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才知的準備演講第六步-練習、練習、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酒足飯飽後我對三郎說:「再多正確的觀念、準備與技巧,沒有了最後一步的練習,都像是一顆寶石未經琢磨一樣,無法展現它的價值,寶石琢磨的愈細,價值愈高.演講也是一樣。同一個概念被不同講者說出口,只有經過反覆練習、優化表達方式的講者,能講出最撼動人心的一句話;同樣一個講題,只有經過不斷練習的講者可以規劃出最佳的內容、最流暢的呈現,與得到最豐沛的靈感,擁有最不凡的見解,給予觀眾最好的幫助。」三郎我跟你說:「即便我跟你講了這麼多練習的好處與重要性,你也可能跟很多新手講者一樣,對於如何開始練習不得其門而入,或者裹足不前,甚至用了錯誤的練習方法,導致於事倍功半,所以我有必要再提示你該如何進行練習,否則這樣就太不負責任了。」
比死亡還讓人恐懼的事

首先,很多人會對於在家一個人自言自語感到不習慣,覺得在家穿著內褲走來走去,拿著一瓶水充當麥克風說話的姿態看上去很尷尬,這是很多人第一次嘗試練習時的普遍感受,對於有這樣感覺的人,我都會告訴他:「在家發現自己犯錯比較可怕還是在眾人面前?」痛苦是比較出來的,有電腦之父美譽的科學家紐曼(Neumann)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覺得數學很難,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現實社會有多難」,所以一個會對於在家穿著內褲對著鏡子練習演講感到尷尬而不願執行的人,那是因為他還不知道在台上發生詞窮的狀況有多尷尬,根據調查,甚至比死亡更令人恐懼。
練習讓大腦更有效發揮

練習對於演講的幫助有至少有3點:
首先,練習可以讓行為自動化,甚至變成習慣,這樣可以減少我們行為所需的認知資源,可以讓我們在講台上,當因為緊張導致認知能力受到限縮時,依然可以有持續的表現.演講是一個人面對眾人的活動,這是人類一直以來最害怕的事情之一,站上講台時,因為人腦的演化過程,無可避免的,我們容易感受到強烈的焦慮與緊張,神經心理學研究證明,過度的焦慮會使身體分泌過多的皮質醇(cortisol),而皮質醇會抑制腦部的認知功能,所以有很多人站上台之後,會突然腦中一片空白,產生我們說的「認知綁架」的狀況,不管是我自己早期的經驗,還是我擔任演講比賽評審的經驗,有太多因為在台上緊張而腦筋突然一片空白的狀況發生,這跟很多人在意外災害,如火災、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會突然忘記出口在哪一樣。如果緊張可以讓自己連家門在哪都可以忘記,更不用說要發表的演講內容了。
很多人問我怎樣有效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通常都會說,想像一下,如果你在一個大賣場中突然發生火災,你非常可能因為過於緊張而忘記出口往哪個方向,但如果此時身邊有一台腳踏車,那當你跨上腳踏車時,你一定不會忘記怎麼騎腳踏車,你可以騎上它直到找到出口。因為騎腳踏車這件事是長期的練習,是我們身體記憶(或叫做程序記憶)的一部分,也就是我們已經不靠大腦來記憶騎腳踏車、而是靠身體.同樣的,如果我們能在事先針對演講過程做足練習,我們就更有可能靠著身體記憶來自動化執行很多行為,減少演講當下對於認知資源的消耗,保留更多腦力去思考、記憶無法靠身體處理的邏輯性內容,熟悉的身體感覺也可以有助於萬一遇到認知綁架狀況發生時,靠著身體去協力我們的大腦自動執行預設好的動作與回憶要發表的內容,大大降低了突然忘詞的可能性.所以練習一直都是讓任何行為能力更突出最重要的做法。
練習讓你更有創意
練習的第2個好處是可以激發更多靈感,讓你更具創意,有經驗的講者會有如下經驗:同一個觀點,會在練習中發現更具創意的內容與更好的表達方式,千金難買早知道,透過足量的事先練習,我們能在正式演講前產出最佳的內容,了無遺憾。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隨時準備著手機,一般手機都有幫助我們練習的兩大重要功能-錄音與記事本,當我們在練習時,相信我,你一定會有靈光乍現的時刻,這時若來不及針對投影片進行修改,可以趕快針對想法寫在記事本,或拿起手機用講的將它錄下以便事後正式調整。
練習讓你的主場無所不在

