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生活#0: 減少從來就不是真的變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Less is mor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追求更多」是人類的天性,是演化遺留下來的產物。為了避免生命受到威脅或社會地位遭到動搖,我們總是克制不住自己去追求更多的食物、更安全的住所、更好聽的職位頭銜、更完美的另一半。這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被設計出來的。
如果這些發生在經濟條件還沒有那麼好的時代,我會說這很合理,畢竟求得溫飽與獲得安全感是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但若發生在這個物質早就多到滿出來的21世紀,則變成了一種亂象。
以前的人為了不知道有沒有下一餐而煩惱;現代人則為了下一餐不知道要吃什麼而焦慮(真希望有人可以發明一個app負責告訴我每天要吃什麼)。對比於以往,我們的生活在近幾年得到了跳躍式的進步,你甚至會不敢相信那個只能吃番薯裹腹的時期距離現在竟然不到一百年。
在資本主義的催化之下,經濟快速成長,有了錢就想要消費,有人消費就得有工廠製造那些商品,商品賣得好,公司與股東就獲利,員工得到酬勞,這些人有了更多的錢,就促進更多的消費,一個可怕的因果輪迴由此展開。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然而,經濟起飛並不能反映出整體社會的改變,從每年的人均所得報告就能看出這世界的貧富差距有多大,大部分的人都沒能搭上這波趨勢。因此,最能代表資本主義的那句話:「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便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之中,像病毒一樣蔓延全身,左右著我們做過的每一個決定。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擅自將那句話解讀成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拼命地工作、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昂貴物品。」這些人藉由更忙碌的加班以換取更高的薪資,讓自己更接近成功人士該有的完美模樣。而那個虛幻的模樣,會聰明地透過各種管道:
親友的「問候」、同事之間的閒聊、關都關不掉的廣告等等,在不知不覺之中,潛入你的大腦並深深地扎根。
從此之後,「我要變得更有錢」、「我要在市中心買一棟房子」、「我要穿上Prada的禮服參加晚宴」成為眾人追尋的目標,好像如果沒有這些,我們便是不成功的、不完整的、不值得被尊敬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沈重呢?或許我說得有點誇張,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那麼一部分符合上述的描述,就連我自己也不例外。
不過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這是我們身為人類的本質,是演化結果與時代背景融合產生的性格,不能把問題全怪罪在自身經驗或是不夠堅強的意志上面。在開始減法生活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這個事實,並全然接納此時此刻的這個自己
接下來,我想邀請你花五分鐘的時間想一想:「你為什麼會想要過減法生活?」(Tik-tok, tik-tok......)
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都沒有關係,就算只是想要提醒自己每個禮拜少買一杯飲料,那也是你的動機,就接受這個理由吧。
我個人是從減塑開始,慢慢演進成減法生活,「想要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就是我最初的理由。
小時候家裡總是堆滿各種雜物,而且不受空間限制,平底鍋出現在書房、髒衣服被丟在廚房角落,有太多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該往哪去的物品,這種空間上的混亂,種下了我日後改變的契機。
而真正的導火線發生在某個平常的夜晚,那天我提著兩大包垃圾準備拿去丟,卻因為重量太重,其中一包垃圾在半路上爆開,穢物散落一地,隨後飄出陣陣惡臭。我忙著清理,同時也看到一個極為驚悚的畫面:天啊!我們一個禮拜到底用了多少塑膠袋?
從此,我整個人像是被基因改造,徹底顛覆了過去長達二十餘年的思維,看到塑膠袋就想吐、看到免洗餐盒就忍不住皺眉。又過了兩年,自己搬出來住之後,我的家裡再也沒出現過塑膠袋,而神奇的是,當生活空間少了那些討人厭的東西,會慢慢產生一股無形的力量,那股力量告訴我:「你根本不需要這麼多。
在減法生活這條路上,有個道理一直被我奉為最高指導原則:「萬物皆守恆」。我知道只要這裡減少一點點,那裡就會多出一些些。減少從來就不是真的變少,而是被勇敢的自己,化作了更有價值的事物。
攝影師:freestocks.org⎢Pexels

謝謝你願意看到這裡,前面之所以說這麼多,是希望幫助各位建立好心態,唯有真正了解自己正在做什麼的人,才能做出有意義、有貢獻的改變。
在往後的文章中,我會以三個面向來探討如何實踐減法生活(敬請期待吧!):
  1. 生活空間
  2. 人際關係
  3. 實踐夢想
是的,你沒有看錯,減法生活不單單是針對空間,而是能夠延伸至生活中更多層面,我想要帶給大家的是一個更加完善的練習計畫,除了讓房間變得更乾淨整潔之外,也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專題,幫助各位培養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及更有效率地去實踐夢想。
沒有意外的話,預計一到兩週會更新一篇文章,除了能夠讓我好好地沈澱思緒,寫出對各位有幫助的文字,也能夠讓大家有足夠時間去做練習,畢竟這不是一個講究速成的計畫,我自己也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漸漸找到平衡。
無論如何都請記住:願意付出行動、做出改變的你們,就已經很棒了。
最後,想要再次提醒大家,減法生活是一種透過「放下」來獲得幸福感的人生態度,但究竟要放下多少,完全由你自己決定。
有些人認為衣櫃裡只留下10件衣服感覺很舒適;有些人覺得家裡如果都能夠用同一種色調的傢俱看起來會很舒服;有些人則堅持每個功能不同的用品只需留下一個即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所謂「正確」的標準,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模樣,能夠讓你感到無比輕鬆自在的那個狀態,就是你的答案。
現在的自己是藉由加法而來;未來的自己要透過減法打造。

