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聊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少人問,一個人過生活,絕少社交幾乎整天沒有人說話,這樣不會悶死嗎?
以往總覺得,問我這樣話的人,心理狀態應該比較弱,甚或容易受到他人意見左右。但人是群居動物,想來需要和人有所「聯繫」也是正常,反觀來說,我反而是較具有反社會人格的異類。
絕少與人對話的時間都在做甚麼,聽音樂或閱讀,寫歌看影集或電影,偶而唱歌散是一種思緒的發洩,而寫作比較像和自己對話的時間,也是我非常珍惜的時間。雖然知道自己寫的是娛樂文,但這也是經過自己幾十年來努力收集和聽過許多音樂才寫得出來的。
有沒有過夢想? 當然有。從十幾歲那時,自己開始嘗試寫歌,要把寫在紙上的文字和旋律,變成真實的歌曲,其實路還很長,搞懂編曲搞懂錄音,長時間的練習才逐漸成形,到我幸運的進入舞台劇配樂領域,已經過了十五年。從當初夢想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到現在期待下一個案子能做的比前一個更好更進步,夢想還在持續沒有真正的走完。有過非常低潮幾乎放棄的時刻,從非常慌亂無法應對,到現在低潮就低潮唄,保留些力氣還能往上爬,其實感謝的是老天爺讓我學會樂觀面對。
這首歌的MV看了實在感動,相信堅持在不同道路上的你也會有所感觸,曾經努力,曾經走上小小的成功,曾經迷失,只要你沒忘記所堅持的帶給自己甚麼,即使獨舞也可以很開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醒來,房間的昏暗已經是無論任何時刻皆然。感覺到下體有穢物堆積的不適,好不容易坐起身,想喚來外籍看護,退化的喉頭肌群即使扯開聲喊還是出聲嬴弱。 那就自己處理吧。緩慢的把腳移到床下,一手撐著床頭櫃緩緩站起來,靠著四角助行器的幫助,慢慢走到浴廁。花費了多工夫和時間,完成一切事件甩脫負擔感覺清爽後才緩緩
曾經介紹過這位服裝設計師Iris Van Herpen。 其實我對於時裝設計真的不了解,對於每年幾十億的時尚產業也沒多大掛心。不過獨獨這位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她的設計超脫時尚,設計出來的服裝簡直是藝術品,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而且她的服裝秀,向來藝術成分很高,要不是搭配無比期個另類
起起落落的潮流風向 法國的王公貴族對於高跟鞋的喜愛帶起潮流,其實也延燒到歐洲其他地方,當時男性幾乎都穿著3-5吋高的鞋。直到1700晚期法國大革命後,自由平等減少階級對立,且認為男子穿高跟鞋實在太陰柔少了男子氣概,男性穿著高跟鞋的風氣才逐漸式微,高跟鞋漸漸成為專屬女性的服飾。 1970年代其實男性
前言 談起高跟鞋女性朋友應該會兩極化反應,有人愛也有人厭惡。而男性朋友喜歡看女生穿著高跟鞋展現不同風情?其實我也不確定,因為始終認為高跟鞋只是服飾的一環,看場合穿搭。不過高跟鞋這奇妙的玩意,還真的引發不少性別迷思和探討,雖然不太想討論到更深的性別議題,但想從「個人體驗」開始來聊聊高跟鞋與性別迷思。
其實在開始前,我對於創作配樂是毫無概念的,初期接下case也就是看著劇本,自己想像劇情該是甚麼感覺就寫,往往是完成一兩首,便趕緊拿去排練場跟著一起排練。第一齣戲的導演剛好也能接受這樣的方式,所以適不適合都可以當場討論,然後回來再修改。 以我這樣的劇場小白,也在這樣的方式中學會許多劇場裡裡外外台上台
2014年太陽花學運,是我少數幾次走上街頭甚至去靜坐抗議,那時總覺得這些學生很猛,也對於國家的事很有想法,該堅持的事可以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老實說,我很佩服。 事件之後的一個聚會,一位年紀相仿的劇場友人突然提起,「我羨慕他們的勇氣,我覺得自己是那個默言的一代。」在座還有我的指導教授,馬上對這所謂「
他醒來,房間的昏暗已經是無論任何時刻皆然。感覺到下體有穢物堆積的不適,好不容易坐起身,想喚來外籍看護,退化的喉頭肌群即使扯開聲喊還是出聲嬴弱。 那就自己處理吧。緩慢的把腳移到床下,一手撐著床頭櫃緩緩站起來,靠著四角助行器的幫助,慢慢走到浴廁。花費了多工夫和時間,完成一切事件甩脫負擔感覺清爽後才緩緩
曾經介紹過這位服裝設計師Iris Van Herpen。 其實我對於時裝設計真的不了解,對於每年幾十億的時尚產業也沒多大掛心。不過獨獨這位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她的設計超脫時尚,設計出來的服裝簡直是藝術品,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而且她的服裝秀,向來藝術成分很高,要不是搭配無比期個另類
起起落落的潮流風向 法國的王公貴族對於高跟鞋的喜愛帶起潮流,其實也延燒到歐洲其他地方,當時男性幾乎都穿著3-5吋高的鞋。直到1700晚期法國大革命後,自由平等減少階級對立,且認為男子穿高跟鞋實在太陰柔少了男子氣概,男性穿著高跟鞋的風氣才逐漸式微,高跟鞋漸漸成為專屬女性的服飾。 1970年代其實男性
