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評論的投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量化評論的投影〉2023-01-12


  一個經典的問題:要不要在評論文章中給作品打分數?


  正方看到了它的便利性、它的可量化、可比較、以及相對明確的優劣屬性。而反對方,並非否認存在有這些特點,而是對反方而言,這些特點恰恰不是這些評論者希望那些作品以及文章本身被對待的方式。



  直覺上,我會相信我屬於反方。我會認為評論文章首先要是一篇文章。所以讓別人一目了然地有一個初步印象這種事,不是一個必要的工作。的確,對於一些人而言,文章首先要求的是它的工具性。


  但從一個寫作者的角度而言,我會更希望它首先是凝聚了一些感受與思維,其次是表達特定觀點或關懷,資訊傳播或給出一標準答案這類事情,則是放在最後。


  在這樣的順序之下,讓一個對作品的評價朝量化與可比較的方向前進並不是一個令人想要追求的方向。相反地,我們更希望人們不要一眼就看到答案,而是讀完整篇文章,並得到那你從別的文章裡不會得到的獨特視點。無論你同意或反對,至少你同意或反對。



  無論是個人或是機構,當我們要去為作品打分數時,我們勢必要給出一些使它盡可能「客觀」與「科學的」,可廣泛並重複操作的指標。但一個作品又怎麼能和另一個作品相比較呢?一部喜劇與一部悲劇、動作戲與推理劇、敘事類遊戲和競技類遊戲,種種完全不同的東西要如何被放在同一個框架裡?


  但另一方面,的確存在有一些真正的缺點,譬如自相矛盾的情節、粗糙的角色設計、穿幫鏡頭、或各式各樣會破壞體驗的東西。也會有一些真正的優點,是完全可以被具體地指出來,並因為它的獨一無二性而長時間銘記。


  即使我們有能力將每一個作品都擺出來,並且盡可能完善地去說明它們的好與壞。也不能去設想評論文章的每個可能讀者都有時間與意願去看完每一篇文章並且去一定程度地體會你體會過的感受。


  某種意義下,我們給出的任何一種說法,終究而言,或至少可以百分比地或光譜式地結論為好評或負評,或者更細緻地說「對怎樣的群體而言值得推薦」、「對怎樣的群體而言較不具吸引力」。



  而這些的種種,便最終能夠被從一特定的光源角度投影出一種評分標準,並給出一個「在這樣那樣條件之下的評分」。如果我們有能力去充分地將這一標準表述清楚,那麼,評分導致的那些缺陷便可以盡可能地被降低。最終成為一個被提煉出來的,如目錄般讓人首先快速地得到基本資訊的著力點。就像論文寫作時,老師們會希望你給出的「開宗明義」。


  最終我會相信這是一個可選項,而若我放下我的偏見和對釐清自己標準的怠惰,我應該要試著給出評分。無論完稿中是否將之呈現。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WeUQ4Gd6zgF8D7jrQ2e1UkrpF7XhxwA6BChQRuFtBETnCmrDiDxSBJvgnubu4T3q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看電影之前,許多人會選擇先去看一些影評,以了解電影的內容和質量,從而作出是否觀看的決定。那麼,看電影前真的要看影評嗎?
Thumbnail
在看電影之前,許多人會選擇先去看一些影評,以了解電影的內容和質量,從而作出是否觀看的決定。那麼,看電影前真的要看影評嗎?
Thumbnail
近來多以英文寫作,本也沒有要在寒假來臨前再以華文撰文的,無奈近日實是有專門面向華文使用者必須得傳達的事物,故此暫作此文以駁斥好些言論。
Thumbnail
近來多以英文寫作,本也沒有要在寒假來臨前再以華文撰文的,無奈近日實是有專門面向華文使用者必須得傳達的事物,故此暫作此文以駁斥好些言論。
Thumbnail
從正式在網路發表文章至今應該也要邁入第四年。這四年來,我的文章從沒沒無聞到逐漸有人看,再到開始有留言與轉貼文章連結的評論,對我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既然有回饋,就表示你的文字確實有被送到預期之外的讀者面前,並能夠激起思辨。 讀者與文字的連結模式存在謬誤嗎? 答案是:都有可能。
Thumbnail
從正式在網路發表文章至今應該也要邁入第四年。這四年來,我的文章從沒沒無聞到逐漸有人看,再到開始有留言與轉貼文章連結的評論,對我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既然有回饋,就表示你的文字確實有被送到預期之外的讀者面前,並能夠激起思辨。 讀者與文字的連結模式存在謬誤嗎? 答案是:都有可能。
Thumbnail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評論有分很多種,然而無論是無劇透的推薦文、導讀,或有劇透的解說、評析,都應該有做為作者和讀者橋梁的認知,應適當地去理解作者(作品),並傳遞給讀者,也就是說,該文章至少要寫得讓讀者看得懂,進而讓新讀者想去讀原作、讓舊讀者對原作有更深的體會;若能圓滿原作、或提升原作層次,又是更上乘的境界。
Thumbnail
評論有分很多種,然而無論是無劇透的推薦文、導讀,或有劇透的解說、評析,都應該有做為作者和讀者橋梁的認知,應適當地去理解作者(作品),並傳遞給讀者,也就是說,該文章至少要寫得讓讀者看得懂,進而讓新讀者想去讀原作、讓舊讀者對原作有更深的體會;若能圓滿原作、或提升原作層次,又是更上乘的境界。
Thumbnail
文章的好壞,不應該是「一個」老師說了算;出了社會之後,你要面對的讀者是「無數個」,如果不知道如何針對不同讀者群,寫出能夠抓住他們眼球的文章來,那根本不算學過寫作。
Thumbnail
文章的好壞,不應該是「一個」老師說了算;出了社會之後,你要面對的讀者是「無數個」,如果不知道如何針對不同讀者群,寫出能夠抓住他們眼球的文章來,那根本不算學過寫作。
Thumbnail
我認為 like 這種事情大家都誤解了,好像很多人把 like 當成一種鼓勵、回報、獎勵,我認為這是扭曲了。首先,它不是錢,不是一種獎賞,它的本質也不是對你的讚賞,因為 like 針對的對象大部份是內容而不是你個人。大部份情況下,就算別人欣賞你也不一定會給 like。
Thumbnail
我認為 like 這種事情大家都誤解了,好像很多人把 like 當成一種鼓勵、回報、獎勵,我認為這是扭曲了。首先,它不是錢,不是一種獎賞,它的本質也不是對你的讚賞,因為 like 針對的對象大部份是內容而不是你個人。大部份情況下,就算別人欣賞你也不一定會給 lik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