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修道人處下不處高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時間:民國九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農曆七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九二一大地震過後,你們光量寺後山泥土鬆動,又經過整地,泥土若時常會滑落,就不用去動它,後山那一條水泥溝,若被泥土填滿,也不用執著一定要去清理,那滑落下來的泥土就讓它固定下來,然後上面再挖一條水溝,可以把水疏通出來就好,這樣後山的泥土,才不會再一直滑落下來。
要知道,你若一直把水溝的泥土挖乾淨,它就會一直滑落下來。在我看來,你們都沒有經驗,又沒有運用智慧去面對問題,遇到境界只會起煩惱,這樣不但阻礙了自己,也阻礙了別人,我這樣說對嗎?
若是第一次滑落下來的泥土,把它清理後,泥土仍然持續滑落,那就不用再清了。假若坍下的部位是在水溝出口處,可能會刮走山壁的泥土,那就要搬一些水泥,疊造出一條堤岸,將它擋住,對麼!
說修道人,處下不處高,就是說我們修行人,不要越修結果我慢越高,希望大家好好持戒念佛,惜福利生,了解嗎!修行這件事,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你若不能去爭取時間用功修行,那你還要爭取什麼事情?大家沒有智慧,只是在那裡窮煩惱而已,一下說這樣,一下又說那樣的,這不是說,我換個環境到別的地方修行的問題而已!就算你換個地方,能得到解脫,也有可能就因你這樣做,造成團體的分散,讓大家都離開,那施主要如何來護持這個道場。
可是你卻說:我要離開這個道場,到別的地方去修行。你們要清楚「常住」,是大眾共同建立的,可是大家卻沒有建立「常住眾」的共識,也沒有負起應承擔的責任,這樣怎麼會是六和敬呢?你們看從前的祖師,那時的出家人,沒有一個人像現在這樣的。現在末法了,才說「鐵打叢林流水僧」。
修道人是處下不處上,佛陀也曾說過「高者必墮」。高山的水,從最高處一直向下流,直到流入大海中,海雖是最低處,卻是最廣大的。我們修道人的「心量」要如同大海,老子也說過「修道如水」,因為大海位居處下,才能成其為大。
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社會也看得太多了,不管是要名要利的大人物,或販夫走卒的小人物,都是在名利最鼎盛的時候墮落的。你看世間人,社會各個階層人士,都是在聲望達到最鼎盛的時候,敗下來的。所以說大家千萬不要處高自傲。修道人要如水一樣,歸宗於大海,因為大海在最下、最低處,容納百川方能成其大,這個道理很重要,大家要好好的思惟一下。
你說我們修行,勤修菩薩六度萬行,其中要忍辱,才會精進,這就是要自己有智慧呀!你們看看,駐錫美國的妙峰長老,在其著作《慈風文集》中曾提到「以六度萬行之因華,莊嚴無上之佛果。」這一段文,你們誰讀一下。
學員讀:
戒德莊嚴世所尊,僧伽典範教中魂;恢恢塵網入難出,突破重圍趁此門。
好!請問:
何謂「戒德莊嚴」?簡單地說,嚴持淨戒的功德,可以把一個人的人格美化,讓地位提高,所以叫戒德莊嚴。佛學術語有「以六度萬行之因華,莊嚴無上之佛果。」也就是從一個煩惱熾盛的凡夫,從而能登上莊嚴佛果的聖位,持戒之功不可沒,因為成佛的課題,三無漏學的學分,戒學是上首。《楞嚴經》說:「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為定慧的根基,戒不立,定慧就無由開展。皮既不存,毛將安附?
