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兼顧興趣和學習容易嗎?先找出適合自己的步調!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追求平衡

我是一森,來自臺東,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即將升上大三。我鍾愛以攝影記錄臺灣民俗,總穿梭各地的祭典、儀式場合,足跡遍及各地。過去,礙於地理空間上的限制,臺東往來各地不易,加上課業繁重,較少有機會能夠移動。進入大學階段,生活的彈性上大幅提升,同樣擴大興趣的發展空間,一有空閒,我勤於奔赴不同地方,期望能夠盡其可能的拍攝各式活動,為自己、為變動中的民俗,都能留下印記。

然而,頻繁移動相當耗費能量,如何能在學習的本業與興趣間取得平衡,成為我在大學階段不斷的追尋,期待能夠各方並重,不枉此程。

raw-image

找回節奏

進入大學後,最明顯的是經驗到自己能掌控範圍的擴大——無論金錢、時間或生活各面向。這樣與過去生活方式的落差感,著實需要一定的探索,去感受、體驗自身能力所在,同時,少有能夠依循的規準,當面對這種紛雜的論調、觀點,自己必須找出一套能夠執行的模式,建立生活的節奏和秩序。

起先,當我發現自己身處世界的大幅留白,便急於填滿,然而踏出的腳步仍帶著不確定,不斷質疑自己。在此期間,加上自己不善於拒絕,許多基於情面、社交的場合,雖然並不自在,卻難以推辭。在掙扎的過程裡,直接面對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各種期待、評價的交戰,衝突之下,往往讓決定趨於極端,全然的把自己置入或逃避某個領域,卻也為此,必須收拾其後果。回憶大一上的期中考前一夜,我自臺南拍攝後北上,抵達時,已是凌晨一點多,稍經整頓後,挑燈夜讀。不同的領域相互拉扯與調和,我尚在適應,過程中難免疲倦與失落,特別當無法取得有效的平衡時,自己對事實無法接受,則會陷入失望。

另一方面,我總笑稱自己「繁華落盡」。高中時,在課業外的領域若多加關注、著墨,很容易引人注意,成為焦點。但升上大學後,隨著大家各自發展所長,較難再獲得眾多肯定和鼓舞,眼見身邊的同儕都在不同領域有所建樹,我傾向單純紀錄、觀察的行動,難以有立即性的產出,從而,多會對自己有所質疑。而在課業上,因為先天資源和經驗的差異,也感受到與他人的落差。進入大學大學之前,我並未對心理學、諮商輔導等有所鑽研,當有些同學在高中時早已接觸過相關內容,或在報告、表現上大放異彩,也增添我的不安、焦躁。

徬徨、懷疑,雖未造成重大困擾影響生活,但仍使我處於掙扎,不確定如何安排生活。課業上,習慣性的拖延造成總會經歷壓迫、疲勞,難免自我否定。

raw-image

接受自我

但逐漸能夠確認環境條件與自身狀態後,我開始試著接受事實,降低對自己過分的期待,盡量使之和現實達到一致。例如我不再否定拖延,而是在認知上,將之認同為自己的處理策略,轉化對自己的批評。我也開始專注於自己的領域,思考興趣對自己的意義,以及所學和興趣可能的交集,檢視自己在其中付出的努力,而非與他人比較。

關注的重點成為:我在各個空間能夠做些什麼?做到多少?最後接受行動的結果,欣賞所處的每個位置。

我最後所取得的平衡是平日課堂上專心汲取,假日投入民俗拍攝。倘若平衡被打破,則盡量能夠顧及各面向,在現實條件下盡力補足。印象極深的一次,是抱病前往臺南拍攝廟會,原先預期短暫休息後,清晨搭車北返,恰好能趕上週一上午的課程。未料我昏睡不醒,醒來已近中午。我倉促收拾行李,感到錯愕和懊惱,但也認清自己身體的狀態,安排好北返的方式、接受事實,並尋求能夠補足的措施。又或者一次,當我身處馬祖,週日船班停駛、航班一票難求,在確知最後一班班機無法候補上,雖然焦急不安,我請好假,要自己安然的面對與享受意外的旅途。

