟蔡師兄訴說被干擾的辛苦。
    Thumbnail
    觀音山告訴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犯錯並不可恥,而是我們要懂得懺悔自己所犯的錯誤,因為罪業有一個功德,就是它可以被懺悔,任何的罪業透過如理如法的懺悔都可以達到清淨,因此「懺悔」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若修持得力,可以快速懺除多生累劫的惡業。懺悔是要以「自淨其意」為前提,就像《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裡的俞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邪來正度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有魔性、黑氣者,實乃過去世曾謗佛、謗經、謗法,且影響他人接觸正法的機會,需堅誠地發露懺悔,方能得救,不是佛菩薩能救你,而是自己才能救自己。」
    Thumbnail
    最近我重看了幾本書:《讓他再也離不開你》、《讓男人追著你跑》以及校稿了我最新還未出版的書《戀愛力:解構關係的攻心攻略,從缺人愛你到自由擇愛的Level UP!》。(7/19出版,7/23博客來上架,順便打個書啊哈哈哈哈爽) 我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本書《疾病的希望》裡面的一段話: 我們隔一段時間後讀同
    Thumbnail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裡所謂的「審判」,我認為不在那陰間的七道審判,而是在人心中對自己的審判。在那些化為有形的七道審判中,由判官用業鏡的呈現,做為控告人在世作惡的依據,決定人死後要依照什麼方式,懲罰靈魂。但又有什麼有形的懲罰,可以勝過人的內心對自己的指控和懊悔呢?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因為眼睛乾澀難受的緣故,請示牟尼精舍佛菩薩,是否有業力干擾?佛菩薩慈悲開示:「前四世,因路見不平,用棍子毆打業主菩薩致受傷,故受此報。需誠心懺悔,並唸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75部解冤釋結。」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些日子,一位許久未來請示的師姐,專門來請示她修行上遇到的干擾及考驗。這位師姐每隔一陣子就會來精舍一趟,因為她常常被干擾,跟蔡師兄訴說被干擾的辛苦。
    Thumbnail
    觀音山告訴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犯錯並不可恥,而是我們要懂得懺悔自己所犯的錯誤,因為罪業有一個功德,就是它可以被懺悔,任何的罪業透過如理如法的懺悔都可以達到清淨,因此「懺悔」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若修持得力,可以快速懺除多生累劫的惡業。懺悔是要以「自淨其意」為前提,就像《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裡的俞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邪來正度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有魔性、黑氣者,實乃過去世曾謗佛、謗經、謗法,且影響他人接觸正法的機會,需堅誠地發露懺悔,方能得救,不是佛菩薩能救你,而是自己才能救自己。」
    Thumbnail
    最近我重看了幾本書:《讓他再也離不開你》、《讓男人追著你跑》以及校稿了我最新還未出版的書《戀愛力:解構關係的攻心攻略,從缺人愛你到自由擇愛的Level UP!》。(7/19出版,7/23博客來上架,順便打個書啊哈哈哈哈爽) 我想到了我最近看的一本書《疾病的希望》裡面的一段話: 我們隔一段時間後讀同
    Thumbnail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裡所謂的「審判」,我認為不在那陰間的七道審判,而是在人心中對自己的審判。在那些化為有形的七道審判中,由判官用業鏡的呈現,做為控告人在世作惡的依據,決定人死後要依照什麼方式,懲罰靈魂。但又有什麼有形的懲罰,可以勝過人的內心對自己的指控和懊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