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你有沒有可能其實是小說裡的角色?談「小說世界論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一些故事裡,角色發現自己只是「故事裡的角色」,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人,例如《蘇菲的世界》裡的蘇菲。這種設計是一種後設手法,打破第四面牆來創造讀者意想不到的走向。

raw-image

讀者知道自己在讀虛構故事,虛構世界裡出什麼事都不奇怪,甚至可以發生邏輯上矛盾的事情,但要是虛構故事的角色忽然發現「自己」是虛構故事的角色,那就特別了。因為在這種時候,他擁有了關於真實世界的知識,以致於知道自己不是真實世界的人,只是真實世界的小說家創作出來的角色。

這種作品很有趣,但也讓我們有靈感去擔心:有沒有可能我也像蘇菲一樣,其實是小說裡的角色,只是蘇菲察覺了,而我還被蒙在鼓裡?

「怎麼可能?」如果我是小說裡的角色,那我的所有心情和行動不就都是小說家安排的?我可沒感覺到自己的一言一行背後有這種計畫!確實,不過蘇菲當初也沒感受到,不是嗎?

拿自己的經驗來說明自己不是小說角色,這行不通──因為我們總是可以想像某個虛構故事,其主角(或更糟的:運氣最差的某個小角色)過往的經歷和心境跟你一模一樣,要是他沒認出自己是小說角色,你沒道理認得出來。

