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該思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1世紀的21堂課》讀書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想找一些思辨有關的書,所以在網路書店輸入「思辨」這個關鍵詞,網路書店推薦了這本,加上之前曾經有朋友推薦作者哈拉瑞的另一本書,《人類大歷史》,所以決定選擇這本書。
圖源:讀冊
之前閱讀賴俊雄教授傳著的《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時,就發現哲學和思辨之間的關聯,但在讀這本書時,我常常分不清楚作者究竟是在進行思辨或是討論哲學,這才發現其實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沒有思辨就沒有哲學,而哲學是思辨的重要思考途徑。
以下梳理一些自己特別有收穫的章節。

國族主義

一直聽聞過國族主義,但理解有限,網路上找到的資料也僅有定義,實在很難完全理解。此書第七章讓我對國族主義有更深刻認識。但因為書中沒有太多篇幅描述民粹主義,所以我仍不清楚兩者之間有何區別。於是我只好詢問chatGPT,並大致整理如下 :
ppt製作

關於民粹主義,可以看更詳細的文章介紹:

作者認為國族主義並不是負面標籤,中庸溫和的國族主義就是愛國,可與愛國主義劃上等號。但偏激的國族主義就是另一回事了。不過為了區別,我還是把溫和派稱為愛國主義。
現今的歐洲就可以看到這兩種主義的發聲,例如德國部分民眾認為,抵制俄羅斯會降低德國冬天的天然氣供給,而不贊成支持烏克蘭、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歐洲不該介入台海紛爭、義大利極右派當選等等。作者也將英國退出歐盟(Brexit)和川普的隔離政策稱為21世紀的光榮孤立

想像的共同體

要讓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是幾億人對一個龐大的國家體系產生認同是一件不太自然的事。我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之前曾有老師向我們推薦一本書,《想像的共同體》,也有類似的說法。
《歡迎光臨人類學》指出,人類最早的團體是「遊群」(band)。要對這樣的團體產生忠誠與認同是容易的,因為這是基於血緣組成的,且朝夕相處,熟識不過。定居之後出現了部落,部落雖然不如遊群緊密,但彼此認識,守望相助。但國家不同,這麼遼闊的幅員,好多土地你可能一生未曾踏足、許多的鄉鎮你根本沒聽過,數以千計的人你不曾遇過亦不認識,但你卻對這些人產生了認同,而在遇到金髮碧眼、黑色肌膚、發音不標準的人時,他們變成為了「外國人」。
CANVA製作。圖源:LOVEPIK。

為何國族主義會成為一項隱憂?

部落與部落之所以聯合形成國家,是因為出現了單一部落無法依靠自己力量解決的問題。作者以尼羅河為例,沒有一個部落可以獨立解決氾濫的問題,所以聯合起來一起面對。
由於現在國家之間緊密的金融、貿易、學術交流等等,有越來越多的問題是一個國家不能解決的,例如全球暖化的問題,或是現在聯合國推動的永續目標等等,這也是作者對國族認同抱持不同意態度的原因。但全球暖化對每個國家影響不同,例如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大利益,島國卻將面臨滅頂之災。

台灣是否有「國族主義」?

我也思考台灣是否有國族主義的議題,我很少聽到有人提到這樣議題,新聞上也不常出現這個名詞。我想是有的。只是我們不說國族主義,我們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演算法與民主

