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反蘇格拉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 伊坂幸太郎
譯者: 鄭曉蘭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1/08/30
  這次有幸參加皇冠的試讀活動,能在上市前搶先一步讀到伊坂幸太郎的新書。以下心得無雷請安心。
  《反蘇格拉底》是由五篇短篇集結而成,跟伊坂幸太郎過往的作品一樣,整本書裡會不斷強調某幾組特定的詞彙與概念,此外這次也藏了一些五篇當中互相呼應的彩蛋,一如往常地很有伊坂的味道。
  其中「主觀認定」就是書裡很常出現的一個詞——這四個字很微妙,單獨說出來會讓人直覺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可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卻很難有人能夠真正擺脫這個詞彙;它的影響非常潛移默化,讓人不知不覺到忘記它的存在,當我們透過主觀認定去認識這個社會的同時,也許見到的只是主觀認定所造成的假象而不自覺。
  或許是為了打破這樣的概念,在這一系列的故事裡頭,每一篇都是以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作為主角(或者是藉由成年後的主角來回憶這時候的事件);隨著他們對這個社會一知半解的探索腳步,來讓人重新思考隱藏在主觀認定之下的社會本質。
  本書主打著要反轉讀者世界觀,反轉的也就是人的主觀,因此故事中自然有許多反思與挑戰的情節。挑戰他人的看法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情呢?根據 1960 年代某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人在面對權威時,大約只有四成的人擁有表達出不同意見的勇氣;而故事中的孩子們遇到的經常是比自己年長且有地位的人,就算是同年齡的其他孩子,在身體能力或家世上也會有明顯差異,某方面來說就形成了一種權威的象徵。儘管是這樣,<反蘇格拉底>裡的孩子們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說出:「我並不這麼覺得。」當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響起,不禁讓我也覺得激昂,就好像體內長期的壓抑與煎熬忽然都通體舒暢。
  沒錯,我也是需要反轉的人。這雖然是一本描寫孩子們成長的小說,可是也非常適合推薦給大人閱讀。「我們的正義」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這本書裡的每一篇故事背後都在尋求這個答案,就好像是《魔王》裡引述馬蓋先的「用用你的腦啊」、再加上《摩登時代》裡的「你有勇氣嗎」的濃縮,伊坂幸太郎所訴說的正義是一種需要透過反覆思考以及持續反抗所產生的動態歷程;擁有去挑戰的勇氣、不斷冒險、嘗試、以及不害怕失敗,才是避免受到侷限的最佳解,這也就是《反蘇格拉底》反轉的動力起源。也因此書中的每一篇篇名都採取了否定命題:<反蘇格拉底>、<不慢>、<非柯博文>、<違反運動精神的犯規>、<反華盛頓>,為的就是強調「反」的這個概念與重要性。
  有趣的是,<反蘇格拉底>裡頭提到了這麼一段話:「你可別小看人的先入為主觀念喔。而且聽說,人就是會想要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因此當看到孩子合謀要推翻他人的主觀認定時,我其實也忍不住心想:「認為應該要推翻主觀認定的孩子們,是不是也受到了『相信自己判斷是正確的』的主觀認定所影響呢?」這麼一來就真的變成哲學問題了,果然很蘇格拉底啊!不過關於這一點,伊坂其實也已經把他的答案很巧妙地隱藏在其中一篇故事裡了——這也正是《反蘇格拉底》這整本書的精巧所在。
  五篇當中我最喜歡的是<違反運動精神的犯規>。這則故事的反抗對象包含了自我侷限的「自己」、以及受到侷限的「未來」——這種看似虛無縹緲的概念,實著又常是現實裡的人類的枷鎖,而枷鎖在故事裡之所以能被突破,並不是源自於「我一定要怎樣怎樣」的這種熱血又蠻橫的信念,而是一種很輕妙的「相信」與「希望」,因而使得故事的最後頭迎來了一種正向而海擴天空的感動。
  同樣是反抗自我,在<不慢>裡頭也可以略窺一二,只是這個故事裡看見更多的是強者的細膩與酸楚,儘管只是小學生間的競爭,其覺悟與正義卻非比尋常地觸動人心。而<非柯博文>與<反華盛頓>這兩則故事裡,我特別喜歡它們的收尾,一個充滿了伊坂的惡趣味,另一個則是呼應著前面故事的彩蛋。
  所謂的「反轉」,我認為也許可視為是一種「不屈」——為了打破既有的主觀認定、為了追求符合本心期盼的正義,那種起身反抗的行為與自由正是可敬之人的可貴之處。是說我能夠成為那樣的人嗎?老實說我沒什麼自信,但是也許有一點還是做得到的吧——「我是有資質的喔!」今天起就對自己這麼說吧。
----2021/08/2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6會員
144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光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到底有沒有良心啊!?」 沒有錯,這句貌似偶爾會出現在八點檔劇情裡的台詞,原來不見得完全是誇飾法啊。因為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真的沒有良心。
其實我最欽佩的反而是評審們的選文能力,畢竟要從眾多作品中選出五篇特色相異的作品,需要的會是非常多元的品評能力;華文推理界能有這麼一批人願意經營這塊市場,簡直就是作者們的寶藏了吧
古事記記載的是日本神話起源一直到奈良時代的歷史,且以天皇為主要敘述對象;其章節分為上中下卷,上卷乃是日本神話,中卷以後講的是第一代神武天皇以後的事情。因為從創世起源一路串連到天皇血脈,它在日本歷史的意義上相當於是確立天皇正統性的一個重要依據。
