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說吃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很多人來說,餐桌上的白米飯是不重要的,我來宜蘭之前也是這麼想,米隨便買隨便吃,但等到一家搬到宜蘭,從事自產自銷的稻農生涯後,對於飯的想法才從頭開始翻轉。

米有梗米、秈米之分,以外觀來說,梗米是圓米,秈米是長米,然後秈米又有軟硬之分,像泰國米粒粒分明,鬆散不黏密,這就是硬秈;而很多台灣小農在種的台中10號秈稻,就是帶有一點黏性的長米,屬於軟秈,但目前市面上最多的,還是圓米。

我們家一開始也是從台中秈10種起,因為他的病蟲害少,環境適應力強,但我不是很喜歡他的風味口感,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們家便專種起台南16號的梗米。常常講到這裡,就開始有人搞不清了,問說你們在宜蘭種米,怎麼米叫台中或台南?這個部分就有緣由來解釋;米跟我們人一樣,是有祖籍的,像台南16號米,是由台南農改場所研發出來的,所以就以台南開頭作為名字,也代表了這支米種的祖籍來自哪裡,所以不管全台灣他被種在哪裡,都叫台南16號米;只是市面上銷售時,為了怕客人弄混淆,再加上行銷上的考量,就給了這些不同品種的米,另外取了名字,像是早之前的芋香米啦、晶鑽米啦之類的,無不是從米的外觀、特性來取名;但最近我在超市看到的米,取名方向又彎了一個方向,往更浪漫更讓人愉悅的方向走去,像是白雪的米、美人米這樣的。

舒國治老師在書裡曾說,米是謙謙君子,他適合搭配每道菜色,不論葷素奢儉,但身為主食的米,又常在大口扒飯中,讓他退隱成了配角,我們常在飯桌上,說這個魚好吃,這道肉做的美味,卻少聽到有人說,這米飯真是好吃。

身為稻農之妻,我自然希望大家多吃點米飯,因為有部分餐飲場域是沒有提供米飯的,這點就讓我有些匪夷所思了。焦桐老師的書,有一篇寫羊肉爐的,特別提到賣羊肉爐薑母鴨這類的餐廳,只賣麵線而無販賣白飯,實在不大對,這個說法讓我心有戚戚焉;羊肉、薑母鴨,已經是重口味的食物,之後再蘸食腐乳醬,卻跟著用蔥油拌煮的麵線一起,豈不是膩上再加上膩嗎?我怎麼想,都想不出是怎麼衍生出這樣的搭配的。

台灣對待米的態度非常兩極化,要嘛會很隆重的向我們這樣的小農或是農會購買有機或友善米,以供日常煮食,要嘛不管陳米舊米,只要夠便宜能下肚就好。我跟我女兒,在某次的母女台北遊裡,去到一家位於士林的鐵板燒店用餐,這家店號稱白飯吃到飽,我們落座點餐後,白飯跟菜餚陸續上桌,餓壞的女兒迫不急待把一匙飯塞入口中,但隨即更快速的全部吐出來,只見她苦著一張臉說飯是臭的,我心想不會吧,趕忙用筷子捻起一口米飯放入嘴中,那味道酸,更帶著一股用菜餚都遮掩不了的臭味,禁不住,我也用餐巾紙遮掩著吐了出來。

環顧四週,似乎只有我們母女倆做此反應,旁邊還不乏大聲呼喊再來一碗米飯的顧客,讓我驚異非常。我知道小生意經營自是不易,踏入稻農這行業後,才知道一般外面的小攤,用的大多是一斤十幾塊的米,再高檔一點的餐廳,才有辦法用到幾十塊錢的米,但一般人對米的味道口感陌生至此,這實在讓我不解。

米是食品,既然是食品,自然就有保存期限,自家的米,是顧客訂了後才去碾製的,平時就放在專門的冷藏庫保存,所以保鮮期比較長,味道也比較好。那天的鐵板燒,我跟女兒只吃點的菜,碗裡的米飯則是一點也不碰,吃的差不多便匆匆離開,在米飯這上頭,只能說我們被家裡的好米給嬌寵慣了。

甚麼米適合甚麼料裡,講究一點的,也是有他的道理,民初飲食大家唐魯孫先生曾指出,炒飯要用廣東的紅絲苗米,方才鬆散可口,而這紅絲苗米就是長秈米的一種,因外型而取其名稱,由此可知,稻米的學問伸展開來,不是我們一般想像的那麼簡單,我認為,也只有從稻米開始好好吃飯,我們才有可以能真正落實食農教育,讓大家了解糧食的重要。

