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名字這麼難記,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很不擅長記名字,見到一個人,或與朋友聊到某個共同的朋友,往往有關那個人的所有事我都記得,但是就是名字記不起來。
後來我發現這個毛病不是只有我有,身邊與我年齡相近的朋友都有這個困擾。說是困擾,因為我們知道當面叫錯別人名字,或忘了別人的名字,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而且我們也知道,每個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字,你記不得,似乎就是有點沒把他放在心上,瞧不起人家。
更麻煩的是,偶爾會有些報導或歷史故事會提到,誰誰誰很會記名字,甚至只要短暫見過一面的人,下次再見到就能叫出他的名字,有些企管的書也會強調,關心部屬,最基本的就是要叫得出他們的名字。
有一位好朋友跟我一樣,不擅長記名字,他是企業的高階主管,員工很多,但是他不想花時間刻意去記別人的名字,於是他想出一個妙招,當他新官上任時就會公告周知:「我罹患一種奇怪的症狀,就是不太能夠記住名字。」這麼一來,一舉免免除了失禮的困擾。
其實對任何人來講,名字都是不太容易記的,除非刻意地努力,原因很多,首先是我們大腦很喜歡規則,喜歡尋找模式,一個新的訊息要能夠跟大腦過去已知道的知識有連繫,而且是愈有意義的事,愈容易記住。偏偏任何人取的名字對我們而言沒有規則,是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很難納入我們原有的資料庫。
第二個原因,我們經常使用的訊息才會記得住,但是你認識一個新朋友新同事,雖然他當時可能就一直站在你面前跟你互動,但是在他們離開前你都不需要叫他的名字,離開之後,也不見得會再提到他的名字,因為很少用,所以記不得。
最後一個原因是,當與人初次見面自我介紹時,我們通常不太會注意他們的名字,如果第一時間沒聽清楚,沒刻意記,轉身離開隨後就忘掉,也是很正常的事。
當然,我們會有對方的名片,認真一點的人也許會趁還有印象時立刻整理。但是這時又有陷阱了,通常我們會把名片分門別類歸檔,但是過三個月五個月,偶爾再翻到名片時,恐怕會忘了那個名片主人的長相,以及究竟是在哪裡認識的……就像前面所講的,孤伶伶一個名字是無法留存在記憶之網的。
有專家建議,或許可以換個方法,將所有在同一場合認識的人名片全都擺在一起,雖然似乎不合邏輯,但是對我們個人來講卻是有意義的,假如你忘了某個人是誰,只要看看他上下左右的名片,這同一落的名片裡,你只要記得一個,往往就能回想起當初遇見的場合,連帶想起其他在座的人,甚至連交換名片時對方站在那裡都會記起來。我在十年前看到這個建議,就如法炮製,果然有效,而且方便很多,我只要參加活動或參加某個會議後,回家把當天收到的名片用橡皮筋先捆成一小疊,然後往抽屜一丟就行了,然後以後有空再來處理。
其實對任何人來講,名字都是不太容易記的,除非刻意地努力,原因很多,首先是我們大腦很喜歡規則,喜歡尋找模式,一個新的訊息要能夠跟大腦過去已知道的知識有連繫,而且是愈有意義的事,愈容易記住。偏偏任何人取的名字對我們而言沒有規則,是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很難納入我們原有的資料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倫敦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爾斯戴維多夫曾作過一個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實驗。  他帶領著研究團隊到非洲的納米比亞,探訪森林裡的原住民辛巴族,在他們的語言中沒有指稱藍色的詞彙。實驗方式是,他以電子螢幕向辛巴族人展示一個由十二個方塊圍成的圓圈,其中有十一個綠色方塊跟一個鮮藍色方塊,結果他們都選不出哪一個是藍
最近因為奧運選手的機位與住宿房間引起全民關注,其實奧委會從地方到國際一直都是超官僚又充滿利益糾葛的組織….  這次東京奧運真的是好事多磨,這麼盛大且全球矚目的比賽,居然「閉門」舉行,大概也是史無前例吧!  少了門票收入,少了觀光客,這次日本政府可真是虧大了,不過辦奧運要賺錢不容易,但是各國努力爭取,
