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吃飯討論到看展覽後我通常很難寫出心得,這次挑戰看看。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
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我不太了解行為藝術,但看完這個展之後覺得,行為藝術是讓藝術家更能打開感官的一種方式嗎?從過程中發掘自己從未到達過的領域,變得更加敏銳,更能發現平時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中的不平凡。
其中那個在浴缸裡不斷用泥水洗澡的畫面、還有在泥土裡翻滾的樣子,都讓我印象深刻。是不是過程中藝術家也會對那樣的想法又有更深的觸動呢?創作也是啟發自己的一部分嗎?
我很討厭自己高敏的個性,但看著她的一路轉變,我思考著是不是人類就是要經歷這些起伏,才能真正體會出專屬於自己的對生命的想法呢?
是不是把這樣的敏感開到最大值,感到痛苦的同時也會理解很多過去的自己未能好好參透的部分?
美術館就像心靈的醫院。希望觀眾朋友來看了以後,覺得這些作品把平常說不出來的話、不知道如何表達的東西,幫忙傳達出來。希望大家能從中獲得共鳴。
—塩田千春 (節選自天下雜誌專訪)
作品《靜默中》,「椅子」在不存在中可以感受到曾經存在
毛線不斷纏繞、糾結、延展;應該要讓人感到壓迫且煩躁的線條,看著卻覺得心裡很平靜,只想瞇著眼睛細細去看那些線與線之間的牽連。
紅線是羈絆、是熱情、是祝福、是血液,在層層疊疊出的混亂中尋求安定,搭在船上不知開往何處;像那群偷偷搖擺著而發出聲響的行李箱,承載太重的曾經存在卻又能輕輕地回憶。
《集聚—找尋目的地》,行李箱代表一個人、一段回憶、或是一場義無反顧的旅途
不禁想著撤展時是否要用一把剪刀剪去所有毛線,在一次次纏繞之後又再度剪斷。人生是不停糾結後又失去一切然後重新填滿,透過失去與擁有的不斷重複,感受每次的變化。
回家的感覺是回到老家?還是回到子宮?想回到最初的自己,但那個自己又在哪裡呢?
喜歡展覽最後訪問一群十歲小孩對於靈魂的看法,各種回答都超齡到讓我驚訝。
「我覺得靈魂是當你和一個人很親近時,你就會看見他的靈魂。」
「當我很傷心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到我的靈魂也在哭泣。」
「我覺得爸爸媽媽分別給了我一些靈魂,然後再由我讓它們長大。」
我也說不出來對靈魂是什麼樣的看法,因為常覺得它一下消失一下出現,讓我摸不著頭緒。想看清楚甚至接近自己的靈魂,用的方法或許會很極端,但說不定那是一個重生的契機;當有勇氣踏上,也許能併發意想不到的潛能。可惜那股勇氣不是人人都有,最難去了解與面對的,就是自我本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