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上台緊張?上台前後你一定要知道的觀念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撰寫日期:2022.05.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好好說話「我們一直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

《好好說話》書中的這句話很吸引我。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我們幾乎都是坐在台下聽講,因此只要需要上台說話,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緊張不安。

如果沒有妥善應對緊張,會導致非常悲慘、尷尬的窘境。

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真實故事。這事發生在我國中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的現場……

緊張導致的「慘況」

當時某位同學因太過緊張,導致腦袋一片空白,把原本準備的內容忘的一乾二淨。

他原本想要現場即興,繼續講下去,但實在太緊張了,所以講的亂七八糟,無法理解他的說什麼。

最後,實在講不下去了,他索性轉過身去,背對評審直到時間到鐘響,才被評審請下台。

下台的時候,這位同學頭完全不敢抬起來,他覺得非常丟臉難堪,不想面對任何人。

這就是緊張會導致的「慘況」。如果沒有做好準備,沒有一個好的機制應對緊張,就會讓自己腦袋無法運轉、口乾舌燥、邏輯卡頓。

緊張會像一個雪球滾下坡,越來越大顆,進入惡性循環,直到你自己徹底崩潰放棄。

表達的重要性在現代不必多說,人人都有機會上台說話,學生時代沒有,進入職場也會需要。

那要怎麼克服上台緊張所導致的問題呢?下面就讓我跟你分享自己的經驗。

一、緊張的本質是不確定感

想要學會克服緊張,要先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緊張」。

而在講緊張的原因前,我想請你和我一起假想一個情境:什麼情況下上台,我們「完全不會緊張」?

你可以先暫停,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然後再往下看。

我覺得如果做到以下這些事,那上台說話應該不會緊張:

  1. 確定不會忘詞,可以很順暢講完內容
  2. 確定要講的內容,是觀眾有興趣聽的
  3. 確定講完之後,聽眾會給予正向回饋
  4. 確定我講的過程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
  5. 確定聽眾提問的問題都知道怎麼回答

如果以上幾件事情都是確定的,那我應該就可以很從容自在地上台說話。

你可能會想:怎麼可能啦!

是的,上面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所以我才說是「假想」一個情境。

不過,從上面的假想情境,你有注意到什麼嗎?

你可能會注意到,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確定」某些事,來避免緊張。

因為緊張的本質,就來自於我們的不確定感。

但只要細一想,你就會發現:根本不可能確定所有的事情。不可能確定不會忘詞、不可能確定聽眾喜歡你、不可能確定聽眾會問你什麼……

所以呢?緊張不可能消失。

與其不斷思考如何消滅緊張,不如好好思考如何與之共存。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三種會造成你緊張的原因。

二、造成緊張的三種原因

原因一:準備不足

準備不充足一定會緊張,不管是時間過於匆促,還是本身沒有準備好。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你要非常努力,才能顯得毫不費力。」

想要不緊張、想要從容,下功夫、勤練習絕對是基本。

原因二:不會準備

第二種,是講者很認真準備,也願意下功夫,但總是沒有辦法讓自己心安。

這可能源自於過去不好的經驗。就是明明很用心準備,卻被主管、教授、聽眾否定。

會發生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就是講者沒有一個好的準備方式,因此把努力用錯地方,造成無效的準備。

原因三:上台恐懼

第三種,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問題。不過這裡,我們談的範圍不涉及疾病的過度焦慮。

會緊張,其實代表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你「重視自己的表現」。

如果你根本不care,那其實也沒什麼好緊張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知道如何排解不必要的焦慮,並和適當的緊張共存。

了解「緊張來自於不確定感」與「三個造成緊張的原因」後,我們就來聊聊方法:到底如何應對上台緊張。

三、如何應對上台緊張?