 獨居是趨勢,年輕時一個人住很開心,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起居就會增添許多問題,因此「獨居老人」也就變成一個必須動用社會資源關注的議題。  依據內政部的定義,符合獨居老人定義,也就是依此定義才能獲得福利措施或補助,有四項條件:  第一,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獨居。  第二,兩位以上老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算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倫敦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爾斯戴維多夫曾作過一個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實驗。  他帶領著研究團隊到非洲的納米比亞,探訪森林裡的原住民辛巴族,在他們的語言中沒有指稱藍色的詞彙。實驗方式是,他以電子螢幕向辛巴族人展示一個由十二個方塊圍成的圓圈,其中有十一個綠色方塊跟一個鮮藍色方塊,結果他們都選不出哪一個是藍
最近因為奧運選手的機位與住宿房間引起全民關注,其實奧委會從地方到國際一直都是超官僚又充滿利益糾葛的組織….  這次東京奧運真的是好事多磨,這麼盛大且全球矚目的比賽,居然「閉門」舉行,大概也是史無前例吧!  少了門票收入,少了觀光客,這次日本政府可真是虧大了,不過辦奧運要賺錢不容易,但是各國努力爭取,
 獨居是趨勢,年輕時一個人住很開心,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起居就會增添許多問題,因此「獨居老人」也就變成一個必須動用社會資源關注的議題。  依據內政部的定義,符合獨居老人定義,也就是依此定義才能獲得福利措施或補助,有四項條件:  第一,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獨居。  第二,兩位以上老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算
對於原聲十多年來的發展,我雖然很清楚,但是實質上參與的並不多,只在協會籌備初期,以及每一、二年應好朋友羅綸有的邀請參加一些或大或小的活動,(大的如音樂會、小者如核心幹部的私人聚會)。  雖然關心原聲,但是從不擔心,因為知道有阿貫老師,羅綸有及其他許多熱情又能幹的志工全心投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需要我
從很年輕時就體會到,人人都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就不再嚐試說服別人,改變別人,更不會期待別人會「自我反省,誠心道歉」,若真的有人能面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那是「賺」到的,多年來我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有期待」。  這種合理化的行為,在心理學上當然會有很完整的論述,但是即使我們沒讀過心理學,從小看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在想,為什麼他從來不告訴我他的真實姓名?以至於被我識破名字是假的之後,又告訴我另一個新名字,然而我也找不到與他相關的任何資訊。 不僅僅是姓名,我連他所在城市、學經歷等都不知道。他應該從來都不曾想過要告訴我,我也不是沒問過,只不過都被搪塞過去,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很忙,忙到半
Thumbnail
家人在看電視突然問我,電視上這個人他的名字怎麼念,有心部、有水部、有火部..,連我也不太會念,看起來特別改的名字,只有姓看的懂,名字2個字都不會念... 一個好的名字要念的順口,因為[好念]會讓人[容易記住你],取名字就是[代表著自己的獨特性],所以讓別人好記住你,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最近跟現任有著一些小爭吵,都是因為我忘東忘西而引起的,別人的忘東忘西可能是自己再跑一趟去做,但我的忘東忘西可能會麻煩到別人幫我跑這一趟,從以前開始這種毛病層出不窮,而這次爭吵也讓我開始思考這件事情。 我其實什麼都能忘,有時候在外面上個廁所,滑一下手機,離開時就會忘記手機,等到要用的時候才想起來
Thumbnail
每次和我媽見面,她老是提到我男友的名字她發音不標準。我們每次都說沒關係,但每次她都要重提。老太太腦力有限,一直著重在這個實際上不影響溝通及人際關係的點,別人已經說不在乎了,她還是一直糾結在那裡,然後也沒有真正試著去改進她的發音,所以跟她見面就永遠聽她提這個,聽不到她講她實際想表達的想法。