-----------------------------------------------------------------------------

◎喜歡歡迎贊助或訂閱

◎訂閱到期請到臉書私訊彭顯惠兌換米喔

◎工商時間,自家2022新米上市,想嘗鮮的也請上臉書找彭顯惠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愛吃白米飯, 自己吃的願意多花點錢, 但總是有迷思「買米當買花蓮或台東米」。看了這篇文發現自己似乎還沒選購過宜蘭米, 是否通路上的米廠都只限大廠有能力上架呢 ?
彭顯惠-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18
沒錯,一方面通路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所以會有很多安檢的要求,但這些安檢的費用對小農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所以的確只有大廠才能上的了大通路,而且這還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已。
avatar-img
彭顯惠的沙龍
1.5K會員
77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彭顯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
Thumbnail
對很多人來說,餐桌上的白米飯是不重要的,我來宜蘭之前也是這麼想,米隨便買隨便吃,但等到一家搬到宜蘭,從事自產自銷的稻農生涯後,對於飯的想法才從頭開始翻轉。 ◎喜歡歡迎贊助或訂閱 ◎訂閱到期請到臉書私訊彭顯惠兌換米喔 ◎工商時間,自家2022新米上市,想嘗鮮的也請上臉書找彭顯惠喔
Thumbnail
對很多人來說,餐桌上的白米飯是不重要的,我來宜蘭之前也是這麼想,米隨便買隨便吃,但等到一家搬到宜蘭,從事自產自銷的稻農生涯後,對於飯的想法才從頭開始翻轉。 ◎喜歡歡迎贊助或訂閱 ◎訂閱到期請到臉書私訊彭顯惠兌換米喔 ◎工商時間,自家2022新米上市,想嘗鮮的也請上臉書找彭顯惠喔
Thumbnail
原來好吃的米,真的光吃白飯就很Q彈、香甜。
Thumbnail
原來好吃的米,真的光吃白飯就很Q彈、香甜。
Thumbnail
龍岡在哪裡?米干又是什麼?「米干」是一種發源自中國的雲南的特色美食,從其名大概可以得知它是一種用「米」做的食物,口感吃起來平滑細緻,不比粄條Q,卻有種米製品的獨特純樸風味。現在不用遠赴雲南才能吃到,在台灣就能用銅板價吃到這番道地的滋味。
Thumbnail
龍岡在哪裡?米干又是什麼?「米干」是一種發源自中國的雲南的特色美食,從其名大概可以得知它是一種用「米」做的食物,口感吃起來平滑細緻,不比粄條Q,卻有種米製品的獨特純樸風味。現在不用遠赴雲南才能吃到,在台灣就能用銅板價吃到這番道地的滋味。
Thumbnail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你吃過哪些米呢? 滷肉飯、油飯、鮭魚壽司、泰式咖哩、蘿蔔糕 你知道你常吃的米飯長什麼樣嗎~ 來看看常見的米家族成員吧!
Thumbnail
你吃過哪些米呢? 滷肉飯、油飯、鮭魚壽司、泰式咖哩、蘿蔔糕 你知道你常吃的米飯長什麼樣嗎~ 來看看常見的米家族成員吧!
Thumbnail
1926年(昭和元年),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以「來自蓬萊仙島的米」之意涵,將台灣所生產栽種之梗米,命名為「蓬萊米」
Thumbnail
1926年(昭和元年),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以「來自蓬萊仙島的米」之意涵,將台灣所生產栽種之梗米,命名為「蓬萊米」
Thumbnail
我是在2010年6月20日到台南後壁去參加了芳榮米廠美雪姊主辦的「無米樂農村生活體驗活動」(那天主唱還是嚴詠能),也開始在相機中留有崑濱伯的身影。不過就像有遇過崑濱伯的人都知道,基本上只要你和他對到眼,他就會漾開嘴角的笑紋,反正先來合照一張就對了。 那是台灣面臨加入WTO的時代,也是以農立國、毀農
Thumbnail
我是在2010年6月20日到台南後壁去參加了芳榮米廠美雪姊主辦的「無米樂農村生活體驗活動」(那天主唱還是嚴詠能),也開始在相機中留有崑濱伯的身影。不過就像有遇過崑濱伯的人都知道,基本上只要你和他對到眼,他就會漾開嘴角的笑紋,反正先來合照一張就對了。 那是台灣面臨加入WTO的時代,也是以農立國、毀農
Thumbnail
PM9:30,是的今天忙到了PM9:30,真的很累也還未晚餐。 但我桌上擺了一碗白米飯,粒粒飽滿。 靠近一聞,除了米香還有一種大自然的味道。 饑腸轆轆的我將白米飯淋上了陳滷燉肉,迫不及待扒起了幾口。 隨著白米和陳滷燉肉入口,我想再累也昇華了。 一邊咀嚼一邊回想起這一碗白米飯…。 (可染品牌包裝設計作
Thumbnail
PM9:30,是的今天忙到了PM9:30,真的很累也還未晚餐。 但我桌上擺了一碗白米飯,粒粒飽滿。 靠近一聞,除了米香還有一種大自然的味道。 饑腸轆轆的我將白米飯淋上了陳滷燉肉,迫不及待扒起了幾口。 隨著白米和陳滷燉肉入口,我想再累也昇華了。 一邊咀嚼一邊回想起這一碗白米飯…。 (可染品牌包裝設計作
Thumbnail
米是亞洲諸國的主食,但是你吃的米跟你父母、阿公阿嬤是同一種嗎?很可能不是喔!
Thumbnail
米是亞洲諸國的主食,但是你吃的米跟你父母、阿公阿嬤是同一種嗎?很可能不是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