主要是由於持戒的力量,可以糾正或洗刷思想言行的過咎,使其恢復清淨無染。因為持戒是非比尋常、是超乎一般世間、道德標準的行為,有刮垢磨光,清除穢汙的作用,能使人性的光華,性德的馨香重新顯露。
人格尊嚴和明淨的性德,是本來每個人都具有的,這點與古今聖哲是不相軒輊的。不幸的是我們煩惱太多,業障太重,再加上無始以來的積習,特別是業力,加上私欲和盲目的意志,把思想言行汙染了,因此人的高貴氣質、人格尊嚴、馨香性德,也因此受到了汙染。
就好像一個作奸犯科,被捕的囚犯,彎著腰低著頭,感到羞恥而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人的性德也是這樣,本來是完整、光明聖潔的,可是被人為的不當思想,不正言行染汙之後,就什麼都被破壞了。這原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大秘密,可是被成道的佛祖點破了。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這是充滿了驚喜,也充滿了悲涼意味的宣言。這是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後,所發出的第一道宣言。佛陀像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看見了即使是問題青年,個個也都是可成就大業的英才,只可惜年輕無知,未及時警惕,一時犯了錯而誤入法網,殊為可愍!我們應當心存一片慈懷,思謀如何補救!
「智慧德相」,如同金山有礦,識礦者不能勘破。佛發現眾生的礦藏,有豐富的智慧資源,覺得眾生資質不錯,器宇非凡,每個眾生都有超凡入聖的氣質,性德內蘊,其智慧不但可以判別善惡邪正,且可以契悟真如實相,將來的成就絕不亞於古聖先賢—如來佛祖。
「妄想執著」是障礙性靈提昇,造成墮落的主因。有如浮雲遮蓋了明月,浮雲散了,明月才能顯現出來。妄想執著的惡性因改變了、去除了,智慧德相才能顯露出來,才能發揮其功力和作用。被妄想執著蒙蔽的人,如人入闇,則無所見;破執除妄,慧相現前的人,『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金剛經》,持戒是清除妄想執著最好的方法。
因為任何人,凡是自己作惡、埋沒良知、敗壞風俗,造種種惡業,闖下滔天巨禍,導致永劫沈淪苦海,都是起於妄想執著的誤導。所謂妄想就是虛妄不實的幻想,是沒智慧的、非理性的;僅憑感情的盲目衝動、邪知邪見,常會引發邪行,就此泥足深陷,不可自拔;要知道擇善固執,崇尚善行才會有前途,才有希望!
眾生因無明,執著喜樂於錯誤的知見,導致邪知以為正知,邪行以為正行,這樣豈非認賊作父,哪有不遭殃受害之理!
嚴持戒律之所以能對治妄想執著,是因為戒體能防非止惡、糾正錯誤,導回正軌,讓言行端正、身心淨化。人性的罪垢沒有了,性德的光輝就重現出來,有如蒙塵的摩尼寶珠,「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就不成問題了。
不過持戒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中國有「受戒容易持戒難」的古諺。受戒易,因為受戒只是一時;持戒難,是因為要永久且盡形壽受持,而且要受持得清清淨淨、完完整整,不能染汙。不能破戒之所以難,主要還是因為個人,無始以來所染的惡習太深太重,積習難反。
猶如一個酒徒,嗜酒成癮,中毒太深,要戒除酒癮談何容易。要是又加上惡緣包圍,耳濡目染引誘力強,這樣惡劣的客觀環境,意志力弱者,根本難以抵擋,難就難在這裡啊。
