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本書,叫做五十歲,我辭職了。
作者是一位爆炸頭姐姐稻垣惠美子,在日本有名的朝日新聞社的社會部擔任總編輯,並且是一位專欄作家,也上過許多電視節目,因為燙了一頭爆炸的捲捲頭而讓人印象深刻。
才剛剛開始看了幾個章節,就連續被書中的好幾個句子感動。
想要離開大企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想要從一個很好的狀態中逃離出來。
畢竟在這樣的一個大公司工作,而且負責的專欄又受到大眾的好評,講的白一點就是已經是公司的老鳥了,地位很穩固。一切都是在很好的狀態中。
那既然是這樣的話,為甚麼要離職呢?
因為她覺得”很好”這個狀態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就好像好吃的食物一樣。如果每天都是好吃的牛排,好吃的蛋糕,其實對身體的健康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但陷入這樣的美食中,就會自然而然的想要持續的下去。
長時間下來,我們變成了如果不是大幸福就感覺不到,原因就是大幸福淹蓋了小幸福。
對她來說,工作也是。
一旦習慣高薪,好環境,要離開就變得越來越困難。
不但如此,還要要求的更多,但最可怕的是,假設環境或是自身的感覺稍微有一點點變的比較差了,就會開始擔心或是感到憤怒,人生就會被這些莫名的不安與恐懼支配。
擔心下一個被升遷的人不是自己,擔心新來的上司跟自己不合,等等等等。
當她意識到自己被恐懼所包圍時,她決定要從這樣很好的狀態離開。
當同事們問她,那她接下來要做甚麼呢?她回答,甚麼也不做。
很多人聽到甚麼也不做的時候,都會有很多的困惑與不解。
可是,只有在公司工作才是真正的人生嗎?
當然,人生在每一個階段的需要跟要求都不一樣,在某個階段的人生,我們也許都會有一段在公司工作的經驗,也是因為這些經驗,讓我們可以吸收不同的養分,而被培養。
但是,難道人如果不被雇用就活不下去嗎?
現在的社會上,有很多不在公司工作的人,也在支撐著社會。
她也想過,如果自己在公司持續的工作下去到退休,但是然後呢?
不管就業與否,收入肯定會比現在少,那也就肯定無法維持現在的生活。
她回想了一下她自己工作這段時間的消費方式,隨心所欲的購買喜歡的衣服,每次只有一出現,可以明顯感受到店員的興奮。
化妝品更是不用說的只要看到雜誌上說這個很好,就立刻買來試試,檔次也就越賣越貴,還有10天一次的全身Spa也是不可以少,每天找尋好吃的美食店,一家一家的吃遍。
總之就是要過著讓人羨慕的高人一等的生活。
欲望是努力的原動力,其結果是,得到的東西當然要享受,然而無論如何享受,肯定有更好的享受不到,於是便想追求,也不得不追求更好的。
對她來說,這像是一列想下卻下不來的列車。
又或是說,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要下來。生活的如此光鮮亮麗,而且也可以混得下去。
因為有了這樣深切的想法,她走到了她人生的轉折點,並且試著想像真實的退休生活而發現,如果自己想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人生,那怕將來稍微無法過的如此奢侈,就會被愁苦所困擾,讓她開始思考該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而開始她自己的自身改造計畫,而開始思考,現在所追求的快樂,全部都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全部都是如果更有錢的話,應該能夠更快樂。
所以,無論有多少錢,都無法滿足的一個惡性循環。那,如果既使沒有錢也很快樂呢?
這樣東西存在嗎?
她下定決心要找出來,而且還要實實在在的擁有這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