這一段,我想根據「上台前」與「上台後」兩個階段,分享如何應對上台緊張。

上台前

首先,是上台前的三個重點:良好的心態建立、認識自己的性格、有效的內容準備。

良好的心態建立

雖然前面講過了,但在這裡我還是要再講一次:緊張是正常的。即便是千錘百鍊的演講者,在上台前仍然會感到緊張。

緊張是你「在意這件事」的外在表現,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如果刻意想要消除緊張,只會讓你把專注力放在緊張上,那你一定會更緊張。就像睡不著的人一直努力想要睡著,只會讓他更加意識到自己睡不著,然後更難入睡。

所以,我們讓自己帶著一點點緊張,然後把注意力放在內容的準備上,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認識自己的性格

有的人會緊張,是因為知道自己是個內向的人,他們認為自己沒辦法向那些天生能說善道又外向的表達者比較,因此容易緊張甚至自卑,這會導致他們表現更差。

我們不需要刻意隱藏內向的性格,想要表現的外向大方,這樣反而容易被識破;我們只要向聽眾坦承自己是個內向者,就可以拋開很多不必要的包袱,讓你把注意力放在內容的講述上。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我有點緊張,因為我特別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說話,但是今天想要分享的主題很重要,希望大家可以專心聽。」

台下「多數人」自己上台時也容易感到緊張焦慮,因此,他們其實非常能夠同理你的感受,甚至因為你的坦誠而更能包容失誤,更專心聽你說。

透過接納和坦承,或許內向反而變成你的優勢。

有效的內容準備

會容易感到緊張,是因為不確定感。而其中一種不確定感最讓人擔心,那就是擔心忘詞。

上台說話是很消耗腦容量的,而大腦負擔越大,需要記憶越多細節,我們就越擔心出錯。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在「內容」及「設計」下功夫,減輕大腦的負擔。

第一個方法是透過故事陳述。

故事陳述的意思就是透過故事來講道理,一個故事搭配一個觀點或結論,而不要去記憶很多抽象的概念。

故事有情節,讓你不容易忘。只要講到情境就會想到角色,想到角色就會想到衝突,想到衝突就會想到方法,然後會有啟發,這一切是很自然發生的。

但抽象的概念彼此卻很難串連。

這裡的故事不一定是虛構的事,也可以是真實的生活或職場案例。

除了自己不容易忘,豐富的故事也比抽象的概念能吸引聽眾的注意。

第二個方法是建立有邏輯的架構。

有邏輯的架構能夠引導你思考,也能讓聽眾更專注投入。

過去曾經有學員在表達課問我一個問題,她說有一堂大學的通識課是《西洋經典文學》,需要挑選一個作者進行介紹。

她的問題是:作者生平落落長,如果全部放到投影片唸起來很無聊,但如果不放又很難記,到底要怎麼報告比較好、比較不會讓人覺得「無聊」。

我告訴她,要根據報告目的,挑選一個合適的角度切入,替內容建立一個有邏輯的好架構。比如:作者生命中有哪些重要里程碑?作者給了你哪三個重要啟發等等……

透過選擇切角,替內容建立一個好架構,會讓你容易記憶,聽眾容易聚焦。

報告有了主軸、發展線、重點,不像是流水帳,自然也就不容易感到緊張。

第三個方法是透過投影片輔助

有些人擔心簡報時會忘記要講什麼,因此把所有的內容全部複製貼上到投影片中,但這樣真正報告時卻像是在念文字稿般的無聊,聽眾很快就會露出不耐煩的表情,然後不想理你。

也有人會為了吸引聽眾注意,簡報上只留下非常少量的資訊,但這樣的問題反而變成你要去記憶大量的內容,一旦忘記要講什麼,可能就會讓自己非常緊張。

實際上比較好的做法,是讓簡報設計來引導你的表達。也就是透過標題、重點、說明(案例)、結論(補充)的「閱讀順序」設計投影片,讓「講者的表達順序」與「聽眾的閱讀順序」可以完美的結合。

這樣不僅不會有唸文字稿的無聊感,也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發揮設計的真正功效。

上台中

再來,我們要討論上台表達的過程中,最常出現的兩個問題:講錯或失誤怎麼辦、聽眾不理自己怎麼辦。

講錯失誤怎麼辦

很多人上台前非常認真,做了十足的準備,希望自己上台時可以完美的演出。

而這些有點「追求完美」的人,最怕的就是失誤或口條不順。

他們甚至會在練習的時候,只要有失誤,就重新來過,希望唸到一切流暢為止。但這樣練習,很可能練了一個小時,還卡在自我介紹的環節,很沒有效率。

更何況,上台演講時講錯你可是不能重來的。因此,我們要對上台時失誤所導致的「傷害」有正確的評估。

老實說,台下的聽眾並不會如你所想的那麼重視你,把120%的精神投注到你身上。你講錯了他們不會很在意,甚至根本完全沒有發現。

錯誤發生時,只要你不要過度用力的解釋、澄清、強調,多數時候都可以順利過關,也不會給聽眾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

