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孝順並非無限上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個儒家思想滿天下的年代,遠不及西方超前的思考模式,

長輩依舊是個偉大的存在,依舊是用著孝順在用那情感綁架操縱著你,

但他們真的是對的嗎?在這與時俱進的時代洪流裡,

用著舊觀念不更新真的行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孝》是儒家家庭倫理的核心,
是儒教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言行應尊重父母,
且很多故事皆以「孝順」為主,例如二十四孝。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從句子上來看,自然視恩深似海,
但是人啊,通常只擷取對自己有利的地方進行佈道說服,
所以說有些長輩倚老賣老情感綁架仗勢欺人也不奇怪了,
但下面的東西可能就不會是長輩會教你的了。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如果不對,則作為子女就不能不爭辯對錯,臣不能不爭辯於為君者,
所以當遇到不對、不公不義甚至錯的事情時,要據理力爭,
如果一昧遵從又怎樣能稱得上孝順呢?

孝順,要建立在是非對錯之上,父母長輩不全然都是正確的,
一昧無知的順從照做,那錯誤的人生又有誰來負責。

從頭開始說這句孝,說是父親在的時候,看孩子的志向,父親死了,看孩子的行為,這是典型的三綱,父為子綱嘛,可是這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父親是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



哈囉,有看到重點嗎 ? 父親得是正常人啊,難道長期被家暴、精神虐待怒罵的小孩,還要拍手微笑說著長輩或家長做得好嗎 ? 長輩做錯理所當然輪不到後輩說話,但年紀並不代表知識有成正比的成長阿。


怎麼倚老賣老的長輩們不懂呢 ?

吃的鹽比較多,那可能會需要洗腎喔 !


儒這個字,拆解之後變成人需,有人需要而已啊 ! 是誰需要呢 ?

各個朝代的儒學之士都大力宣揚孝道,帝王也利用孝道來為自己的統治鞏固,常宣稱「以孝治天下」,「孝」被古代帝王利用的淋漓盡致。這樣,「孝」就由道德領域擴展到了政治領域了。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會變成 :



  • 法家

像法律一樣,規範著言行舉止,訂定遊戲規則,犯規者處罰,違規者自然會有對應的法條來處置,這是一種行為上的規範,但也是不錯的思想。

  • 儒家

徹徹底底的洗腦,以禮以孝為基礎,深刻的在東方建立了下對上應該要有的態度行為甚至表情,藉此方便管理了許多,就如同現在北韓一樣,是不是有些許的相似呢,道德規範的束縛,從小建立的框架,為甚麼東方的學生比較木訥不敢發表意見甚麼的,不都是儒家思想造成的嗎,謙虛、謙恭、謙讓,是多麼的冠冕堂皇,實際背地裡不過是建立一個目的的模樣。

  • 墨家

提倡「兼愛」的同時也不忽視個體自身的幸福,整個不會是君王的統治之方,再者墨家愛好和平,在群雄奮起的時代,兼愛非攻,這類的思想,自然也就不被推崇廣泛,不攻我如何拓張土地,兼愛,那不就需要和平。


所以各位親愛的大人、長輩、父母親、叔叔伯伯嬸嬸阿姨,別再鬧了,不知道的事情就虛心受教吧,學海無涯阿,倚老賣老沒什麼了不起的,賣臉賣面子而已。


所以各位年輕人,「孝經·諫諍章第十五」非常重要,攸關一生,自己決定,
不要有遺憾發生,尊崇父母然後輕生,我們是人,有自己的人生,
不是雙親的魁儡,鋪滿他們的夢想與未達成的那些挫折,
這些不是我們該背負的東西,而是做出自己的選擇,不是別人的。


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

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

You have your way. I have my way.

As for the right way, the correct way, and the only way, it does not exist.

—— 尼采



CarefreeSu 2021.07.2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的~孝順真的箝制了許多世代 觀念的翻轉需要覺察與醒悟 有感覺現在新世代逐漸的翻轉 以愛來取代孝順 但還有好長的一段路就是… ~
avatar-img
蘇 遇的沙龍
41會員
549內容數
太多不同的意見,光怪陸離的事件, 卻不能視而不見,理解討論便了解, 繼續找尋著真理空間進入不同淵源。
蘇 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5
俗話說的好,愛之深責之切。
Thumbnail
2022/05/05
俗話說的好,愛之深責之切。
Thumbnail
2022/05/04
蔡英文:我的政府有史以來最會溝通
Thumbnail
2022/05/04
蔡英文:我的政府有史以來最會溝通
Thumbnail
2022/04/08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2022/04/08
認識她是在穿著 Prada 的惡魔裡的那位努力的女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關於家庭倫理的演進 從孝順到愛的角度 自古以來,孝順就是中華文化裡家庭倫理的核心價值觀。 《孝經》云:「孝悌之至,舜禹之先」,孔子也說:「要索反諸己,能行於道,敬事父母,可謂孝矣」。 可見「孝順」在儒家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孝順不僅是個人道德,更是整個社會的期
Thumbnail
關於家庭倫理的演進 從孝順到愛的角度 自古以來,孝順就是中華文化裡家庭倫理的核心價值觀。 《孝經》云:「孝悌之至,舜禹之先」,孔子也說:「要索反諸己,能行於道,敬事父母,可謂孝矣」。 可見「孝順」在儒家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孝順不僅是個人道德,更是整個社會的期
Thumbnail
2013/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恩怕先益後損,則恩反成讎,前功盡棄; 威怕先鬆後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良因曰: 古人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所以一開始的態度,就決定了未來。 例如父母一開始對孩子就是溺愛, 當子女被驕慣的自私自利,認為他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沒有感恩之心時;
Thumbnail
2013/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恩怕先益後損,則恩反成讎,前功盡棄; 威怕先鬆後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良因曰: 古人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所以一開始的態度,就決定了未來。 例如父母一開始對孩子就是溺愛, 當子女被驕慣的自私自利,認為他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沒有感恩之心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