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憲制:從近代東亞史看台灣民族內涵之形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然而,僅僅用民族性來概括民族與政治共同體的具體特色,反而容易錯失了更一步從時空條件捕捉其誕生與成長的明確過程。於是,「憲制史」( consititutional history)的考察或許更能幫助我們從明確的方法論中去尋得民族性有關的蛛絲馬跡。憲制(consititution)一般容易被認為是每個國家明確記載於書面之上的憲法條文,但這些條文所反映或許說是特定民族國家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發展以後由共同體生存條件限制與習慣話被精煉為文字的結果,不一定能深刻反映該民族特有的結構性存在,更不用說那些缺少自身語言與文字記載的民族或共同體。所以,更進一步的憲制考察必然是「歷史性」的考察,透過民族與共同體的前世今生來透析該民族與共同體從古至今形成的結構與客觀性理念,這對於各民族憲制形成的研究,尤其是我們的台灣,更是絕佳的考察方式。

當代台灣民族的形成也可以說是一部近代東亞史的縮影,民族形成的歷史並不只是發生在民族之內,它是一個與外在世界相互影響產生的結果,不論哪個民族,都是更巨大的世界歷史的投影,兩者相互一體,互為因果。從當代台灣憲制(並非「中華民國」憲法)向過去追訴其型塑的過程,我們首先就面對到「誰組成了當代台灣民族?」這個問題。民族的組成並非如一般自由主義理論家們設想的那樣是自然且溫和緩慢的過程,它們的形成常常充滿著許多政治行動武斷且刻意的打造,甚至這一打造做成也並非哪個天才政治家一手擘劃,往往是每個行動者出於面臨當下的需求而選擇的政治手段,直到這些手段造成的結果已經融入為民族的一部分之後,才被認為是一套自古至今「合理」發展的歷史過程。那麼,台灣民族的發展究竟經歷了那些歷史上武斷的政治行動,我們可以從許世楷到李登輝以及民主進步黨對台灣民族組成的經典定義出發(當然,他們的定義也是武斷的):「台灣民族乃是由原住民族、台語民族、客家民族與四九移民組合而成的共同體。」這四大族群的界定也正是台灣與整個東亞世界互動之後所產生的結果,它反映出來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已然產生的既成事實以及統治者們對當下政治難題的權衡所做出的判斷。台灣在四百年以前仍是由眾多原住民族所居住的島嶼,直到荷蘭、明鄭、清帝國時代陸陸續續移入來自東亞大陸的台語和客語先驅,而後在日本殖民時代的台灣被殖民者首先被統合進「台灣人」的概念之中(至今仍有不少獨派認為此一時代的概念會比戰後所界定的台灣人概念更能趨向集體認同的共識及穩定的政治發展),而後又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中國國民黨及其在東亞大陸的追隨者取代日本殖民者成為新的統治,並且透過獨裁的屠殺、鎮壓及教育迫使台灣人融入中國認同與統治的權威之中,直到上世紀八O、九O年代才透過大眾民主與台語民族在台灣的優勢一部部取代獨裁政府的權威,而這個過程則因政治實力不足以及民主世界的人道考量,而選擇平等接納舊政權的追隨著成為新的台灣民族之一部分。

透過這樣的歷史考察,我們也更能理解當代台灣民族憲制的基本特質及其在現在與未來的政治環境上可能遭遇的挑戰。首先藉由大眾民主和民主世界的勝利的新政權,也就是民進黨,除非在未來遭遇實體戰爭的威脅,否則現今全球化所高取舉的多元平等和社會福利必然是台灣政治內部的主旋律,而它的挑戰者(部論是否真心認同此主旋律)只要願意遵守基本的競逐規則(通常是守法),同樣也會以一樣的基調再加上在野黨不負責任的特性拼命向執政黨發起一波接一波的挑戰。在這種狀況下最容易遭遇的危機便是中國政權透過對台灣政治議題的操弄與統戰在野黨(不論他們是否聲稱支持台獨)的方式來搞垮執政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原來的獨裁統治集團並沒有完全消失,甚至多數仍在政府中擔任要職,只要這一集團想要重新奪回原本的政治優勢,必然能夠同時與中國以及各個能對執政黨提出挑戰的政治勢力合作。另外,在大眾民主政治福利國家的前提下,群眾可能會因為無法理解政府政治的專業以及選票綁福利的心態作祟,使得挑戰者只要有心有能力操弄各種民生議題就能讓無法違背大眾民主壓力的執政者為了不讓自己當初取得政權的正當性遭到質疑,不得不跳入有心者和無知者所設下的無底線圈套當中,使得政治的攻防戰往往是執政者吃虧,而挑戰者即被煽動的群眾有意無意成為中國政權的帶路黨。然而,這樣的困境並不一定能對台灣民族的生存造成威脅,一方面執政黨具有絕對多數的優勢,另一方面新興都市中產階級與傳統台語民族支持者仍以對執政黨的信任占多數。最重要的是,在美中冷戰的大格局下,民進黨早已取代國民黨成為美國在東亞的代理人角色之一,這可說是防止台灣遭受中國統戰最重要的關鍵,在美國—民進黨—台灣三位一體的結構之下,台灣民族要淹沒於中國之下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分析到這裡,雖然我們目前看到台灣憲制還有許多亟待出處理的問題,但也並非是在絕對的困境之下行動,台灣民族只要能在下次必須做出武斷政治抉擇時做出對民族存續來說正確選擇而不要誤入敵人與無知者的陷阱,那麼我們的憲制就越加靠波蘭模式,越加遠離烏克蘭模式。如此,台灣要成為一獨立且有信心的民族國家是指日可待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9會員
