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有句俗話說,「人兩腳,錢四腳」,四隻腳跑得比兩隻腳快,兩隻腳的人自然追不到四隻腳的錢!
用勞力和汗水掙錢,是辛苦的,但用知識跟專業賺錢,相對輕鬆,為什麼會這樣呢?
上述收入都可被稱為主動收入,是出社會後在沒有任何家裡支持下,靠自己賺的薪資,但別因為自己的高時低薪而放棄進修,因為提升自己是增加主動收入最快的捷徑,只不過這過程會很辛苦...
提升能力,增加主動收入
以本人為例
- 103年,初踏離大學進入職場,當了一年的研究助理,薪水3萬初頭,第一次領到3萬多元的薪水,我高興到睡不著,但其實薪水扣掉基本的生活開銷,所剩無幾,能存下來的更是微乎其微。
- 104年,進入私立高職任教,當時的我尚未有合格教師證,僅憑藉乙級證照與技術,跟人事談了3.2萬的起薪,加上超鐘點的費用每月能賺到4.5萬左右,對比其他同學的薪資,我的所得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其他同學大約3.3萬/月)
- 105~107年,重拾書本修讀碩士以及教育學分,這兩年半的讀書+無薪實習開銷相當大,我事後有算過,因為在高雄讀書,雖然是公立學校,學費便宜,但學分費、實習費、住宿及生活費、交通費...,大約花了8X萬左右,燒光了存款,還需拉下臉伸手跟父母借錢,當年苦到跟同學討論學校哪裡的土比較好吃。
- 108年,苦盡甘來3月考取合格教師證,8月正式以合格老師的身分重回教育現場,本薪來到4W,超鐘點加下去,平均都有5萬左右
5年時間薪水從3萬升到5萬,我每月的薪水增加了2萬,成長70%,現在的我每個月薪水至少能存個3萬,相比103年只能月存6千,在同樣的生活水平下,提升本薪才是存錢的絕妙手段,因為開源比節流更有優勢。
110年,平均月薪來到5.5萬,這還未加上投資收益(股息),因為股息會被我再拿去買有價值的股票或ETF,為我工作賺錢,我很慶幸105年有下定決心回歸校園進修,雖然費時、費力、費腦、又燒錢,但這是投資自己(開源)最快的路,好好讀書雖然不會讓我們賺大錢,但教育確實能讓人增加自主選擇的機會,而不是任人挑選。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自己最好
私立學校=私人公司
不要去談教育愛跟教育熱忱,在這裡教育只是一份工作,瑣事會耗掉你大部分的精力,忙到沒時間上廁所的狀態下,又如何去談教育熱忱呢?
公立學校有發考績獎金跟年終,如果你有幸上岸,恭喜你每年又多了一筆錢能投資,但如果你跟我一樣選擇暫時停留在私校賺錢的話,考績跟年終要不要發,想不想發全看招生人數與老闆臉色,說不發就不發,甚至會拿招生未達標來評定這個老師是不適任的...,各種奇妙的規定任他去講。
但就如同本段第一句寫的,"私校就是公司",你在私人企業上班就是這樣,所以月薪比同齡人高不要太高興,投資自己提升價值,讓老闆知道你不可或缺,幫你加薪達到開源的目的,剩下就靠自己存錢理財,老闆不發獎金我自己發,每到股息入帳月,總是特別的開心,維持基本生活水平,達到節流功能,存下的錢善用投資,放大資產。
開源節流
月薪3.0萬,基本生活開銷含保險2.4萬,存6千(20%)
月薪5.5萬,基本生活開銷含保險2.5萬,存3萬(55%)
投資自己,提升本薪,達到開源之目的,在基本生活開銷維持的狀態下,達到節流之目標。
很多理財專家都推崇一個公式,【收入-儲蓄=支出】
對於理財小白來講,相當需要透過這類的公式來幫助他存錢儲蓄;
早期我也是透過這樣的公式做儲蓄,但現在的我並不適用,因為我已學會克制慾望與資金分配,每一筆錢我都能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且能透過投資來達到錢生錢的目標,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理資產,所以善用ETF跟官股金控,讓專家幫我理財。
年輕靠勞力賺錢沒問題,但不要到老了還在追錢,要讓錢來追你,才能不當下流老人
祝福大家都能早日財富自由,賺到自己的美滿人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