但不論如何,絕不能因為困難就不持戒,如果不持戒,那又何必受戒?既然知道持戒的困難,就越是要小心,不能大意、不能隨便,更不可苟且,對於破戒因緣要遠離,即使是初犯,也不能輕易的寬恕原諒,以免對戒體有損而產生裂痕,一旦有了裂痕就難以保全了。
如山洪暴發時,洪峰洶湧,不論如何都要鞏固河堤,否則河水一旦潰堤就會氾濫,物業、田畝、人畜就遭殃,而不堪設想了。所以戒行好的佛弟子,寧可護戒而死,也不願破戒而生,寧可犧牲寶貴生命,受盡折磨苦難,也要保持戒行功德的清淨圓滿。
院長開示:
這裏有一本《建設佛化家庭》,你們看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遵守十四條項目。這十四條是在該書中「育兒篇」,「第4、怎樣教育」的第四小段「當念令去惡就善」的要點,概括有十四條,即:
1不可說謊。
2不可罵人。
3不說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4沒有得到別人的允許,不拿別人的東西。
5不要在路上吃東西。
6做錯了事要承認,要去改。
7別人說話的時候,不隨便插嘴。
8吃東西要細嚼慢嚥。
9要愛惜花草及動物。
10東西用過後,要放回原來的地方。
11要信仰依靠佛、菩薩。
12要勸小朋友信仰佛教。
13每天早晚要做佛教簡易早晚功課。
14做事要有始有終。
一個俗家人,就要有這十四種基本的修習德行,何況是我們出家人呢?這本書你們可以請兩本回去參考。我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有它可取的地方,我們做一個佛弟子要有一個行為的標準。
你看現在的佛教界,因為怕沒有信徒,所以大家都開方便門。就如早上有一位居士,淨某師叫他清理泥土,他就拿一支工具在那裡東挖西挖。他四十幾歲,來淨律寺差不多有三十幾次了,就這樣一個人來來去去,沒有肩負奉養父母的責任,自己又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福報,也不懂得自覺,就在那裡晃來晃去浪費時間。
我告訴他說:「你不會挖土,不然你去把那邊空地的雜草拔一拔。」沒想到他卻溜走了,不知跑到哪裡去。
我跟鐵工阿明師傅去看學佛院,告訴他現在某某法師要來說戒,指導阿明搭建一間法師寮,跟他講完我回到常住已經十點了。我就拿著鋤頭去清理那些泥土,只挖十分鐘就全部把它挖好了!
然後才去大寮煮午齋,等到吃飯的時間打板了,那位居士才出現,我問他去哪裡?他答說:「去一號淨房。」怎麼去淨房那麼久,去了好幾個小時?又昨天大寮的水槽塞住積水,我叫他拿一個臉盆來盛水,將水槽下面的水管拔起來,下面的水管比那個餿水還髒,叫他拿出去外面的水溝清洗;他拿出去想了想後,又把它拿進來裡面洗,你看這樣多可憐啊!
你們如果每個人都像這樣的話,我看領導的人都不知要怎麼辦了。
所以大家若對身邊的事沒有知覺,那領導的人,說實在的真是屈心受磨了。
就像智者大師,他說若沒有領眾,他能修得圓滿,證到金輪位,可是他領眾卻只修到九分,證到銅輪位而已,本來他可完成十分,為了領眾卻只修到九分,這是為什麼?以上簡明舉例領眾的困難,現在再舉例說明:為人弟子不聽從師長的教誡指導,其過在弟子,非師之咎。
有一位弟子不聽師長的話,往生之後,投生做魚,其背部脊椎骨長了一棵樹,當牠在游行的時候,那一棵樹逆著水,又被風吹,樹一搖動背部的血都流出來,痛苦不堪。有一天,剛好他的師父坐船要過江,看到一棵樹在海中遊行,血染紅了江水,牠游過來跟師父說:「我就是你以前那個徒弟。當初師父在教導我的時候,我都忤逆不聽誡勸,現在投生為魚,請師父救救我。」 他師父慈悲特在碼頭船上,為其徒弟做一場水陸大法會,他這才蒙受功德得超薦解脫。當牠的靈性脫離魚身的時候,他師父才將那一棵樹鋸下來,製作成木魚。現在你們早晚課誦所打的木魚,其典故就是這樣子來的。