前言 談起高跟鞋女性朋友應該會兩極化反應,有人愛也有人厭惡。而男性朋友喜歡看女生穿著高跟鞋展現不同風情?其實我也不確定,因為始終認為高跟鞋只是服飾的一環,看場合穿搭。不過高跟鞋這奇妙的玩意,還真的引發不少性別迷思和探討,雖然不太想討論到更深的性別議題,但想從「個人體驗」開始來聊聊高跟鞋與性別迷思。
其實在開始前,我對於創作配樂是毫無概念的,初期接下case也就是看著劇本,自己想像劇情該是甚麼感覺就寫,往往是完成一兩首,便趕緊拿去排練場跟著一起排練。第一齣戲的導演剛好也能接受這樣的方式,所以適不適合都可以當場討論,然後回來再修改。 以我這樣的劇場小白,也在這樣的方式中學會許多劇場裡裡外外台上台
2014年太陽花學運,是我少數幾次走上街頭甚至去靜坐抗議,那時總覺得這些學生很猛,也對於國家的事很有想法,該堅持的事可以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老實說,我很佩服。 事件之後的一個聚會,一位年紀相仿的劇場友人突然提起,「我羨慕他們的勇氣,我覺得自己是那個默言的一代。」在座還有我的指導教授,馬上對這所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到大,其實有意識到我一直在心裏跟自己對話,像是跟好朋友對遇見的人事物分享感覺、評價,所有快樂的、難過的、害羞的、尷尬的、自豪的事情,全都無縫接軌在大腦中討論著,所以就算沒有人陪我玩,也沒多少朋友,我一直不孤單寂寞,只是我並不知道那是高我或小我。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在《瞎聊107》中提到我是個不怎麼喜歡聊天的人,不管是現實上還是網路上,當個網路社恐也沒什麼。 先前也多次提到我認為純文字很難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所以需要用標點符號或者表情符號,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理解/讀解或當下情緒會有所不同,我不想被莫名誤會,儘管我認為我都是帶著善意。 “說者無心,聽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我曾經歷各種「一人行」的生活體驗:一個人出國旅行、一個人泡大眾湯、一個人浮潛、一個人吃法式餐廳、一個人參加海洋音樂祭、一個人搭摩天輪、一個人唱KTV,甚至一個人去開刀…… 其實,我完全不缺朋友,但就是好奇:以一人為單位,會得到什麼樂趣? 平日娛樂,朋友如相約,大家都很忙,常喬來喬去約不成,再來大家
有沒有試過和自己說話? 在獨處的時候,試著和自己說話,和自己說話,不用有任何顧忌,說什麼都可以。 說著說著,問問自己,快樂嗎? 現在的生活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嗎? 有沒有辦法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不用去管可不可能去實現,只要老實的說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後把它放在心裡面。 有時候,與自己的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小到大,其實有意識到我一直在心裏跟自己對話,像是跟好朋友對遇見的人事物分享感覺、評價,所有快樂的、難過的、害羞的、尷尬的、自豪的事情,全都無縫接軌在大腦中討論著,所以就算沒有人陪我玩,也沒多少朋友,我一直不孤單寂寞,只是我並不知道那是高我或小我。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在《瞎聊107》中提到我是個不怎麼喜歡聊天的人,不管是現實上還是網路上,當個網路社恐也沒什麼。 先前也多次提到我認為純文字很難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所以需要用標點符號或者表情符號,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理解/讀解或當下情緒會有所不同,我不想被莫名誤會,儘管我認為我都是帶著善意。 “說者無心,聽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我曾經歷各種「一人行」的生活體驗:一個人出國旅行、一個人泡大眾湯、一個人浮潛、一個人吃法式餐廳、一個人參加海洋音樂祭、一個人搭摩天輪、一個人唱KTV,甚至一個人去開刀…… 其實,我完全不缺朋友,但就是好奇:以一人為單位,會得到什麼樂趣? 平日娛樂,朋友如相約,大家都很忙,常喬來喬去約不成,再來大家
有沒有試過和自己說話? 在獨處的時候,試著和自己說話,和自己說話,不用有任何顧忌,說什麼都可以。 說著說著,問問自己,快樂嗎? 現在的生活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嗎? 有沒有辦法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不用去管可不可能去實現,只要老實的說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後把它放在心裡面。 有時候,與自己的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