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學年學習困躓之「時刻與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教小2女生「時間與時刻」教到快往生後的二三語。

日本小2上的數學課本中關於「時間與時刻」內容才四頁很簡易。

但據說有無數小學生卡在這關,主因落在
(1) 很難去具體想像抽象的「時間概念」;
(2) 對「幾點幾分」與「花了幾小時幾分鐘」中的差異無法辨別;
(3) 單位關係並不是熟悉的十進位法,而是1日24小時,1小時60分;
(4) 對時間序「前」「後」,順時針走或逆時針走等情報處理能力尚未成熟。

BINGO!! 在下輔導的小2女生全中。是說基礎沒有打好,上小3還有加入秒,那就等著兵敗如山倒。坊間有不少關於時間的評量,但小2女生的認知還沒建構起來之前,大量機械性的練習其實不太適合這孩子,只會讓孩子更挫折。這孩子的好處是沒有太強烈的得失心,總是使命必達做完媽媽要求的評量!!遇挫折不會大發脾氣,多半就是呆若木雞,人在心已不在。從指導的角度,只要孩子不起瞋心,在下的分別心就沒有這麼強烈,心中不會一直想「我真他媽想抽死你」。而壞處就是她只負責把評量做完,但沒有認知重點是要搞懂而不是做心安。這樣的認知沒有家長配合,其實很難扭轉,因為家長也是這樣想,家長幻想做完了自然就會了。時間到了,就會懂了。這小2女生家長的指導方式也很神絕,某週一孩子拿著要更正的題目求指導,我問她:「媽媽沒教你怎麼解嗎?」孩子說:「媽媽叫我要自己想。」

阿彌陀佛! 你孩子如果是天才,那真的可以自己想出所以然,但大多數孩子都是凡夫俗子如你我,你要她自己想的結果就是她想不出來,就覺得自己很蠢很沒用,然後就選擇躺平,不想就好,兩手一攤最自在,說「不知道」最省事。對,不消二年,這孩就長成這樣了。

成人可以做的是①去了解孩子的卡點(這也是最困難的地方,成人都搞不明白孩子是卡在哪,如果成人都想不明白,怎能期待一個七歲小孩想明白);②引導她鼓勵她「你只是現在不懂並不是永遠不懂,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目的,都懂了還學什麼!!」③負面語言要完全退散,沒事別講「你偷懶!」「你就是不努力!」「你蠢笨(註:這是大忌!)!」「你要好好想啊!(註:試想我拿希臘文給你看,我看你想不想得出來是什麼意思。)」這種負面想法放在心裡就好,大人都一把年紀要學著把想法和行為分開。

針對如何破關「時間和時刻」,可以不經意中從日常生活中建立意識,例如準備可調攜帶式時鐘,利用道具視覺化提醒孩子「臘筆小新是五點三十分開播唷!」「卡通是50分鐘,所以是幾點幾分結束呢?」,再把一日24小時/一小時60分的概念,做成孩子易懂的圖表,問孩子「一小時10分總共是幾分鐘呢?」,天天有意識把時間觀念導入,一天5分鐘的練習,一小步慢慢累積,自自然然中建立時間概念和時間單位,會比大量練習評量更有效。