練習的第3個好處是可以讓我們習慣實際情況,有助於減低環境不熟悉造成的衝擊,當我們演講時,大腦還需分配資源去注意環境中的變數,就會更增加講者的壓力負荷,為了減低這樣的干擾,需要透過適當的模擬練習冥想來達成:
模擬練習是當我們已經發想好內容後,將練習環境盡可能設定成跟正式演講一致,包含時間、設備與場地.首先是時間的部分,我們要練習到讓自己能在與正式活動一樣的時間內完成演講,這需要一個計時器,一般的簡報軟體都有這樣的功能。
設備的部分則建議準備好簡報筆,正式演講時,絕大部分都由講者自行透過簡報筆來操作投影片.因此熟悉簡報筆的操作與在手裡的感覺至關重要,這屬於身體記憶的一部分,才不會在正式演講時出現忘了更換投影片的動作。相信我,這在練習不足時一定會發生,會讓講者顯得準備不足或不夠專業。也別忘了手中握有麥克風,或至少一個像麥克風的東西,例如一瓶水,以上都是為了加強我們的身體記憶.而在練習的過程中若有專業的演講教練給予意見回饋,或有人可以充當觀眾,不僅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真實的壓力,也可以請觀眾在事後給予回饋。若安排其他人有困難,也請至少用手機將自己練習的過程拍下,事後不管是請別人觀看給予回饋或自己觀看,了解自己的在肢體與聲調上的盲點,都很有幫助。

至於場地,可能我們一般很難有機會事先到正式場地去練習,但我們可以透過事先跟主辦單位索取場地照片,或者間接了解場地資訊,諸如現場的大小、設備配置,觀眾配置等物理條件,有空時透過冥想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與大腦更熟悉現場狀況,演講當天也請提前到場地準備,透過現場觀想的方式,也可以有效降低環境不熟悉對大腦的影響.
關於模擬練習還有一個重要觀念,那就是從頭到尾的完整練習固然有好處,我也建議演講前至少有三次的完整練習,但練習不一定要萬事俱備才可以開始,否則會讓練習量不足,關於練習,建議你做到三不:不挑時、不挑地、不斷記.不挑時就是當我們隨時找到空檔時就可以進行練習,可能是開車時,可能是走路時,我常常都會戴著口罩或無線耳機,這樣就算我走在路上喃喃自語,旁人也不會投以異樣眼光,事先設定好錄音功能,耳機還可以幫我們錄音,以利事後檢討.不挑地則是不一定要在房間、一樣可以在車上、浴室、街上,獨處時,不管任何地方我們都可以針對某段內容進行練習.這樣可以替忙碌的自己爭取到很多練習的機會.搭配不斷將靈感記下調整的過程,相信你的演講表現會不斷提升。
練習其實很簡單,打開電腦、手機裡的的投影片,手裡握著一瓶水就可以開始了,一開始可以先分部分開始,就像要練一支舞一樣,先把每一小段練好,最後再合成整支舞練到熟,記得要注意每張投影片轉換處的說法,思考一下怎樣表達會接得比較順,過程中若有覺得不順的地方,則要再重新思考說法,或者調整投影片的順序.這樣一步步準備下來,相信你焦慮感會大大降低,更有信心。
三郎對我說:「謝謝你今天講了這麼多,我已經躍躍欲試了」,
我說:「不用謝,如果你能因此有不錯的演講表現,我也會很有成就感,所以,請你記得,在正式演講之前,務必練習、練習、再練習!今天這杯咖啡就讓你請啦~」
avatar-img
9會員
9內容數
演說與簡報技巧,這是大部分學校沒教,卻又是在職場上最重要的軟實力。職場的能見度,與是否能有效進行一對多溝通,有著最重要的關係。在創業的過程中,不管是招募團隊、建立願景、募資,這些左右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活動,也都與簡報與演說能力有最直接重大的關係。因此,筆者希望藉由分享多年演說與簡報的經驗與所學,幫助有志者,服務給大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終於來到了跟三郎分享演講上台技巧的日子,這是準備演講的最後一哩路,也是必需花費最多時間的部分,最重要的階段,演講的成敗,幾乎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準備是否完整,也是我迫不及待想跟三郎分享的部分。
我看過很多講者使用投影片是「為了用而用」,一流講者使用投影片是「因為必須要」,而非為了要,如果先有投影片,再賦予這張投影片意義,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首先他犯了一個大部分第一次準備演講的講者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在投影片上打了過多的文字,至於怎樣的文字量叫做過多呢?一般來說,只要讓一般觀眾在閱讀文字的時間超過2秒鐘就算過多...
