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雇思維】我該成為講師嗎?成為自雇者後的第一道難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有賴於朋友的信任,偶爾會有職場工作者問我:如何成為自雇者?

​「你得先離職。」我說​

​嗯,我想十個裡有九個會被我這句話嚇到;剩下的那一個會告訴我已經離職了,然後換我愣住。​

​因為對於離職的人來說,心態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慢慢想的時間並不多,會急著想創造收入;一旦踏錯前面幾步,後面要導正就難上許多,因為你已經讓選擇成為了抉擇。​

「​我是不是該先成為講師?」​

​多數人會想到這個問題,包括剛成為自雇者的我。不過,通常這就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開始。​

​「為什麼這麼想?」​
「你打算做多久的講師?」​
「下一步呢?」​
「做講師與下一步的關聯是什麼?」​

​如果你可以清楚地回答這些問題,我會告訴你,成為講師的確是門檻最低的一個選擇。​如果你也想成為講師,我有三篇文章或許可以參考。


​至於如何在這個領域成為頂尖?我想有很多的資源可以供參考,我肯定沒有資格回答這件事;因為這對我來說不是目標,而是一種手段。​

​就如同寫作、表達、簡報等能力,都只是一種手段,目標是解決問題,而且是解決受眾的問題。​

​但我可以分享的經驗是:去定義你和受眾的關係,而不是定義你的角色。​

​受眾可以是你的用戶、客戶或夥伴。定義關係,是去思考你如何解決受眾的問題?如何滿足受眾的需求?如何提供受眾的體驗?​

​你會發現,可以在眾多領域中找到你要的答案。然後,用更短的時間、更低的成本,做到這些事;或者,用相同的時間與成本,做到超乎對方期待的。​

​但是,如果你定義的是你的角色,比方說講師,那麼你可能關注的就是講師應該怎麼做?講師應該會什麼?講師應該如何授課?大家都在用線上授課,我該不該跟進?​​

那麼,你被講師這個角色框住了,包括講師的生活與思考模式、人際關係、收入水準、發展路徑等等。​

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你可能會失去信心、無法融入某個群體而困惑、可能用錯力氣在錯誤的方向;最糟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最後只是為了活下去。​

舉例來說,如果我定義自己是父母,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是好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認同,這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我該定義的是我和小孩的關係,我該如何與她們產生連結?如何解決她們的問題?如何滿足她們的需求?如何提供她們不同的體驗?我想,我會慢慢找到合適的方法。​

回到講師這個角色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該問客戶有什麼需求,而是問:你雇用這個產品,想完成什麼任務?達成什麼目標? 克里斯汀生《創新的用途理論》

你可以從其他的講師身上獲得體驗,但該關注的永遠是你的受眾。​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908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4/01/20
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奧美的創意經驗和心得,以及心理奇襲策略和破框思考法則。他主張要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巧,找出人類的隱性需求和心理邏輯,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01/20
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在這本書中分享了在奧美的創意經驗和心得,以及心理奇襲策略和破框思考法則。他主張要跳脫標準答案的思維,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巧,找出人類的隱性需求和心理邏輯,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4/01/19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2024/01/19
學會如何建立合作關係和協作完成任務,是在現實職場中很重要的能力。 書本提到了一些觀點,協作對象不該一視同仁,一個偏好獨立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要如何與一位合作型的產品經理一起協作開發一個新功能?一個協調型的培訓人員,如何和一個獨立型的老師協作改善教學品質?書中的案例或許能幫你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
Thumbnail
2023/12/22
如何做好數據分析?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拆解這個問題,告訴你如何思考與掌握三個關鍵,拿出符合期待、令人滿意的結果。
Thumbnail
2023/12/22
如何做好數據分析?我被詢問這個問題的次數,不亞於如何做好簡報、如何高效產出這類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拆解這個問題,告訴你如何思考與掌握三個關鍵,拿出符合期待、令人滿意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少人或許覺得,講師是一種光鮮亮麗、輕鬆賺錢的職業。但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分享自己的三個觀點與建議。
Thumbnail
不少人或許覺得,講師是一種光鮮亮麗、輕鬆賺錢的職業。但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分享自己的三個觀點與建議。
Thumbnail
沉寂了一陣子,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近況,有長期追蹤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其實是有正職的在經營這個專頁,然後因為興趣開始寫作和閱讀、開始學習當職涯諮詢師。 ​ ​ 擔任職涯諮詢師的確常常被問到或是自問:「你才出社會幾年,憑什麼當職涯諮詢師?」;「你又不是心理系,憑什麼?
Thumbnail
沉寂了一陣子,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近況,有長期追蹤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其實是有正職的在經營這個專頁,然後因為興趣開始寫作和閱讀、開始學習當職涯諮詢師。 ​ ​ 擔任職涯諮詢師的確常常被問到或是自問:「你才出社會幾年,憑什麼當職涯諮詢師?」;「你又不是心理系,憑什麼?
Thumbnail
離職後多了很多空白的時間,當然從原本一個穩定的正職工作進到自由業的狀態,其實還是會有些失落感和無所適從,就算我也已經來到了3字頭的年紀,但確實也會有一種跟學生們填選大學志願時一樣的茫茫然。尤其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老師的職稱,雖然我的學生們還是在聯繫我時還是都會稱呼我為老師,但真的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Thumbnail
離職後多了很多空白的時間,當然從原本一個穩定的正職工作進到自由業的狀態,其實還是會有些失落感和無所適從,就算我也已經來到了3字頭的年紀,但確實也會有一種跟學生們填選大學志願時一樣的茫茫然。尤其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老師的職稱,雖然我的學生們還是在聯繫我時還是都會稱呼我為老師,但真的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認為,自雇者該關注的是與受眾的關係,而不是自身角色的定義。我們不需要去執著「他人」對這些角色的定義,而是應該關注「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帶來哪些效益?
Thumbnail
我認為,自雇者該關注的是與受眾的關係,而不是自身角色的定義。我們不需要去執著「他人」對這些角色的定義,而是應該關注「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帶來哪些效益?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我是不是該先成為講師?」​ ​多數打算或已經成為自雇者的人,都會想到這個問題,包括剛成為自雇者的我。不過,通常這就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開始。​ 後來我才明白,成為自雇者該做的,是去定義你和受眾的關係,而不是定義你的角色。​
Thumbnail
「​我是不是該先成為講師?」​ ​多數打算或已經成為自雇者的人,都會想到這個問題,包括剛成為自雇者的我。不過,通常這就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開始。​ 後來我才明白,成為自雇者該做的,是去定義你和受眾的關係,而不是定義你的角色。​
Thumbnail
到底我適不適合當講師?五種評估指標 我身邊很多朋友,其實都想要學習當講師,但因為自信不足,或是對於演講到底要怎麼學習,從何開始,都毫無頭緒,因此遲遲不敢踏出下一步。 而有的人是常常面臨開會時要被cue上台簡報,或者是要分享心得,每每在台下有很多想法,但一到台上就腦袋一片空白或緊張得語無倫次。 所以
Thumbnail
到底我適不適合當講師?五種評估指標 我身邊很多朋友,其實都想要學習當講師,但因為自信不足,或是對於演講到底要怎麼學習,從何開始,都毫無頭緒,因此遲遲不敢踏出下一步。 而有的人是常常面臨開會時要被cue上台簡報,或者是要分享心得,每每在台下有很多想法,但一到台上就腦袋一片空白或緊張得語無倫次。 所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