108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0/24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2024/10/24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從台灣歷史的現實來說,台灣人作為一個整體本來就不是指任何單一族群,也沒有任何單一族群能代表全體台灣人,台灣人本身是各個擁有不同歷史記憶的族群,基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先來後到這個島嶼,在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下,首次出現了抵抗殖民統治的台灣人自決/自治的集體意識,並在二戰後基於中華民國的國家體制整個遷移台灣,
Thumbnail
從台灣歷史的現實來說,台灣人作為一個整體本來就不是指任何單一族群,也沒有任何單一族群能代表全體台灣人,台灣人本身是各個擁有不同歷史記憶的族群,基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先來後到這個島嶼,在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下,首次出現了抵抗殖民統治的台灣人自決/自治的集體意識,並在二戰後基於中華民國的國家體制整個遷移台灣,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共同體指的並不是居住在台澎島嶼上的居民,也不是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口,而是只一群具有堅定意象的政治行動者的共同體,希望讓台灣能夠成為一不受任何其他同等政治實體侵擾的政治實體,它歷史的產物,絕非任何超時間的客觀事物所能定義的。
Thumbnail
台灣共同體指的並不是居住在台澎島嶼上的居民,也不是持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口,而是只一群具有堅定意象的政治行動者的共同體,希望讓台灣能夠成為一不受任何其他同等政治實體侵擾的政治實體,它歷史的產物,絕非任何超時間的客觀事物所能定義的。
Thumbnail
今天社群中有看到這篇文章的影片連結 #我是法理建國派的皮筋兒 我想跟大家說: 台灣是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有沒有宣布獨立的問題,而是台澎法理地位的問題。 「在建立國家時,『得到他國承認』是否是必要條件」的部分,可分「構成說」(Constitut
Thumbnail
今天社群中有看到這篇文章的影片連結 #我是法理建國派的皮筋兒 我想跟大家說: 台灣是不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有沒有宣布獨立的問題,而是台澎法理地位的問題。 「在建立國家時,『得到他國承認』是否是必要條件」的部分,可分「構成說」(Constitut
Thumbnail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
Thumbnail
每個民族或是政治共同體都能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之下去發掘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或許也可以被稱之為「民族性」。
Thumbnail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本系列講座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談有關民族發明學的一些概念。 「民族」( nation)這一詞彙產生於十八世紀晚期的歐洲,意指人類基於歷史、語言、政治意志或文化而集合在一起的共同體,在同一時期的政治運動上也相當流行將民族與國家( state)等同視為人類群體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幸福的最佳途徑。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8679%3F%3Dfb&fbclid=IwAR17PgrD4wNUb3PJqfiGfkvVMUX1smLmQUxfKC932BZnN9h3U35huQhTdH0 經常可以見
Thumbnail
致謝 上報 刊登本文: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08679%3F%3Dfb&fbclid=IwAR17PgrD4wNUb3PJqfiGfkvVMUX1smLmQUxfKC932BZnN9h3U35huQhTdH0 經常可以見
Thumbnail
政治共同體的生成並不如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的說的必須建立在社會契約或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之上,歷史上多半的政治共同體往往來自征戰、征服的結果。
Thumbnail
政治共同體的生成並不如同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的說的必須建立在社會契約或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之上,歷史上多半的政治共同體往往來自征戰、征服的結果。
Thumbnail
當民族國家佔滿了世界上最後一塊陸地以後,人們便不再擁有宣稱他們已獲得上帝所賜與的「奶與蜜之地」的特權,強權所維繫的國際政治環境壟斷著大地上的人們自我主宰的權利,弱小民族只能等待著以強權碰撞所散落的權力碎片拚揍出自己的容顏。
Thumbnail
當民族國家佔滿了世界上最後一塊陸地以後,人們便不再擁有宣稱他們已獲得上帝所賜與的「奶與蜜之地」的特權,強權所維繫的國際政治環境壟斷著大地上的人們自我主宰的權利,弱小民族只能等待著以強權碰撞所散落的權力碎片拚揍出自己的容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