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看見你想看見的,你將它發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嘴巴和手跑得比腦袋還要快的人。這件事情讓我從小到大吃了不少苦,例如十歲那年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課堂中覺得一直把手舉起來書空太無聊了,就帶頭叫全班別寫了,然後被視為頂撞老師。

有印象以來,媽媽總在提醒我說話前要三思而後行,一根腸子通到底容易被誤會。但是說真的,這樣的性格其實讓我又愛又恨,愛的是我在長大過程中因為這樣的手腳動得比腦快,而完成的事情還真的不少。好戰友令婕甚至曾經說過:「你有異於常人的行動力。」


對我來說,只要想的到的事情就一定做得到。


大二那年自己去英國待了一個月,沒有太多緊張擔心,只有滿滿的興奮;隨之而來就是兩次、三次...七次、八次的自己出國。大三那年跟湯在樓梯口遇到,不到半小時的聊天中決定暑假要一起去搭便車環島,只因為想認識更多人、更認識台灣。大四那年決定要申請TFT計畫,就直接先申請了志工,想更了解這個組織;去印度時一直被他們的兒童領導力革命計畫弄得起雞皮疙瘩,回來的一年多後就串連了17位夥伴一起發起禮德旭,讓孩子在探究理想教育的過程中,長出領導力。


2020年一起開創禮德旭的夥伴

2020年一起開創禮德旭的夥伴

我是一個不太容易看得見困難的人,或者是說,面對困難,我選擇的不是退縮,而是勇往直前。當我一次次的選擇勇往直前,得到的成果都很不錯的時候,就會在之後的每一次也這麼選擇,不過個性中的樂於挑戰和冒險性格應該更是關鍵。


張懸在〈玫瑰色的你〉歌詞中提到:「你看見你想看見的,你將它發生。」甘地也說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這麼看來,「行動」這件事情好像真的很重要。

如果沒有為我們的不滿足做出什麼,那就只是厭世而已,而我一直都想做一個入世的出世者。

一直覺得上帝給人類最好的稟賦是擁有做夢的能力,我們習慣在看見不如意的事情時說:「如果能...就好了。」這樣的喟嘆好似也代表行動的可預期性。


我說過我會選擇到偏鄉當老師,是因為想更靠近問題一些。真正踏上那塊土地,感受那裡的氣、那裡的人、那裡的光、那裡的美,我發現那是一塊我從沒聽過,但是卻擁有許多特色的村莊—全台灣黑金剛花生產量最多、每年冬季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小辮鵆來過冬。

但是我從孩子口中從來沒聽過他們稱讚自己的村子,因此一到當地的第一個學期,我和令婕就申請學學文創的計畫,帶著孩子和村民一起找到最能代表在地的五種色彩,孩子們認真的打開眼睛打開心去搜尋村子的顏色,最後找到—「南天宮廟柱紅」、「辮鵆黑」、「花生褐」、「玉米黃」、「水稻綠」,再帶著孩子把那五種色彩畫在學學提供的生肖「感動狗」素柸上。


2018年春天 學生把家鄉的顏色畫在素胚上

2018年春天 學生把家鄉的顏色畫在素胚上


在採集顏色後,我們讓孩子到斗六舉辦家鄉色彩童畫展,由孩子親自向外來的遊客介紹自己的村子。最感動的是:有個孩子一開始聽到要犧牲假日去導覽時抱怨連連,說著我覺得沒什麼好介紹的,我們村子很普通!但是在第一天的導覽結束後,竟然搶著跟我預約之後的四次導覽。


孩子在展場擔當起主持人、導覽的角色,他們滿足,我們也是。

孩子在展場擔當起主持人、導覽的角色,他們滿足,我們也是。


我想,那個我能感、在地認同是透過導覽中他人給的回饋長出來的。在這件事情上,我回頭思考,其實是因為我先看見了這個村子的美,想著我要帶出的是愛自己家鄉的孩子,人口外移的浪潮下,我想讓他們找到更多的在地認同。

這樣的想望就像是在賽跑場的終點線,他很明顯,只要朝著它努力的奔跑,就能達到。當然路上免不了一些逆風、小石頭、體能的干擾,但是因為先看見了,所以試著做一點什麼,一次兩次三次,創造改變就不會是個需要躊躇的事,而是必然。


