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經驗:跌倒的時候,會先看看周圍有沒有家人,如果沒有的話,就趕快拍拍泥巴站起來;但是如果看見家人,不知道為什麼眼淚就會像水龍頭一樣嘩啦嘩啦流出來。

小時候的眼淚更多的時候好像不是因為痛,而是想被安慰。

我小的時候,經常在身體上受些莫名其妙的傷,例如國小時在下雨天濕滑的無障礙坡道奔跑,因為打鐘了想趕回教室,結果摔個狗吃屎,頭著地害我一直懷疑小時候的偏頭痛是那時種下的禍因;例如小二那年在教室走一走,也不知道怎麼的,整個人跌倒,臉頰撞到桌角,黑了一塊,彷彿胎記,媽媽幫我用了兩周的磁波才消退;例如小四那年跟鄰居在社區滑直排輪,輪子卡到水溝,我用手撐結果右手無力了一個月(賺到一個月不用練鋼琴)。雖然身上的上不少,但是成長過程中,倒是一路都挺順遂,沒經歷什麼大風大浪。


我覺得我這人真的挺幸運,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絆腳石,都會在適當的時刻被很妥善的挪開,或是我會長出能跳離的能力。絆腳石這個名詞的定義對我來說是:「在你很想追逐的事中,阻擋你或讓你繞遠路的人事物」,基於這個我自己的定義,我回想自己有印象以來特別努力追求的事情,一切都要從我想成為TFT老師開始說起。

決定要投履歷申請TFT教師計畫後,那年冬天我跟系上同學一起騎腳踏車環島,不料旅程的第三天,我們騎到雲林時,因為想拍夕陽灑落田間的美景,我將腳踏車放在路旁,站在路上拍照,才拍不到兩張,下一秒立刻被一台不知道從哪裡暴衝出來摩托車從側面狠狠撞上,那一瞬間的記憶已經沒有了,只記得我當時嘴巴流的血多到像嚼一百顆檳榔,然後發現自己的門牙被撞斷了。當下第一個擔心是:「天啊!缺牙要怎麼面試啊!太醜了吧!」然後很神奇的是,在要面試的前一周,我的牙醫師幫我裝上臨時假牙,讓我能以不嚇人的姿態順利去面試。


中間跟我比愛心的就是文中的媽媽,我們後來關係很不錯

中間跟我比愛心的就是文中的媽媽,我們後來關係很不錯

到了雲林這片土地後,真正的考驗才正要開始。絆腳石可大可小,但當時對我來說,再小的鵝卵石都像西西弗斯在推的巨石一樣龐大。記得當時校長帶著我到每個班上孩子的家中拜訪時,其中一位家長上下打量著我,「哇!老師看起來很年輕耶!有經驗嗎?」這是她說出口的第一句話。而這位家長也是在開學第二天就打電話來跟我說:「老師你作業只出這樣喔?你可以去參考一下五年級老師怎麼出的。」記得那天平靜地跟那位媽媽解釋說:「我有我出作業的方式,今天才開學第二天,沒有打算要出太多作業。不過謝謝您的回饋,我也會去跟其他老師請教的。」掛上電話後我走進校長室,校長問:「還好嗎?」我說著說著就哽咽了,「我明明是為孩子來的,可是卻要面對好多不是來自學生的壓力。」校長的回應就像是一劑強心針,他說:「你就繼續做你覺得對的事情,有一天,家長會看見你的努力,然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一直都是這樣努力的。」


我常常覺得,沒有一份工作像現場教師一樣,能夠這麼深刻地讓人看見自己是怎麼長大的、自己最真實的性格。我的性子很急,習慣每一件事情都是做了馬上就能看見成果,儘管在理智上知道教育像種樹,所有種子都需要時間才能長大,但是情感還沒跟上。也因此在剛入校的前三個月,特別被自己這部分的性格搞得力不從心。看著仍然時不時會缺交作業的孩子、看著壞習慣仍然還沒完全改掉的孩子、看著學習基礎不足、漏東漏西的孩子,我常常自我懷疑,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當老師,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帶好他們。我記得那陣子每天從一樓走到二樓的教室,我都要告訴自己好多次:「神啊!我相信是你要我來這裡的。」然後深呼吸踏進教室,給孩子們一句熱情的:「大家早安!」

