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簡單易懂」並不簡單:寫作的普及性與精簡度(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在樹洞中的討論,覺得挺有意思的,拿來講一下。這篇多為個人的經驗跟想法,沒有學理或是論文可以看。

先提一下個人紀錄,筆者從2007年開始寫部落格,確定記錄在電腦中,有編號的文章,大概1,000篇以上,平均超過2k字。去年開始的方格子專欄,20多個系列短篇,平均超過8k字,其餘的草稿跟未編號隨筆,沒有去算。如果要把2015年開始的臉書算進去,平均應該可以達每周2篇,每篇1k字以上吧。若再把2007年以前在論壇,或BBS年代的廢話算進去,應該會更多。

嗯,應該遠遠不如寫作專家,但要稱廢文高手應該是沒太多問題。

寫作要練,最好找人指導

總之呢,筆者個人的經驗是,要把一個有符合三段論的論述好好寫出來,或是至少有條理的敘述自己的想法,沒練個二、三年應該做不到。除非你有人帶,教你潤飾文章,不然就真的是個人天賦很強。其實,看網路上的背景,有人社科基礎的,出社會後寫東西應該都符合這些基本條件。

有人帶的成長速度會很快,筆者就曾經請前輩指導過,好好學被劃掉的重點,會比自己反覆練習快好幾倍。尤其是有專業性知識的部分,不懂就是請教其他老師、學長姊,別在那邊自己查網路後望文生義。等到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能夠好幾個理論學說去解析,或反過來用現象去判斷理論的適用性,應該十年時光就過了。

這期間還得要讀很多書、累積很多經驗,請牢記中學課本這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那麼,為何有人寫出來的東西,依然會欠缺普及性?

raw-image

文長會勸退讀者,也不見得代表品質

筆者的看法,這是資料看的不夠多,導致必須用非常多繞圈的方式去闡述一件事情,又稱為套套邏輯。但這也必須講清楚,寫作的對象若年齡層低、知識水準不夠,你還是得繞一大堆圈去闡述,不然人家看不懂。

這兩種繞圈法表面上似乎一樣,內涵可是差很多。最大的差異是,套套邏輯的繞圈,是A套B、再套C、然後套回A,為了教學需求的繞圈,是A繞A+回來,再繞去B+解釋,接著把C到C+談一次。

套套邏輯,放大規模來看就是一個大圈,繞來繞去回來指向原點;教學用的多面向解釋,會像是好幾個小圈排成梅花狀,但全部指向圓心。兩者差異很大,但對閱讀能力不夠的讀者來說,看起來「都很像是為了解釋同一件事情一直繞來繞去」。

網路上就出現看到長文就跳到結尾(按end鍵)、或開頭要講文長慎入的文化。這種心態導致懶人包的弊病。原本為了把事情簡化解釋的懶人包,卻常常變成修飾辯護用的政策文宣包,而且各方陣營都會抓著自己的當寶,拿著敵方的痛打,但在一般人眼中,兩邊根本沒有差別。

不過在有閱讀訓練過的人看來,差異會非常之大,最大的差異在論證品質,以及敘述迴圈的繞法。嘛,總之這不是筆者這篇的主題,就先跳過。

普及性跟精簡度能否兼顧?

普及性跟精簡度,是否無法兼顧?

這邊先說明,普及的意思,是要正確表達內容的含義並推廣,但現今許多人所謂普及,比較像是在傳教。普及跟傳教,差別在於有沒有讓你去論述,准不准你論述,不僅正面還得反面討論,通通不准反駁的,已經不止是傳教士,是狂信徒。

回到主題,筆者認為這要看題目而定,越是簡單的道理越可行,像是水往低處流這種論述。而這隱含著一個道理,因為太過簡單到日常可知,人類生活常識所觸及,故我們在看到這種論述的同時,可以馬上有各種經驗協助理解。

這其實有擔任過幼教的老師,應該就很清楚筆者想表達的意思,幼兒園的小孩真的是白紙一張,你認為非常簡單的事物,解釋起來都很困難,因為小寶貝們根本沒經歷,無法理解你想描繪的對象。我們得用各種具象的描述協助理解,在沒有教具可用的情況下,要從抽象化的概念變成圖像式的描述,敘述長度就會膨脹。

筆者的意思是,從幼教跟安親班的經驗,可以這樣對讀者說:

「你想要闡述的主題,以及其受眾對象,兩者的知識背景需求落差越大,就越難兼顧普及與精確性。」

好比說,我們以前在物理所開會,講者秀出的圖片、敘述的文字,對我們來講都是基礎,但拿去給中學生看,根本是有字天書。而會議可以很精簡的結束,講者能夠兼顧普及與精確,完全是我們的物理底子夠厚,參與者的程度落差很小。

但若筆者想要把一場奈米材料性質的會議內容,拿出去給社科所的人看呢?恐怕得把會議敘述擴充好幾倍,才可以兼顧到普及與精確性。因為,社科所的人的物理基礎,恐怕最高就是台灣的高中程度,筆者得把內容一條條都額外解釋,還要插圖表達,不然一定失敗。想要精簡化嘛……還是算了,我們又不是想要傳物理教。

普及化跟精簡的能力,也是一門專業

所以各位讀者可以理解到,筆者為何寫東西的廢文感很重?這往往代表您的程度已經上來了,覺得許多道理不用說也會,何必多此一舉繞個圈子講,裁掉那段、減掉這段還是可以懂啊!!!

