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很煩,我們需要不斷聊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疫情搞得大家很煩的當下,每個人都需要不斷聊聊,跟網路上的朋友聊,跟身邊的家人聊,更重要的是跟自己聊聊。或者在疫情無法出門群聚的此時此刻,是當自己的人生偵探的最佳時機吧!
今年初到台中演講,之後沒有立刻回台北,在市區逛了一下,到文化部所屬的藝術銀行看了一次蠻有意思的展覽。
主辦單位藝術銀行頗有意思,這是文化部每年會編列一些預算,購買當代國內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除了典藏,也開放讓企業以合理的金額承租展出,以月或季」為單位,只要提供合宜的展示空間,就可以定期佈展,這是個多贏的計劃,一方面企業不需花大錢購置藝術品,卻能創造美好環境,提升企業形象;文化部也有機會將典藏的作品分享給更多民眾,同時除了以實際的經費支持更多本土的藝術創作者,透過展出讓國人得以認識這些新銳藝術家,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鼓勵。
那天在藝術銀行看到的展覽主題是人生偵探,展出了六位藝術家及一位設計師所關注的七種議題,共計二十件作品,這七位創作者是杜珮詩、涂維政、陳伯義、馮偉中、葉采薇、劉芸怡跟陳子瑜。
展覽分為三區,第一區討論人與生活空間的特殊聯結與關係,第二討論自我對於外在與內心是否真實的提問,第三區則觀看生存環境與當代現象的關懷與討論。
這些創作討論的內涵雖然有點難度,但是現場有二十多位在家自學的小學生聆聽導覽員的解說,顯然藝術作品和影像創作一樣具有深入淺出老少咸宜的功能。
總是覺得每個藝術作品都是創作者將內心的感受,不管是對美好的感動或是對現況與未來的擔憂,透過各種媒介,傳達給民眾,也企圖影響社會。忘了那位藝術家曾說過一句蠻極端的話:「如果作品不是嚐試想跟社會對話,那它就跟垃圾沒有兩樣。」
的確,這個定名為「人生偵探」的展覽,就是企圖引導觀眾從最貼近我們的物質生活,最後進入精神信仰與未知的觀點。從作品發現不一樣的觀看角度與面對問題的不同方式,在問題與對話過程中,梳理內心已打結的繁雜思緒。
展覽牆上掛著一句標語:「這個世界很煩,我們需要不斷聊聊……」是的,在疫情搞得大家很煩的當下,每個人都需要不斷聊聊,跟網路上的朋友聊,跟身邊的家人聊,更重要的是跟自己聊聊。或者在疫情無法出門群聚的此時此刻,是當自己的人生偵探的最佳時機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仔細想想,眾聲喧嘩耗費我們無數心神的世界,其實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和上天的事。  我們的煩惱往往是出在愛擔心上天的事,操心別人的事,而沒管好自己的事。  所謂自己的事就是自己本分該負責的事,或者再加上自己想做也的確能做得到的事,其他的,都屬於別人的事跟上天的事,頂多花幾秒鐘去判斷,然後就放下
台灣這次的三級警戒,讓許多行業的人被迫放「長假」。雖然還是有不少行業更忙,如快遞業者,如民生及防疫物資生產與運銷販售業者,當然,可以遠距上班的白領上班族大概沒什麼變化,但是觀光旅遊業者、餐飲業、藝術工作與展演業者,大概這段時間就「暫停」了!  說到長假,就想起木村拓哉的成名作「長假」,他演的失意鋼琴
讓贏家認為我的成功與財富是我自憑著聰明與努力掙來的,自己的「才德」配德上我擁有的,進而瞧不起輸家,而那些在底層工作的人因此被貼上「不夠聰明」、「不夠努力」的標籤,而倍感沮喪。桑德爾教授認為,這種勝者驕傲自大,敗者受辱不滿,就是民粹崛起的溫床  二十世紀末期開始,挾帶著龐大資本與制度鬆綁加上科技的’幫
他是學霸型的創作歌手,跳級讀完中學,拒絕哈佛大學的入學通知選擇了賓州大學,他是歷史上首位包辦奧斯卡、葛萊美獎、東尼獎及艾美獎,這些頂尖音樂類大滿貫的得主,更狂的是,他一人也拿下十二座葛萊美音樂獎,匪夷所思的音樂成就,也不負他的「傳奇」之名  在疫情肆虐的這兩年讀大學的人是倒霉的,因為他們減少了許多大
