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二)-《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些糾結,纏繞,難解的線,他們投射出我部分的心理,彷彿能表現出人與人關係的狀態。-塩田


五月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北美館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

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

塩田的作品執著於探索生命,稱之為靈魂感的作品也不為過。

2019年剛好人在東京順遊此展覽,此篇文章為這兩次觀展的紀錄結合。

!本篇照片為拍攝於東京森美術館塩田千春的個展,與北美館個展兩場的展場紀錄融合。


《不確定之旅》

《不確定之旅》

《不確定之旅》


小船像是一個人的生命旅程,與另一艘船、另一個人的靈魂建立起連結,那些糾結,像是彼此難解的緣分。

是誰能決定我們是過客還是伴侶的?

你我皆可能是上天的操弄,而我們是被牽著線的玩偶。


raw-image

一切的不確定性,反覆問著觀看者,你仍相信命運早已有安排或是執著違背命運?



raw-image


《寂靜》

在九歲的童年夜裡,隔壁鄰居的一場火災,被燃燒的鋼琴傳出猛烈啪滋的木頭聲。這些黑線像是鋼琴最後奮力演出的奏鳴曲。不存在的樂曲,不存在的鋼琴,卻存在於藝術家的記憶裡,並透過裝置雕塑再現。

在郭強生的《尋琴者》中讀到『冬天暖氣如果是用電或煤油開銷都太大了,只能用燒掉那些鋼琴來保持溫度,好讓其他鋼琴有再次存活的機會。』

死亡其實就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繫著微小記憶》


收集微縮模型,象徵每個人生存的縮影。

這個展品配置森美術館的安排更為優異。(高樓層展館的獨家賣點)

落地窗外鳥瞰一整個東京都,建築物也變做微縮模型。

虛擬的模型對比真實生活的建築,難以形容心中的衝擊性。

raw-image



raw-image



集聚──找尋目的地



人們為了心中的目的地離開家鄉。當我看著輸送帶運送的行李箱,這對應著每個人的人生。為什麼這些人要離開他們的家鄉呢?是在尋找什麼嗎?為什麼要持續著他們的旅程?
-塩田

當時在日本一個人旅行,看森美術館塩田的展覽,跨越了海洋,只是為了一個悸動的靈魂感。奮不顧身的浪漫情懷,是我前進的方向。

但旅人終究會寂寞,終究有一天會要回家。離開家鄉後,體驗到家不再是名詞,而是溫暖安全的實質感受。

一切終究會回歸到原點。


行李箱像是記載每個人生旅程

行李箱像是記載每個人生旅程


台北美術館是由上到下

台北美術館是由上到下

東京美術館由下到上

東京美術館由下到上

森美術館與北美館的配置不同,據說塩田每次布展都是重新裝置牽線,也因此有不一樣的設置。



創作的初始,手稿區。


可能是在描述聯繫與分離

可能是在描述聯繫與分離


或許是生命的各種狀態

或許是生命的各種狀態


我特別鍾愛插畫手稿,像是藝術家靈感最純粹的展現。沒有過多的文字說明,像是自由聯想的心智旅程。圖中的紅線就是生命,牽引者靈魂。

『 從生到死的過程,不再只是個滅絕,更是個融入到更寬廣宇宙的過程,如果這樣說的話,再也不存在任何害怕死亡的必要,因為生與死已存在同一個象限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塩田千春2019年於東京六本木森美術館即創下日本觀展人次紀錄,共計有66萬人次。大受歡迎的經營法則其中一點是『 開放現場拍照並上傳社群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世代,透過社群串連打卡的觀展紀錄分享,更帶動觀展的熱度。


曾看過幾個展覽,特地設置看板拍照打卡區,而打卡區的數量遠高於作品呈現。一個有深度的展覽,打卡留戀的焦點不該超過展品的深度,否則就類似觀光客與景點紀念碑的合照,一整趟旅遊的記憶則完全停留在表淺之際,這讓我對藝術家辛苦做的創作感到惋惜。


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

塩田的展覽同時兼顧了大眾性與藝術深度意涵性,非常值得觀看。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針對此展說到:「可能從來不進美術館的人,會因為這個展覽進來美術館,那我們就開發了一個新的可能觀眾群,以後就會常來了。對美術館也是一個經驗的學習,因為不同的展覽、不同的狀態,面對不同的觀眾,你一定要有不同的操作方式。」


一個已結束的展覽,其重要性足夠讓我以一篇文章佐以紀念。

整個東京的下午,我獨自一人,沈浸於生命的思考裡,非常享受。


raw-image



此篇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一)》的第二篇章,如要往前閱讀請至:




參考及衍生閱讀:

線上看展品ArtoGo

回顧年度叫好又叫座「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當文化消費如此廉價,北美館為「高品質」經歷了什麼?