分享一個真實故事。

我記得大四那年,我是畢業生致詞代表,當時花了很多時間準備了一份演講稿,也練習很多次,但上台的時候,台下坐著整個系所的教授、一百多位同學和學弟妹以及家長,讓我感到非常緊張。

參考閱讀:【簡報上台實戰:如何準備一場演講?三個讓聽眾印象深刻的秘訣

我本來預計要用一個故事開場,故事後設計一句觀點埋下伏筆,並在結尾時扣回主題,讓聽眾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結果,我太緊張了。我講完故事,忘記說出這句關鍵的伏筆,就進入第二段的內容。

我停了下來,望著台下數百個人,腦袋快速運轉,想著該怎麼辦。

當時最差的念頭,是笑笑的告訴聽眾:「我太緊張了,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漏講,所以我想重新再來一次。」還好後來沒有這樣說。

後來,我不顧已經進入第二段的開頭,簡單的說:「對了,前面那個故事,讓我有一個想法是……」,然後在順其自然進入第二階段的內容。

演講結束後,某位老師過來找我,說我講的非常好,從大三的在校生致詞到大四的畢業生致詞,都讓同學和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笑笑的說:「一開始有點太緊張了。」

老師驚訝的說:「有嗎?我看你講的很流暢、很自在啊。」

和幾位朋友聊天之後,我也發現:根本完全沒人注意到我的緊張和失誤。

請記得:上台失誤的時候,不要過度高估失誤造成的傷害,不要糾結,就繼續講下去吧,真的沒什麼人會在意你的失誤。

只要拋開這種完美主義的心態,緊張就會降低不少。

聽眾不理怎麼辦

第二個上台中常見的問題,是表達的過程,聽眾的回饋不好。可能是聽眾滑手機、睡覺、發呆,沒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這確實很讓人挫折。

那面對這類問題,該如何解決?

我們不太可能即時在台上重新調整內容,試圖抓回聽眾的注意力,更大的可能是我們必須硬著頭皮把它講完。

這時候,很多人會越講越快,希望趕快度過這段尷尬的時間。

不過我會建議大家,在台上要讓自己保持正向的思考。比如說:有人在滑手機,你要告訴自己他或許有急事;有人在睡覺,你可以想他昨天應該是沒有睡好……

然後,好好的,按照原本的速度和計畫,把該講的內容講好,不要讓還繼續跟隨你內容的聽眾失望。

即使整個現場就只有一個人在聽,但那又如何?你就講給他聽啊。只要讓一個人有收穫,這次的演講就不會毫無價值。

或許你會想:「這樣的想法太阿Q了吧?」

是呀,但,我認為:在台上正面思考,讓自己維持好的表現;下台後再理性分析問題,下次優化改善,才是對台下聽眾以及對用心準備的自己,最大的尊重。

總結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在解決上台緊張的問題。

讀完這篇文章,你應該要知道,緊張的本質是「不確定感」,而「不確定感」是無法消除的,因此緊張必然存在。既然緊張無法消除,我們就要學習與之共存。

我們還談了會緊張主要有三個原因,分別是:時間或準備不足、不知道如何準備、心理性上台恐懼。

最後,我們針對上面的三個原因,提供了「上台前」與「上台後」的解決策略。上台前應對緊張的重點有:良好的心態建立、認識自己的性格、有效的內容準備;上台後則有:正確評估失誤造成的影響、台上正向解讀,台下理性分析。

