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防疫宅居的生活儀式感:不只「去做」,還有「不做」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防疫宅居需要來點儀式感,其實我曾因決定要去做這個、那個,卻心有餘力不足沒做到,而很挫折地覺得自己魯蛇。後來想想:其實建立生活儀式感可能需要多一點「自我禁止」,也就是刻意在某些時間或地點不做某事的自制力。

去做,很容易!不做,很困難。

我曾經腦波弱被說服去買了一些貴森森的保健補品,有吃有保庇、吃心安催眠自己,最後在家中堆積到過期。同樣有很多保健文章也會提醒人們飲食要油、鹽、糖,這對我來說卻相對難做到,總會克制不了口腹之慾、明知故犯、自暴自棄到放棄治療(所以我真不是聖人)。又像是被告知飲食第一原則應該:「餓了就吃」,這對我來說很簡單(我不餓也可以照三餐吃啊)!但是第二原則「不餓了(七八分飽)就不繼續吃」卻好難!!!我之前曾是「其實飽了還在吃」,甚至是「很撐了卻繼續吃」,然後把自己養得超大隻!(先跳到結局暴雷一下:我現在比之前最頹廢時瘦了將近20公斤!有沒有很勵志啊!?傲嬌笑~)
放任自己一直吃,很容易。自我禁止飲食卻很難,但當自己決定不要一直吃的時候,會讓可以吃的時刻變得更珍貴。所謂的自制,就是沒人把刀架我脖子上逼我、是我自己下定決心要讓那些「不可以」來對比出「可以」的難得,不然許多美好可能被我們輕看為理所當然、沒啥稀罕。
也不過是一個月之前的那些靜好歲月裡,週末出遊的快樂是來自於週間的不能。假日下廚大展身手的趣味,是來自於平常的不能。生日吃蛋糕很開心,也是因為平常不會吃。週末整天窩在家裡耍廢睡到自然醒覺得很爽,也是因為週間的不可以。
現在全台進入三級防疫期間,為了救台灣疫情而全民變阿宅:週末不能出遊、常常自己煮飯、週間週末都困居斗室。這時候要如何區分平日與假日?我就是在生活儀式感中自我禁止、試著週間不去做那些假日才做的事情,儀式感就會油然而生。

我自禁哪些事來營造儀式感?

大家悶在家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了!在這個月裡,我每天自己弄個簡單清淡的早午餐、喝杯手沖黑咖啡,晚餐則吃更少。下午茶時間只喝無糖紅茶、一小片餅乾。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當感覺嘴饞,很想大吃大喝或吃甜食的時候,就安撫自己「等假日就可以了」!這樣想,會讓工作日的清教徒式飲食有辦法撐下去。
一到週末,哇哈哈!早上我改吃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麵包或蔥油餅、韭菜盒子、水煎包等來當早餐,配上一杯加奶加糖的拿鐵咖啡、有時是甜滋滋的豆漿或奶茶。午晚餐就叫外送,吃吃平常不會吃的大餐,順便幫忙自己喜歡的愛店,讓他們別在疫情中倒閉。
假日就會在我的FB、IG出現牛排、披薩、炸雞排、鍋貼、泡麵...(真是要多垃圾就有多垃圾),至於下午茶呢?就盡情享用蛋糕、鬆餅、肉桂捲、泡芙、蛋塔、巧克力、蘋果派、甜甜圈等,再配上珍珠奶茶、木瓜牛奶、果汁、可樂等,還會用特別的杯盤餐具等擺盤佈置一番,有夠寵膩自己!這一切就是為了告訴自己:今天是假日!
另外,我是好奇寶寶,追劇就會想要追根究柢一口氣追到大結局揭曉、玩遊戲就要解了任務或過了關才肯罷休,所以若放任自己在週間追集數很多的長劇、玩有情節的SLG遊戲(Strategy Game)或AVG遊戲,那就是自找罪受!因為會廢寢忘食,很不利於工作 (所以請不要再說我自制力有多好),但是假日就可以肆無忌憚放心追劇、玩遊戲了!最近幾年我的工作因為常常會被排在週末,碰到這種狀況,我就會在週間盡量挪出一兩天好好補假玩耍一番了!
所以若看到我週間曬美食,那是我的假日OK? Happy Weekend!

