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生活#0: 減少從來就不是真的變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Less is mor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追求更多」是人類的天性,是演化遺留下來的產物。為了避免生命受到威脅或社會地位遭到動搖,我們總是克制不住自己去追求更多的食物、更安全的住所、更好聽的職位頭銜、更完美的另一半。這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被設計出來的。

如果這些發生在經濟條件還沒有那麼好的時代,我會說這很合理,畢竟求得溫飽與獲得安全感是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但若發生在這個物質早就多到滿出來的21世紀,則變成了一種亂象。

以前的人為了不知道有沒有下一餐而煩惱;現代人則為了下一餐不知道要吃什麼而焦慮(真希望有人可以發明一個app負責告訴我每天要吃什麼)。對比於以往,我們的生活在近幾年得到了跳躍式的進步,你甚至會不敢相信那個只能吃番薯裹腹的時期距離現在竟然不到一百年。

在資本主義的催化之下,經濟快速成長,有了錢就想要消費,有人消費就得有工廠製造那些商品,商品賣得好,公司與股東就獲利,員工得到酬勞,這些人有了更多的錢,就促進更多的消費,一個可怕的因果輪迴由此展開。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然而,經濟起飛並不能反映出整體社會的改變,從每年的人均所得報告就能看出這世界的貧富差距有多大,大部分的人都沒能搭上這波趨勢。因此,最能代表資本主義的那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便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之中,像病毒一樣蔓延全身,左右著我們做過的每一個決定。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擅自將那句話解讀成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拼命地工作、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昂貴物品。」這些人藉由更忙碌的加班以換取更高的薪資,讓自己更接近成功人士該有的完美模樣。而那個虛幻的模樣,會聰明地透過各種管道:
親友的「問候」、同事之間的閒聊、關都關不掉的廣告等等,在不知不覺之中,潛入你的大腦並深深地扎根。

從此之後,「我要變得更有錢」、「我要在市中心買一棟房子」、「我要穿上Prada的禮服參加晚宴」成為眾人追尋的目標,好像如果沒有這些,我們便是不成功的、不完整的、不值得被尊敬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沈重呢?或許我說得有點誇張,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那麼一部分符合上述的描述,就連我自己也不例外。

不過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這是我們身為人類的本質,是演化結果與時代背景融合產生的性格,不能把問題全怪罪在自身經驗或是不夠堅強的意志上面。在開始減法生活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這個事實,並全然接納此時此刻的這個自己

接下來,我想邀請你花五分鐘的時間想一想:「你為什麼會想要過減法生活?」(Tik-tok, tik-tok......)

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都沒有關係,就算只是想要提醒自己每個禮拜少買一杯飲料,那也是你的動機,就接受這個理由吧。

我個人是從減塑開始,慢慢演進成減法生活,「想要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就是我最初的理由。

小時候家裡總是堆滿各種雜物,而且不受空間限制,平底鍋出現在書房、髒衣服被丟在廚房角落,有太多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該往哪去的物品,這種空間上的混亂,種下了我日後改變的契機。

而真正的導火線發生在某個平常的夜晚,那天我提著兩大包垃圾準備拿去丟,卻因為重量太重,其中一包垃圾在半路上爆開,穢物散落一地,隨後飄出陣陣惡臭。我忙著清理,同時也看到一個極為驚悚的畫面:天啊!我們一個禮拜到底用了多少塑膠袋?

從此,我整個人像是被基因改造,徹底顛覆了過去長達二十餘年的思維,看到塑膠袋就想吐、看到免洗餐盒就忍不住皺眉。又過了兩年,自己搬出來住之後,我的家裡再也沒出現過塑膠袋,而神奇的是,當生活空間少了那些討人厭的東西,會慢慢產生一股無形的力量,那股力量告訴我:「你根本不需要這麼多。

在減法生活這條路上,有個道理一直被我奉為最高指導原則:「萬物皆守恆」。我知道只要這裡減少一點點,那裡就會多出一些些。減少從來就不是真的變少,而是被勇敢的自己,化作了更有價值的事物。

攝影師:freestocks.org⎢Pexels

攝影師:freestocks.org⎢Pexels


謝謝你願意看到這裡,前面之所以說這麼多,是希望幫助各位建立好心態,唯有真正了解自己正在做什麼的人,才能做出有意義、有貢獻的改變。

在往後的文章中,我會以三個面向來探討如何實踐減法生活(敬請期待吧!):