塩田千春個展必知十件事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昨晚複習了《無所事事的美好時光》提到:我們失去體會緩慢的機會,失去沈思與反省的時間,失去隱私與孤獨,失去靜謐的時刻,失去在沒有外部刺激下安靜坐在椅子上十五分鐘的能力。

如果可以,我想把時間活得慢一點,對事物的體會更深刻一點,重複咀嚼真正喜愛的書籍多一點。

虛度所有的漫長的無意義,使之轉譯成有意義。


raw-image


FB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板橋四宮輝夜寫太好了!決定成為腦粉🥺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04
欸什麼啦!還不是你鼓勵說會看展覽文,我寫得更認真了。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藝術沒有正確答案。懷抱不同背景,以相異視角來欣賞藝術作品的觀眾,會被作品喚醒的都是他們自身的生命經驗,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雖不盡相同,但在故事深處人類共同具有的情感、處境卻是四海一家,殊相中永恆有共相的意義。
Thumbnail
藝術沒有正確答案。懷抱不同背景,以相異視角來欣賞藝術作品的觀眾,會被作品喚醒的都是他們自身的生命經驗,每個人的生命故事雖不盡相同,但在故事深處人類共同具有的情感、處境卻是四海一家,殊相中永恆有共相的意義。
Thumbnail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即便結束也很值得紀錄。
Thumbnail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即便結束也很值得紀錄。
Thumbnail
Hello 我是獅子女👑⁣  你最近過得好嗎?  近日疫情趨緩,我趕緊預約北美館看展覽^^  果然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哈哈🤣🤣  早上6:00! 6:00! 6:00! 起床搶票~終於讓我有搶到票了^^  這件事讓我學習到~想去就趕快行動🤣🤣不要壓秒搶票~辛苦阿😂😂  搶得這麼辛苦,
Thumbnail
Hello 我是獅子女👑⁣  你最近過得好嗎?  近日疫情趨緩,我趕緊預約北美館看展覽^^  果然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哈哈🤣🤣  早上6:00! 6:00! 6:00! 起床搶票~終於讓我有搶到票了^^  這件事讓我學習到~想去就趕快行動🤣🤣不要壓秒搶票~辛苦阿😂😂  搶得這麼辛苦,
Thumbnail
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Thumbnail
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Thumbnail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你和我,都坐上了那艘名為「人」的船,飄蕩在生命之海上。燒焦鋼琴、行李箱之河、盤絲洞中的白紗...,塩田千春以纖維複合媒材裝置,窺視生之豐滿、死之絕美,一縷一絲都牽動著觀者塵封的靈魂。我呢,則是趁機打撈,自身對死亡的記憶、應對和體悟...
Thumbnail
你和我,都坐上了那艘名為「人」的船,飄蕩在生命之海上。燒焦鋼琴、行李箱之河、盤絲洞中的白紗...,塩田千春以纖維複合媒材裝置,窺視生之豐滿、死之絕美,一縷一絲都牽動著觀者塵封的靈魂。我呢,則是趁機打撈,自身對死亡的記憶、應對和體悟...
Thumbnail
走進展間,久久駐足於她年輕時的第一件行為藝術《成為畫》,那將自己獻祭於藝術般的血紅印記與覺悟神態;以及另一件行為藝術錄像《浴室》,她光著身子瑟縮在狹窄浴缸裡,反覆不斷將混濁的泥水從頭往下澆灌,落魄又壯烈。看著跟著內心澎湃的當下,感受到她那句輕巧又慎重的「藝術就是我的宗教」,安靜低沉地迴盪在整個空間。
Thumbnail
走進展間,久久駐足於她年輕時的第一件行為藝術《成為畫》,那將自己獻祭於藝術般的血紅印記與覺悟神態;以及另一件行為藝術錄像《浴室》,她光著身子瑟縮在狹窄浴缸裡,反覆不斷將混濁的泥水從頭往下澆灌,落魄又壯烈。看著跟著內心澎湃的當下,感受到她那句輕巧又慎重的「藝術就是我的宗教」,安靜低沉地迴盪在整個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