延伸閱讀:
https://benesse.jp/kyouiku/201608/20160821-2.html
https://benesse.jp/kyouiku/201608/20160821-3.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派吉兒童指導員的沙龍
0會員
9內容數
人道主義與經濟的對話! 教育和經濟的正相關!金融心理學!
2021/10/10
我是一位身處日本千葉目前邁入「中學受驗(報考重點公私立中學)」第三學年的台灣媽媽,我真心反對資本化的「中學受驗」,但我仍選擇接受日本相公的教育方針,因為日本是一個認可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國家(詳閱參考1),入境隨俗,保家內平安。 然而看到2021年的日本小學生全國學力調查地方排名(詳閱參考2),仍壓不住
Thumbnail
2021/10/10
我是一位身處日本千葉目前邁入「中學受驗(報考重點公私立中學)」第三學年的台灣媽媽,我真心反對資本化的「中學受驗」,但我仍選擇接受日本相公的教育方針,因為日本是一個認可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國家(詳閱參考1),入境隨俗,保家內平安。 然而看到2021年的日本小學生全國學力調查地方排名(詳閱參考2),仍壓不住
Thumbnail
2021/10/07
失望能讓我們心碎,也能為我們帶來自我實現的力量。請相信,凡是能讓你失望的,都是你需要學會面對和超越的。-米歇爾・勒朱瓦耶Michel Lejoyeux (Author)
Thumbnail
2021/10/07
失望能讓我們心碎,也能為我們帶來自我實現的力量。請相信,凡是能讓你失望的,都是你需要學會面對和超越的。-米歇爾・勒朱瓦耶Michel Lejoyeux (Author)
Thumbnail
2021/09/17
這週過的陰鬱壓抑,全因看了兩部LGBTQ的電影,一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二是「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時候到了,我翻出2021年8月9號在紐約時報登載的社論「那些我們沒有教給男孩的事」,心想是應該好好靜下心寫下我對這篇社論的感觸:「教育現場遇到的男孩們,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傷透腦筋?」而我在社論中的
Thumbnail
2021/09/17
這週過的陰鬱壓抑,全因看了兩部LGBTQ的電影,一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二是「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時候到了,我翻出2021年8月9號在紐約時報登載的社論「那些我們沒有教給男孩的事」,心想是應該好好靜下心寫下我對這篇社論的感觸:「教育現場遇到的男孩們,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傷透腦筋?」而我在社論中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老師,我沒有時間。」 「老師,我時間不夠。」 「老師,我好忙,事情都做不完。」 孩子們除了最愛講「下課」以外,嚷嚷著「沒有時間」的口頭禪也不絕於耳。 面對孩子說著對於時間不夠用的議題該怎麼切入協助與調整,除了推薦林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與#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以外,這邊溫力先整理與分析幾個以下
Thumbnail
「老師,我沒有時間。」 「老師,我時間不夠。」 「老師,我好忙,事情都做不完。」 孩子們除了最愛講「下課」以外,嚷嚷著「沒有時間」的口頭禪也不絕於耳。 面對孩子說著對於時間不夠用的議題該怎麼切入協助與調整,除了推薦林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與#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以外,這邊溫力先整理與分析幾個以下
Thumbnail
現在只要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可以了,就算只能達成很基本的要求也沒關係。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用急著馬上學會。
Thumbnail
現在只要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可以了,就算只能達成很基本的要求也沒關係。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用急著馬上學會。
Thumbnail
