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光日|日記|八月十一日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從小常去的眼科搬進同一條路上的店面,距離不過一兩間透天厝,舊診所就空乏地掛在原本的騎樓,色澤斑駁,窗上猶有膠痕。新診所裡一切重新架設,不過空間似乎開展了些,像一張白紙;原本塞在診所底部只作為附設的驗光間,也向外摺出了新的眼鏡行。我掛號後穿過診所進入那驗光間,熟悉的驗光師沒老太多,更瘦了一些。想起幾年前他第一次為我配戴角膜塑型片時,左手指輕輕端著如沫的鏡片而右手撥開我眼皮,掌紋裡藏匿的菸味。

  就和小時候一樣。我將下巴抵上驗光儀,直視著小洞測量瞳孔。那路的盡頭原本是間紅色屋頂的小屋,門口還有柵欄和綠色草皮。我仔細凝視,驚訝地眨了眨眼,隨即想起某個喜歡的樂團有張專輯封面,黑色背景畫著圓形的風景圖案,乍看像機器裡模糊的路和紅色屋頂,聽歌聽久了才搞笑地發現是泳池水道和仰著鼻孔戴紅色泳帽的泳者。於是當那景色逐漸在我右眼裡對焦、鮮明起來之時,我不禁瞇起眼睛笑了。

  而我隨即發現全新的驗光儀裡路的盡頭不是小屋。是一顆熱氣球,色彩繽紛,正要懸起來的樣子。中間的草地被刮去,鋪上了黑色的柏油路,路上的黃色虛線往我指來。

  我不禁瞇起眼睛笑了。

  嗶。驗光師叫我換眼,再次將鬆散的遠方對焦,儀器的聲音透過小洞滲入眼球,嘟嘟,喀,像在挖掘、旋轉著什麼。

  然後他遞給我眼罩。切亮螢幕,我依順序唸出牆上的符號:左、右、下、下、上、右、左。由大至小整齊排列的E像某種幼蟲的變態,像一漫長艱難的睡夢。翻覆久了蟲就縮成點。還看得見嗎。很好。

  驗光師說我戴鏡片的狀況很理想。沒看過超過八百度還能戴這麼好的,簡直沒道理。他說。角膜沒有變形或擦傷,度數也沒增加,新的鏡片可以非常環保地沿用舊的弧度,下禮拜會好。(而之後呢?等到整顆眼睛都因為成年而逐漸硬化之後呢?)如果幸運的話可以戴到三十,再決定要雷射掉度數還是配副眼鏡。最多不要超過四十就好。四十妳就老了。

  三十歲。二十餘年。多麽穩妥而健康的保證。

  走出驗光間我坐在等待的長椅上,梅花座讓整個空間被坐得很散,乾淨,疏遠。身旁的人都低頭滑著手裡發亮的螢幕,我卻全無想拿出口袋裡的手機瀏覽的欲望:我等待叫號時便只是呆呆地盯著日光燈管。我不知道那究竟是因為強烈在意著先前驗光師那句「維持得很好」而產生「那勢必得繼續維持」的強迫感,或者終於意識到這雙自小已近視八百餘度的眼睛竟還能如此清楚洞明地直視一切,已然是不可多得的僥倖。那仰賴沈重鏡片的童年時光裡我連自己的臉孔都沒認清過,乃至這重新被歸零也似、被還回來的自己曾有好長一段時間,都為鏡裡相視的臉孔感到陌生而駭然。

  彼時那驗光間仍晦暗,稀薄的光在灰塵裡散開,必須穿過和診所之間近幾無光的窄仄走道才能抵達。驗光間裡還魁梧微胖、尚未因為菸癮削瘦的驗光師在佈滿鏡框的環形玻璃櫥窗之間,替椅墊上的我安上第一片角膜塑型片,在右邊的眼睛。一開始刺痛微睜,模糊地泛淚,接著眼外的事物就尖銳精準了起來,像一只突然被旋緊的望遠鏡。而我就魔法也似地同時擁有了一隻眼睛的無比清晰,和另一隻眼睛的霧裡風景。

