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刺查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阿嬤還健康壯年,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一起累積許多回憶,其中有些是關於刺查某的。
  阿嬤家在台東的省道旁,是二樓的房子,一樓分出一半空間開雜貨店,雖然店門口是大馬路,但是拐一個彎就是安靜的街道。路的兩邊有榕樹、龍眼樹、椰子樹、燈仔花、烏甜仔菜、刺查某。三十年前的台東的夏天,那條長長的路上幾乎沒有車也沒有陰影,只有充滿層次風味的陽光,和上方藍得不可思議的天空。小時候我們幾個表兄弟姊妹總是在路上玩扮家家酒、金剛戰士、賽跑、鬼抓人,我們會拔刺查某的黃花,當成飛鏢射到彼此的衣服上(尤其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射到對方背上),或者摘烏甜仔菜的紫黑色漿果吃。有時我們也會到路的盡頭的國中池塘裡撈蝌蚪,小心翼翼地捧著裝著蝌蚪的塑膠杯一路走回阿嬤家(塑膠杯當然是從阿嬤的雜貨店拿的,可能也順手拿了掛在門口的乖乖,我們真是一群孫子賊)。當年那些蝌蚪大部分都在阿嬤家後院大石臼裡放生了,往後幾年夏夜的蛙鳴或許有些來自我們帶回來的青蛙後代,但有些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把蝌蚪潑灑出來,我們幾個孩子小小的手再怎麼努力也抓不起滑溜溜的蝌蚪,最後只好把牠們留在柏油路上,被太陽曬乾,我記得每當那時,心中會留下一種無以名狀的殘酷和悲傷,當然,回到阿嬤家,這些陌生的情緒就過去了,只是身上會留下一些痕跡— 趴在池塘邊染上的青苔、跌倒的傷口裡卡著黑色細碎的柏油、還有推擠奔跑時褲腳鉤上的刺查某。
  那種黑色細細長長黏在衣服上的小刺,來自於一種叫刺查某的植物,那是種子,進門前要在門口盡量拔乾淨。我已經不記得這個知識是在哪一個具體的時刻由阿嬤教給我的,那就像能辨認出阿嬤煮的菜、聽得懂阿嬤說的台語,那些是跟阿嬤有關的認知和情緒基礎,在相當童稚時便在各個神經迴路建立起來。在青春期讓我成為一個彆扭的大孩子之前,我們幾乎每個長假都在阿嬤家度過,當阿嬤要去買菜、請人殺雞、去拜訪住附近的親戚,她會牽著我,一路上跟我說故事,溫柔詳細的說著這裡住了哪些人家、路邊的草花樹木是甚麼,每當經過燈仔花,阿嬤會摘一朵,把花瓣剝下,讓我舔舔裡面甜甜的花蜜,然後把花心黏在我的鼻子上。矮小的阿嬤牽著更矮小的我慢慢往前走,她的手總是溫暖乾燥,到了冬天經常碰水會脫皮,變的紅紅嫩嫩的(現在想起來,牽著我應該會讓阿嬤的富貴手很痛才是,但她從沒跟我說)。當我們一起走在路上,最常見到的就是刺查某了,那時路邊的刺查某生機勃勃長的高大,一大叢裡同時有綠葉開黃花的年輕植株,也有已經乾枯的老植株(*注)。特別熱的那陣子,阿嬤會要我跟她一起去砍乾枯的刺查某枝幹,砍一大綑回來,可以煮成退火的青草茶。阿嬤煮青草茶時,家裡會瀰漫一股清新溫暖的蒸氣,每當聞到那個氣味,燥熱的夏天就像被安撫下來,變的清涼,那簡直就是阿嬤的魔法。
  後來,我們沒有辦法這麼常回阿嬤家,阿嬤偶爾也會來我家住一陣子。在那幾年,我內在的情緒和環境的變化都狂躁不安,有一次和家人爭執後,我又氣又傷心,阿嬤剛好在家裡,即使已經很晚了,她還是問我要不要出門走走,我們一起走在新規劃的住宅區裡,這裡和台東阿嬤家環境很不一樣,溫度低了幾度、夜晚明亮了一些、蛙鳴更遠了,而我也不一樣了。即使習慣性的駝背,我還是比阿嬤高了、變得經常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憤怒、嘲諷許多事情,阿嬤還是牽著我的手,她更瘦小了,身體沒那麼好,只能慢慢地走。我不記得我跟阿嬤說了什麼,但我只記得走了一圈回到家,在進門前她讓我抱著她,我像小孩子一樣地哭,她輕輕拍著我的背,就像小時候我躺在阿嬤的榻榻米上,她一邊拍著我的背,一邊唱日文兒歌桃太郎哄我睡覺,那片刻像是在證明時光不一定是線性流逝,或許在某種時間維度裡,我沒有長大、她沒有變老。在她的心臟病還沒有讓她不能走遠之前,阿嬤來我家住的時候,早上都會自己早起去散步,盛夏的某一天早上當我們起床,會發現阿嬤已經從附近的田裡,砍回一綑刺查某,準備煮青草茶給我們喝。即使一切都在變化,阿嬤還是在時空之流中為我們施展魔法。