近期看到不少文章單位指出,假訊息、錯誤資訊等等網路資訊戰將成為自由民主的敵人。

網路空間對民主的危害

下面影片則是英國《衛報》(Guardian)記者在TED上的演講。
Carole發現到反對歐盟的團體在臉書大量地下廣告,並且增長反移民情緒,最終導致脫離歐盟的英國公投通過。被演算法或是社群網路影響的公共議題決策也不僅有英國脫歐問題。
  • 埃布韋爾:多左派勞工階級,贊成脫歐比率為英國之冠——62%。
  • 鎮上的人聲稱歐盟對他們毫無幫助,而且受夠了移民與難民。他們要奪回掌控權(They want to take back control.)
  • Carole觀察到的:
  1. 許多新建設的公共設施一旁都有「EU funds歐盟贊助」的告示牌。
  2. 報導移民故事的多數是右派媒體,但居民是左派勞工。
  3. 當地移民率為全英國最低。
美劇The Newsroom《新聞編輯室》有以下台詞:
There’s nothing that’s more important in a democracy than a well-informed electorate. When there’s no information or, much worse, wrong information, it can lead to calamitous decisions and clobber any attempts at vigorous debate. That’s why I produce the news.
對一個民主國家來說,沒有任何事物比知情的選民重要。當沒有任何資訊來源——或者更糟,擁有錯誤資訊——將會導致災難性的決策,並阻塞多元的公共對話。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做新聞。(筆者譯)
許多專家學者也相信,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之所以贏過希拉蕊,極有可能受到俄羅斯網軍的影響。組織相當嚴密,針對不同的族群「量身訂做」不同的假訊息。
加拿大前保守黨黨魁也堅信,2021年他之所以敗選,也該歸咎於中國網軍的詆毀。加拿大安全情報局也證實了他的猜測,總理杜魯道也親口承認確實有中國網軍存在。

網路空間也不是人人平等

演算法隱藏著「歧視」或「偏見」,因為編寫程式的工程是無意識地將它們歧視與偏見編入演算法。
我在網路圖庫,例如canva內建圖庫、canva的text to image功能,或是unsplash等等,搜尋到最多的都是白人,其次是黑人,但鮮少看見黃種人出現。
另一種則是我在做某一次作業時的反思。
除了官媒之外,外媒通常需要付費。雖然目前也有些台灣媒體採取訂閱制,但還是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內容,但外媒則是完全無法觀看,有一些還有幾天的「賞味期限」,但專業性高的媒體,連「賞味期限」也無。這會阻礙經濟能力低落者獲取資訊的機會,也可能會讓人只購買一家媒體,而不多方閱覽不同媒體的立場。這將擴大知識落差。

被科技消滅的自我

人生很大多數的階段都面臨著迷惘,求學、愛情到職場,購買東西時,也需要貨比三家,看看哪個評價高,看看有沒有和自己比較適合的產品等等。
如果這時候,出現了一項科技能為人類省去大量地抉擇時間,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買單。當你描述的的情況以及你的理想狀況,於是電腦就快速地瀏覽資料庫中所有符合需求商品,
聽從網路的建議(不論是問Chat GPT或是網路上的心理測驗等等)選擇科系、選擇伴侶、選擇工作與公司,將所有的決定權全權交給「體外系統」。
或者,另一方面。演算法不斷地推播你有興趣的事物,於是你在虛擬世界裡忘了時間,無法控制自己的時間,也沒有足夠的意志力讓自己捨棄這些娛樂。

要擔心的是掌握數據的人

書中不同章節反覆地強「無須擔心科技/演算法,該擔心的是掌握這些的人。」
為何演算法與社群廣告可以蠶食民主?因為背後掌握的人決定對民眾洗腦,因為社群決定讓他們的平台出現這些廣告,因為演算法決定讓你看見這些東西。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留言和贊助,讓我更有更新的動力!

