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推薦的事物被否決,被批評的時候,會讓人興起一種防衛心,試圖去說服,去抗爭,去證明『不是這樣的,我的推薦是好的』,在對方評論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自己代入了,感覺自己受到了批評,這個習慣來自過去,社會習慣,不經大腦的教育反射,評價事件的時候連帶的被評價,『物以類聚』,『近墨者黑』,『就是因為你這樣才會有這種朋友』,『你這樣的人就會做這樣的決定』,所以逆推回來,這個東西不好,因為就是你推薦的,你的眼光不好,判斷不好,沒有sense.....
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當不去覺察!就讓這樣的標籤持續腐蝕著自己,我們都說不要貼標籤,但如果內心能夠具像被審視,一定像是貼滿了封條的壺吧?各式各樣的標籤貼在上面影響著自由思考!
關於反應,其實就只是每個人對於事件的主觀認定,像是飲料有人喝無糖有人喝全糖,中間還有三分糖五分糖七分糖的精細區別一般,喝無糖並不會排斥喝全糖的人,就只是喜好的問題,當然,選擇無糖可能是因為對於健康的考量,但是喝全糖者,就比較不健康嗎?也未必,或許他的身體就是需要相對於我來說比較多的糖呢?
把這個標準放上其他很多的事情,睡眠的時間,作息的狀況,思考的方式,讀的書,交友的態度,工作的選擇....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評斷標準,生命經歷,身心狀況,經濟水平,家人需求....
所以,沒有人認為你不好,只是對事的看法不同而已,就算他真的認為你不好,其實也無關緊要,因為那只是以他自己複雜難解不曾分析過的生活經歷得出來屬於他的看法,可能連他都說不清楚為什麼,你的生活不是他在過,你覺得好就好了,生活已經很難了!人要學著把目標放在過得好,沒有幫助的人事物,就放下吧!
而且,他真的只是在敘述,沒有覺得你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