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讓藝術纏繞著人生中的不安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美術館就像心靈的醫院。希望觀眾朋友來看了以後,覺得這些作品把平常說不出來的話、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東西,幫忙傳達出來。希望大家能從中獲得共鳴。」_塩田千春
raw-image

經歷過流產、罹患卵巢癌、喪父,然後癌症又復發,塩田千春可說是一位不斷地面臨生死交界、將生活中未知方向的種種恐懼,轉化為創作力量的藝術家。

2021年正值許多國家仍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時,她不畏疫情的危險仍親自帶著工作人員來臺策展,像是在不安的局勢之中,為臺灣人帶來一股安定的力量。

而台北,卻也是她海外巡迴展覽第一個如期舉辦的城市。

《不確定的旅程》

糾纏交織著大量紅線的《不確定的旅程》應該是整場展覽中最醒目的一個空間,有別於在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的展出,北美館獨特的挑高空間,遠看有種像躲進人體臟器裡的神祕感。

塩田千春 作品中的紅線象徵著血液,也像是人際關係的脈絡,是東方社會裡時常講的血緣關係,但我看則更像是華人社會很講求的緣份。 可是啊...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也常是最麻煩的,我現在最討厭的就是愛惹麻煩的人了!

raw-image

《去向何方?》

2019年在六本木的森美術館展出這件作品時,是懸掛在往53樓手扶梯的正上方;而在北美館則是在大廳一入場的長廊處,因為有自然光線照射而顯得更加明亮。 因地制宜的藝術品,真心覺得我們的北美館蠻優秀的!時常每隔一陣子就需要把自己丟進去個半天,總會有洗滌心靈的作用。

raw-image

《內與外》

疫情之前最後一趟出國的旅行正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而《內與外》這件作品則是與曾在豊島展出的《遙遠的記憶》重疊了相同的概念;同樣都蒐集來自不同家戶而來的廢棄門窗,觀看的同時,心中撿拾起重回瀨戶內海的感動。

raw-image

從工地裡拾來的大量廢棄窗戶並堆疊如牆面般地劃分內外空間,形塑出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阻隔。作品中的牆、門窗也被比喻為人的第三層皮膚。每扇窗又都好像有自己的故事一樣的貯立著。

raw-image

《時空的反射》

衣服是人類的第二層肌膚,白色的洋裝被鏡射的黑線重重包圍著,到底作品裡有幾件洋裝?要仔細點看,只是我剛好也穿了件米白色系的長洋裝。

raw-image

《靜默中》

作品中一台燒焦的鋼琴,靈感來自於是塩田千春九歲時鄰居家失火的記憶,燒焦鋼琴再也無法彈奏,可是影像畫面卻是從孩童時殘留至今,以黑線繼續纏繞著一旁有好幾把的木椅,從彈奏者的位置蔓延出去,卻無法再發出任何聲響。

raw-image
raw-image

《繫著微小記憶》

這件作品在六本木的森美術館展出時,是位在53大樓靠窗戶旁的位置,觀展的同時還能眺望東京的街道;但在北美館則是特意在展區後方開了一個洞口,讓兩個的角度都能來觀看這件作品。

話說 六本木hills Tokyo City View我已經上去看過兩次了,所以之後再去我都寧可把錢花在森美術館,自己去看展了吧!

raw-image

塩田千春說她自己平常就喜歡收藏小物件,而這些像是扭蛋公仔、食玩的小道具竟也呼應著她過去的創作,比如小鋼琴、小椅子等等,仍舊是以紅線牽起整場展覽的完整性。

raw-image

《外在化的身體》

當時塩田千春在答應森美術館的策展邀請後,隔天的醫院回診被醫生知腫瘤再次復發,這件事帶給她很大的震撼。這件作品是她在癌症復發後,因此以自己的手腳翻模,局部利用網狀的紅線相連結而成;可是,當靈魂與想法是分開的時候,靈魂有時是會追趕不上身體的,如此的創作反映了她當下最真實的心情。