歡迎點擊以下連結閱讀全文

加入臉書社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wHere大學新生資訊站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2021/09/03
什麼是國內大學交換計畫呢? 簡單來說和國外交換是一樣的,只是地點換成國內。我知道各大學聯盟都有類似的計畫,但確實國內大學交換在台灣是相對少見的。 國內大學交換之前:實驗教育方案 我是從特殊選才這個管道申請大學的,特殊選才的學生通常在課內之餘,在課外也會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原本沒有就讀大學的打算,但還
2021/09/03
什麼是國內大學交換計畫呢? 簡單來說和國外交換是一樣的,只是地點換成國內。我知道各大學聯盟都有類似的計畫,但確實國內大學交換在台灣是相對少見的。 國內大學交換之前:實驗教育方案 我是從特殊選才這個管道申請大學的,特殊選才的學生通常在課內之餘,在課外也會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原本沒有就讀大學的打算,但還
2021/09/03
其實也沒什麼秘密,就是去理解「生存」與「生活」的本質。要是通透了些,自然會像是一隻可愛的無尾熊,抱在「閱讀」這棵大樹上不願意下來了。 對大部分的大學新鮮人來說,讀大學是一個很奇異的體驗。讀大學活像是一路從京城貶官三千里,雖然生活上再也沒有一如住在家裡時的舒適,但天高皇帝遠,可以笑嘻嘻的跟父母抱拳回一
Thumbnail
2021/09/03
其實也沒什麼秘密,就是去理解「生存」與「生活」的本質。要是通透了些,自然會像是一隻可愛的無尾熊,抱在「閱讀」這棵大樹上不願意下來了。 對大部分的大學新鮮人來說,讀大學是一個很奇異的體驗。讀大學活像是一路從京城貶官三千里,雖然生活上再也沒有一如住在家裡時的舒適,但天高皇帝遠,可以笑嘻嘻的跟父母抱拳回一
Thumbnail
2021/09/03
五月中旬,台灣本土案例急遽竄升,原本國際新聞上遙不可及的封城措施,竟也成為了你我的日常。經過了兩個月,我想衷⼼地問:「你還適應嗎?待在家裡是否還像⼀開始⼀樣難耐呢?」 時間倒回去年的⼀月初,我跟著學校來到了印度亞格拉學術交流。那時候的印度充滿著活⼒,沿街⼩販旁圍著⼀群等待美食的⼈們、泰姬瑪哈陵亦擠得
2021/09/03
五月中旬,台灣本土案例急遽竄升,原本國際新聞上遙不可及的封城措施,竟也成為了你我的日常。經過了兩個月,我想衷⼼地問:「你還適應嗎?待在家裡是否還像⼀開始⼀樣難耐呢?」 時間倒回去年的⼀月初,我跟著學校來到了印度亞格拉學術交流。那時候的印度充滿著活⼒,沿街⼩販旁圍著⼀群等待美食的⼈們、泰姬瑪哈陵亦擠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畢業後都在找工作、認識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過程,想來記錄一下自己大學四年半一路走來經歷了什麼、學到了什麼,也經歷了一回做了加法與減法的過程。 我大學探索的三件事: 輔系/雙主修外系課程(觀光事業學系輔大眾傳播學系) 學習時間管理的能力(企劃、策劃、整合的能力) 課程 社團 生活 實習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畢業後都在找工作、認識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過程,想來記錄一下自己大學四年半一路走來經歷了什麼、學到了什麼,也經歷了一回做了加法與減法的過程。 我大學探索的三件事: 輔系/雙主修外系課程(觀光事業學系輔大眾傳播學系) 學習時間管理的能力(企劃、策劃、整合的能力) 課程 社團 生活 實習
Thumbnail
好久沒有提筆寫作了,這次來談談我一直都很想分享的主題—如何在看似很少資源的學校裡充實大學生活。
Thumbnail
好久沒有提筆寫作了,這次來談談我一直都很想分享的主題—如何在看似很少資源的學校裡充實大學生活。
Thumbnail
高中前生活單純,填充生活的素材只有書本跟養魚,做起來游刃有餘;高中後大概是年少輕狂,滿腔熱血又貪心,熬夜三天睡不到八小時,雖感覺特有成就感,但已經開始手忙腳亂;直到上了大學,野心更大、每件事卻難度加倍,分身乏術的狼狽樣提醒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但改變的契機從何開始?
Thumbnail
高中前生活單純,填充生活的素材只有書本跟養魚,做起來游刃有餘;高中後大概是年少輕狂,滿腔熱血又貪心,熬夜三天睡不到八小時,雖感覺特有成就感,但已經開始手忙腳亂;直到上了大學,野心更大、每件事卻難度加倍,分身乏術的狼狽樣提醒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但改變的契機從何開始?
Thumbnail
「我明明嘗試了很多,卻好像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那天深夜,與我一同參與創業計畫的夥伴這麼說著。 不只因為開會導致身體疲憊,我彷彿看見她的眼中透漏出心裡的疲倦。那樣的無力來自於,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的參與各種社團、實習、培訓,但每到了送出履歷的那一刻,我卻還在猶豫...
Thumbnail
「我明明嘗試了很多,卻好像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那天深夜,與我一同參與創業計畫的夥伴這麼說著。 不只因為開會導致身體疲憊,我彷彿看見她的眼中透漏出心裡的疲倦。那樣的無力來自於,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的參與各種社團、實習、培訓,但每到了送出履歷的那一刻,我卻還在猶豫...
Thumbnail
追求平衡 我是一森,來自臺東,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即將升上大三。我鍾愛以攝影記錄臺灣民俗,總穿梭各地的祭典、儀式場合,足跡遍及各地。過去,礙於地理空間上的限制,臺東往來各地不易,加上課業繁重,較少有機會能夠移動。進入大學階段,生活的彈性上大幅提升,同樣擴大興趣的發展空間,一有空閒
Thumbnail
追求平衡 我是一森,來自臺東,目前就讀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即將升上大三。我鍾愛以攝影記錄臺灣民俗,總穿梭各地的祭典、儀式場合,足跡遍及各地。過去,礙於地理空間上的限制,臺東往來各地不易,加上課業繁重,較少有機會能夠移動。進入大學階段,生活的彈性上大幅提升,同樣擴大興趣的發展空間,一有空閒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森ฅ●ω●ฅ  大概每逢開學季就會有類似的文章出現 而我當時也是因為對於大學很茫然,所以看了很多相關文章的小大一新鮮人。 今年即將大二了,對於大學也有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看著如今要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就彷彿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既然當初受到過那些文章的指引,今年也希望可以將這份幫助傳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森ฅ●ω●ฅ  大概每逢開學季就會有類似的文章出現 而我當時也是因為對於大學很茫然,所以看了很多相關文章的小大一新鮮人。 今年即將大二了,對於大學也有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看著如今要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就彷彿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既然當初受到過那些文章的指引,今年也希望可以將這份幫助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