  再過幾年,我離開家到一個交通不太方便的台地上念大學,路邊也有熟悉的刺查某,不過跟兒時台東不太一樣的是,這裡的刺查某少有原生種的鬼針草,多是外來種的小花咸豐草和大花咸豐草,這兩種外來種的花都有白色花瓣,刺查某竟然也多了一些優雅可愛,但大概不能拿來當飛鏢偷偷射到別人的背後了。我越來越忙,更少回去看阿嬤,即使她的健康逐漸走下坡。
  有時我會打電話給她,她總是說「妳好好讀冊。」、「妳毋免煩惱我。」
  當阿嬤還健康壯年,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一起累積許多回憶,其中有些是關於刺查某的,我為此非常感激。不分季節、不管在台灣的哪處,當我走在街道不經意低頭,就會看見路邊的刺查某,溫暖和懷念會塞滿我的心、湧上我的眼睛。時光無法倒回,無法再讓自己更珍惜,但是阿嬤,妳敢有好好?請妳毋免煩惱我。還有,到現在我還是不敢說—「阿嬤,我足想妳。」。
*注:本土原生鬼針草是一年生植物,過了一年植株便死亡,外來種大花咸豐草是多年生植物,一年四季都會開花。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語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不到 未來會以什麼方式 降落在地表
我總是假設你在下一個轉角
你說那樣的綠色 在我身上
我的工作時間並不固定,有時上午、有時下午、有時是晚上上班。 但其實也自有節奏,以每周為單位,周一到周六,都有固定上班的時間,例如昨天是周四,我每周四都是上午上班,中午下班後就回到家了,這樣的節奏有點像是大學的課表,每天的課程雖然不同,但每週的課表其實是一樣的,雖然理論上不像其他排班或輪班的工作...
我想不到 未來會以什麼方式 降落在地表
我總是假設你在下一個轉角
你說那樣的綠色 在我身上
我的工作時間並不固定,有時上午、有時下午、有時是晚上上班。 但其實也自有節奏,以每周為單位,周一到周六,都有固定上班的時間,例如昨天是周四,我每周四都是上午上班,中午下班後就回到家了,這樣的節奏有點像是大學的課表,每天的課程雖然不同,但每週的課表其實是一樣的,雖然理論上不像其他排班或輪班的工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阿嬤的手路菜 每次去看阿嬤,都會帶東西給她吃,除了疫情期間。通常都是水果餅乾,或她愛吃的糕點甜湯,如果擔心糕點或餅乾太乾,通常會再買一杯飲料給她配,因為她喝飲料很快,我們常戲稱阿嬤是 #飲料殺手😂 其實失智前還沒有這個症狀,她不是太愛飲料的人,甚至有時候簡單的白飯菜餔配熱水阿嬤就可
Thumbnail
美玉甚至不知道哪個是春生的背影,也沒多問,一門心思全在大學聯考上。
Thumbnail
假日去菜市場補充糧草,濕悶熱的天氣,人擠人, 被阿嬤拉的菜籃車輾過腳時,超想大喊:靠~看路啦! 可是扶著阿嬤手臂的外籍女子,搶先拍拍我的臂膀, 微笑說:姐姐,對不擠,阿嬤…耳朵不知道。 這什麼跟什麼,看阿嬤渾然不覺前進, 我猜,阿嬤不是重聽,就是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算了~算了。 買齊清單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帶著阿嬤從小最愛買給我吃的玉荷包荔枝和巨峰葡萄,還記得阿嬤在失智前還會唸著說「我好想吃葡萄喔,我的家有好幾箱的葡萄我想回去吃。」 又是一段從火車站走到阿嬤家的路,走到阿嬤家時,姑姑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幫我拿行李然後示意我阿嬤就在樓上。 我走上樓一樣大聲的叫著「阿嬤。」但在那頭....