「如果有一天我死去了肉體不存在世界上了,那我的思想會到哪裡去呢?」_塩田千春
raw-image

《集聚—找尋目的地》

匯集400多個塩田千春在德國跳蚤市場購入的老行李箱所創作出的作品,以紅線由高到低的懸掛,並運用馬達裝置讓行李箱反覆跳動著,象徵即將啟程的人們心中的徬徨。

疫情前幾乎每年固定出國一趟的我,在疫情後也像是時間停滯般的內心煩躁不已;若縱觀整個人生都像是一趟長遠的旅程,此時的稍做停歇,似乎也該做為重新思考目的地的準備期,期待著還能再次整裝出發的機會。

raw-image

話說當時開幕的隔天就跑去觀展,同時也正面臨著四十歲生日前夕的不安情緒,對比著美術館內年輕的少男少女們不時地自拍或互相拍照,心中那些不會被拍照打卡上傳的心酸,對著別人也許勉強笑一笑就可以蒙混過去。猶如塩田千春作品中許多的不確定的、疑問句的主題性,內心許多血液無法通透的地方,有一天會或許會壞死,生活中的苦痛,卻都好像被那些纏繞的紅線緊緊包紮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eline 寫在這裡
16.1K會員
707內容數
寫作是一種治療、酒精是靈魂安慰劑;壞品味是一種絕症、懂得生活才是絕佳的處方籤。Celine 寫在這裡,記錄一些關於咖啡、美食、與美學生活的感觸。
Celine 寫在這裡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北師美術館的年度大型展覽「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 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現年96歲的草間婆婆,目前好像是住在東京的療養院,據說每天都會移動到工作室,至今仍維持創作畫畫的習慣。 上一回看草間彌生的大型展覽,竟已是10年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5/02/19
北師美術館的年度大型展覽「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 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現年96歲的草間婆婆,目前好像是住在東京的療養院,據說每天都會移動到工作室,至今仍維持創作畫畫的習慣。 上一回看草間彌生的大型展覽,竟已是10年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5/02/06
日本樂團GLAY的主唱TERU另有個藝術家的身份,近年投身繪畫創作並多次在日本參加畫展,今年應邀參與2025台北燈節活動。 這件位在西門町中華路上人行步道上的作品「等待豐收的樹」是以TERU的故鄉北海道函館為靈感,也有他記憶中奶奶家青森縣的蘋果樹,除了他本人有來台參與點燈儀式...
Thumbnail
2025/02/06
日本樂團GLAY的主唱TERU另有個藝術家的身份,近年投身繪畫創作並多次在日本參加畫展,今年應邀參與2025台北燈節活動。 這件位在西門町中華路上人行步道上的作品「等待豐收的樹」是以TERU的故鄉北海道函館為靈感,也有他記憶中奶奶家青森縣的蘋果樹,除了他本人有來台參與點燈儀式...
Thumbnail
2025/01/03
身為台中人,真的是忍不住想抱怨文化層面的城市發展太過遲滯...終於在2024年末,台中又迎來「勤美術館CMP INSPIRATION」的開幕,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耕超過10年,包含花時間養出草悟道的綠蔭,也找來國際級建築師隈研吾來設計操刀,設計出台灣少見的地景式綠建築...
Thumbnail
2025/01/03
身為台中人,真的是忍不住想抱怨文化層面的城市發展太過遲滯...終於在2024年末,台中又迎來「勤美術館CMP INSPIRATION」的開幕,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耕超過10年,包含花時間養出草悟道的綠蔭,也找來國際級建築師隈研吾來設計操刀,設計出台灣少見的地景式綠建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藝術沒有正確答案。懷抱不同背景,以相異視角來欣賞藝術作品的觀眾,會被作品喚醒的都是他們自身的生命經驗,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雖不盡相同,但在故事深處人類共同具有的情感、處境卻是四海一家,殊相中永恆有共相的意義。
Thumbnail
藝術沒有正確答案。懷抱不同背景,以相異視角來欣賞藝術作品的觀眾,會被作品喚醒的都是他們自身的生命經驗,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雖不盡相同,但在故事深處人類共同具有的情感、處境卻是四海一家,殊相中永恆有共相的意義。