★【本文准許讀者分享網址連結,但文章內容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 】
avatar-img
12會員
4內容數
送走新冠肺炎登場的2020年、期待新年會更好時,未料等著我的2021在台灣發生更嚴重的疫情,甚至進入三級警戒宅居生活。我是兩千多萬台灣人中平凡的一個,卻過上了一個我這輩子最不平常的劇變生活。窩在家工作之餘,休閒時不能像往日般常常往外跑,而追劇玩遊戲又太空虛、朋友們又只能聽到聲音看到頭像,那就透過文字來自娛娛人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路萬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冠肺炎疫苗的議題其中一個聳動的標題叫做「把全台灣人民當作白老鼠」。        我當白老鼠很久了!不但自願、還心存感激。現在成效如何?副作用怎樣?那我接受高端疫苗OK嗎?說不害怕,是騙人的。但,有時候明明很怕一件事,卻仍然去做,是因為:不去做的話,會發生更不願意見到的後果。
Happy Friday漸淡,Blue Monday殺傷力也弱了!宅居工作很容易讓時間河流得無聲無息、失了邊際、不知今夕何夕,所以我需要刻意加點儀式感。我的儀式感可以分三種:1.在固定「時間」做特定的事,2.在固定的「地點」做特定的事,3.在固定的事項前後(程序)做特定的事。
        我還不是極簡主義者,未來也許也不會是,因為我無法斷捨離到六親不認,但是疫情宅居中的我,看見囤積症的禍果,需要努力先當個「微簡主義」者。       
       新冠肺炎疫苗的議題其中一個聳動的標題叫做「把全台灣人民當作白老鼠」。        我當白老鼠很久了!不但自願、還心存感激。現在成效如何?副作用怎樣?那我接受高端疫苗OK嗎?說不害怕,是騙人的。但,有時候明明很怕一件事,卻仍然去做,是因為:不去做的話,會發生更不願意見到的後果。
Happy Friday漸淡,Blue Monday殺傷力也弱了!宅居工作很容易讓時間河流得無聲無息、失了邊際、不知今夕何夕,所以我需要刻意加點儀式感。我的儀式感可以分三種:1.在固定「時間」做特定的事,2.在固定的「地點」做特定的事,3.在固定的事項前後(程序)做特定的事。
        我還不是極簡主義者,未來也許也不會是,因為我無法斷捨離到六親不認,但是疫情宅居中的我,看見囤積症的禍果,需要努力先當個「微簡主義」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前言 上文提及閩南語沒有對應的文字,但因為要教育學生,因此任由廠商以自己的方式來推出與閩南語相對應的文字或發音,結果剛推出時即有七種不同的對應方式,連發音都無法統一。之後教育部整理了常用的「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字表」供參考,(請見底下的網址。) https://ws.moe.edu.t
去年(2023),我讀到《大量廢棄社會:服裝業與便利店行業不可告人的祕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簡體中文版書訊時,立刻向書店訂購了一本。在我看來,這本書所訴求的主題及對象簡明扼要,每個主題之刀都指向造成大量廢棄(衣物)的日本社會,全書主旨帶有強烈反思和保護環境的精神感召。   說到丟棄衣物
前言 前文提及”愛自己”一詞,可以是區分人己—所以得時時提防別人侵擾,刻刻要注意自己權益—;也可以是視人如己—尊重、欣賞別人,別人也同樣的尊重、欣賞自己。(不必提防別人,也不必刻意維護自己。) 你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你好 或謂:自己尊重、欣賞別人,可是別人不見得尊重、欣賞自己,那怎麼辦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尚書·說命》: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是自古以來,把知與行看作兩件事。但在王陽明的理念,根據孟子所講的良知與良能,知就是良知,行即是良能。
Thumbnail