讓我們把上述這種對照的談法稱為「小說世界論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03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來去問哲學家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家安的沙龍
836會員
10內容數
你好,我是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致力於哲學和批判思考教育,代表作為《哲學哲學雞蛋糕》和《画哲學》。「來去問哲學家」是我的互動專欄,歡迎大家點上方地球或來此對我提問→ https://bit.ly/3oI46wL。 《來去問哲學家》這專欄每個月回答一則讀者提問,歡迎丟問題給我 📮
朱家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6
我們之所以知道其他個體有意識,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掌握了他們的「內在本質」。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小狗的角度去感知過這個世界,我也從未以我的伴侶的主觀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我依然十分肯定我的小狗和我的伴侶有意識和感覺,而這是基於很合理的「實用考量」
Thumbnail
2022/06/16
我們之所以知道其他個體有意識,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掌握了他們的「內在本質」。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小狗的角度去感知過這個世界,我也從未以我的伴侶的主觀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我依然十分肯定我的小狗和我的伴侶有意識和感覺,而這是基於很合理的「實用考量」
Thumbnail
2022/05/05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2022/05/05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2021/08/24
一百多隻走私貓安樂死,許多人難過,我們通常也不會否認這些貓的處境值得同情。然而除了難過和同情這類情感,我們還有哪些基礎可以用來思考人類該如何對待動物? 以下我說明一些容易漏掉的點,這些點加起來,會是一個「有明確立場的動物權主張」。
Thumbnail
2021/08/24
一百多隻走私貓安樂死,許多人難過,我們通常也不會否認這些貓的處境值得同情。然而除了難過和同情這類情感,我們還有哪些基礎可以用來思考人類該如何對待動物? 以下我說明一些容易漏掉的點,這些點加起來,會是一個「有明確立場的動物權主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曾經在科幻小說中提出一個叫「絕對空間」的概念,從某個程度來看,它就是真正的空間。 然後許多的電影或傳說的經典角色橫空出世,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和二郎神「楊戩」等都來幫電腦人男主角對付來自反世界的邪惡力量,這邊用到的概念就是「倒影世界」。 這個概念很多哲學家都用過,就像「柏拉圖」形容人類的處境就
Thumbnail
我曾經在科幻小說中提出一個叫「絕對空間」的概念,從某個程度來看,它就是真正的空間。 然後許多的電影或傳說的經典角色橫空出世,像是神探「福爾摩斯」和二郎神「楊戩」等都來幫電腦人男主角對付來自反世界的邪惡力量,這邊用到的概念就是「倒影世界」。 這個概念很多哲學家都用過,就像「柏拉圖」形容人類的處境就
Thumbnail
忙著整理文稿,讀完幾篇舊文,突然又遲疑起來。 以前總是說,千萬別和小說家當朋友,因為他們會不知不覺得把你寫進他們的小說裡。而且有時還硬套上了扭曲的情節,讓你百口莫辯。 但寫作本是如此。即使是虛構的小說,也要有真實的人物原型,才可能成為有血有肉有說服力的角色。問題是,這樣鮮活靈動的人物,難免就有人要聞
Thumbnail
忙著整理文稿,讀完幾篇舊文,突然又遲疑起來。 以前總是說,千萬別和小說家當朋友,因為他們會不知不覺得把你寫進他們的小說裡。而且有時還硬套上了扭曲的情節,讓你百口莫辯。 但寫作本是如此。即使是虛構的小說,也要有真實的人物原型,才可能成為有血有肉有說服力的角色。問題是,這樣鮮活靈動的人物,難免就有人要聞
Thumbnail
過去在設計奇幻世界觀的時候,我最常遇到的自我懷疑叫做: 「這樣寫合理嗎?」 即便我們都知道,奇幻本身就是一個常存不合理與超脫現實的虛幻環境,但身處在「現實」的我們,總是會忍不住想要服從現實,因為「對世事常理的理解,是深受現實世界所打造」。這些都是所謂的「人類之心」。但卻也是不太必要的自我設限。
Thumbnail
過去在設計奇幻世界觀的時候,我最常遇到的自我懷疑叫做: 「這樣寫合理嗎?」 即便我們都知道,奇幻本身就是一個常存不合理與超脫現實的虛幻環境,但身處在「現實」的我們,總是會忍不住想要服從現實,因為「對世事常理的理解,是深受現實世界所打造」。這些都是所謂的「人類之心」。但卻也是不太必要的自我設限。
Thumbnail
在一些故事裡,角色發現自己只是「故事裡的角色」,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人,例如《蘇菲的世界》裡的蘇菲。這種設計是一種後設手法,打破第四面牆來創造讀者意想不到的走向。 讀者知道自己在讀虛構故事,虛構世界裡出什麼事都不奇怪,甚至可以發生邏輯上矛盾的事情,但要是虛構故事的角色忽然發現「自己」是虛構故事的角色?
Thumbnail
在一些故事裡,角色發現自己只是「故事裡的角色」,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人,例如《蘇菲的世界》裡的蘇菲。這種設計是一種後設手法,打破第四面牆來創造讀者意想不到的走向。 讀者知道自己在讀虛構故事,虛構世界裡出什麼事都不奇怪,甚至可以發生邏輯上矛盾的事情,但要是虛構故事的角色忽然發現「自己」是虛構故事的角色?
Thumbnail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837 這是許多人口中的哲學經典,但或許就像《槍砲、病菌與鋼鐵》一般,沒幾個人真正讀過,而只是把這本書名如同海德格的存在主義一般掛在嘴邊當作書袋的內容物,以便隨時掉落。 這本書以
Thumbnail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837 這是許多人口中的哲學經典,但或許就像《槍砲、病菌與鋼鐵》一般,沒幾個人真正讀過,而只是把這本書名如同海德格的存在主義一般掛在嘴邊當作書袋的內容物,以便隨時掉落。 這本書以
Thumbnail
擁有什麼特點、要素的文本,可以被稱為小說? 在筆者任教的機構中,一學年分為三學期制(每學期3個月),課程採混齡制,語文課學生年齡層為12-14歲,這學年課程從詩、散文、小說,和孩子一起探索三種不同的文體、文本賞析和創作。
Thumbnail
擁有什麼特點、要素的文本,可以被稱為小說? 在筆者任教的機構中,一學年分為三學期制(每學期3個月),課程採混齡制,語文課學生年齡層為12-14歲,這學年課程從詩、散文、小說,和孩子一起探索三種不同的文體、文本賞析和創作。
Thumbnail
  除了寫小說以外,看小說也是我人生的最大樂趣。
Thumbnail
  除了寫小說以外,看小說也是我人生的最大樂趣。
Thumbnail
我建議學校圖書館多購入不同類型的小說,不要過度審查過濾,不僅如此,還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小說,邀請作家或評論家到校跟同學分享交流,從小說中建構另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想像世界,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能為這個地方締造更好的未來。
Thumbnail
我建議學校圖書館多購入不同類型的小說,不要過度審查過濾,不僅如此,還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小說,邀請作家或評論家到校跟同學分享交流,從小說中建構另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想像世界,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能為這個地方締造更好的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