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施得道記35-3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北施得道記35悟:如來說人間愛
我是水良,寫到這一章,如來說人間愛。我已知道,來世我再也見不到我父母了,因為他們沒有信佛。我有信佛,來世可能見阿彌陀佛,我父母和親人自然有他們的前程,其實只有今世這一世,人要好好的把握,愛護自己的親人。聽過這樣的故事,我們生生世世不斷輪回,在奈河橋排隊見到我們曾經的親人或父母,都不能相認,只是知道,默默低著頭排著隊斷前程。多麼無情的一種系統程式。在佛界也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我們只要投生淨土,生生世世我們曾經的父母,都能看到他們,有機會就度他們回家,多麼有情的一種系統程式。我為什麼會寫這樣的故事?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當然有信佛,是阿彌陀佛。我希望這些我寫的小故事,大家當著有趣的小說來看待。如來說人間愛,這一章就寫到這裡了。
北施得道記36悟:我小說的因緣
我和冷禪結緣的作品是果瓜成佛記,當時他叫阿彌陀佛。到了普門品傳就叫他左冷禪師,因為阿彌陀佛很難寫,不能有錯,寫到我呼吸也困難了。很高興能寫英姑(南海觀音),然後寫他的兩個女兒,海燕與和敬,在和敬一書才出現北施和本師悉達多。如果有留意我書的書友,一定發覺了,為什麼有兩個大勢至?一個是翠麗,一個是北施。原來在和敬一書有解說,翠麗因為北施而做了妙施菩薩,他兩長得一模一樣,因為最後北施放棄了絕色天顏,和翠麗同一模樣,你們把和敬讀完就知道了。還有模子國佛無根不是和尚,他是因為發願救翠麗而和如來有契約而做了國佛。因為模子國沒有人願意做國佛,而我就將無根寫出來,要他當了國佛,他和翠麗是夫妻關係。我的理想世界是,我們不孤單是一對一對的。到了我不是孔夫子一書,被鳩摩智一個真正的和尚批評,水良走不出自己的基因格局,所有佛菩薩都是一對一對的。
北施得道記37悟:天下夫妻同夢
所有佛菩薩都是一對一對的,天下夫妻同夢,這是我的理想。所以我演化的淨土,不是僧團的世界,所以大家只能把它當著有趣的小說來看待。我們要這樣的淨土可以嗎?夫妻同夢,所以我上書給了法藏比丘。我和阿彌陀佛是互相影響,我有自己的想法,阿彌陀佛自然有他的根基。我和阿彌陀佛結緣是我找上了他,也是他找上了我,我們一起演化,我們的想像世界,寫成小說。我也聽過佛門不能談戀愛,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乖乖出家當僧人。放在這個年代,或往後的世界,已經不如法了。也聽到這樣的聲音,現在的出家人也有很多不如法。也聽到這樣的聲音,水良不如法?所以只要聽到不同的聲音,自己就要小心了。我只是個寫小說的人,寫出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已。大家也別過分解讀,我也是一個信佛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覺悟。阿彌陀佛。
北施得道記38悟:新的夫妻之禮
新夫妻之禮是怎樣寫出來的?我心被佛強制了人模之後,他們可以給我一個不安樂的心,我的感受非常難過。所以我才好好想究竟是什麼一回事,模子說是佛心。我也感受到愛心,我在想某個人可以佈施他的愛心給我嗎?我當然也愛這個人,這個人知道我的故事後佈施他的真心給我,我心裡非常感動、滿足、這是愛。我在心中對這人說我愛你,心裡有氣流往上升,這人也對我說:古運良我愛你。這人是個女子,所有人天家都有其模子。我們不斷的說我愛你,愛的能量一直加持,感動、滿足、愛。這也是他們(模子)要給我知道的一種本能,是佈施愛。我在我小說裡寫成新夫妻之禮,也是說的通的,而且這種本能就是愛,所有人都能感受,是互相佈施愛。你們問我是不是有病?我說是的,我的病不重。我如法,一樣工作、一樣寫文、一樣吃吃喝喝、一樣玩玩樂樂。
北施得道記39悟:造新極樂世界
我上回寫法願,因為大腦被意識流入侵,那是我最大的危機,所幸已經過去了,大家也好像原諒我了。當時被如來考了七夜七日,很多想法,很多故事都無法記錄起來。其中一則說女子不如法,是因為男人。就這一則演化了我們的世界從古到今,所以極樂系統不容許女人。二則是說女子如法,是因為他們有些人可以不需要性愛了,而這時是男子需要女子,就像現在不婚的女子,這是二則演化我們的世界觀,會出現不一樣的格局。三則是說同性戀,會演化很多難控制的狀況,也是演化我們現在的世界。我的佛不贊成同性戀,這三則都是在演化著我們的世界。極樂系統已經改變了,是我的佛對我說的,他們不透劇。我用我的佛這三個字,是因為他們常叫我念阿彌陀佛,我的模子。我也大膽寫了新極樂世界,他們也沒有給於我任何批評,所以我才寫了這麼多。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9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北施得道記30悟:冷禪愛的遷就 說起四隻小貓的故事,有好勝貓、愛哭貓、頑固貓、骯髒貓。大師兄好勝貓,最愛三個小弟妹,從小就將三隻小貓遷就到大。所以這三隻小貓根本不怕好勝貓。在武道這一方面,好勝貓比頑固貓強。在文道這一方面,頑固貓又比好勝貓強些。在慈這一方面,愛哭貓比骯髒貓更慈愛。在精這一方面,骯臟貓