Thumbnail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即便結束也很值得紀錄。
Thumbnail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即便結束也很值得紀錄。
Thumbnail
Hello 我是獅子女👑⁣  你最近過得好嗎?  近日疫情趨緩,我趕緊預約北美館看展覽^^  果然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哈哈🤣🤣  早上6:00! 6:00! 6:00! 起床搶票~終於讓我有搶到票了^^  這件事讓我學習到~想去就趕快行動🤣🤣不要壓秒搶票~辛苦阿😂😂  搶得這麼辛苦,
Thumbnail
Hello 我是獅子女👑⁣  你最近過得好嗎?  近日疫情趨緩,我趕緊預約北美館看展覽^^  果然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哈哈🤣🤣  早上6:00! 6:00! 6:00! 起床搶票~終於讓我有搶到票了^^  這件事讓我學習到~想去就趕快行動🤣🤣不要壓秒搶票~辛苦阿😂😂  搶得這麼辛苦,
Thumbnail
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Thumbnail
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Thumbnail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經歷過流產、罹患卵巢癌、喪父,然後癌症又復發,塩田千春可說是一位不斷地面臨生死交界、將生活中未知方向的種種恐懼,轉化為創作力量的藝術家。 2021年正值許多國家仍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時,她不畏疫情的危險仍親自帶著工作人來臺策展,像是在不安的局勢之中,為臺灣人帶來一股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經歷過流產、罹患卵巢癌、喪父,然後癌症又復發,塩田千春可說是一位不斷地面臨生死交界、將生活中未知方向的種種恐懼,轉化為創作力量的藝術家。 2021年正值許多國家仍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時,她不畏疫情的危險仍親自帶著工作人來臺策展,像是在不安的局勢之中,為臺灣人帶來一股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疫情嚴峻,讓人深感焦慮與恐懼的莫非染疫之後,身體要付出的病痛、龐大醫療成本等代價。其中,最令人恐懼也最無法挽回的代價,正是確診後,自己可能會重度染病而導致死亡的結局。 如何面對死亡恐懼?讓我們透過塩田千春的藝術展演,一邊閱讀文章,一邊來思考這個嚴肅的議題吧!
Thumbnail
疫情嚴峻,讓人深感焦慮與恐懼的莫非染疫之後,身體要付出的病痛、龐大醫療成本等代價。其中,最令人恐懼也最無法挽回的代價,正是確診後,自己可能會重度染病而導致死亡的結局。 如何面對死亡恐懼?讓我們透過塩田千春的藝術展演,一邊閱讀文章,一邊來思考這個嚴肅的議題吧!
Thumbnail
走進展間,久久駐足於她年輕時的第一件行為藝術《成為畫》,那將自己獻祭於藝術般的血紅印記與覺悟神態;以及另一件行為藝術錄像《浴室》,她光著身子瑟縮在狹窄浴缸裡,反覆不斷將混濁的泥水從頭往下澆灌,落魄又壯烈。看著跟著內心澎湃的當下,感受到她那句輕巧又慎重的「藝術就是我的宗教」,安靜低沉地迴盪在整個空間。
Thumbnail
走進展間,久久駐足於她年輕時的第一件行為藝術《成為畫》,那將自己獻祭於藝術般的血紅印記與覺悟神態;以及另一件行為藝術錄像《浴室》,她光著身子瑟縮在狹窄浴缸裡,反覆不斷將混濁的泥水從頭往下澆灌,落魄又壯烈。看著跟著內心澎湃的當下,感受到她那句輕巧又慎重的「藝術就是我的宗教」,安靜低沉地迴盪在整個空間。
Thumbnail
「比草間彌生還要偏執的編織者——塩田千春」 如果我們死亡,肉體消失殆盡,我現在擁有的思想跟情感是會去哪裡呢? 人類如果死亡變成灰燼,就什麼也無法留下嗎? 而我對小朋友們問了這個問題。 靈魂或許是無色透明的,可能是紅色的,也可能是白色的,可能有很多種顏色。我自己也覺得是像太陽光一樣,似乎有顏色似乎又沒
Thumbnail
「比草間彌生還要偏執的編織者——塩田千春」 如果我們死亡,肉體消失殆盡,我現在擁有的思想跟情感是會去哪裡呢? 人類如果死亡變成灰燼,就什麼也無法留下嗎? 而我對小朋友們問了這個問題。 靈魂或許是無色透明的,可能是紅色的,也可能是白色的,可能有很多種顏色。我自己也覺得是像太陽光一樣,似乎有顏色似乎又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