這應該是筆者要對您說「厲害!佩服!」才是,表示您的程度超過這篇文章很多很多了。

精煉文字的過程,個人回顧過去寫的文章,大概花了十年有餘,才能把各種大學以上的知識,修飾到中學生可以看懂的程度(看文章內容而定)。這可是筆者自己也有教書的經驗,可以隨時調整敘事內容的結果,換作是完全沒有教學經驗的學者專家,恐怕是做不到的。

簡單說,就是普及化跟精簡度,也是一門專業,不花時間去練,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3.4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幻想跟迷惘很接近,但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真要說的話。先感受到迷惘,最後開始幻想的,會比直接進入幻想階段的要難救的多。對職涯的幻想,一定來自於不理解,這在哪種行業最多?「政治人物」、「演藝人員」。
Thumbnail
2025/05/04
幻想跟迷惘很接近,但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真要說的話。先感受到迷惘,最後開始幻想的,會比直接進入幻想階段的要難救的多。對職涯的幻想,一定來自於不理解,這在哪種行業最多?「政治人物」、「演藝人員」。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Thumbnail
如果想要「快速寫作」,絕對不是只有打字速度快這回事,而是要從「如何有效率寫這篇文章」開始談起。
Thumbnail
我不太清楚新手寫作者到底是出自於哪來的自信,認為只要把專欄塞得滿滿多元,就會很吸引人。可是在實際的內容市場上,這種豐富、多元的內容滿街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看在讀者眼裡,他們只會覺得「呃,你就一個小作者寫出來的觀點大概也不怎樣吧?光看標題就知道是那種隨便搜一下都有的農場文章。」
Thumbnail
我不太清楚新手寫作者到底是出自於哪來的自信,認為只要把專欄塞得滿滿多元,就會很吸引人。可是在實際的內容市場上,這種豐富、多元的內容滿街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看在讀者眼裡,他們只會覺得「呃,你就一個小作者寫出來的觀點大概也不怎樣吧?光看標題就知道是那種隨便搜一下都有的農場文章。」
Thumbnail
之前說到寫小說到底需不需要文筆。那今天來講一下文筆練習的誤區好了。包括我自己以前也都以為所謂的「文筆」就是把一個句子堆疊越多越罕見,奇怪的詞彙,越多比喻摹寫,就是文筆好。其實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誤區。   所有東西都有一個平衡性在,並不是把一個句子堆疊了一堆形容詞就會達到效果。有一
Thumbnail
之前說到寫小說到底需不需要文筆。那今天來講一下文筆練習的誤區好了。包括我自己以前也都以為所謂的「文筆」就是把一個句子堆疊越多越罕見,奇怪的詞彙,越多比喻摹寫,就是文筆好。其實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誤區。   所有東西都有一個平衡性在,並不是把一個句子堆疊了一堆形容詞就會達到效果。有一
Thumbnail
有些道理很基本,基本到看太多次,以為已經會了,跟著這本書又讓我重新思考一次。 這篇文章分享三點讓我感觸最深,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理解的寫作核心觀念。
Thumbnail
有些道理很基本,基本到看太多次,以為已經會了,跟著這本書又讓我重新思考一次。 這篇文章分享三點讓我感觸最深,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理解的寫作核心觀念。
Thumbnail
話說…好像大家都對寫小說的技巧滿感興趣的。 那我就托個大,🤭🤭🤭將自己在格子內的留言、建議稍稍整理起來~ 大家不甘嫌、讓我來碎碎唸吧! 這邊是比較零碎偏散文類的小說,以下是我給出的建議。 說真的,我覺得妳的作品偏散文類,如果真要寫出幾千字的短篇小說,那還得練! 可以嘗試先由描述事件,就
Thumbnail
話說…好像大家都對寫小說的技巧滿感興趣的。 那我就托個大,🤭🤭🤭將自己在格子內的留言、建議稍稍整理起來~ 大家不甘嫌、讓我來碎碎唸吧! 這邊是比較零碎偏散文類的小說,以下是我給出的建議。 說真的,我覺得妳的作品偏散文類,如果真要寫出幾千字的短篇小說,那還得練! 可以嘗試先由描述事件,就
Thumbnail
  諸君。   寫大綱,實在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啊......   小說家平常是如何工作的呢,平平淡淡、日復一日?可以這麼說,其中,大綱是幾乎每一位小說家寫作時都會借助的工具之一。   文字必然包含「內容」,因此每一個說書人勢必需要事先知道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才能將故事寫出來。
Thumbnail
  諸君。   寫大綱,實在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情啊......   小說家平常是如何工作的呢,平平淡淡、日復一日?可以這麼說,其中,大綱是幾乎每一位小說家寫作時都會借助的工具之一。   文字必然包含「內容」,因此每一個說書人勢必需要事先知道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才能將故事寫出來。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詞{寫作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要用「養」的!}很合我的想法。所以的「養」是要慢慢培養,無法急就章,不是用「教」,用套「公式」的。 . 為什麼呢? 1.坊間作文補習班教「作文公式」,讓孩子去套公式,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這是短視的作法,即便是會考或學測也佔不到便宜。「千篇一律」無法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這個詞{寫作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要用「養」的!}很合我的想法。所以的「養」是要慢慢培養,無法急就章,不是用「教」,用套「公式」的。 . 為什麼呢? 1.坊間作文補習班教「作文公式」,讓孩子去套公式,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這是短視的作法,即便是會考或學測也佔不到便宜。「千篇一律」無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