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慢慢來,不急

#04 慢慢來,不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愛台東的稻米

我愛台東的稻米

▍2018年倒數兩週,我在台東體驗遠距工作

事情是這樣的,2018年11月與朋友碰面,她說要去台東打工換宿兩週,當時,心理響起個聲音:「體驗遠距工作的機會來了!!!」。當時,我剛結束一份正職,手邊有兩份FB小編的案子,時間可、地點佳、情境符合設定,不去實在對不起自己,於是跟”慢慢來不急”民宿的管家LaLa喬好時間,告知雇主我的行程讓他們放心,訂好車票、收好包袱就出門工作去啦~


店貓迎接你

店貓迎接你

我很喜歡台東,每次到這裡,總能讓我不自覺慢下來,學會體驗生活,距離上次到台東已過了4年,車站變得更有設計感,街道商家也不一樣了。第一天到民宿已是下午時分,來迎接我的是隻圓滾滾的店貓,名叫胖(男)(牠很自來熟的,隔天就爬上我的床),管家LaLa大致解釋了工作項目,安頓好行李,隔天再開工。

人生第一次跟寵物睡覺

人生第一次跟寵物睡覺

兩週做了哪些工作?

1份民宿工作:民宿是1~3層的建築,3樓是背包客棧,2樓是瑜珈教室,1樓是餐飲。工作包含換床被單、掃地、清潔二三樓陽台、掃2兩間廁所、瑜珈教室、幫管家備食材跟洗碗盤,所以工作由兩到三個小幫手一起完成。對了!偶而要餵店貓,工作時間是輪班性質,分為早中午三班,兩週工作有三天的假可休。除了在這三層工作,其中三天的時間,我也到另一間民宿支援跨年活動,在位於都歷的超美海邊,吃了LaLa手工美味餐,洗了人生單次最多的碗盤,跟一群人愉快的度過跨年。

比起切菜我更喜歡洗碗

比起切菜我更喜歡洗碗

2份FB小編的工作:其中一份是咖啡店粉專,發文時間固定,文章內容事先喬好,另一份是外籍瑜珈老師的粉專,主要是英翻中,回答粉絲問題,時間較為不一定,在台東期間跟案主用Line溝通,用零碎的時間發想文案,民宿下班時完成作品。還記得有一天休假時,其他小幫手出去玩,我從早到晚待在丹堤咖啡店,很認命的趕交稿。

遠距工作實驗心得

兩週內,我同時進行了三份工作,檢視成果,時間/專案管理技能OK,遠距溝通能力OK。

這次的實驗,我發現我需要固定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7點起床,然後開始工作,11點左右睡覺,身為人類圖意志力中心空白的我,體驗到規律性原來對我而言很重要啊!!

也許大多數的人,都很嚮往自由的工作時間,實際上,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時間自由不適用每個人,而且,自由工作時間的前提,就是自律性跟專業度要夠高,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之下,必須如期完成工作,定力不夠的人,時間很容易就拿去吃喝玩樂啦。

好山好水好食物



藍天白雲做瑜珈

藍天白雲做瑜珈

工作之餘,當然也要好好享受,我住的民宿離海邊超近,腳踏車5分鐘就到了,有一次,白天我去海邊時,發現居然有個床墊,於是就聽著海浪聲,做著瑜珈,感覺超級放鬆舒服。


民以食為天,好吃東西太多了!

民以食為天,好吃東西太多了!

台東的食物也讓我大為滿足,由於我吃方便素,本來很煩惱沒東西可以吃,打開Google地圖一搜尋發現,素食店家好多,價格便宜又大碗,兩週吃得太爽的結果,讓我胖了一公斤,可見得我吃得多開心。

生活選擇權

「Some people want it to happen, some wish it would happen, others make it happen. 」有些人想要事情發生,有些人希望事情發生,其他人讓事情發生。~Michael Jordan麥可 喬登
台東丹堤咖啡店展示

台東丹堤咖啡店展示

常聽到很多朋友說,我不喜歡現在的生活,但是別無選擇。我覺得,每個人都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只是沒有踏出那第一步,只是想得有點多,只是還在等待…

別等了,等再久事情還是躺在那裡,不如今天就當那個讓事情發生的人吧!

祝福你,享受人生的旅程,我們下次見💗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下「追蹤」或「打賞」,感謝您的肯定。

avatar-img
人類圖的哲學思考的沙龍
78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朋友說興趣玩玩就好,做喜歡的事情真的能賺錢嗎?」 「家人說公務人員比較穩定,可是我考好久都沒考上,要繼續考嗎?」 「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每天上班都好痛苦,又不知道該換什麼工作?」 曾經,我的心中也有上述的疑問,不如換個角度思考,與其說是賺錢,把視野拉到更高的地方!
我在18年間試過20個工作,不穩定的工作狀態,讓我嚴重懷疑人生。直到認識了人類圖,了解「G中心空白」的我,換工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為我忽略了內在的聲音,只是隨著他人的價值觀而選工作。2020年,對我來說是挑戰卻又豐收的一年,我的職場經歷跟坐雲霄飛車般一樣刺激!
你一定認識這樣的人,每天充滿動力的起床,工作之餘還能做喜歡的事,有活力得過每一天;相反的,有些人常唉聲嘆氣,過著怨天尤人,過著數饅頭的日子。 兩者間的差異,就是有沒有找到你的「為什麼」。
「朋友說興趣玩玩就好,做喜歡的事情真的能賺錢嗎?」 「家人說公務人員比較穩定,可是我考好久都沒考上,要繼續考嗎?」 「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每天上班都好痛苦,又不知道該換什麼工作?」 曾經,我的心中也有上述的疑問,不如換個角度思考,與其說是賺錢,把視野拉到更高的地方!
我在18年間試過20個工作,不穩定的工作狀態,讓我嚴重懷疑人生。直到認識了人類圖,了解「G中心空白」的我,換工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為我忽略了內在的聲音,只是隨著他人的價值觀而選工作。2020年,對我來說是挑戰卻又豐收的一年,我的職場經歷跟坐雲霄飛車般一樣刺激!
你一定認識這樣的人,每天充滿動力的起床,工作之餘還能做喜歡的事,有活力得過每一天;相反的,有些人常唉聲嘆氣,過著怨天尤人,過著數饅頭的日子。 兩者間的差異,就是有沒有找到你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