「恭喜你了解說故事沒這麼難,只要我們多留意周遭所發生的事,這不僅為了擁有故事,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活態度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個熱愛生命、關心他人的人...」
沒有第3階段的內容,是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演講,無法真正影響觀眾!
訂完以上3件事後,心中對於這場演講,我就有清晰的方向,不僅坐下來時能快速聚焦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內容,當不在書桌前時,這三個目標也可以讓我隨時提取思考,更厲害的是,它們讓我身上好像裝了雷達,可以隨時接收關於這三個目標的相關資訊,心智會不斷過濾,更多的靈感會不斷地出現
終於來到了跟三郎分享演講上台技巧的日子,這是準備演講的最後一哩路,也是必需花費最多時間的部分,最重要的階段,演講的成敗,幾乎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準備是否完整,也是我迫不及待想跟三郎分享的部分。
我看過很多講者使用投影片是「為了用而用」,一流講者使用投影片是「因為必須要」,而非為了要,如果先有投影片,再賦予這張投影片意義,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首先他犯了一個大部分第一次準備演講的講者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在投影片上打了過多的文字,至於怎樣的文字量叫做過多呢?一般來說,只要讓一般觀眾在閱讀文字的時間超過2秒鐘就算過多...
「恭喜你了解說故事沒這麼難,只要我們多留意周遭所發生的事,這不僅為了擁有故事,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活態度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個熱愛生命、關心他人的人...」
沒有第3階段的內容,是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演講,無法真正影響觀眾!
訂完以上3件事後,心中對於這場演講,我就有清晰的方向,不僅坐下來時能快速聚焦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內容,當不在書桌前時,這三個目標也可以讓我隨時提取思考,更厲害的是,它們讓我身上好像裝了雷達,可以隨時接收關於這三個目標的相關資訊,心智會不斷過濾,更多的靈感會不斷地出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嗨,在準備客戶簡報或會議活動時,是不是有一些困惑或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個常見的簡報迷思,幫助你提升簡報效果,讓你的表達更有力!
