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梵谷:掙扎,見於白皙纖瘦的女體,也見於黑色糾結的樹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梵谷檔案》是以荷蘭梵谷博物館所收藏的梵谷書信為基礎寫成的一系列文章,算不上是有系統的介紹梵谷的生平,更像是黑澤明的電影《夢》中的一段。電影中的主角走入梵谷的畫中場景,在蕭邦《雨滴前奏曲》的背景前,行經《隆瓦橋畔的洗衣婦》和《豐收》的麥田,最後走入繪畫的本身,見證了槍響與麥田群鴉的一刻。發表在這裡的《梵谷檔案》則是以文字和圖像為媒介的一場遊歷。

本文是《梵谷檔案》的第十七篇,您可以在這裡讀到先前的文章。

・・・・・・・・

沙丘、疏林與石楠地,這是荷蘭上費呂沃國家公園,迥異於萊茵河下游的水鄉澤國,卻是極其美麗的旱地風景。據說這地景形成於上個冰河期,如今作為國家公園,居住著馬鹿、西方狍、野豬和來自裏海的摩弗倫羊,此外還有野狼、狐狸等,是西北歐最大的低地保護區(佔地五十五平方公里)。人們最愛夏季造訪,騎著共享單車敞徉沙丘與紫色花朵的石楠荒原,看天光雲影變幻,但這裡即便在清寒的春天和寒凍的秋冬也總是不乏訪客,而且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到此造訪一座名為克勒勒穆勒的博物館,這裡收藏許多名家繪畫,包括莫內、畢卡索、修拉、蒙德里安等等。不過多數人來此通常只為了看另一位畫家的作品——文森・梵谷。

克勒勒穆勒博物館擁有全球第二大的梵谷收藏,僅次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這裡收藏梵谷近九十幅油畫,和超過一百八十幅素描,「梵谷檔案」系列文章裡出現過的許多畫作都在此地的「梵谷畫廊」永久展示(下圖)。

克勒勒穆勒博物館的「梵谷畫廊」

克勒勒穆勒博物館的「梵谷畫廊」

許多人到此為了一睹名畫真容,例如《夜間的咖啡座》(見梵谷檔案之三)、《有絲柏樹與星星的道路》(見梵谷檔案之十)等,但我們可能在此地收藏的大量素描中更能一窺畫家之為畫家的心路歷程。

一八八一年畫家的野地寫生《多德烈赫的風車》就是這樣一幅饒富趣味的畫作。畫家以以鉛筆、黑色和綠色炭筆、墨水和不透明水彩,在極為普通的直紋紙上描摹出五河匯流的多德烈赫島上密集的風車。雖然畫家筆力還待鍛鍊,但素材的使用顯然極為高明,巧妙捕捉因雨雲低壓而無限陰霾的天空,和那天色在綠野的投映。