另一個例子,是在講述做為師長的,不教導弟子的過咎。有一位為人師長的,都沒有負起教導弟子的責任,任由弟子去犯罪,後來這位弟子受果報墮為龍身。當他墮落畜生道做龍的時候,每過一段時間,就要被火焚燒,燒到只剩下脊椎骨,然後再慢慢地長出肉來,等到全身肉長滿了,就又自動再燃燒起來,燒得他痛苦萬分。
有一天,他的師父剛好要乘船過江,牠趁機要去撞翻那艘船,其他同船的人說:「我們又沒有冒犯你,你怎麼可以撞我們的船?」最後牠說:「跟你們沒關係,是那位出家人,你叫那位出家人跳下海。我就放過你們。」
所以這個果報因緣,大家要去知道,不要稍微被師長講幾句,就說受不了,就說沒辦法住要離開了。要知道當師長在教導我們時,不管是如何,都是我們心性的增上緣,這一點觀念非常非常的重要,為甚麼呢?你們想:「相應的法,我們調柔;不相應的法,我們修忍辱,是不是」
你看,以前有一個人,大家都叫他「呆子」,有什麼事都叫他做,每次他都說好,從不拒絕任何人託咐的事。在他這一生世緣將盡時,身心是非常地自在、安詳。他臨終的那一天早上,沒有隨眾用早齋,監院、當家師去看他,說:「呆子啊!你早上怎麼不用齋?」
他答說:「不要,我要回家了」。他坐在蒲團上,當家師轉身走向門口,又倚門佇立問他,他卻靜靜的不出聲,再轉身回去仔細一看,他已經走了。
他什麼事都不與人計較,這樣默默地為大眾,為常住服務,勤奮修福修慧,才有這樣的成就。我們說生死要緊,怎麼樣才是真的生死要緊?每一件事情都在讓你起心動念,都斤斤計較,總想著人家怎樣佔我們的便宜,總是覺得自己很吃虧,像這樣子你要怎麼了生死呢?
你若懂得修行,你應該要反過來感謝他,他是善知識來磨練你的,是要成就你的忍辱波羅蜜,對麼!我們應當想:「苦的由我來承擔,輕鬆的都讓給別人。」修行若想要靠自己磨練,沒有智慧,要靠自己磨練是不可能的。
譬如我們犯了過失,就應該要出來,在大眾中發露懺悔才好,但說是容易,若要真正做到,還是要有相當的智慧與勇氣。
如善德寺啦!鼓山寺啦!引善寺、德山寺、福慧寺、開因寺、中華寺、蓮因寺。尤其蓮因寺,懺公是放手不管寺務的,全都交給某某師在管理,他都領導著那些住眾弟子等,在建造蓮因寺東邊山坑溝的擋土牆,那整個都是懺公帶頭興建起來的。
現在已建成四層樓高,他是竭盡心力,不辭勞苦的付出,不是說他在蓮因寺不管寺務,就好像他甚麼事都不用做。
那時候我去蓮因寺,看到他在做山坑溝的擋土牆,就告訴他說:「師父你要戴安全帽」。因為上面很陡,常有星隕如雨般的石頭,會滾落下來很危險的。那時候,他可是正在山坑溝裡,最下層在綁鐵呀!
像你們現在常住沒有幾個人,應該是很好修行的,但你們還是會有煩惱,是不是應該要好好的檢討一下,檢討你們的煩惱,是從哪裡生起來的?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你們是不是為了後山的事而起煩惱的?
這件事情,早上我聽你們師父報告:現在光量寺後山的泥土,雨若下大,泥土就會坍塌下來。這你們就要明白,自從九二一地震之後,山上的泥土都鬆動了,加上你們現在,將整片山壁的泥土整頓之後,流失的狀況一定會比較嚴重,你們要是知道這個原理,瞭解這個原理之後,若後山那個泥土再坍滑下來,你們就不會再被驚動了,只要把屋頂拆下來的瓦片撿去插在上面,或是疊一排排地擋住,泥土就比較不會坍滑流失,而這個瓦片又輕輕的很好搬運,施作起來不會太麻煩的。
學員問:
請示院長!我們再增建第二個坡坎的左手邊,那個地方的頭一層泥土滑下,我們用土包堵起來,不讓水沖下來,這種做法有效嗎?