布拉姆的大腦神經裡有些荷爾蒙分泌地不平衡,所以他會對周邊發生的事很敏感,沒辦法控制自己不要去理它,這種特質在古代以狩獵為主的社會是很吃香的,因為他會是一個很傑出的獵人,也往往會是部落裡的領導人,可是在必須從小就坐在教室上課乖乖不能動的現代,反而成了讓人討厭的特質。 每一個人身邊大概都可以看到幾位像布
 透過影片我們大致可以知道什麼是失智症,這在現代來說,對每個家庭,包括孩子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課題。因為高齡化社會的關係,每個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失智的機率就愈高,幾乎可以說,在這個時代,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到二位高齡的長輩可能會罹患失智。 這部感人的電影不只是敘述小女孩跟外婆的情感,同時也讓大家跟著蘿米一
仔細想想,眾聲喧嘩耗費我們無數心神的世界,其實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你的事,和上天的事。  我們的煩惱往往是出在愛擔心上天的事,操心別人的事,而沒管好自己的事。  所謂自己的事就是自己本分該負責的事,或者再加上自己想做也的確能做得到的事,其他的,都屬於別人的事跟上天的事,頂多花幾秒鐘去判斷,然後就放下
台灣這次的三級警戒,讓許多行業的人被迫放「長假」。雖然還是有不少行業更忙,如快遞業者,如民生及防疫物資生產與運銷販售業者,當然,可以遠距上班的白領上班族大概沒什麼變化,但是觀光旅遊業者、餐飲業、藝術工作與展演業者,大概這段時間就「暫停」了!  說到長假,就想起木村拓哉的成名作「長假」,他演的失意鋼琴
讓贏家認為我的成功與財富是我自憑著聰明與努力掙來的,自己的「才德」配德上我擁有的,進而瞧不起輸家,而那些在底層工作的人因此被貼上「不夠聰明」、「不夠努力」的標籤,而倍感沮喪。桑德爾教授認為,這種勝者驕傲自大,敗者受辱不滿,就是民粹崛起的溫床  二十世紀末期開始,挾帶著龐大資本與制度鬆綁加上科技的’幫
他是學霸型的創作歌手,跳級讀完中學,拒絕哈佛大學的入學通知選擇了賓州大學,他是歷史上首位包辦奧斯卡、葛萊美獎、東尼獎及艾美獎,這些頂尖音樂類大滿貫的得主,更狂的是,他一人也拿下十二座葛萊美音樂獎,匪夷所思的音樂成就,也不負他的「傳奇」之名  在疫情肆虐的這兩年讀大學的人是倒霉的,因為他們減少了許多大
布拉姆的大腦神經裡有些荷爾蒙分泌地不平衡,所以他會對周邊發生的事很敏感,沒辦法控制自己不要去理它,這種特質在古代以狩獵為主的社會是很吃香的,因為他會是一個很傑出的獵人,也往往會是部落裡的領導人,可是在必須從小就坐在教室上課乖乖不能動的現代,反而成了讓人討厭的特質。 每一個人身邊大概都可以看到幾位像布
 透過影片我們大致可以知道什麼是失智症,這在現代來說,對每個家庭,包括孩子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課題。因為高齡化社會的關係,每個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失智的機率就愈高,幾乎可以說,在這個時代,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到二位高齡的長輩可能會罹患失智。 這部感人的電影不只是敘述小女孩跟外婆的情感,同時也讓大家跟著蘿米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生活品質常被用來表達「物質上的品質」,其實,生活品質更適合被定義為「身心被滿足的程度與品質」。世俗的塵念總是錯綜複雜,人們不斷地在擁有與失去之間認識自己,想擁有的太多,失去便為此痛苦不已。不禁想起,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不止是東西,許多人事物、情緒、慾
Thumbnail
如果把認同、愛或欣賞這些東西物質化,它有沒有可能其實是很貴的東西?