這個世界一直都不完美,也永遠不可能完美。

可是因為這個世界的不完美,才有想讓它變好的人類。

那我覺得,

其實這樣,

也很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葉菁菁-avatar-img
2021/06/23
好喜歡這段文字「如果沒有為我們的不滿足做出什麼,那就只是厭世而已,而我一直都想做一個入世的出世者。」
avatar-img
趙廷軒的沙龍
16會員
10內容數
這是一系列回顧長大的創作,受到小王子的啟發,覺得長大這件事有種迷人的矛盾,我想透過我最愛的文字,好好的掂掂長大的重量。
趙廷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4
這個世界很奇怪,喜歡真實卻又想隱藏真實。 這件事情從我還是個小學生時就很有感。 如果認識小時候的我的人,對比我現在的模樣,我是指個性,應該都會覺得落差滿大的。 我小時候脾氣很倔強,喜怒完全形於色(如果你說現在還是這樣,我也不否認啦!)偶爾情緒來了還彆彆扭扭,記得小學有次在媽媽車上,媽媽要載妹妹去上
Thumbnail
2021/07/14
這個世界很奇怪,喜歡真實卻又想隱藏真實。 這件事情從我還是個小學生時就很有感。 如果認識小時候的我的人,對比我現在的模樣,我是指個性,應該都會覺得落差滿大的。 我小時候脾氣很倔強,喜怒完全形於色(如果你說現在還是這樣,我也不否認啦!)偶爾情緒來了還彆彆扭扭,記得小學有次在媽媽車上,媽媽要載妹妹去上
Thumbnail
2021/06/30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經驗:跌倒的時候,會先看看周圍有沒有家人,如果沒有的話,就趕快拍拍泥巴站起來;但是如果看見家人,不知道為什麼眼淚就會像水龍頭一樣嘩啦嘩啦流出來。 小時候的眼淚更多的時候好像不是因為痛,而是想被安慰。 我小的時候,經常在身體上受些莫名其妙的傷,例如國小時在下雨天濕滑的無障礙坡
Thumbnail
2021/06/30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經驗:跌倒的時候,會先看看周圍有沒有家人,如果沒有的話,就趕快拍拍泥巴站起來;但是如果看見家人,不知道為什麼眼淚就會像水龍頭一樣嘩啦嘩啦流出來。 小時候的眼淚更多的時候好像不是因為痛,而是想被安慰。 我小的時候,經常在身體上受些莫名其妙的傷,例如國小時在下雨天濕滑的無障礙坡
Thumbnail
2021/06/16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飲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對我來說,我覺得 You are what you pursue. 只要看一個人追求的事物,就能很快的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他看重什麼樣的價值。 到了大三大四,身邊朋友都會開始討論畢業後想做的事。最有趣的
Thumbnail
2021/06/16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飲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對我來說,我覺得 You are what you pursue. 只要看一個人追求的事物,就能很快的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他看重什麼樣的價值。 到了大三大四,身邊朋友都會開始討論畢業後想做的事。最有趣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個人走很快,是因為他很著急嗎?還是他想跟上其他群體腳步? 現在這個社會感覺煞車器壞掉了,從小就灌輸你長大目標是什麼? 一開始就像似好吃的食物擺在你前面,誘惑你,讓你覺得這很好吃;接著後面每天都是一樣的東西擺在你面前——如果你是正常人應該不是不吃就是想吐。 這應該不是什麼每天一問吧?人生大事雖然會改
Thumbnail
一個人走很快,是因為他很著急嗎?還是他想跟上其他群體腳步? 現在這個社會感覺煞車器壞掉了,從小就灌輸你長大目標是什麼? 一開始就像似好吃的食物擺在你前面,誘惑你,讓你覺得這很好吃;接著後面每天都是一樣的東西擺在你面前——如果你是正常人應該不是不吃就是想吐。 這應該不是什麼每天一問吧?人生大事雖然會改
Thumbnail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願望,但我一定一定要給他實現,不能只是空想! 所以我又精選了很多書,我知道那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豐富很多。我一定要找到我的夢想然後實現他!
Thumbnail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願望,但我一定一定要給他實現,不能只是空想! 所以我又精選了很多書,我知道那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豐富很多。我一定要找到我的夢想然後實現他!
Thumbnail
夢想零極限,取自親子天下 小時候老師總要我們寫下作文「我的志願」,同學們總是天馬行空地說:「我要當總統」、「我要當警察」、「我要當醫生」,小朋友的聲音在教室裡此起彼落,鬧哄哄的,也象徵的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想像。 在網路書城裡,漫不精心的挑選自己的閱讀書單,看到這本書,想起小時候的夢想,似乎也到了
Thumbnail