《風的十二方位》收錄十七篇娥蘇拉奶奶在 1963 到 1972 年的短篇作品。在這段期間裡,她出版的長篇有地海系列的前三部、《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等,也就是我所認識的娥蘇拉奶奶的雛形大多都已在這個階段成形;因此透過這部短篇集,可以很濃縮地看到她在這近十年間的文風與思想變化。
本書的作者是率先提出「情緒勒索」這個概念的蘇珊‧佛沃。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飽受情緒勒索之苦,可是在此之前卻一直無法明白自己到底遭遇了何種困境,直到這言簡意賅的名詞出現
所謂的「文筆好」到底是指什麼呢?每次面對這個問題,雖然我很容易直覺「大概就是詞藻很華麗文字很優美吧但是我都沒有,絕望(哭)!」不過冷靜!其實「文筆好」指的可以是更廣泛的面向。
「你到底有沒有良心啊!?」 沒有錯,這句貌似偶爾會出現在八點檔劇情裡的台詞,原來不見得完全是誇飾法啊。因為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真的沒有良心。
其實我最欽佩的反而是評審們的選文能力,畢竟要從眾多作品中選出五篇特色相異的作品,需要的會是非常多元的品評能力;華文推理界能有這麼一批人願意經營這塊市場,簡直就是作者們的寶藏了吧
古事記記載的是日本神話起源一直到奈良時代的歷史,且以天皇為主要敘述對象;其章節分為上中下卷,上卷乃是日本神話,中卷以後講的是第一代神武天皇以後的事情。因為從創世起源一路串連到天皇血脈,它在日本歷史的意義上相當於是確立天皇正統性的一個重要依據。
《風的十二方位》收錄十七篇娥蘇拉奶奶在 1963 到 1972 年的短篇作品。在這段期間裡,她出版的長篇有地海系列的前三部、《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等,也就是我所認識的娥蘇拉奶奶的雛形大多都已在這個階段成形;因此透過這部短篇集,可以很濃縮地看到她在這近十年間的文風與思想變化。
本書的作者是率先提出「情緒勒索」這個概念的蘇珊‧佛沃。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飽受情緒勒索之苦,可是在此之前卻一直無法明白自己到底遭遇了何種困境,直到這言簡意賅的名詞出現
所謂的「文筆好」到底是指什麼呢?每次面對這個問題,雖然我很容易直覺「大概就是詞藻很華麗文字很優美吧但是我都沒有,絕望(哭)!」不過冷靜!其實「文筆好」指的可以是更廣泛的面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標題的「反」、「不」、「非」、「違反」,與其說是對抗,不如說是「動動你的腦」。在主線被角色推動,抵達轉捩點後,做出選擇的一直都是承擔選擇的人。「籃球的最後一分鐘是永遠」,剩餘的人生也是永遠,永遠都有選擇。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你,還記得自己就讀國小時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嗎?   小時候的我們不懂的事情比懂的還多,對於一切未曾聽聞的詞語都都感到新鮮,只要做點什麼超出常規的事情便緊張得心跳加速、手腳發軟……這樣的感受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吧?同時卻也是個膽大妄為、初生之犢不畏虎,因此容易做出許多出格舉動的年紀,現在想起
Thumbnail
他筆下的角色,經常信奉著理想,有點反常,又充滿了實踐力。他的故事,總是「神展開」,經歷了兜轉、碰壁,在讀者都要打退堂鼓之際,角色開朗地說:「就是這個!」而他們說的「這個」,往往觸及著某些現實到不行的議題,校園霸凌、教育體制、家庭問題、權力侵略、無差別犯罪……明明如此輕浮,卻充滿了對人類的關照。
Thumbnail
關於你擅自加在我身上的想法,現在我要大聲宣告: 「我,並不這麼覺得!」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2837 波斯曼在《娛樂至死》中宣言20世紀烏托邦的捏塑是赫胥黎更勝一籌,在從電報開始的資訊媒介轉換中,進化成了電視機的娛樂文化,包籠了整個人類社會,而在媒介排斥訊息、甚至媒介就是訊息的情形中,一切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標題的「反」、「不」、「非」、「違反」,與其說是對抗,不如說是「動動你的腦」。在主線被角色推動,抵達轉捩點後,做出選擇的一直都是承擔選擇的人。「籃球的最後一分鐘是永遠」,剩餘的人生也是永遠,永遠都有選擇。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你,還記得自己就讀國小時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嗎?   小時候的我們不懂的事情比懂的還多,對於一切未曾聽聞的詞語都都感到新鮮,只要做點什麼超出常規的事情便緊張得心跳加速、手腳發軟……這樣的感受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吧?同時卻也是個膽大妄為、初生之犢不畏虎,因此容易做出許多出格舉動的年紀,現在想起
Thumbnail
他筆下的角色,經常信奉著理想,有點反常,又充滿了實踐力。他的故事,總是「神展開」,經歷了兜轉、碰壁,在讀者都要打退堂鼓之際,角色開朗地說:「就是這個!」而他們說的「這個」,往往觸及著某些現實到不行的議題,校園霸凌、教育體制、家庭問題、權力侵略、無差別犯罪……明明如此輕浮,卻充滿了對人類的關照。
Thumbnail
關於你擅自加在我身上的想法,現在我要大聲宣告: 「我,並不這麼覺得!」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2837 波斯曼在《娛樂至死》中宣言20世紀烏托邦的捏塑是赫胥黎更勝一籌,在從電報開始的資訊媒介轉換中,進化成了電視機的娛樂文化,包籠了整個人類社會,而在媒介排斥訊息、甚至媒介就是訊息的情形中,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