 今年初到台中演講,之後沒有立刻回台北,在市區逛了一下,到文化部所屬的藝術銀行看了一次蠻有意思的展覽。  主辦單位藝術銀行頗有意思,這是文化部每年會編列一些預算,購買當代國內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除了典藏,也開放讓企業以合理的金額承租展出,以月或季」為單位,只要提供合宜的展示空間,就可以定期佈展,這是個
Thumbnail
它並不是一部宗教史,在裡面看不到東西教會的對抗,或是希臘神祇的愛恨情仇。館長選了三十個主題,以文物當主角,來為讀者說明「信仰」在社會裡的角色與變遷。在啟蒙運動之前,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你可以看到信仰有時做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有時也是人民自發的力量,使自己能夠完成更偉大之事。
Thumbnail
意念究竟是什麼?現今有許多書籍提到的吸引力法則,與意念創造實相體驗?那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我們人類是什麼型態的生命體?
Thumbnail
電影使用許多短篇故事,訴說名為「咆哮二十」的酒吧所發生的故事。一個人喝酒也許孤單,一群人喝酒也許能品嘗快樂,在這間酒吧裡,就訴說著類似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終其一生,尋覓的渴望,是最初親密關係的認同與歸屬。 在還未成長為人,還未擁有意識之前,我們便已先學會將認同與歸屬視為生存,奮力的成為所有細胞中雀屏中選的一位,被對方認同,被接納建成誕生的歸屬之地。
Thumbnail
🎉週年慶限定優惠,10/24 前加入年訂閱再送 1 個月權限!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
Thumbnail
生活品質常被用來表達「物質上的品質」,其實,生活品質更適合被定義為「身心被滿足的程度與品質」。世俗的塵念總是錯綜複雜,人們不斷地在擁有與失去之間認識自己,想擁有的太多,失去便為此痛苦不已。不禁想起,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不止是東西,許多人事物、情緒、慾
Thumbnail
如果把認同、愛或欣賞這些東西物質化,它有沒有可能其實是很貴的東西?
 今年初到台中演講,之後沒有立刻回台北,在市區逛了一下,到文化部所屬的藝術銀行看了一次蠻有意思的展覽。  主辦單位藝術銀行頗有意思,這是文化部每年會編列一些預算,購買當代國內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除了典藏,也開放讓企業以合理的金額承租展出,以月或季」為單位,只要提供合宜的展示空間,就可以定期佈展,這是個
Thumbnail
它並不是一部宗教史,在裡面看不到東西教會的對抗,或是希臘神祇的愛恨情仇。館長選了三十個主題,以文物當主角,來為讀者說明「信仰」在社會裡的角色與變遷。在啟蒙運動之前,宗教與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你可以看到信仰有時做為統治者的政治工具,有時也是人民自發的力量,使自己能夠完成更偉大之事。
Thumbnail
意念究竟是什麼?現今有許多書籍提到的吸引力法則,與意念創造實相體驗?那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我們人類是什麼型態的生命體?
Thumbnail
電影使用許多短篇故事,訴說名為「咆哮二十」的酒吧所發生的故事。一個人喝酒也許孤單,一群人喝酒也許能品嘗快樂,在這間酒吧裡,就訴說著類似的故事。
Thumbnail
我們終其一生,尋覓的渴望,是最初親密關係的認同與歸屬。 在還未成長為人,還未擁有意識之前,我們便已先學會將認同與歸屬視為生存,奮力的成為所有細胞中雀屏中選的一位,被對方認同,被接納建成誕生的歸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