在教室這樣的場域中,有很多神奇的魔法每天都在發生,可能會有因為孩子的轉變喜極而泣的眼淚,當然也有師生高張力的拉扯後流下的眼淚。


常因為情緒跟我拉扯的孩子,但是我眼中好棒的孩子

常因為情緒跟我拉扯的孩子,但是我眼中好棒的孩子

記得那是第一個學期的十一月,我在教孩子們加減併式,這個看起來簡單到不行的合併算式對於剛升上三年級孩子的認知發展,好像真的是一個坎。於是我在黑板上出了五道題目給班上孩子,每個人答對自己負責的題目後,就可以去吃飯。桓是個脾氣很倔強的孩子,沒什麼耐心、情緒很外顯,當時他看見自己第一次寫的答案不對被我擦掉後,我對他說這樣不對哦!再想想看!他就開始齜牙咧嘴,用力地寫著黑板,同時嘴裡唸唸有詞,我被他的情緒惹得也很毛躁,就用力的敲了一下黑板,說著:「到底在幹什麼啊!不用寫了!」他像是覺得委屈的哭了出來,可是當時我也覺得好委屈。時間的流淌在情緒蔓延的現場感受不到,大約過了三分鐘,我跟他說:「你先下去吃飯吧!」教室裡剩下我一個人,我無力的坐在位置上,不可自拔地哭了出來,心裡想著:「我為什麼變成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了…這不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不過這些高張力的拉扯在當下雖然難受,卻也能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在那樣的景況之下理智線斷裂,那個過程就像是回放一次自己怎麼長大的,很徹底的、很深入的把自己撥開檢視。好在孩子是最不會計仇的一群生物,那堂課結束後,桓在下午完成了那道題目,而我跟他在夕陽撒落的司令台上聊天,我跟他說我在意的是什麼,也跟他道歉自己的情緒沒有處理好,桓則是跟我分享了他當時心裡的想法,然後他說著:「我要去騎腳踏車!」「那我跟你一起去,帶我繞繞你在村子裡的秘密基地吧!」他笑著點點頭。

除了這兩件事情之外,教育現場的每個日夜上演的故事都活生生又血淋淋,刻骨銘心的那種。


日子依然向前推移,回頭看我都不覺得那些絆腳石是真的出來阻擋我的,它們是用了另一種方式讓我重新認識自己。就好比那位曾經上下打量我的家長在第二個月時,我跟他的關係就已經不再一樣,他看見兒子的轉變和我的努力,直說著他很感動。而我要離開學校前還能打趣的跟他說著當時他對我說的那些話,在他不好意思的表情之下我才懂得當年那些質疑都不是真的,但是他擔心孩子能不能遇到一個好老師的心是真的。

