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送禮與收禮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層樓的住戶那天在家裡辦活動。
賓客眾多,邀請了很多朋友來家裡,不過是在家辦活動,我們也不方便要名單。
(通常有租借公共區域的話就會需要名單,以方便確認身分)
B層樓是新搬進來的住戶,住進來約莫一個禮拜而已。所以保全及櫃檯人員都還在熟悉面孔。
活動那天,正巧B樓的千金回來了
大廳櫃台人員以及A樓層的接待人員因為不太認得,便誤以為是A層樓的訪客。就這樣在跟B樓層的千金搭話,直到她拿出鑰匙,我們才知道她不是。
豈知,早在A樓住進來前,
早有風聲A樓特愛開PA,每次都有有不同的訪客出入,讓其他住戶多少覺得沒有隱私,怕會在門口啊電梯啊遇到陌生人。
(隱私真的是有錢人的大忌)
而這次,居然也把B層樓千金誤認是PARTY貴賓。
A層樓的住戶得知此事後,隔天立即委託我們轉交了送了一盒水果去。
B層樓的住戶開門看到這樣的禮,便說著這是小事情啦!不需要這樣送。
於是便把禮盒給我,說道: 這給你吧!我得到了一盒草莓。
我在想,不收禮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因為這樣的小事真的不足掛齒?還是收了禮物代表認同?
嘴巴上說的不介意,到底是真的不介意嗎還是說給我聽的呢?
水果禮盒沒有退回給送禮人,反而是再轉贈,又是為什麼呢?
人際上的各種眉角,有的時候很難說得明白,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是不是又有楞一層涵義。
總而言之,受惠的還是我,因為我因此賺到一盒水果。
當然,事後全體服務人員也都記得B樓住戶家的成員囉。
(以上代稱皆為不特定對象,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們總是有一種習慣,覺得我跟你見過很多次面了,就覺得我們很熟。言談之中難免就會忘記禮貌用語。 加上如果年紀又相仿,戒心更會降了許多。禮數更是少了一截。 不過,這些都出自於單方面覺得,因為這不代表對方也認為你們彼此很熟了。 有的人覺得無傷大雅,有的人則是會非常在意,尤其是一開始都笑笑的那種。 因此我都
人們總是有一種習慣,覺得我跟你見過很多次面了,就覺得我們很熟。言談之中難免就會忘記禮貌用語。 加上如果年紀又相仿,戒心更會降了許多。禮數更是少了一截。 不過,這些都出自於單方面覺得,因為這不代表對方也認為你們彼此很熟了。 有的人覺得無傷大雅,有的人則是會非常在意,尤其是一開始都笑笑的那種。 因此我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跟朋友閒聊到他不喜歡沒禮貌的人。 他說:「這種人就不會成為我的朋友。」他這句話蠻觸動我,我仔細思考後發現:「我是否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無形被篩選了呢?如果我被他人排除,是否就代表我是不好的人?」
Thumbnail
猶記得多年前在辦公室的一個場景是當大家都乖乖掏出錢放進同一個紅包袋的時候,我直截了當地把紅包袋遞交給下一位同事,直到有多事的同事特別詢問我:「妳怎麼還沒有包?」我冷冷地回答:「我沒有要包。」 同事想必心裡感到一陣訝異,但我以泰然自若的心情面對看似不合群的行為,因為我實在不想因為從眾而違反自
起因:那天走出診間衛教,有個病人突然過來,塞了兩盒水果給我,說一盒給我,一盒給醫生 我拿進診間後,拿了一盒給醫生,複誦了病人的話,醫生說了一句:妳又沒有做什麼事,憑什麼拿,我只淡淡的回了一句,這水果我會分給另一個同事,他又說了一句:憑什麼給她,我又淡淡的說了一句:因為她也有在跟你的診,那時的我心裡
大家在評估送他們禮物的預算時,也無需害羞、執著於禮物的「市價貴重程度」,重點放在「心意」、「紀念性」。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不習慣收禮物或收下別人好意的人,因為從小家教非常客氣,不論人家塞給我什麼都要說不用了謝謝,就算是拜訪別人的地盤,別人問我要不要喝水也是都說不用了謝謝(然後其實快要渴死)。 後來國高中時,身邊有些男同學在追求女同學,三不五時都會送一些小東西,飲料啦、早餐都是基本,冬天的時候還有暖暖包,
很特別的生日月,過客收到九個蛋糕(還好有的是星巴克的兌換券)😀,今天一共來三個外送員,有一個帥哥超暖心的,知道是過客生日,還從包包裡拿出平安福送過客,真是有感動❤️° 有個搞怪的家長,請熊貓送來了壽桃😂,真是太特別了,第一次收到壽桃真是難忘呀!是說過客也還沒老到需要壽桃祝壽😂° 下班回
Thumbnail
在職場,不懂適當的送禮潛規則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本文探討了職場送禮的潛規則,包括禮物的隱瞞、被婉拒時的應對、禮物含義的解釋、日常送禮與節假紀念日送禮等。閱讀本文,瞭解如何在職場中適當地送禮以維繫關係和表達心意。
Thumbnail
今年紅包可算是大豐收,不算父母的都有過千,可見是祝福滿滿!