  1. 生活空間
  2. 人際關係
  3. 實踐夢想

是的,你沒有看錯,減法生活不單單是針對空間,而是能夠延伸至生活中更多層面,我想要帶給大家的是一個更加完善的練習計畫,除了讓房間變得更乾淨整潔之外,也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專題,幫助各位培養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及更有效率地去實踐夢想。

沒有意外的話,預計一到兩週會更新一篇文章,除了能夠讓我好好地沈澱思緒,寫出對各位有幫助的文字,也能夠讓大家有足夠時間去做練習,畢竟這不是一個講究速成的計畫,我自己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漸漸找到平衡。

無論如何都請記住:願意付出行動、做出改變的你們,就已經很棒了。

最後,想要再次提醒大家,減法生活是一種透過「放下」來獲得幸福感的人生態度,但究竟要放下多少,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有些人認為衣櫃裡只留下10件衣服感覺很舒適;有些人覺得家裡如果都能夠用同一種色調的傢俱看起來會很舒服;有些人則堅持每個功能不同的用品只需留下一個即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所謂「正確」的標準,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模樣,能夠讓你感到無比輕鬆自在的那個狀態,就是你的答案。

現在的自己是藉由加法而來;未來的自己要透過減法打造。

《One-hour homework》

  1. 20 mins寫下你的「完美的一天」。對你而言,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模樣?從早上睡醒到晚上就寢這段時間,什麼樣的日子會讓你感到最舒適、最充實、最有意義?不需要跟別人比較,也不用硬要寫出某部電影或某本書裡頭提到的過於理想的描述,只需按照自己的意志,寫下最貼近心靈的感受就好。現在,拿出電腦或紙筆,把它紀錄下來吧!
  2. 30 mins寫下你的「完美的空間」
    有了上一個練習,我們把視角移到你正在居住的環境裏,根據「完美的一天」,你勢必會在不同的空間中移動(若只是一個套房也沒關係,因為我也是),想像一下,什麼樣的空間會讓你覺得最自在、最愜意、最想花一整天都待在這裡?你可以從格局、裝潢、家具風格等等方面切入,空間或大或小都沒問題。現在,再次拿出電腦或紙筆,試著打造一個夢想中的窩吧!
  3. 10 mins寫下你透過減法生活的練習,期待自己成為的樣子
    任何樣子都是可以的,請你大膽地寫出來。

透過這一個小時的練習,希望能幫助各位更深入了解自己,對於往後的生活實踐,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助益喔!