夢想零極限,取自親子天下 小時候老師總要我們寫下作文「我的志願」,同學們總是天馬行空地說:「我要當總統」、「我要當警察」、「我要當醫生」,小朋友的聲音在教室裡此起彼落,鬧哄哄的,也象徵的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想像。 在網路書城裡,漫不精心的挑選自己的閱讀書單,看到這本書,想起小時候的夢想,似乎也到了
Thumbnail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嘴巴和手跑得比腦袋還要快的人。這件事情讓我從小到大吃了不少苦,例如十歲那年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課堂中覺得一直把手舉起來書空太無聊了,就帶頭叫全班別寫了,然後被視為頂撞老師。 有印象以來,媽媽總在提醒我說話前要三思而後行,一根腸子通到底容易被誤會。但是說真的,這樣的性格其實讓我又愛又
Thumbnail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嘴巴和手跑得比腦袋還要快的人。這件事情讓我從小到大吃了不少苦,例如十歲那年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課堂中覺得一直把手舉起來書空太無聊了,就帶頭叫全班別寫了,然後被視為頂撞老師。 有印象以來,媽媽總在提醒我說話前要三思而後行,一根腸子通到底容易被誤會。但是說真的,這樣的性格其實讓我又愛又
Thumbnail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飲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對我來說,我覺得 You are what you pursue. 只要看一個人追求的事物,就能很快的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他看重什麼樣的價值。 到了大三大四,身邊朋友都會開始討論畢業後想做的事。最有趣的
Thumbnail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飲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對我來說,我覺得 You are what you pursue. 只要看一個人追求的事物,就能很快的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他看重什麼樣的價值。 到了大三大四,身邊朋友都會開始討論畢業後想做的事。最有趣的
Thumbnail
「 人生是條漫漫長河,沒有一定要如何,或不如何。盼你能破除框架,走出適合你的道路。」
Thumbnail
「 人生是條漫漫長河,沒有一定要如何,或不如何。盼你能破除框架,走出適合你的道路。」
Thumbnail
#我們做的不是要給別人看,但我們在做的別人都在看。 #也許我們無法卓越超群,但是我們肯定與眾不同。 一直是我耳提面命的兩句話。 與其在面前說一堆幹話, 與其在背後說一堆屁話, 不如立刻起身,JUST DO IT! 不用等到準備好才開始, 只有拿出你的看家本領, 那些看雖你的人才會閉嘴。
Thumbnail
#我們做的不是要給別人看,但我們在做的別人都在看。 #也許我們無法卓越超群,但是我們肯定與眾不同。 一直是我耳提面命的兩句話。 與其在面前說一堆幹話, 與其在背後說一堆屁話, 不如立刻起身,JUST DO IT! 不用等到準備好才開始, 只有拿出你的看家本領, 那些看雖你的人才會閉嘴。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下定決心,暫時移居台北,希望藉由這一至兩年的時間,好好汲取所需資源,畢竟工作坊、展覽、研討會甚麼的,幾乎只舉辦在台北,頻繁又密集的——這一次,我就要好好全部都打包帶走。 目前的工作,有三個月的試用期,這其實是很好的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這個階段結束時,我們要好好問自己: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下定決心,暫時移居台北,希望藉由這一至兩年的時間,好好汲取所需資源,畢竟工作坊、展覽、研討會甚麼的,幾乎只舉辦在台北,頻繁又密集的——這一次,我就要好好全部都打包帶走。 目前的工作,有三個月的試用期,這其實是很好的一段時間,作為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這個階段結束時,我們要好好問自己:
Thumbnail
一個人的發展,快慢不是問題,但得穩。一個人的進步,短暫的絢爛不是關鍵,但得扎實。希望我的每一段發展、每一次進步,都讓自己有踏實感。常有讀者問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該怎麼辦?其實,我沒有大家想得那麼聰明,是一路傻過來的。
Thumbnail
一個人的發展,快慢不是問題,但得穩。一個人的進步,短暫的絢爛不是關鍵,但得扎實。希望我的每一段發展、每一次進步,都讓自己有踏實感。常有讀者問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該怎麼辦?其實,我沒有大家想得那麼聰明,是一路傻過來的。
Thumbnail
打開潘朵拉的回憶盒,只見幾道閃光,刺眼的使我看不清, 很想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沒留下。 只記得這句話,一直一直烙印在腦海— 「想做什麼就去做,未來才不會有遺憾」/那是騙人的。
Thumbnail
打開潘朵拉的回憶盒,只見幾道閃光,刺眼的使我看不清, 很想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沒留下。 只記得這句話,一直一直烙印在腦海— 「想做什麼就去做,未來才不會有遺憾」/那是騙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