  有點癢。我努力不去揉。


  櫃檯響起我的名字,我走入另一側的診間(說起來很奇怪我竟還得再進診間見眼科醫生,使用相同的檢查流程和儀器唯一差異是多了一手電筒折射照亮眼睛的步驟。)沒衰老也沒變瘦的眼科醫生示意我坐下,將下巴放上儀器的紙墊片,右眼朝小洞看進去。

  而一切都清楚地待在那裡。紅色小房子和它延伸的柵欄,鮮綠草皮向我寬闊展開。一切都還在那裡,在這裡,再凝視用力一點就能抵達的這裡。而我正想看得更清楚,而迫切地睜大眼睛、忍住欲眨眼的乾澀癢意時,那洞裡的景色也隨即失焦了。








(本來沒想要發這篇的但某種層面而言無法釋懷寫很久的選歌文直接被清除

所以邊複製上來邊排版邊自言自語寫得真爛邊附上一首憤世忌俗的歌邊大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iicaada(停更,請移至新
55會員
54內容數
停更,新平台請至 https://medium.com/@ciiicaada,謝謝各位
2024/10/01
鳥降落到床上,掉下羽毛,變成莎蒂的樣子,戴上莎蒂的眼鏡,樣子那麼睿智——莎蒂感到一陣欣慰。 莎蒂蹦蹦跳跳出了門去找新的世界。散蒂陷在床上,她還在等。
2024/10/01
鳥降落到床上,掉下羽毛,變成莎蒂的樣子,戴上莎蒂的眼鏡,樣子那麼睿智——莎蒂感到一陣欣慰。 莎蒂蹦蹦跳跳出了門去找新的世界。散蒂陷在床上,她還在等。
2023/10/28
我假想我和那片黑暗狠狠地對視的樣子。這樣一來或許就能看透,就能因為看透而得以真正抵抗什麼。 像一個盲目的英雄。我假想自己也是那種相信神鬼,見過奇蹟和懼怕報應的人,能因此敬愛生命而更畏懼死亡一點。
Thumbnail
2023/10/28
我假想我和那片黑暗狠狠地對視的樣子。這樣一來或許就能看透,就能因為看透而得以真正抵抗什麼。 像一個盲目的英雄。我假想自己也是那種相信神鬼,見過奇蹟和懼怕報應的人,能因此敬愛生命而更畏懼死亡一點。
Thumbnail
2023/07/04
日子各自相似像一垃圾袋的一只耳朵將另一只接過來
Thumbnail
2023/07/04
日子各自相似像一垃圾袋的一只耳朵將另一只接過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決定開始每天寫寫費雯 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想法或是學到什麼 我想今天的重點大概就是「後悔」了 // 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睛有一塊透明的形狀,左右移動 今天才驚覺應該去看眼科吧 轉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為何這麼簡單的道理沒有執行 我自己是高近視同時又去雷射 大概在2019年雷射已經過了3.4年左右
Thumbnail
我決定開始每天寫寫費雯 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想法或是學到什麼 我想今天的重點大概就是「後悔」了 // 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睛有一塊透明的形狀,左右移動 今天才驚覺應該去看眼科吧 轉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為何這麼簡單的道理沒有執行 我自己是高近視同時又去雷射 大概在2019年雷射已經過了3.4年左右
Thumbnail
現在我確信我知 生命有美好的事
Thumbnail
現在我確信我知 生命有美好的事
Thumbnail
手術服   戴著隱形眼鏡,摘下來時,發現原該是透明的隱形眼鏡鏡片卻印上深紅的瞳孔,彷彿是角膜變色片。嚇了一跳,趕緊到醫院掛號,診察後判斷必須立刻進行眼睛手術。   沒有經過太多思考,深怕再不治療就有可能失明而簽了手術同意書。   
Thumbnail
手術服   戴著隱形眼鏡,摘下來時,發現原該是透明的隱形眼鏡鏡片卻印上深紅的瞳孔,彷彿是角膜變色片。嚇了一跳,趕緊到醫院掛號,診察後判斷必須立刻進行眼睛手術。   沒有經過太多思考,深怕再不治療就有可能失明而簽了手術同意書。   