Ps. 如果你想要和我分享你的作業,歡迎在底下留言~若你覺得不好意思,也歡迎寄信給我,我很期待收到你的回覆! ( 信箱:mrblack761@gmail.com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或是認同我的想法,歡迎按讚留言追蹤~ 或是拍拍手讓我知道你期待看到更多文章!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傑克小子@冷氣關掉後漸漸變熱的房間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小子的沙龍
10會員
16內容數
減法生活是一種透過「放下」來獲得幸福感的人生態度。藉由適當割捨過多不必要的元素,騰出一些空間給自己,為原本紊亂的生活建立起秩序。表面上像是丟掉了一些東西,實則獲得更多無法被量化的充實與快樂。 在這裡,我將提供各位讀者十個簡單實用的作法,包含生活空間、人際關係與實踐夢想三個面向,若你準備好,別再想了, 直接開始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從居住、物品到人際關係,50個擺脫金錢和外在覊絆,化繁為簡的富足人生
Thumbnail
從居住、物品到人際關係,50個擺脫金錢和外在覊絆,化繁為簡的富足人生
Thumbnail
對抗物慾的方法不是壓抑,而是認識到滿足慾望只會導致更高層次的慾望,進入一個無限追求、空虛的死循環。勘破這個真相,會讓人看清物慾的本質,進而能夠降低物慾,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許多公司和廣告商專門設計產品和宣傳,以刺激人們的物慾。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照顧人們的需要。
Thumbnail
對抗物慾的方法不是壓抑,而是認識到滿足慾望只會導致更高層次的慾望,進入一個無限追求、空虛的死循環。勘破這個真相,會讓人看清物慾的本質,進而能夠降低物慾,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許多公司和廣告商專門設計產品和宣傳,以刺激人們的物慾。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照顧人們的需要。
Thumbnail
「儉」是節制消費之意。在我中學時代,國文課曾學過一篇清代[李文炤]寫的<儉訓>,開頭就說「儉,美德也」。 古代的人普遍不富裕,為了換取生活所需或應付無法預期的災難,錢要省著花;再者,古代工業不發達,物資倚賴手工、人力生產製造,產量無法充分供應,所以要呼籲愛惜使用,叮嚀世人「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古
Thumbnail
「儉」是節制消費之意。在我中學時代,國文課曾學過一篇清代[李文炤]寫的<儉訓>,開頭就說「儉,美德也」。 古代的人普遍不富裕,為了換取生活所需或應付無法預期的災難,錢要省著花;再者,古代工業不發達,物資倚賴手工、人力生產製造,產量無法充分供應,所以要呼籲愛惜使用,叮嚀世人「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古
Thumbnail
step by step照著做 作者是窮養長大的,所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人生雖有不同,但是致富之路殊途同歸,作者在31歲那年就變成百萬富翁。 part 1 金錢值得血汗淚 作者小時候常在垃圾堆挖寶,告訴我們匱乏心態,當手上欠約某樣東西,他就會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其他的都退居其次。
Thumbnail
step by step照著做 作者是窮養長大的,所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人生雖有不同,但是致富之路殊途同歸,作者在31歲那年就變成百萬富翁。 part 1 金錢值得血汗淚 作者小時候常在垃圾堆挖寶,告訴我們匱乏心態,當手上欠約某樣東西,他就會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其他的都退居其次。
Thumbnail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這些煩惱: 認為「犒賞自己」有錯嗎 無法控制物慾 覺得空間不夠用 因為金錢觀不同而產生衝突 覺得錢再多都不夠花
Thumbnail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這些煩惱: 認為「犒賞自己」有錯嗎 無法控制物慾 覺得空間不夠用 因為金錢觀不同而產生衝突 覺得錢再多都不夠花
Thumbnail
購買前要先問的六個問題 我買給誰? 這會讓生活增加價值嗎? 我負擔得起嗎? 這是這筆錢的 最佳用途嗎? 它真實的成本是多少? 「最好版本的我」會買這個嗎? 有關物質的問題:要誠實、謹慎、嚴謹地回答以下問題。未來你會感謝現在的認真和坦率。 你害怕放棄什麼?為什麼? 在「物質」關係裡要做的事 尋求支持
Thumbnail
購買前要先問的六個問題 我買給誰? 這會讓生活增加價值嗎? 我負擔得起嗎? 這是這筆錢的 最佳用途嗎? 它真實的成本是多少? 「最好版本的我」會買這個嗎? 有關物質的問題:要誠實、謹慎、嚴謹地回答以下問題。未來你會感謝現在的認真和坦率。 你害怕放棄什麼?為什麼? 在「物質」關係裡要做的事 尋求支持
Thumbnail
周末看了兩部Netflix關於極簡主義的紀錄片...
Thumbnail
周末看了兩部Netflix關於極簡主義的紀錄片...
Thumbnail
人是容易自我合理化的生物,為了解決我長期不敢把錢花在重要物品上的思維,於是我採取用故事說服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人是容易自我合理化的生物,為了解決我長期不敢把錢花在重要物品上的思維,於是我採取用故事說服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你有想過,是什麼因素讓你在征服一切事物時,擁有巨大力量和勇氣?我們之所以能在生活的困難中戰無不勝,絕不是以情緒為導向,而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如何理智判斷,這才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從困厄中,執拗地、堅挺地走過來。
Thumbnail
你有想過,是什麼因素讓你在征服一切事物時,擁有巨大力量和勇氣?我們之所以能在生活的困難中戰無不勝,絕不是以情緒為導向,而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了如何理智判斷,這才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從困厄中,執拗地、堅挺地走過來。
Thumbnail
以賺錢的觀點來看,合理化最糟糕的莫過於「錢不是那麼重要」這一對自己沒錢的合理化 ....... 「想要」還有另一種層次:選擇變有錢,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決定。決定一字來自拉丁文「decidere」,意為去除其他選擇 但這也還不是最好
Thumbnail
以賺錢的觀點來看,合理化最糟糕的莫過於「錢不是那麼重要」這一對自己沒錢的合理化 ....... 「想要」還有另一種層次:選擇變有錢,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決定。決定一字來自拉丁文「decidere」,意為去除其他選擇 但這也還不是最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