老實說,這篇文章並沒有教你什麼特別的技巧,而是帶你「認識緊張」,我也認為,這是更重要的事。

因為緊張是一把雙面刃,它可以毀了你的表達,也可以激發你的潛能,讓你有突破性的演出。

我們要做的不是「消除它」,而是「認識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HAHA的沙龍
56會員
79內容數
嗨,我是順法,是一名簡報培訓講師,主講 : 視覺溝通、內容策略、上台表達等簡報技巧。超過 100 場以上的授課實戰經驗。希望透過公開班、讀書會、寫作,推廣大眾簡報能力的養成。有任何培訓需求,歡迎與我聯繫。信箱:fahahatalk@gmail.com
FAHAH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6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 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1/26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 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1/24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Thumbnail
2023/11/24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Thumbnail
2023/09/21
撰寫日期:2023.08.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當我們要表達的內容項目太多時,資訊就容易變得零散,讓聽眾感覺很混亂。 這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將想法正確分類,在聽眾腦中建立容易理解且一覽全局的框架,讓他們一目瞭然。 實際上怎麼做呢?可以掌握兩個重點... ​
Thumbnail
2023/09/21
撰寫日期:2023.08.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當我們要表達的內容項目太多時,資訊就容易變得零散,讓聽眾感覺很混亂。 這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將想法正確分類,在聽眾腦中建立容易理解且一覽全局的框架,讓他們一目瞭然。 實際上怎麼做呢?可以掌握兩個重點...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對於刻意練習,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發掘自己的潛能,而且要構築它,以便從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變得可能做到。~《刻意練習》 相信大家常會有公開演講或說話的機會,比如說早會報告、致詞、自我介紹等就算事前早已做好準備,只要台下聆聽的人一多或有重要的大老闆在,上台前還是會感到心臟蹦蹦跳,每次都好緊張,巴不得能
Thumbnail
對於刻意練習,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發掘自己的潛能,而且要構築它,以便從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變得可能做到。~《刻意練習》 相信大家常會有公開演講或說話的機會,比如說早會報告、致詞、自我介紹等就算事前早已做好準備,只要台下聆聽的人一多或有重要的大老闆在,上台前還是會感到心臟蹦蹦跳,每次都好緊張,巴不得能
Thumbnail
如果針對演說表達這個主題開放提問,「如何克服緊張」絕對是問題榜上的前三名!但是你知道嗎?基本上會這麼問的人,注定被緊張糾纏一輩子。為什麼?因為緊張從來不是拿來克服的?你要做的,是學會「與緊張共處」。
Thumbnail
如果針對演說表達這個主題開放提問,「如何克服緊張」絕對是問題榜上的前三名!但是你知道嗎?基本上會這麼問的人,注定被緊張糾纏一輩子。為什麼?因為緊張從來不是拿來克服的?你要做的,是學會「與緊張共處」。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會緊張,代表我們重視這件事,但心中想著「不要緊張」,只會讓自己更緊張。因此,老師建議,應該把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只要我們心中想著,說話是為了什麼?你要給聽眾傳遞什麼好消息呢?先允許自己內在混亂,然後整理內在,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當我們成為一個內在和諧自由的人,就能與他人順暢交流。
Thumbnail
該如何消緊張的心情,讓自己冷靜一點呢? 我也時常被緊張這個『老朋友』困擾過,本身就是個超會緊張的人,尤其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更加如此。上台前心臟跳的飛快,還可聽到“碰碰跳“的聲音,心裡還不斷跟自己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沒關係!豁出去就對了!」 甚至身邊的人也會說:「你看起來好緊張喔!不用緊張啦!這有
Thumbnail