不明白為什麼講話的時候突然被削,莫名其妙地就被冒犯了?那是因為自己太熱情太善良了。你太想讓氛圍變得很好,所以你委屈自己去逢迎別人,然後那些沒有眼光沒有見識的人,就認為你是示弱了,是可以隨便拿揑的!而你本來是可以高高在上的! 酒同知己飲、詩向會人吟。要記住有些人真的和你是有差距、高度不同的。保持距離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今天閱讀到一句話,深有所感,開始去意識這是不是我無法請託別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可能錯了》書名。 常常懷疑自己,可能是一種症狀,但如果連瞬間的念頭都開始懷疑了,這怎麼解? 骨子裡有一種先天的原始設定,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無法馬上相信別人,善意與美意常常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Thumbnail
孩子記得同學壞事,因為大腦喜歡關注負向事物。為克服大腦設定,我們應努力強化好經驗的感受。透過後天的努力,幫多注意好經驗,並停留久一點。小孩間的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若有明顯衝突,記憶的強化會讓他們難以改變對彼此的印象。訓練自己尋找並停留在正向經驗。
Thumbnail
對任何人來說,名字是這個世上最動聽的詞彙,也是表達尊重的方式。然而,記住貴賓怎麼稱呼不難,可惜這個好習慣沒能用在同事身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在想,為什麼他從來不告訴我他的真實姓名?以至於被我識破名字是假的之後,又告訴我另一個新名字,然而我也找不到與他相關的任何資訊。 不僅僅是姓名,我連他所在城市、學經歷等都不知道。他應該從來都不曾想過要告訴我,我也不是沒問過,只不過都被搪塞過去,也就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很忙,忙到半
Thumbnail
家人在看電視突然問我,電視上這個人他的名字怎麼念,有心部、有水部、有火部..,連我也不太會念,看起來特別改的名字,只有姓看的懂,名字2個字都不會念... 一個好的名字要念的順口,因為[好念]會讓人[容易記住你],取名字就是[代表著自己的獨特性],所以讓別人好記住你,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最近跟現任有著一些小爭吵,都是因為我忘東忘西而引起的,別人的忘東忘西可能是自己再跑一趟去做,但我的忘東忘西可能會麻煩到別人幫我跑這一趟,從以前開始這種毛病層出不窮,而這次爭吵也讓我開始思考這件事情。 我其實什麼都能忘,有時候在外面上個廁所,滑一下手機,離開時就會忘記手機,等到要用的時候才想起來
Thumbnail
每次和我媽見面,她老是提到我男友的名字她發音不標準。我們每次都說沒關係,但每次她都要重提。老太太腦力有限,一直著重在這個實際上不影響溝通及人際關係的點,別人已經說不在乎了,她還是一直糾結在那裡,然後也沒有真正試著去改進她的發音,所以跟她見面就永遠聽她提這個,聽不到她講她實際想表達的想法。
不明白為什麼講話的時候突然被削,莫名其妙地就被冒犯了?那是因為自己太熱情太善良了。你太想讓氛圍變得很好,所以你委屈自己去逢迎別人,然後那些沒有眼光沒有見識的人,就認為你是示弱了,是可以隨便拿揑的!而你本來是可以高高在上的! 酒同知己飲、詩向會人吟。要記住有些人真的和你是有差距、高度不同的。保持距離
從以前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擅長紀錄的人,沒有養成習慣,很多事情做過就遺忘掉了,活到了三字頭,才驚覺似乎要記錄一些事情。 不過思考要記錄什麼,好像又有困難,畢竟自己有著完美主義強迫症的性格:想要做的完美,卻中途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半途而廢,或者,從有這念頭時猶豫太久,過了就覺得不新鮮。 這其中也
Thumbnail
今天閱讀到一句話,深有所感,開始去意識這是不是我無法請託別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可能錯了》書名。 常常懷疑自己,可能是一種症狀,但如果連瞬間的念頭都開始懷疑了,這怎麼解? 骨子裡有一種先天的原始設定,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無法馬上相信別人,善意與美意常常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Thumbnail
孩子記得同學壞事,因為大腦喜歡關注負向事物。為克服大腦設定,我們應努力強化好經驗的感受。透過後天的努力,幫多注意好經驗,並停留久一點。小孩間的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若有明顯衝突,記憶的強化會讓他們難以改變對彼此的印象。訓練自己尋找並停留在正向經驗。
Thumbnail
對任何人來說,名字是這個世上最動聽的詞彙,也是表達尊重的方式。然而,記住貴賓怎麼稱呼不難,可惜這個好習慣沒能用在同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