Thumbnail
前幾天,母親說她前陽台種了好幾年的那株山茶花,今年開得特別漂亮,她自己拍得不好看,要我幫山茶花留下美麗的倩影。   母親說這株山茶花是多年前在花市買的,當時只是一株小苗,她喜歡從小苗開始種,雖然買已經開花的盆栽,可以馬上欣賞到美麗的花朵,但現成已開花的盆栽,可能因為某些我們不太清楚的原因,有時今
Thumbnail
阿嬤說過的年輕事蹟、阿嬤影響、屬於阿嬤的食物味
Thumbnail
我和她是青梅竹馬,我們的阿嬤是朋友,因此小時候我們做什麼都會在一起。 她的阿嬤在我小一的時候走了,放學後她回到家父母都不在,所以她會來我阿嬤家找我玩。 早上去學校之前,我都會到巷口等她;她媽媽要接她時,我都會一起去。 後來升上國中,她開始去補習班,而我就讀的國中不在阿嬤家附近,放學後就得直接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阿嬤的手路菜 每次去看阿嬤,都會帶東西給她吃,除了疫情期間。通常都是水果餅乾,或她愛吃的糕點甜湯,如果擔心糕點或餅乾太乾,通常會再買一杯飲料給她配,因為她喝飲料很快,我們常戲稱阿嬤是 #飲料殺手😂 其實失智前還沒有這個症狀,她不是太愛飲料的人,甚至有時候簡單的白飯菜餔配熱水阿嬤就可
Thumbnail
美玉甚至不知道哪個是春生的背影,也沒多問,一門心思全在大學聯考上。
Thumbnail
假日去菜市場補充糧草,濕悶熱的天氣,人擠人, 被阿嬤拉的菜籃車輾過腳時,超想大喊:靠~看路啦! 可是扶著阿嬤手臂的外籍女子,搶先拍拍我的臂膀, 微笑說:姐姐,對不擠,阿嬤…耳朵不知道。 這什麼跟什麼,看阿嬤渾然不覺前進, 我猜,阿嬤不是重聽,就是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算了~算了。 買齊清單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帶著阿嬤從小最愛買給我吃的玉荷包荔枝和巨峰葡萄,還記得阿嬤在失智前還會唸著說「我好想吃葡萄喔,我的家有好幾箱的葡萄我想回去吃。」 又是一段從火車站走到阿嬤家的路,走到阿嬤家時,姑姑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幫我拿行李然後示意我阿嬤就在樓上。 我走上樓一樣大聲的叫著「阿嬤。」但在那頭....
Thumbnail
前幾天,母親說她前陽台種了好幾年的那株山茶花,今年開得特別漂亮,她自己拍得不好看,要我幫山茶花留下美麗的倩影。   母親說這株山茶花是多年前在花市買的,當時只是一株小苗,她喜歡從小苗開始種,雖然買已經開花的盆栽,可以馬上欣賞到美麗的花朵,但現成已開花的盆栽,可能因為某些我們不太清楚的原因,有時今
Thumbnail
阿嬤說過的年輕事蹟、阿嬤影響、屬於阿嬤的食物味
Thumbnail
我和她是青梅竹馬,我們的阿嬤是朋友,因此小時候我們做什麼都會在一起。 她的阿嬤在我小一的時候走了,放學後她回到家父母都不在,所以她會來我阿嬤家找我玩。 早上去學校之前,我都會到巷口等她;她媽媽要接她時,我都會一起去。 後來升上國中,她開始去補習班,而我就讀的國中不在阿嬤家附近,放學後就得直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