Thumbnail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跟朋友閒聊到他不喜歡沒禮貌的人。 他說:「這種人就不會成為我的朋友。」他這句話蠻觸動我,我仔細思考後發現:「我是否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無形被篩選了呢?如果我被他人排除,是否就代表我是不好的人?」
Thumbnail
猶記得多年前在辦公室的一個場景是當大家都乖乖掏出錢放進同一個紅包袋的時候,我直截了當地把紅包袋遞交給下一位同事,直到有多事的同事特別詢問我:「妳怎麼還沒有包?」我冷冷地回答:「我沒有要包。」 同事想必心裡感到一陣訝異,但我以泰然自若的心情面對看似不合群的行為,因為我實在不想因為從眾而違反自
起因:那天走出診間衛教,有個病人突然過來,塞了兩盒水果給我,說一盒給我,一盒給醫生 我拿進診間後,拿了一盒給醫生,複誦了病人的話,醫生說了一句:妳又沒有做什麼事,憑什麼拿,我只淡淡的回了一句,這水果我會分給另一個同事,他又說了一句:憑什麼給她,我又淡淡的說了一句:因為她也有在跟你的診,那時的我心裡
大家在評估送他們禮物的預算時,也無需害羞、執著於禮物的「市價貴重程度」,重點放在「心意」、「紀念性」。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不習慣收禮物或收下別人好意的人,因為從小家教非常客氣,不論人家塞給我什麼都要說不用了謝謝,就算是拜訪別人的地盤,別人問我要不要喝水也是都說不用了謝謝(然後其實快要渴死)。 後來國高中時,身邊有些男同學在追求女同學,三不五時都會送一些小東西,飲料啦、早餐都是基本,冬天的時候還有暖暖包,
很特別的生日月,過客收到九個蛋糕(還好有的是星巴克的兌換券)😀,今天一共來三個外送員,有一個帥哥超暖心的,知道是過客生日,還從包包裡拿出平安福送過客,真是有感動❤️° 有個搞怪的家長,請熊貓送來了壽桃😂,真是太特別了,第一次收到壽桃真是難忘呀!是說過客也還沒老到需要壽桃祝壽😂° 下班回
Thumbnail
在職場,不懂適當的送禮潛規則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本文探討了職場送禮的潛規則,包括禮物的隱瞞、被婉拒時的應對、禮物含義的解釋、日常送禮與節假紀念日送禮等。閱讀本文,瞭解如何在職場中適當地送禮以維繫關係和表達心意。
Thumbnail
今年紅包可算是大豐收,不算父母的都有過千,可見是祝福滿滿!
Thumbnail
小時候學英文時,學到西方文化中,碰到有人送禮時,不像華人會小心翼翼地收下,之後再打開來。在西方文化中,收禮人不但會當場打開禮物,用當下的驚喜反應作為送禮人的即時回饋,也有人會說“You shouldn’t have” (你太客氣了/讓你破費了)作為口頭回饋。你的話是別人引頸期盼還是寧可不收的禮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