前幾天貼出關於台電財務的貼文【註 1】後,陸續又看到些相關報導,所以再作補充: 【一】 繼去年大虧後,若持續承擔「天然氣凍漲」的政策任務,中油預期今年可能虧損達千億元【註 2】。現在才一月,那麼早就作出預警,應該也有「提醒上級」的用意在其中吧?
Thumbnail
最近成長股跌跌不休,究竟甚麼時候才會看到曙光?本篇綜合不同市場資訊,介紹我個人目前所預期的劇本。
Thumbnail
近年來,ARM架構的晶片已經逐漸普及,從IoT系統、Raspberry Pi玩家自組電腦、一直到強大的Apple M1系列處理器,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微軟這個PC產業的強者,未來打算如何把Windows系統也搬到ARM上。
Thumbnail
在前篇〈人才的成本:微軟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的真正原因〉一文中,作者說明了台灣被微軟等大公司選中、設立研發中心的主要原因;本文則繼續從企業與產品發展的角度,討論企業研發中心遭遇的問題、現況、轉型求生的方式、以及對人才的要求,帶您一窺新聞背後的種種考量。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前言 上文提及閩南語沒有對應的文字,但因為要教育學生,因此任由廠商以自己的方式來推出與閩南語相對應的文字或發音,結果剛推出時即有七種不同的對應方式,連發音都無法統一。之後教育部整理了常用的「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字表」供參考,(請見底下的網址。) https://ws.moe.edu.t
去年(2023),我讀到《大量廢棄社會:服裝業與便利店行業不可告人的祕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簡體中文版書訊時,立刻向書店訂購了一本。在我看來,這本書所訴求的主題及對象簡明扼要,每個主題之刀都指向造成大量廢棄(衣物)的日本社會,全書主旨帶有強烈反思和保護環境的精神感召。   說到丟棄衣物
前言 前文提及”愛自己”一詞,可以是區分人己—所以得時時提防別人侵擾,刻刻要注意自己權益—;也可以是視人如己—尊重、欣賞別人,別人也同樣的尊重、欣賞自己。(不必提防別人,也不必刻意維護自己。) 你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你好 或謂:自己尊重、欣賞別人,可是別人不見得尊重、欣賞自己,那怎麼辦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人為什麼往往講一套而做又另一套呢?為什麼常人會認為知易行難呢?為什麼人經常會自找藉口,說這壞事我還沒做出來呀? 《尚書·說命》:知之匪艱,行之惟艱。這是自古以來,把知與行看作兩件事。但在王陽明的理念,根據孟子所講的良知與良能,知就是良知,行即是良能。
Thumbnail
前幾天貼出關於台電財務的貼文【註 1】後,陸續又看到些相關報導,所以再作補充: 【一】 繼去年大虧後,若持續承擔「天然氣凍漲」的政策任務,中油預期今年可能虧損達千億元【註 2】。現在才一月,那麼早就作出預警,應該也有「提醒上級」的用意在其中吧?
Thumbnail
最近成長股跌跌不休,究竟甚麼時候才會看到曙光?本篇綜合不同市場資訊,介紹我個人目前所預期的劇本。
Thumbnail
近年來,ARM架構的晶片已經逐漸普及,從IoT系統、Raspberry Pi玩家自組電腦、一直到強大的Apple M1系列處理器,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微軟這個PC產業的強者,未來打算如何把Windows系統也搬到ARM上。
Thumbnail
在前篇〈人才的成本:微軟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的真正原因〉一文中,作者說明了台灣被微軟等大公司選中、設立研發中心的主要原因;本文則繼續從企業與產品發展的角度,討論企業研發中心遭遇的問題、現況、轉型求生的方式、以及對人才的要求,帶您一窺新聞背後的種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