北施得道記25悟:三十年愛之約 眼看三十年愛之約不能達成了,北施滿懷心事,果然他熱愛做人了,菩薩之願已離他越來越遠了。大師兄和他一同畫畫,北施畫了一幅全家福,還塗上顏色,非常豐富的色調,非常豐富的畫。大師兄畫了什麼呢?他畫了自己的夫人,北施今年已三十八歲了,他還是模子國第一美人。大師兄說:哪一天我和
北施得道記20悟:打落凡間成人 大師兄一天的生活開始了,陪老婆去喝早茶,大家都看哪來的一對佳人,男的根本就是一君子,女的根本就是一淑女。大家想:這男子的老婆恐怕是我們看過最美的女人了。大師兄問我:我們就這樣生活三十年,每天和老婆喝早茶,每天聽人稱讚我老婆美,讓人羨慕妒忌恨,我們不如法,估計三十年後就
北施得道記15悟:絕色天顏的錯 聽過一個這樣的傳說,有一女子因為生得美貌,很多登徒浪子來追求,他覺得很煩。而這女子一心向佛,心生一計,只要把自己的臉蛋畫花了,就不會在有人來打擾他,女子拿了一把小刀…北施不敢想下去了。絕色天顏的錯?還是自己心的錯。我這一張臉本不是這樣,是因為我發願,父親給了我一張美顏
北施得道記10悟:細說如夢當初 當年那個小小菩提心裡有愛,一直以來對於這種愛只是一種報恩。四隻小貓有好勝貓、愛哭貓、頑固貓和我骯髒貓。我們四人的友誼何等和諧。只是我對好勝貓的愛,一直以來都是存在心中的一種恩德。我曾在水中送愛哭貓一輪明月。愛哭貓對我說:有我穿的就有你穿,有我吃的就有你吃。一天,愛哭貓
北施得道記05悟:我心安於何處 北施的心安於何處?他想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一日又一日的工作,心中很難得到安息。沒有父子情、沒有母子情、沒有夫妻情、甚至沒有家。一生到處飄泊,讓人感覺生活多自在,這種精神無人能及,我們可以過這種生活嗎?北施想:我心安何處?是不是我是一個女子?就該讓人看不起?所以先要過更
北施得道記30悟:冷禪愛的遷就 說起四隻小貓的故事,有好勝貓、愛哭貓、頑固貓、骯髒貓。大師兄好勝貓,最愛三個小弟妹,從小就將三隻小貓遷就到大。所以這三隻小貓根本不怕好勝貓。在武道這一方面,好勝貓比頑固貓強。在文道這一方面,頑固貓又比好勝貓強些。在慈這一方面,愛哭貓比骯髒貓更慈愛。在精這一方面,骯臟貓
北施得道記25悟:三十年愛之約 眼看三十年愛之約不能達成了,北施滿懷心事,果然他熱愛做人了,菩薩之願已離他越來越遠了。大師兄和他一同畫畫,北施畫了一幅全家福,還塗上顏色,非常豐富的色調,非常豐富的畫。大師兄畫了什麼呢?他畫了自己的夫人,北施今年已三十八歲了,他還是模子國第一美人。大師兄說:哪一天我和
北施得道記20悟:打落凡間成人 大師兄一天的生活開始了,陪老婆去喝早茶,大家都看哪來的一對佳人,男的根本就是一君子,女的根本就是一淑女。大家想:這男子的老婆恐怕是我們看過最美的女人了。大師兄問我:我們就這樣生活三十年,每天和老婆喝早茶,每天聽人稱讚我老婆美,讓人羨慕妒忌恨,我們不如法,估計三十年後就
北施得道記15悟:絕色天顏的錯 聽過一個這樣的傳說,有一女子因為生得美貌,很多登徒浪子來追求,他覺得很煩。而這女子一心向佛,心生一計,只要把自己的臉蛋畫花了,就不會在有人來打擾他,女子拿了一把小刀…北施不敢想下去了。絕色天顏的錯?還是自己心的錯。我這一張臉本不是這樣,是因為我發願,父親給了我一張美顏
北施得道記10悟:細說如夢當初 當年那個小小菩提心裡有愛,一直以來對於這種愛只是一種報恩。四隻小貓有好勝貓、愛哭貓、頑固貓和我骯髒貓。我們四人的友誼何等和諧。只是我對好勝貓的愛,一直以來都是存在心中的一種恩德。我曾在水中送愛哭貓一輪明月。愛哭貓對我說:有我穿的就有你穿,有我吃的就有你吃。一天,愛哭貓
北施得道記05悟:我心安於何處 北施的心安於何處?他想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一日又一日的工作,心中很難得到安息。沒有父子情、沒有母子情、沒有夫妻情、甚至沒有家。一生到處飄泊,讓人感覺生活多自在,這種精神無人能及,我們可以過這種生活嗎?北施想:我心安何處?是不是我是一個女子?就該讓人看不起?所以先要過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