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為個偏性善論價值的讀者,這本去年十分風靡,又是讀書會選書的暢銷作品,理應很快的看完,但實際上卻拖拖拉拉,差點棄坑。
一如書名,作者亟欲反轉過去心理學、社會學研究對人性的分析,說明許多時候,多數人更願意用友善的方式對待他人;也試圖釐清現今社會中與他所描繪的景象不同的現象如何造成。翻案文章不容易寫,要批評過去的知名研究孤證或研究程序不嚴謹甚至涉及研究倫理議題,都不足以證成作者想要提出來的論點,同樣是孤證,只是一面是光明、一面晦暗,都無法拒斥另一面的存在。
包含蒼蠅王所描繪的大逃殺、史丹福的監獄實驗、旁觀者效應、破窗效應、店及實驗等等,作者都把延伸研究乃至於後續報導翻出來看,發現實驗所呈現的結果並不如寫進教科書那般赤裸的展現出劣根性,更多的是還有一些並不再實驗者所預想的研究結果方向而遭到忽略的證據。很難想像推翻過去重要實驗的研究在這麼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任何期刊、論文發表,也很難想像學術社群跟媒體一樣嗜血以至於喜歡實驗結果有點戲劇性而忽略不同的徵象。但順著書的脈絡,不管哪一方說法,似乎都太偏頗了些。
另外,作者也將戰爭、屠殺等泯滅人性的歷史拿出來考察,發現過去的自相殘殺都和這些實驗一樣,遭受操弄,多數人並不贊成戰爭,在殺戮場上也不見得能夠實際執行殺戮行動。反社會而握有權力的人是存在的,以至於維尼或補丁會想打仗就開戰。這些權力使人腐化的現象,似乎是發生文明制度以來的詛咒,糾纏著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人。
然而,作者仍樂觀的相信,充分的認識彼此,並且相信多數人會做出對他人也有利,而不僅止於維護自身利益以至於周邊效益上必須選擇對他人有益的行為。因此不管是監獄、學校、企業乃至於國家的管理,都應該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出更適合多數人的治理方式。在當今社會中,也確實存在這樣的案例,說明他的論證並非空中樓閣,毫無實踐性。只是,作者沒有說,如果這麼好,怎麼不流行、依舊罕見需要他加以介紹。
書的末了說到了面對困境的方法。如果增加對於他人的了解和減少對他人的猜忌是好方法,那麼更應該減少接觸那些引發負面情緒乃至於懷疑的新聞報導。世界大同的世界一定不如燒殺擄掠刺激,也不容易引起人們的情緒進而採取行動。當那些負向的刺激把人激的像是刺蝟河豚,這麼緊張的生存條件,自然不容易有好的結果。
推薦給也在日常小事中懷疑人性的朋友,或許你也需要一些正面的證據,讓你保有希望的生活。雖然心得很多吐槽,但多數人確實還是善良的,把時間花在這些善待自己的人們身上,忘記那些刺蝟河豚,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497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附神、父/神。書名漂亮的雙關,寫的是與父親的種種。家庭小事寫來仍有不同切入角度,小女兒與父親的親暱,和總有那麼幾個過不去的重男輕女關卡,隨著時光流轉,生命的變化也讓故事有了景深,不理解的雖然可能依舊不理解,但總有一個父親的身影,值得看望。
又是一本書名很長,一個下午等看診的時間就可以看完的書。生死的書也是看了幾本,這本主要是從禮儀師的角度切入。作者同時在臺灣的殯葬業從業過,然後到日本學納棺的歷程,沒看過作者的第一本書,直接切入第二本著作,覺得也真不容易就是。
這應該是本給青少年甚至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讀的書,選的12篇文章篇中易,大概一個晚上就能夠翻完。且不因為這書的篇幅、知識密度不高就毫無收穫,就是淺要的論述,也能看出從自己到社會乃至於世界的同心圓認識序列上,可以關注的議題以及一方說法。
這是本看起來是個抱怨,其實是情愛鬼故事的小說。多少恐怖鬼故事,都是用愛當包裝,這種難以承受的愛,以及從單戀窒息愛生出的恨,那是毀人不倦,應戒之慎之 。
也是斷續看了幾本健身的書,內容大同小異是真的,飲食控制跟運動缺一不可,走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路線,才比較能夠長久。然而,健身有時像是巨巨的專利,一般人常常望之卻步,有時才剛開始,就被滿滿的挫折感打敗。
陸續看了幾本勞力密集產業的書,不管是論文改編,還是觀察紀實,角度、深入程度都不同,從工頭林立青、到作家轉洗車業姜泰宇、真的自己是老闆的曾文昌,來到了女兒視角的黑手父親,一個理論上階級流動的觀察,但結論上卻不那麼肯定的碩論改寫。
附神、父/神。書名漂亮的雙關,寫的是與父親的種種。家庭小事寫來仍有不同切入角度,小女兒與父親的親暱,和總有那麼幾個過不去的重男輕女關卡,隨著時光流轉,生命的變化也讓故事有了景深,不理解的雖然可能依舊不理解,但總有一個父親的身影,值得看望。
又是一本書名很長,一個下午等看診的時間就可以看完的書。生死的書也是看了幾本,這本主要是從禮儀師的角度切入。作者同時在臺灣的殯葬業從業過,然後到日本學納棺的歷程,沒看過作者的第一本書,直接切入第二本著作,覺得也真不容易就是。
這應該是本給青少年甚至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讀的書,選的12篇文章篇中易,大概一個晚上就能夠翻完。且不因為這書的篇幅、知識密度不高就毫無收穫,就是淺要的論述,也能看出從自己到社會乃至於世界的同心圓認識序列上,可以關注的議題以及一方說法。
這是本看起來是個抱怨,其實是情愛鬼故事的小說。多少恐怖鬼故事,都是用愛當包裝,這種難以承受的愛,以及從單戀窒息愛生出的恨,那是毀人不倦,應戒之慎之 。
也是斷續看了幾本健身的書,內容大同小異是真的,飲食控制跟運動缺一不可,走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路線,才比較能夠長久。然而,健身有時像是巨巨的專利,一般人常常望之卻步,有時才剛開始,就被滿滿的挫折感打敗。
陸續看了幾本勞力密集產業的書,不管是論文改編,還是觀察紀實,角度、深入程度都不同,從工頭林立青、到作家轉洗車業姜泰宇、真的自己是老闆的曾文昌,來到了女兒視角的黑手父親,一個理論上階級流動的觀察,但結論上卻不那麼肯定的碩論改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講座時,筆者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回想參與第一季史詩任務時,有一集「狼人殺」讓我思考什麼是「好人」?是溫順、聽話、沒有獨立思考、或不做壞事的人嗎?對許多人來說,「好人」可能是一個中性詞,意指不會傷害別人的人。然而,這也是人從學生轉變為成人的一個重要思維。在學校裡,好人或許是指乖乖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參加《書店老闆》第三季講座時,筆者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回想參與第一季史詩任務時,有一集「狼人殺」讓我思考什麼是「好人」?是溫順、聽話、沒有獨立思考、或不做壞事的人嗎?對許多人來說,「好人」可能是一個中性詞,意指不會傷害別人的人。然而,這也是人從學生轉變為成人的一個重要思維。在學校裡,好人或許是指乖乖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