梵谷素描《多德烈赫的風車》

梵谷素描《多德烈赫的風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19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芳菲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印象派大師
avatar-img
那瓜書房|Nakao Eki
87會員
300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2022/07/17
意外事件發生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籌備「印象派滋味」展覽期間。參展畫作被送交X光掃描,於是發現名為《農民女子頭像》的梵谷油畫背後隱藏一幅畫家自畫像,被層層膠水和紙板掩蓋。
Thumbnail
2022/07/17
意外事件發生在蘇格蘭國家美術館籌備「印象派滋味」展覽期間。參展畫作被送交X光掃描,於是發現名為《農民女子頭像》的梵谷油畫背後隱藏一幅畫家自畫像,被層層膠水和紙板掩蓋。
Thumbnail
2022/04/01
澤倫斯基站在飄雪的基輔街頭,對著鏡頭說,春天到了,下雪了,春天是這樣的,也有戰火般嚴酷的一面。這段話驚人之處,不僅在於真誠和詩意,更在於近乎局外旁觀的冷冽清醒,甚至,近乎藝術的昇華。
Thumbnail
2022/04/01
澤倫斯基站在飄雪的基輔街頭,對著鏡頭說,春天到了,下雪了,春天是這樣的,也有戰火般嚴酷的一面。這段話驚人之處,不僅在於真誠和詩意,更在於近乎局外旁觀的冷冽清醒,甚至,近乎藝術的昇華。
Thumbnail
2021/11/27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Thumbnail
2021/11/27
圍繞這個名字,我們的時代又塑造出一種迷思:藝術之美經常以心智為代價。這裡面帶著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但歸根到底,這種浪漫正是詩人奧登在古典名家的畫作中觀察到的現實。在任何時代,人們都冷漠看待他人的痛苦,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冷漠被重新以溫情包裝,化為文字或影像,總能賺人熱淚,但那裡面往往沒有真正的同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畫作記憶 這裡距離上一個創作的地點大約 150 公尺左右,剛好有一塊小空地可以停車。於是就把車子停下來,尋找作畫的景物。旁邊就是農家,是那種非常傳統的三合院。房子的拐角處有一棵不知道是什麼樹的樹,反正就是海邊常見的這種樹。旁邊是一個破舊的房子,破舊的紅磚房。這兩個元素其實還是蠻好看的。配上小路,將
Thumbnail
畫作記憶 這裡距離上一個創作的地點大約 150 公尺左右,剛好有一塊小空地可以停車。於是就把車子停下來,尋找作畫的景物。旁邊就是農家,是那種非常傳統的三合院。房子的拐角處有一棵不知道是什麼樹的樹,反正就是海邊常見的這種樹。旁邊是一個破舊的房子,破舊的紅磚房。這兩個元素其實還是蠻好看的。配上小路,將
Thumbnail
很多人都喜歡去北海道的美瑛,那裡有著平坦如詩如畫的山丘與平原,迆離百里,像是一張張大地編織的地毯,偶爾出現幾顆遺世獨立的樹,就顯得詩意萬分。  人們為那些樹取下了一個個好聽的名字,不管春夏秋天,美瑛的樹與平原山丘之間的對話,那些大地的畫作,都吸引着無數的人前往。  金黃季節,我們來到了池上,已經
Thumbnail
很多人都喜歡去北海道的美瑛,那裡有著平坦如詩如畫的山丘與平原,迆離百里,像是一張張大地編織的地毯,偶爾出現幾顆遺世獨立的樹,就顯得詩意萬分。  人們為那些樹取下了一個個好聽的名字,不管春夏秋天,美瑛的樹與平原山丘之間的對話,那些大地的畫作,都吸引着無數的人前往。  金黃季節,我們來到了池上,已經
Thumbnail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以「拾穗」和「晚禱」留名藝術史的田園畫家米勒,身處藝術榮耀貴族的時代,卻堅決不替權貴作畫,秉持「為永恆作畫」的信念,紀錄世間真善美。被譽為台灣新詩田園詩代表的吳晟,全心全意描繪農村風光,可說是詩壇現代米勒,歷時十四年寫成的詩集《他還年輕》,字裡行間滿是對土地與生命的關懷。
Thumbnail
以「拾穗」和「晚禱」留名藝術史的田園畫家米勒,身處藝術榮耀貴族的時代,卻堅決不替權貴作畫,秉持「為永恆作畫」的信念,紀錄世間真善美。被譽為台灣新詩田園詩代表的吳晟,全心全意描繪農村風光,可說是詩壇現代米勒,歷時十四年寫成的詩集《他還年輕》,字裡行間滿是對土地與生命的關懷。
Thumbnail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 描寫的是往昔懷才不遇的文人 深入大自然的懷抱,療癒並提昇自我 今、身處人慾橫流的現代人 也經常被這個世道輾壓的無法喘息……
Thumbnail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 描寫的是往昔懷才不遇的文人 深入大自然的懷抱,療癒並提昇自我 今、身處人慾橫流的現代人 也經常被這個世道輾壓的無法喘息……
Thumbnail
畫家形容樹根「瘋狂且狂熱的紮根於大地,又被風暴撕去了大半」。之所以要畫西恩和樹根,是因為畫家「想表達人生的掙扎」,這掙扎「見於白皙纖瘦的女體,也見於黑色糾結的樹根」。
Thumbnail
畫家形容樹根「瘋狂且狂熱的紮根於大地,又被風暴撕去了大半」。之所以要畫西恩和樹根,是因為畫家「想表達人生的掙扎」,這掙扎「見於白皙纖瘦的女體,也見於黑色糾結的樹根」。
Thumbnail
秋季賞銀杏,是生活裡的詩歌畫作,今年,我行動了。 第一次發現銀杏很美,是在2017年的釜山之旅,翠綠的葉形,倚在山寺屋簷旁,亂哄哄的人聲中,我聽到寂靜之音,似乎對我傳遞些什麼。
Thumbnail
秋季賞銀杏,是生活裡的詩歌畫作,今年,我行動了。 第一次發現銀杏很美,是在2017年的釜山之旅,翠綠的葉形,倚在山寺屋簷旁,亂哄哄的人聲中,我聽到寂靜之音,似乎對我傳遞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