Thumbnail
在簡報和演講中具有適度互動能大大提高聽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透過精心設計互動問題、運用即時投票工具、故事和案例分享以及小組討論和報告,講者可以提升演講的互動性和吸引力。此外,運用現場問答的應對技巧也能提高聽眾對演講的信任感。加入我的社團,可以透過私訊或預約諮詢會議來聊聊,看看是否能幫助到你哦 : )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在表演前需要靜心我也想是這個道理,感官打得愈開,身體能反應的極限愈多,避免讓所有訊息都因為得通過腦袋,造成表演時的延遲感,必須一直將這些內容用身體練習的方式,熟記下來。  一方面用寶貴的經驗,提醒演員在試鏡時容易遇到的各種狀況,最重要的是為學員們準備好對於試鏡的心態。
Thumbnail
所有認識我的大部人都知道, 從小到大我真的最怕的就是在他人面前講話,更別提站在台前說話。 我的擅長及最佳的舒適圈可能就是一對一,頂多一對二 但隨著各種學習及自我進程,默默好像被推動要去做這件事,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一些恐懼不安抗拒,更多了篤定及必然的感受。 工作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群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五、把話說清楚真不容易 「上台演說」與「喃喃自語」訴求完全不同,喃喃自語是自問自答、梳理自己的思緒、整理腦海裡的邏輯,講給自己聽;上台演說則是完全對自身以外的開展,說給別人聽的東西,當然先要讓觀眾們聽得懂。 所以,喃喃自語可以無頭無尾、突然來上其中幾個關鍵詞,旁人聽了,有「偷聽」的感覺,聽懂多少
Thumbnail
四、勇敢是:面對自己的上台錄影 在我進行的各種演說課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每次發佈,絕對引起一片哀嚎聲;那就是「回看自己的上台錄影」。 每個人第一次接收到從外部傳來的自己聲音,聽著不是來自於顱內耳骨共振而得的陌生語音,看著眼前那用「最熟悉」表達方式上台說話的「陌生人」,許多孩子第一次接收到這種「
Thumbnail
在職場上與活動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需要演說的場合,若沒提前準備腦袋經常會是一片空白。 使用本文中提供的三段架構,幫助你快速組織出有深度的演說內容,讓即興演說不再是問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嗨,在準備客戶簡報或會議活動時,是不是有一些困惑或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幾個常見的簡報迷思,幫助你提升簡報效果,讓你的表達更有力!
Thumbnail
在簡報和演講中具有適度互動能大大提高聽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透過精心設計互動問題、運用即時投票工具、故事和案例分享以及小組討論和報告,講者可以提升演講的互動性和吸引力。此外,運用現場問答的應對技巧也能提高聽眾對演講的信任感。加入我的社團,可以透過私訊或預約諮詢會議來聊聊,看看是否能幫助到你哦 : )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在表演前需要靜心我也想是這個道理,感官打得愈開,身體能反應的極限愈多,避免讓所有訊息都因為得通過腦袋,造成表演時的延遲感,必須一直將這些內容用身體練習的方式,熟記下來。  一方面用寶貴的經驗,提醒演員在試鏡時容易遇到的各種狀況,最重要的是為學員們準備好對於試鏡的心態。
Thumbnail
所有認識我的大部人都知道, 從小到大我真的最怕的就是在他人面前講話,更別提站在台前說話。 我的擅長及最佳的舒適圈可能就是一對一,頂多一對二 但隨著各種學習及自我進程,默默好像被推動要去做這件事, 跟以前比起來少了一些恐懼不安抗拒,更多了篤定及必然的感受。 工作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必須面對群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五、把話說清楚真不容易 「上台演說」與「喃喃自語」訴求完全不同,喃喃自語是自問自答、梳理自己的思緒、整理腦海裡的邏輯,講給自己聽;上台演說則是完全對自身以外的開展,說給別人聽的東西,當然先要讓觀眾們聽得懂。 所以,喃喃自語可以無頭無尾、突然來上其中幾個關鍵詞,旁人聽了,有「偷聽」的感覺,聽懂多少
Thumbnail
四、勇敢是:面對自己的上台錄影 在我進行的各種演說課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每次發佈,絕對引起一片哀嚎聲;那就是「回看自己的上台錄影」。 每個人第一次接收到從外部傳來的自己聲音,聽著不是來自於顱內耳骨共振而得的陌生語音,看著眼前那用「最熟悉」表達方式上台說話的「陌生人」,許多孩子第一次接收到這種「
Thumbnail
在職場上與活動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需要演說的場合,若沒提前準備腦袋經常會是一片空白。 使用本文中提供的三段架構,幫助你快速組織出有深度的演說內容,讓即興演說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