該如何消緊張的心情,讓自己冷靜一點呢? 我也時常被緊張這個『老朋友』困擾過,本身就是個超會緊張的人,尤其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更加如此。上台前心臟跳的飛快,還可聽到“碰碰跳“的聲音,心裡還不斷跟自己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沒關係!豁出去就對了!」 甚至身邊的人也會說:「你看起來好緊張喔!不用緊張啦!這有
Thumbnail
1.上台不論是簡報、演講甚至是任務佈達都需要面對一群人,一旦緊張的影響過大就會影響到表現。 2.緊張是身體的正常表現,只要認識來源,也可以有正反兩面的表現。 3.三招,透過上台前有效準備,內外兼具與緊張完美共存。
Thumbnail
1.上台不論是簡報、演講甚至是任務佈達都需要面對一群人,一旦緊張的影響過大就會影響到表現。 2.緊張是身體的正常表現,只要認識來源,也可以有正反兩面的表現。 3.三招,透過上台前有效準備,內外兼具與緊張完美共存。
Thumbnail
「那個⋯⋯今天主要要報告下個年度的 AAAAction Plan的部分,希望各位主管若有任⋯⋯任何指教。歡歡⋯迎不吝給予指教,對啊。」 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再也不是拿著鉛筆畫答案卡的測驗,而是不斷的計畫、執行、檢核。因此,我們每一天都在面臨溝通表達的挑戰⋯⋯
Thumbnail
「那個⋯⋯今天主要要報告下個年度的 AAAAction Plan的部分,希望各位主管若有任⋯⋯任何指教。歡歡⋯迎不吝給予指教,對啊。」 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再也不是拿著鉛筆畫答案卡的測驗,而是不斷的計畫、執行、檢核。因此,我們每一天都在面臨溝通表達的挑戰⋯⋯
Thumbnail
你是個上台容易緊張、害怕的人嗎?回想我自己在學生時期,沒有自信心也很害怕丟臉,上台簡報會緊張到身體、聲音微微發抖,大一時也有相當挫折的登台經驗讓我更不喜歡上台;從事助人工作後開始需要上台簡報或主持活動,我一直對於上台都還是很容易緊張。 每次上台前心臟撲通撲通跳針般地快、腸胃無法控制地收縮要去跑廁所;
Thumbnail
你是個上台容易緊張、害怕的人嗎?回想我自己在學生時期,沒有自信心也很害怕丟臉,上台簡報會緊張到身體、聲音微微發抖,大一時也有相當挫折的登台經驗讓我更不喜歡上台;從事助人工作後開始需要上台簡報或主持活動,我一直對於上台都還是很容易緊張。 每次上台前心臟撲通撲通跳針般地快、腸胃無法控制地收縮要去跑廁所;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5.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好好說話》「我們一直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我們幾乎都是坐在台下聽講,因此只要需要上台說話,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緊張不安......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5.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好好說話》「我們一直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 從小到大的求學歷程,我們幾乎都是坐在台下聽講,因此只要需要上台說話,總是讓人感到十分緊張不安......
Thumbnail
演講啊!當在預備席時,多麼希望自己有一件隱形衣,能瞬間消失?這時會感覺到舞台距離,怎麼離的這麼遠!感覺就像銀河那麼長?然後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手足無措,腳步很沉重?這就是上台前深深的恐懼感和緊張感!然而這些恐懼感是可以克服的。這裡提供一些經練,希望能幫大家消除演講前的緊張情緒,展現霸占舞台的王者!
Thumbnail
演講啊!當在預備席時,多麼希望自己有一件隱形衣,能瞬間消失?這時會感覺到舞台距離,怎麼離的這麼遠!感覺就像銀河那麼長?然後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手足無措,腳步很沉重?這就是上台前深深的恐懼感和緊張感!然而這些恐懼感是可以克服的。這裡提供一些經練,希望能幫大家消除演講前的緊張情緒,展現霸占舞台的王者!
Thumbnail
無論是你是大學生,正要主持一場活動,或是你是上班族,需要向工作同仁進行簡報,日常生活中不乏需要上台發表的場合。 然而,你卻時常已準備齊全,卻在最後一刻「因為緊張而腦筋一片空白」嗎? 或是你希望能讓聽眾對你印象深刻,卻苦惱「不知如何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技巧」嗎? 聽聽看這 3 個具體提升表達力的方法吧!
Thumbnail
無論是你是大學生,正要主持一場活動,或是你是上班族,需要向工作同仁進行簡報,日常生活中不乏需要上台發表的場合。 然而,你卻時常已準備齊全,卻在最後一刻「因為緊張而腦筋一片空白」嗎? 或是你希望能讓聽眾對你印象深刻,卻苦惱「不知如何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技巧」嗎? 聽聽看這 3 個具體提升表達力的方法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