上回寫了小學數學中如何學習「時間和時刻」的具體做法,但現實中上週五還是一下被K君的表現擊潰。據糖糖指導員說,已經使出渾身解數指導K君有三個月,但顯然K君這次由媽媽交待新的「時間和時刻」評量答案中,全敗! 沒一題對。我心如死灰,決定讓K君先看小一的基礎影片,並觀察她的反應,只要她晃神,我馬上換,還好我
Thumbnail
上回寫了小學數學中如何學習「時間和時刻」的具體做法,但現實中上週五還是一下被K君的表現擊潰。據糖糖指導員說,已經使出渾身解數指導K君有三個月,但顯然K君這次由媽媽交待新的「時間和時刻」評量答案中,全敗! 沒一題對。我心如死灰,決定讓K君先看小一的基礎影片,並觀察她的反應,只要她晃神,我馬上換,還好我
Thumbnail
被罰抄課文 我家二姊小學的時候寫功課動作極慢,一是心理不甘願,二是她不管數學國語都要想很久,三:只要一回家就忍不住當起保母來,弟妹一呼喚,立刻放下功課照顧他們! 每天,功課寫到睡覺前還寫不完是正常現象。而且,現在的老師雖然溫柔,也不會隨意罰他們抄寫課文,但功課的量也實在不少!
Thumbnail
被罰抄課文 我家二姊小學的時候寫功課動作極慢,一是心理不甘願,二是她不管數學國語都要想很久,三:只要一回家就忍不住當起保母來,弟妹一呼喚,立刻放下功課照顧他們! 每天,功課寫到睡覺前還寫不完是正常現象。而且,現在的老師雖然溫柔,也不會隨意罰他們抄寫課文,但功課的量也實在不少!
Thumbnail
教小2女生「時間與時刻」教到快往生後的二三語。 日本小2上的數學課本中關於「時間與時刻」內容才四頁很簡易。 但據說有無數小學生卡在這關,主因落在 (1) 很難去具體想像抽象的「時間概念」; (2) 對「幾點幾分」與「花了幾小時幾分鐘」中的差異無法辨別; (3) 單位關係並不是熟悉的十進位法,而是1日
Thumbnail
教小2女生「時間與時刻」教到快往生後的二三語。 日本小2上的數學課本中關於「時間與時刻」內容才四頁很簡易。 但據說有無數小學生卡在這關,主因落在 (1) 很難去具體想像抽象的「時間概念」; (2) 對「幾點幾分」與「花了幾小時幾分鐘」中的差異無法辨別; (3) 單位關係並不是熟悉的十進位法,而是1日
Thumbnail
「都要出門了,怎麼都沒準備好,上學要遲到了!?」 「拖拖拉拉,10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作業,怎麼拖了30分鐘都還沒好呢?」 這個場景相信很多父母們不陌生... 孩子對時間概念總是不夠敏感、粗線條,明明就在趕時間了,他還是慢吞吞的,把爸爸媽媽急個半死怎麼辦? 時間本來就是很抽象的,摸不著也看不到,對孩子來
Thumbnail
「都要出門了,怎麼都沒準備好,上學要遲到了!?」 「拖拖拉拉,10分鐘就可以完成的作業,怎麼拖了30分鐘都還沒好呢?」 這個場景相信很多父母們不陌生... 孩子對時間概念總是不夠敏感、粗線條,明明就在趕時間了,他還是慢吞吞的,把爸爸媽媽急個半死怎麼辦? 時間本來就是很抽象的,摸不著也看不到,對孩子來
Thumbnail
由於幼兒園與小學在各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容易導致幼兒對新生活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小一症候群的產生。也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生活兩者間的明顯差異,由幼兒園跨越到小一的難度,往往會大過於小一進入到小二的階段。
Thumbnail
由於幼兒園與小學在各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容易導致幼兒對新生活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引發小一症候群的產生。也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生活兩者間的明顯差異,由幼兒園跨越到小一的難度,往往會大過於小一進入到小二的階段。
Thumbnail
「學齡前到低年級的數學基礎」會在這篇告一段落,談完基礎的加減法。如果小朋友基礎運算卡住,明顯進度跟不上,又開始自暴自棄的狀況,該怎麼辦?坦白說,這個時候筆者完全不鼓勵家長採取慢慢來的做法,除非「你時間很多」。
Thumbnail
「學齡前到低年級的數學基礎」會在這篇告一段落,談完基礎的加減法。如果小朋友基礎運算卡住,明顯進度跟不上,又開始自暴自棄的狀況,該怎麼辦?坦白說,這個時候筆者完全不鼓勵家長採取慢慢來的做法,除非「你時間很多」。
Thumbnail
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聊一下/畫一下/發呆也好
Thumbnail
上課前的那一點餘裕,是我想要給體制內下課後的孩子,一點的小空閒。而往往這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決定續航的四十五分鐘的狀態品質。 我其實想要照顧的,是或許沒時間被讀懂的一顆心。 更多時候我其實也沒有讀懂,但我想要讓彼此都有一個時空,去「被接納」這個「有時有有時候也沒有」的「什麼」。聊一下/畫一下/發呆也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