心得

閱讀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作者的主觀意見非常鮮明,論述也十分透徹,有說服力。作者自身的歷史學家背景,提出許多歷史事件為自己舉證。
然作者在英國求學,受到西方影響較深,所以論述對象都是以西方為主,有些部分可能是為了不得罪某一特別族群,或是因為作者最為熟悉的關係,也時常舉猶太人來進行論述。所以,不見得所以議題都適用於台灣。如第九堂課的〈移民〉,台灣比較會討論的可能是移工議題,而不是移民,雖然某些程度上可以互相映照,但兩者並不全然相同:歐洲的移民包含了偷渡而來的難民;台灣的移工問題則是讓僱主們體諒移工的處境、讓大眾認識移工,或是重視新二代的教育。
除了上述提及的章節,一神論、世俗主義和恐怖主義等等,都讓我有更多新的思考。礙於文章長度,僅選其二章節,但論述中也參雜了部分其餘章節的反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劇人選之人中,探討了很多性別議題,包含厭女、女性在父權社會下的處境等等,而我也看到了女同志連續體在劇中的顯現。
從台灣近幾年熱播的台劇中,一窺台灣媒體素養問題。
曾經在八里讀書的我,完全不知道八里有哪些景點,也完全沒想過要帶學伴去八里。但很高興學伴在八里玩得很開心。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閱讀到人類居住環境變遷一章,不知道為什麼會頻頻讓我想起讀得沒有很好的解構主義,也讓我想起現在強調去中心化的社會。於是試著找出三者之間的相似性。
之前修了系上的《詩經》課程,又想起之前曾經看過一篇詩經賞析專書,《詩經是一枚月亮》,一時興起,選了幾篇詩經試譯。
台劇人選之人中,探討了很多性別議題,包含厭女、女性在父權社會下的處境等等,而我也看到了女同志連續體在劇中的顯現。
從台灣近幾年熱播的台劇中,一窺台灣媒體素養問題。
曾經在八里讀書的我,完全不知道八里有哪些景點,也完全沒想過要帶學伴去八里。但很高興學伴在八里玩得很開心。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閱讀到人類居住環境變遷一章,不知道為什麼會頻頻讓我想起讀得沒有很好的解構主義,也讓我想起現在強調去中心化的社會。於是試著找出三者之間的相似性。
之前修了系上的《詩經》課程,又想起之前曾經看過一篇詩經賞析專書,《詩經是一枚月亮》,一時興起,選了幾篇詩經試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大多數理性、善良、美麗和道德的東西都被集體盲(忙 茫 氓 )人抹殺了。 集體主義 認為個人沒有權利,他的生活和工作屬於群體(社會,部落,國家,民族),並且群體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隨心所欲地犧牲他。實施這種學說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蠻力——而國家主義一直是集體主義的政治必然結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文學作為人類撇除生存問題,尋求精神滿足的行為。文學將人為中心,探索人類精神的可能性,是人類行為觀察室的衍生地。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亞理士多德 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在其著作《政治學》中提出了一套政體分類的體系,深入探討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在現代網路社群中的應用。本文嘗試將亞裡士多德的理論應用到現代社群經營,並就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挑戰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2022/12 《大幻覺》與《大國政治的悲劇》最大的差異,就是以「民族」為國家畫龍點睛,同時也為國家的擴張設下天塹。民族國家是人的價值理性能運作的最大極限,國家之上只能用工具理性,也就是追求生存與權力的現實主義原則,在國際體系結構中運籌權力平衡,很難用價值理性去教化。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大多數理性、善良、美麗和道德的東西都被集體盲(忙 茫 氓 )人抹殺了。 集體主義 認為個人沒有權利,他的生活和工作屬於群體(社會,部落,國家,民族),並且群體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隨心所欲地犧牲他。實施這種學說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蠻力——而國家主義一直是集體主義的政治必然結果。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文學作為人類撇除生存問題,尋求精神滿足的行為。文學將人為中心,探索人類精神的可能性,是人類行為觀察室的衍生地。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亞理士多德 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在其著作《政治學》中提出了一套政體分類的體系,深入探討了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在現代網路社群中的應用。本文嘗試將亞裡士多德的理論應用到現代社群經營,並就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挑戰和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2022/12 《大幻覺》與《大國政治的悲劇》最大的差異,就是以「民族」為國家畫龍點睛,同時也為國家的擴張設下天塹。民族國家是人的價值理性能運作的最大極限,國家之上只能用工具理性,也就是追求生存與權力的現實主義原則,在國際體系結構中運籌權力平衡,很難用價值理性去教化。
Thumbnail
不論你是傳統藍綠支持者,是柯粉或柯黑,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未來這幾年,白色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該怎麼瞭解白色力量的崛起?為何年輕人拒絕藍綠?厭惡建制不是台灣特產,或許是民主國家的普遍現象!我們可以從水島治郎的《民粹時代》一書的考察裡,進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