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情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進了家門守著的是餐桌上
那盞昏黃的小檯燈
進房門前總是瞧了瞧那燈
幽幽暗暗的卻也清明
有時候老是嫌它的電線妨礙我進出房門
就這麼跨著走道牽至餐桌上
好不彆扭....
然而,它是專為奶奶而擺設的一盞燈
過去她還能走,常在半夜裡起來上廁所
移動著緩慢的身軀摸黑著
家裡面怕她跌了跤
也就不顧我的嘮叨了
奶奶有著記憶退化的問題
現在只記得我是她的孫子
卻也不能理解「孫子」的定義為何
只是知道家裡有這個人
卻分不清楚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又是孫子.....
我想這是種幸運吧
能忘了過去的是非恩怨
忘卻俗世的阿諛我詐
忘卻了艱辛種種
那何嚐不是種幸福
也許偶爾想起人生的片段
那樣的滄桑總令人不禁哽咽了起來
但也在五分鐘後消失殆盡
回歸平靜的氣息
前日晚餐時我喊著:「阿罵,來吃飯....」
搭坐在沙發的她轉頭過來看
吃力的想起身
卻也礙於前些日子跌倒
左腳的傷還未盡痊癒
媽媽攙扶著讓她能扶著助行器
可能是急了
千辛萬苦的坐下餐桌的椅子
直嘮叨著掉眼淚嗚嗚說著:
「我好命苦!!揪歹命ㄟ!!」
媽媽隨即補了一句:
「妳若歹命,那真沒人好命過了。」
【離合情緣】劉傭
你我都將走的一條路
「死亡像是大峽谷,許多有懼高症的人,
到了大峽谷,卻不敢往下看,結果不是白去一趟嗎?」
美國電視上探討心理治療的專題中,一位醫生說: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著面對死亡,
那是我們一生中最壯闊的景色。
既然無法逃避,就去面對它,甚至欣賞它,
你反而可能因此而站的更穩。」
那位醫生的統計,證實了它的話。
他把患乳癌的婦女分為兩組,
一組只接受放射治療,
另一組則外加心理療法,
後者居然比前者平均多活十八個月。
「我不能治癒她們,只是教她們面對生命、面對死亡。」
醫生說:「死亡是趕不走,也打不倒的敵人,我們只好學著跟它相處。」
人從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
不知不覺的....寵物死了、祖父母死了、
父母死了,最後自己也終將面對。
也許那些悲歡離合中,
說不盡的肝腸寸斷,再再都是打擊。
卻也因為如此,我們對於面對生死,
也越來越成熟。與其整日的擔心死亡何時來臨,
何不趁著有限的今生,
客觀的「認識死」而「把握生」。
我看見的是晨露的晶瑩
我體會的是情感的美好
我享受的是空氣的清新
我感謝的是有你/妳真好。
《光之圖文隨想誌》2010.11.23
avatar-img
1會員
5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暮光隨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一塊好玉需要經過三日不分晝夜的火燒淬煉, 才能分辨這玉的好壞真假; 相同的要辨識一個好人才, 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鍛鍊, 才能知道這樣的人才是不是經的起考驗。 責任、智慧、心量、執行力、眼光.... 這些要點均是一個好人才具備的要素, 缺一不可! 《光之圖文
上星期靈機一動跑去行天宮問事, 希望關聖帝君給予指示, 針對未來事業上的疑惑做個參考解答。 籤抽了很久總算賜我一籤解惑 第七十四首辛丁(上吉): 崔巍崔魏復崔巍 履險如夷去復來 身似菩提心似鏡 長安一道放春回 解曰: 事有重險,目前甚屬艱難,然賴神明默相 雖在危險之中,如履康莊之路,蓋緣平
「蒼天倘若盡人意,山作黃金海作田」 人世間一切發展本就無法盡其心願, 每分每秒只要讓自己不後悔, 盡力的為下一秒鐘做好準備, 那麼~事物的發展也就差自己所想不遠, 若不為自己所想就應思考準備與執行的過程中欠缺了什麼, 在為下一個選擇修正改變, 改變自己的想法、做法。 抱怨與沉溺在結果的後悔中只會讓
在一片藍色的寂靜裏, 我面著海洋的方向, 深吸了一口手裡的菸, 緩緩的吐著。   其實,我看不見海, 只是這一片藍 讓我嗅著翱翔在海洋的渴望。   不著筆墨的問著, 今世我還有多少未完的結, 等著我去解? 沉默片刻....沒有答案。 其實,我明知這是個混沌, 那幽暗如亞馬遜的叢林密布, 一旦走
人可以沒有錢、沒有權、沒有勢, 但人不能沒有兩樣東西,那就是「知識與自尊」; 知識是透過閱讀與學習的累積, 而自尊是做人內心的準則。 為了錢、權、勢而放棄了自尊, 做人就沒有原則, 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怎可能去虛心的學習充實自己呢? 《光之圖文隨想誌》2011.06.03
網路取材,圖文不符 在動態裡看見一個女孩的照片, 左手劃滿了一道道粉色的疤痕; 我想起昨天在便利商店裡買水, 找錢給我的那女店員的左手, 同樣有著這一道道的印記。 心想,她們都很勇敢, 但也很不勇敢。 勇敢的是用利器在手臂上劃下那一道傷痕時, 心也浮出一道血痕, 清楚的記住這殤的愚蠢; 不勇敢的是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一塊好玉需要經過三日不分晝夜的火燒淬煉, 才能分辨這玉的好壞真假; 相同的要辨識一個好人才, 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鍛鍊, 才能知道這樣的人才是不是經的起考驗。 責任、智慧、心量、執行力、眼光.... 這些要點均是一個好人才具備的要素, 缺一不可! 《光之圖文