Thumbnail
從前,我沉迷各色的放大片隱眼,卻不懂得好好照顧自己眼睛; 現在,每天把眼鏡擦亮,成為我生活中的儀式感。 沉迷隱眼的日子 以前學生時代,不論男女都會配戴隱形眼鏡,不僅是美觀好看,也更加方便,在同儕及環境影響下,我也愛上隱形眼鏡,甚至到了之後上班朝九晚六的生活,我也會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帶隱眼好過於一般眼
Thumbnail
從前,我沉迷各色的放大片隱眼,卻不懂得好好照顧自己眼睛; 現在,每天把眼鏡擦亮,成為我生活中的儀式感。 沉迷隱眼的日子 以前學生時代,不論男女都會配戴隱形眼鏡,不僅是美觀好看,也更加方便,在同儕及環境影響下,我也愛上隱形眼鏡,甚至到了之後上班朝九晚六的生活,我也會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帶隱眼好過於一般眼
Thumbnail
要和人見面的日子,我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戴上隱形眼鏡。旋開收藏盒的小塑膠蓋,右邊白色然後是左邊綠色,兩片薄膜靜躺在透明液體裡,淺藍色邊框標示出位置。我看著它們,眼神平靜無波,以免底下的不齒或敵意不小心浮出。
Thumbnail
要和人見面的日子,我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戴上隱形眼鏡。旋開收藏盒的小塑膠蓋,右邊白色然後是左邊綠色,兩片薄膜靜躺在透明液體裡,淺藍色邊框標示出位置。我看著它們,眼神平靜無波,以免底下的不齒或敵意不小心浮出。
Thumbnail
上禮拜眼睛回診,醫生例行的問我最近眼睛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我跟醫生說,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關係在家裡關太久,最近開始外出,戴隱形眼鏡看到的世界跟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樣了,尤其是看菜單和買多西要看背面說明時,有點看不清楚,要調整一下閱讀距離才不會模糊... 本來面向電腦銀幕看著我檢查報告的醫生將身體緩緩轉
Thumbnail
上禮拜眼睛回診,醫生例行的問我最近眼睛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我跟醫生說,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關係在家裡關太久,最近開始外出,戴隱形眼鏡看到的世界跟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樣了,尤其是看菜單和買多西要看背面說明時,有點看不清楚,要調整一下閱讀距離才不會模糊... 本來面向電腦銀幕看著我檢查報告的醫生將身體緩緩轉
Thumbnail
於是當那景色逐漸在我右眼裡對焦、鮮明起來之時,我不禁瞇起眼睛笑了。
Thumbnail
於是當那景色逐漸在我右眼裡對焦、鮮明起來之時,我不禁瞇起眼睛笑了。
Thumbnail
會心一笑幽默的圖畫,文字的餘韻在心中繚繞不已 總能讓你想起自己在某個時刻的心情, 無論冰冷或溫暖,都能化為心靈的傾聽…… 生活中有很多令人窒息的時刻, 總希望能有一個平行時空, 能自己暫時地安置靈魂。 馬卡龍腳趾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地方。 偶爾從生活中暫時躲起來, 有時候只是想要逃開,而不是要真的好起
Thumbnail
會心一笑幽默的圖畫,文字的餘韻在心中繚繞不已 總能讓你想起自己在某個時刻的心情, 無論冰冷或溫暖,都能化為心靈的傾聽…… 生活中有很多令人窒息的時刻, 總希望能有一個平行時空, 能自己暫時地安置靈魂。 馬卡龍腳趾的世界,就是這樣的地方。 偶爾從生活中暫時躲起來, 有時候只是想要逃開,而不是要真的好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