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為聖》第三講:限制與神聖

《分別為聖》第三講:限制與神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民族的政治以一種特殊的許諾召喚獨屬於她自身的救贖。正因為每個政治行動者都是肉體凡胎於是必須將關係到整的民族的價值信仰投射到超乎個人行為的一次次行動,透過每一次行動的累積、透過每一位政治行動者的連結,民族的神祉將施恩賜福在這些每個有限的瑣碎行動當中,使得在地上的我們也能夠享受屬於天上的榮耀,代代無盡。

既然每一次的政治行動都關乎我們是否更加接近我們所信仰的政治價值,那麼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區判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在神聖化的政治課題當中,如何區分出屬敵/屬我的價值,考驗著每個行動者在政治脈絡裡如何去整合和妥協,這個過程更像是宗教儀式。如何成為一個屬於台灣民族的台灣人,不僅僅只是在每次既有體制的投票裡選擇那些社群評價上認為能夠遠離中國政權、守護台灣既有利益的民意代表或黨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去親近傳統的台語文化、去走訪台灣獨有的鄉土地理,甚至是在任何日常生活的選擇上都盡量做出有別於中國認同者的選擇,甚至是抵制這種選擇對民族信仰的挑戰。這樣的過程在一個沒有政治價值堅持的任看來或許是愚蠢而不必要的,但在政治行動的價值體系中,每次的選擇都是為了那隨時會再臨的天國做準備。正如同形成一塊美麗砂岸都是由渺小的砂石組成,有限的將成無限,無限構成了超越整體的想像,也就是將信仰定錨在飄忽不定的人世當中。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8會員
106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課程簡介:「分別為聖」是基督宗教中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區別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差別,也是人們用以檢驗自身靈魂是否得救的重要方法論。在當代的政治哲學中,一種接近於俗、聖之別的思考邏輯也總是支配著政治行動的一切政治事務上的趨向或價值。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課程簡介:「分別為聖」是基督宗教中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區別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差別,也是人們用以檢驗自身靈魂是否得救的重要方法論。在當代的政治哲學中,一種接近於俗、聖之別的思考邏輯也總是支配著政治行動的一切政治事務上的趨向或價值。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