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依舊晴空萬里

我們的世界,依舊晴空萬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抬頭望著天空
有時搭上了
一首歌
一個日子
我們想起了某個朋友
望著同一片的天空
不管那是晴是雨
但心中依舊是晴空萬里
有著柔白的雲
淡藍色的天空
和煦不刺眼的陽光

輕輕的哼起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不凋零的花⋯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我們的世界 依舊晴空萬里

我們的世界 依舊晴空萬里


李宗盛的愛的代價
當初是寫給張艾嘉的
有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
聽懂已是不惑年
值得幸運的是
這是一首
讓我們可以想起某個朋友的歌

跌跌撞撞
從年少的熱血青春
走入壯年的平穩慎思
一樣埋頭於生活、工作、事業的
有的踏入了家庭,多了嬰孩的忙碌
忙的久久想起
那許久未連絡的朋友

我們啊
還是一樣
能夠看著天空
有著滿滿的力量湧現
不論在哪
依舊晴空萬里的是我們
有著快樂的回憶的地方
想翱翔的
是那呢
是家庭是職場還是事業
重視的
是家人是健康還是生活

生日快樂
好朋友
好夥伴
好的
我們都要好好的

我們的心都有一個家
可以是那個實體的家
可以是一片天空
可以是一座山
可以是一首歌
可以是一個人
可以是一個靠港的岸
可以獲得一個擁抱的地方

我們的世界
如此
清風依舊
晴空萬里



avatar-img
泰愛碎碎念
8會員
11內容數
有人說過,閱讀就如同邀請作者與自己對話,也像是場不限時、不限地點的講座,思想的交流,將人生體悟與歷練,濃縮成幾百頁的文字,何嘗不是件最好的投資呢?分享一些閱讀心得,關乎人生議題、自我成長、理財、行銷、商管等書籍的分享。相信閱讀能帶來改變,歡迎分享不同觀點, 一同學習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泰愛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這本自傳談的正如書名,談的是張忠謀1964年在德儀前的故事。 他經歷了我們都不曾經歷的大時代裡,期間經歷了百日維新、軍閥割據、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侵略中國,國民政府搬遷來台的大時代。輾轉去過上海、廣州、洛陽、西安、重慶、香港、而後到美國讀理工。那是一個變動的時代....
這本書讓我更深刻了解我們身處的台灣,中華民國需要共感的部分,兩位記者耗時五年,藉由彼此不同的視角,一位澎湖人、一個曾在馬祖服役,道出金門與馬祖兩地,好似身為台灣人,都應該能了解的地方,實際上在歷史、生活、環境、經濟等各層面,都大不相同,我曾以為的台澎金馬,看完本書,也能看到那條台澎–金馬間,那條
一位經濟學家,如何踏上修行的旅程,在期間經歷了什麼,又如何與病魔與低潮相處,裡頭有許多藏著面對人生的,智慧寶典,也讓我帶走了三個隨身錦囊。 為什麼翻開這本書? 光書名「
這本自傳談的正如書名,談的是張忠謀1964年在德儀前的故事。 他經歷了我們都不曾經歷的大時代裡,期間經歷了百日維新、軍閥割據、中日戰爭爆發、日本侵略中國,國民政府搬遷來台的大時代。輾轉去過上海、廣州、洛陽、西安、重慶、香港、而後到美國讀理工。那是一個變動的時代....
這本書讓我更深刻了解我們身處的台灣,中華民國需要共感的部分,兩位記者耗時五年,藉由彼此不同的視角,一位澎湖人、一個曾在馬祖服役,道出金門與馬祖兩地,好似身為台灣人,都應該能了解的地方,實際上在歷史、生活、環境、經濟等各層面,都大不相同,我曾以為的台澎金馬,看完本書,也能看到那條台澎–金馬間,那條
一位經濟學家,如何踏上修行的旅程,在期間經歷了什麼,又如何與病魔與低潮相處,裡頭有許多藏著面對人生的,智慧寶典,也讓我帶走了三個隨身錦囊。 為什麼翻開這本書? 光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