那些殺不死你的都使你更強,這句老掉牙的話我現在要重新詮釋他,我們好像都沒有想過,有沒有可能絆腳石不是為了殺死你我而出現,而是為了讓我們調整自己,以另一種華麗的姿態跨過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趙廷軒的沙龍
16會員
10內容數
這是一系列回顧長大的創作,受到小王子的啟發,覺得長大這件事有種迷人的矛盾,我想透過我最愛的文字,好好的掂掂長大的重量。
趙廷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4
這個世界很奇怪,喜歡真實卻又想隱藏真實。 這件事情從我還是個小學生時就很有感。 如果認識小時候的我的人,對比我現在的模樣,我是指個性,應該都會覺得落差滿大的。 我小時候脾氣很倔強,喜怒完全形於色(如果你說現在還是這樣,我也不否認啦!)偶爾情緒來了還彆彆扭扭,記得小學有次在媽媽車上,媽媽要載妹妹去上
Thumbnail
2021/07/14
這個世界很奇怪,喜歡真實卻又想隱藏真實。 這件事情從我還是個小學生時就很有感。 如果認識小時候的我的人,對比我現在的模樣,我是指個性,應該都會覺得落差滿大的。 我小時候脾氣很倔強,喜怒完全形於色(如果你說現在還是這樣,我也不否認啦!)偶爾情緒來了還彆彆扭扭,記得小學有次在媽媽車上,媽媽要載妹妹去上
Thumbnail
2021/06/23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嘴巴和手跑得比腦袋還要快的人。這件事情讓我從小到大吃了不少苦,例如十歲那年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課堂中覺得一直把手舉起來書空太無聊了,就帶頭叫全班別寫了,然後被視為頂撞老師。 有印象以來,媽媽總在提醒我說話前要三思而後行,一根腸子通到底容易被誤會。但是說真的,這樣的性格其實讓我又愛又
Thumbnail
2021/06/23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嘴巴和手跑得比腦袋還要快的人。這件事情讓我從小到大吃了不少苦,例如十歲那年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在課堂中覺得一直把手舉起來書空太無聊了,就帶頭叫全班別寫了,然後被視為頂撞老師。 有印象以來,媽媽總在提醒我說話前要三思而後行,一根腸子通到底容易被誤會。但是說真的,這樣的性格其實讓我又愛又
Thumbnail
2021/06/16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飲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對我來說,我覺得 You are what you pursue. 只要看一個人追求的事物,就能很快的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他看重什麼樣的價值。 到了大三大四,身邊朋友都會開始討論畢業後想做的事。最有趣的
Thumbnail
2021/06/16
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飲食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對我來說,我覺得 You are what you pursue. 只要看一個人追求的事物,就能很快的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他看重什麼樣的價值。 到了大三大四,身邊朋友都會開始討論畢業後想做的事。最有趣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小學四年級時與老師發生的衝突,以及這段經歷帶給作者的成長和反思。透過回憶,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感和成長過程,並感謝了班級導師的溫柔呵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小學四年級時與老師發生的衝突,以及這段經歷帶給作者的成長和反思。透過回憶,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感和成長過程,並感謝了班級導師的溫柔呵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學生時代被同學拿衣架威脅的經歷,引發了對於父親體罰的回憶。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自己的腰痛與心靈創傷之間的關聯。通過這些零碎片段的回憶,作者呼籲我們應該願意靠近自己,接納自己的過去,並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在學生時代被同學拿衣架威脅的經歷,引發了對於父親體罰的回憶。同時,作者也提到了自己的腰痛與心靈創傷之間的關聯。通過這些零碎片段的回憶,作者呼籲我們應該願意靠近自己,接納自己的過去,並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幼稚園時期發生的一次意外,以及他對家的嚮往和情感的深刻感受。文章內容感性豐富,令人深思。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幼稚園時期發生的一次意外,以及他對家的嚮往和情感的深刻感受。文章內容感性豐富,令人深思。
Thumbnail
之前看了一部短片,主題是新手保護期,這讓我想起我悲慘的小時候。 小時候有段時間,很愛手腳撐在門框上往上爬,結果掉下來撞到肚子,那重擊讓我痛到沒辦法出聲,在旁邊的阿母也沒理我,而我過陣子就也沒事,但也不敢繼續攀爬了。 長大之後才知道,這樣很容易造成內臟破裂,我當兵的學長也發生過,他在推卡車
Thumbnail
之前看了一部短片,主題是新手保護期,這讓我想起我悲慘的小時候。 小時候有段時間,很愛手腳撐在門框上往上爬,結果掉下來撞到肚子,那重擊讓我痛到沒辦法出聲,在旁邊的阿母也沒理我,而我過陣子就也沒事,但也不敢繼續攀爬了。 長大之後才知道,這樣很容易造成內臟破裂,我當兵的學長也發生過,他在推卡車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