《One-hour homework》

  1. 20 mins寫下你的「完美的一天」
    對你而言,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模樣?從早上睡醒到晚上就寢這段時間,什麼樣的日子會讓你感到最舒適、最充實、最有意義?不需要跟別人比較,也不用硬要寫出某部電影或某本書裡頭提到的過於理想的描述,只需按照自己的意志,寫下最貼近心靈的感受就好。現在,拿出電腦或紙筆,把它紀錄下來吧!
  2. 30 mins寫下你的「完美的空間」
    有了上一個練習,我們把視角移到你正在居住的環境裏,根據「完美的一天」,你勢必會在不同的空間中移動(若只是一個套房也沒關係,因為我也是),想像一下,什麼樣的空間會讓你覺得最自在、最愜意、最想花一整天都待在這裡?你可以從格局、裝潢、家具風格等等方面切入,空間或大或小都沒問題。現在,再次拿出電腦或紙筆,試著打造一個夢想中的窩吧!
  3. 10 mins寫下你透過減法生活的練習,期待自己成為的樣子
    任何樣子都是可以的,請你大膽地寫出來。
透過這一個小時的練習,希望能幫助各位更深入了解自己,對於往後的生活實踐,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助益喔!
Ps. 如果你想要和我分享你的作業,歡迎在底下留言~若你覺得不好意思,也歡迎寄信給我,我很期待收到你的回覆! ( 信箱:mrblack761@gmail.com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或是認同我的想法,歡迎按讚留言追蹤~ 或是拍拍手讓我知道你期待看到更多文章!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傑克小子@冷氣關掉後漸漸變熱的房間裡
avatar-img
10會員
16內容數
減法生活是一種透過「放下」來獲得幸福感的人生態度。藉由適當割捨過多不必要的元素,騰出一些空間給自己,為原本紊亂的生活建立起秩序。表面上像是丟掉了一些東西,實則獲得更多無法被量化的充實與快樂。 在這裡,我將提供各位讀者十個簡單實用的作法,包含生活空間、人際關係與實踐夢想三個面向,若你準備好,別再想了, 直接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多即是好」的觀念。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我們總是被鼓勵要不斷累積、擴展和增加。然而,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極簡生活從這幾年開始被各種推崇,也許是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人覺得不是只能一直的追求各種"擁有",而存在太多的"不必要"也是造成生活困擾的一種原因,除了外在物質的形式捨棄外,人際關係上也是需要被去蕪存菁的整理。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依照極簡生活的大方向,是有可能實現即使在都市地區生活,依然可以達到長壽且健康的目標。因為已經透過日綜的好吃驚系列觀察到長者的生活方式,所以可以理解到一些達到長壽且健康的因素是什麼,然後在現在就可以這樣去執行,也就可以增加達成目標的機率。人喜歡囤積東西,是因為怕是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人生斷捨離:擺脫捨不得的心理,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斷捨離,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打造符合身心靈所需要的空間與生活模式。 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後,開啟了我的減法生活,活在過去會感到很痛苦,活在未來會感到很焦慮,就算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也決定要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時間留給真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多即是好」的觀念。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我們總是被鼓勵要不斷累積、擴展和增加。然而,在Marshall Goldsmith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ack If You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極簡生活從這幾年開始被各種推崇,也許是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人覺得不是只能一直的追求各種"擁有",而存在太多的"不必要"也是造成生活困擾的一種原因,除了外在物質的形式捨棄外,人際關係上也是需要被去蕪存菁的整理。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依照極簡生活的大方向,是有可能實現即使在都市地區生活,依然可以達到長壽且健康的目標。因為已經透過日綜的好吃驚系列觀察到長者的生活方式,所以可以理解到一些達到長壽且健康的因素是什麼,然後在現在就可以這樣去執行,也就可以增加達成目標的機率。人喜歡囤積東西,是因為怕是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人生斷捨離:擺脫捨不得的心理,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斷捨離,讓我們有意識地選擇,符合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打造符合身心靈所需要的空間與生活模式。 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創傷後,開啟了我的減法生活,活在過去會感到很痛苦,活在未來會感到很焦慮,就算未來充滿很多不確定性,也決定要好好活在每個當下,把時間留給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