上星期靈機一動跑去行天宮問事, 希望關聖帝君給予指示, 針對未來事業上的疑惑做個參考解答。 籤抽了很久總算賜我一籤解惑 第七十四首辛丁(上吉): 崔巍崔魏復崔巍 履險如夷去復來 身似菩提心似鏡 長安一道放春回 解曰: 事有重險,目前甚屬艱難,然賴神明默相 雖在危險之中,如履康莊之路,蓋緣平
「蒼天倘若盡人意,山作黃金海作田」 人世間一切發展本就無法盡其心願, 每分每秒只要讓自己不後悔, 盡力的為下一秒鐘做好準備, 那麼~事物的發展也就差自己所想不遠, 若不為自己所想就應思考準備與執行的過程中欠缺了什麼, 在為下一個選擇修正改變, 改變自己的想法、做法。 抱怨與沉溺在結果的後悔中只會讓
在一片藍色的寂靜裏, 我面著海洋的方向, 深吸了一口手裡的菸, 緩緩的吐著。   其實,我看不見海, 只是這一片藍 讓我嗅著翱翔在海洋的渴望。   不著筆墨的問著, 今世我還有多少未完的結, 等著我去解? 沉默片刻....沒有答案。 其實,我明知這是個混沌, 那幽暗如亞馬遜的叢林密布, 一旦走
人可以沒有錢、沒有權、沒有勢, 但人不能沒有兩樣東西,那就是「知識與自尊」; 知識是透過閱讀與學習的累積, 而自尊是做人內心的準則。 為了錢、權、勢而放棄了自尊, 做人就沒有原則, 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怎可能去虛心的學習充實自己呢? 《光之圖文隨想誌》2011.06.03
網路取材,圖文不符 在動態裡看見一個女孩的照片, 左手劃滿了一道道粉色的疤痕; 我想起昨天在便利商店裡買水, 找錢給我的那女店員的左手, 同樣有著這一道道的印記。 心想,她們都很勇敢, 但也很不勇敢。 勇敢的是用利器在手臂上劃下那一道傷痕時, 心也浮出一道血痕, 清楚的記住這殤的愚蠢; 不勇敢的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媽媽時,心中滿是酸澀。她住在那破舊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周圍的環境雜亂而破敗。   我輕輕敲了敲門,走進那間屋子,裡面堆滿了她兒子的衣物,仿佛每一件都承載著她無盡的思念。她就那樣靜靜地守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執著和迷茫。   我輕聲對她說:“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八十年的人生很長,長到她忘記了許多事,親愛的家人、朋友、伴侶,在旅途中丟失太多記憶,到最後,她連自己是誰都想不起來。 她看著人們圍繞在她身邊,嘴唇開合,或憤怒或悲傷,夾雜著密密麻麻的失望,追問著她說出他們的名字,而她只能迷茫的睜著老邁的眼睛,連這樣也很吃力。
Thumbnail
「姊,媽在家昏倒了,你能抽空回家一趟嗎?」 佩珊一接到電話,馬上請假衝回新竹老家,到家後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無大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問起怎麼一回事? 原來,佩珊的父親幾年前檢查出癌症,雖然發現得還算早,經手術後已切除病灶,但因年紀大了,住個院回來元氣大傷。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媽媽時,心中滿是酸澀。她住在那破舊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周圍的環境雜亂而破敗。   我輕輕敲了敲門,走進那間屋子,裡面堆滿了她兒子的衣物,仿佛每一件都承載著她無盡的思念。她就那樣靜靜地守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執著和迷茫。   我輕聲對她說:“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八十年的人生很長,長到她忘記了許多事,親愛的家人、朋友、伴侶,在旅途中丟失太多記憶,到最後,她連自己是誰都想不起來。 她看著人們圍繞在她身邊,嘴唇開合,或憤怒或悲傷,夾雜著密密麻麻的失望,追問著她說出他們的名字,而她只能迷茫的睜著老邁的眼睛,連這樣也很吃力。
Thumbnail
「姊,媽在家昏倒了,你能抽空回家一趟嗎?」 佩珊一接到電話,馬上請假衝回新竹老家,到家後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無大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問起怎麼一回事? 原來,佩珊的父親幾年前檢查出癌症,雖然發現得還算早,經手術後已切除病灶,但因年紀大了,住個院回來元氣大傷。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