院長開示:
若坍塌下來泥土沒有什麼妨害,你就在上面稍微挖一條水溝,可以把水引導出去就好了。你若有石頭,丟一些進去水溝裡,不要丟成一堆。因山泉水如果沒有阻礙一直流,速度會變得很快,這樣泥土會容易被水刮走,你丟一些石頭下去,可以稍微阻擋水力,以免山壁的泥土,被水的力道一直坍割下去,以後變成河道變淺,水會滿山亂流的。
山壁要挖個山腰溝,主要是把山泉水匯集起來,再由水溝把水引導出去,不要讓山泉水四處散流。你不能想說山泉水散流,剛好平順地在地面直流很好,水一直在地面流竄,那水力流經的地方,久了會一直塌陷下去的。
所以泥土隨著山泉水一直流,你若發現坍割下來的泥土已平滿時,你就要把它挖一下,填平再挖一下,讓水有緩衝停一下,才不會一直沖割山壁。
你若將坍滑下來的泥土,一直把它挖掉,第一次還可以,若泥土繼續一直坍落,剛開始不要震動(台語)它,將坍滑下來的泥土堵住,泥土被雨水浸入,乾了後泥土會結硬;到冬天乾季的時候,若有必要,上山去踏一踏,讓泥土紮實,若不必要,你們只要踏出一條水溝形出來就好。
你們自己要去想一想,不要什麼都不想,只會找理由,這都是一種障礙。當我們找藉口、找理由的時候,不如想想有什麼辦法,怎麼做才比較實際,真的不懂也要趕快去請教了解的人,請人教導這些道理才是!大家要有智慧。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4如何做個幸福快樂的人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28福智善法關心子弟教育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42人在一天當中什麼最重要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75祝福大家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79提高佛教常識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80學佛要知分明勿虛套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78轉的分貝,思想起河邊春夢的月夜愁】「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個產業的興起與衰落,都不是朝夕可成,其中都需要許多人前仆後繼。 有技術不成熟的萌芽期,然後在有些人領著後頭的發展期,再進入有天賦有熱情的人競相產出的盛展期,最後漸漸走入靜寂。 每一個人都在優美動聽中貢獻一些音符,所有旋律的合成,構成了磅礴壯麗的諧暢。
Thumbnail
avatar
ㄓˊ感書店
2021-08-17
7/8話題:#關於過動兒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意猶未盡》第五場Google Meet 線上讀書會並不是坐不住、東張西望、活動力強就是過動兒,過動兒往往要搭配衝動才會考慮是不是存在著過動的問題。  孩子是否呈現出來是跨情境的狀態;比方在學校、在家、在外面的行為都是那樣。 如果在學校幾堂課是可以專心上課,或是喜歡的課程會專注,那要下定義他是過動兒就得暫時保留了!  過動兒通常是自我控制上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貼近自己
2021-07-08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78 無論怎樣都有人看不慣,做自己吧!  這一、兩年,我嘗試著走出去,實際去接觸同業的人們以及出版社等等,踏出舒適圈,讓這個行業,或者是這個世界看見自己,我的人際圈相較於以前擴展許多。     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終於察覺到人脈的重要性,就如我之前在幾篇前就提到過的,現在已經不再是只做好份內的事情就能一切順遂的時代,如何在資訊爆炸的狀態下
Thumbnail
avatar
鬱兔
2021-06-23
做設計的人 第78篇: I hope 每一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會看不慣上一代的某些作為 每一個世代年輕人也都有無畏的勇氣 而每一個世代都有那個時代必需面對和挑戰的人生課題 我想表達的是,身為過來人 我必須承認,我們搞砸了許多事 (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學系 - 可染品牌攝影) 例如 全球氣候越來越糟糕 房價高不可攀 大學文憑越來越不值錢 媒體
Thumbnail
avatar
A-rod
2021-05-10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78 敬請預約 港人有待習慣的台式生活晚飯時間,兩家人10個人走進餐廳,入座後點好菜,待應提出了一句溫馨提示:「下次來之前最好訂位喔!」天爸苦笑,這間餐廳經常都只有半滿,應該不用怕沒位子吧,真的有預約訂座的必要嗎?後來天爸才發現,這是台灣店家的美意,只是香港人不習慣而已。
Thumbnail
avatar
天爸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