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為聖》第一講:作為一種政治實踐的精神動力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然而,隨著人類在不同的處境中演化,那所謂的「理想國」也不再是柏拉圖在作品中所揭示的樣態,人們會因為在現實中遭遇到的困境而改變理想的圖像,正如同早期社會的官僚共產制度也有可能在二十世紀因人們遭遇極權主義的暴政反而轉向追求一種由社區自然演化秩序、反對由國家政治代表的人類社群制度。不論人類的理想在歷史過程中是如何變來變去,那理想卻總是存在的,因為只要可能性還在人類就不可能放棄生存與追求幸福的本能,而這種追求生存與幸福的至善過程也會被每個當下嘗試追求的人們加以神聖化、理想化,成為一種具有方向性的精神動力。

在奧古斯都的《上帝之城》中有一種倫理觀念很完美的表述了人類追求至善的精神動力過程:人類處在一個受到地上有限、不斷腐敗的國度所制約,基督徒做為世界的光、人類中的鹽,必須力求自己脫離地上之城的束縛,向著上帝之城的方向走去,他們生命的過程已就是不斷分別、不斷做聖的的過程,唯有堅持這樣的倫理心志才能讓基督徒確信自己才是那駱駝穿針、能蒙主恩的少數,在塵世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這種倫理心志結合了柏拉圖理想國的政治觀念後遂產生出了我們這個時代所有重要的政治運動場合中都能觀察到的心靈–行動倫理。現代的政治行動往往具備一種彌賽亞式的歷史敘事,它許諾任何抱持著某一政治世界觀的人們只要能循著那個至善的終極圖像,便有可能在一個時間過程的末端得到彌補當下政治所造成的缺憾的救贖。這種政治倫理觀並不限於任何一種意識形態,從馬克思主義、納粹主義、民族主義,甚至到二十世紀後期流行的全球化普世主義、進步主義、個人自由主義。它們無不要求政治行動著們遵循的一個被許諾的圖像的滿足行為的動力和正當性的判斷。這樣一種倫理態度會要求行動者必須要放棄當下讓自己感到匱乏的政治環境,轉而向能夠彌補這些匱乏的政治方向或總體圖像。即使是那些以為自己是就事論事的人也是沉浸在一種「這一件事非這麼做不可」的心靈動力當中,於是「這一件事」也就被加以神聖化、正當化為同往至善的必須過程:必須做這一件事,所則無法脫離當下的困窘處境。

二十世紀隨著大眾民主的發展,所謂的政治不再只是中世紀王公貴族的「家政」遊戲,而是總體的人們在變化萬千的世界中要求把握自身幸福的意志體現,這種意志不再是日常互動中平易近人的合作、衝突、交易與對話,而是一次次為了追求自身各種救贖而不斷與世界對抗的過程,任何的行動都是為了通向彼岸,通向時間的終點,通向那個讓自己感到救贖的國度。也因此,二十世紀的大眾民主政治並非只是個人與個人間的交錯連橫,而是信仰與信仰的對決,是我方與敵方的對決,是理想與現實的對決。這種集體心志的作用過程所造成的巨大推動力和破壞力,在二十世紀的世界政治史中已經有了許多的見證。但是,不論身處在這個時代的個人們喜不喜歡這種政治模式,它都不可能與我們現在所仰賴的這種文明生活脫離,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8會員
106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5/03/02
「在人不可能,但在神卻不然;因為在神,凡事都可能。」—馬可福音 10:27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11/03
人是符號的動物,正因為人類無法全知全能的預測自己的命運,所以需要藉著自己能夠辨認出的記號來避免自己犯下無可彌補的錯誤。
Thumbnail
2024/06/10
課程簡介:「分別為聖」是基督宗教中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區別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差別,也是人們用以檢驗自身靈魂是否得救的重要方法論。在當代的政治哲學中,一種接近於俗、聖之別的思考邏輯也總是支配著政治行動的一切政治事務上的趨向或價值。
Thumbnail
2024/06/10
課程簡介:「分別為聖」是基督宗教中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區別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差別,也是人們用以檢驗自身靈魂是否得救的重要方法論。在當代的政治哲學中,一種接近於俗、聖之別的思考邏輯也總是支配著政治行動的一切政治事務上的趨向或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至少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就已經能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發現一種對政治的「超越性」想像,這種想像訴諸的不是現成的律法或習慣,而是去追問怎樣的政治才是真正好的政治,人類也因為這樣的追問從現實的動物演化成理想的動物。
Thumbnail
"嚮往的美麗新世界" 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具體的解釋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信仰和期望。這個概念反映了人們對社會、文化和政治改善的希望,並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中有不同的詮釋。
Thumbnail
"嚮往的美麗新世界" 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具體的解釋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信仰和期望。這個概念反映了人們對社會、文化和政治改善的希望,並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中有不同的詮釋。
Thumbnail
《理想國》的主題是有關正義的討論,但書名Politeia的古希臘原文卻是政體的意思,原因在於政體的差異展現在城邦中這三種階級和統治城邦階級之間的關係。一個最好的政體,就是統治階級、衛士階級和生產階級的公民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安其位,各盡其德性的政治體制,這也就是柏拉圖理想中正義的城邦。
Thumbnail
《理想國》的主題是有關正義的討論,但書名Politeia的古希臘原文卻是政體的意思,原因在於政體的差異展現在城邦中這三種階級和統治城邦階級之間的關係。一個最好的政體,就是統治階級、衛士階級和生產階級的公民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安其位,各盡其德性的政治體制,這也就是柏拉圖理想中正義的城邦。
Thumbnail
"人再平庸,由於詩神附體,陷入迷狂,也能唱出最美妙的詩歌”-柏拉圖。 一、理念世界:「善」本身為最高理念。 二、迷狂説 (靈感説、出神説)。 (i) 生殖 (愛欲) 的迷狂: 最高層次的愛情是 "哲學式愛情”。 (ii) 詩的迷狂: 神智清醒時寫的詩遇到迷狂時寫的詩就會顯得黯然無光。 三、靈尊肉卑
Thumbnail
"人再平庸,由於詩神附體,陷入迷狂,也能唱出最美妙的詩歌”-柏拉圖。 一、理念世界:「善」本身為最高理念。 二、迷狂説 (靈感説、出神説)。 (i) 生殖 (愛欲) 的迷狂: 最高層次的愛情是 "哲學式愛情”。 (ii) 詩的迷狂: 神智清醒時寫的詩遇到迷狂時寫的詩就會顯得黯然無光。 三、靈尊肉卑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九章〈政治與法律〉第一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九章〈政治與法律〉第一節
Thumbnail
  政治哲學乍聽令人感到卻步,前者在台灣是無意義口水戰循環不已的抹黑澄清,後者則是大學選修課可能會聽到睡著還被當掉的課程名稱,兩者合一,負負大概不會得正。然一如書名所言,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因英國疫情爆發而在家錄製的Podcast,內容並不過份艱澀,且對初學者很友善地將每個議題和該領域的重要思想家結合。
Thumbnail
  政治哲學乍聽令人感到卻步,前者在台灣是無意義口水戰循環不已的抹黑澄清,後者則是大學選修課可能會聽到睡著還被當掉的課程名稱,兩者合一,負負大概不會得正。然一如書名所言,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因英國疫情爆發而在家錄製的Podcast,內容並不過份艱澀,且對初學者很友善地將每個議題和該領域的重要思想家結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