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那年,高雄火車站移了開,地下化工程開始。接著大學研究所都在台北,出社會後繼續北漂,好不容易有機會回到家鄉工作,鐵路地下化工程才終於到了收尾階段。
這幾年高雄的硬體建設不少,物價與房價相對親民,醫療資源足夠,同時也掙扎於產業轉型,低薪、發展機會不足、人口外移等困難,是一個退休人口宜居卻不適合年輕人移居的城市。南漂養老正夯,北漂就業更夯。
不禁讓人想起韓前市長名句:
然而這句話只對一半,窮的是年輕族群,高齡族群則未必,特別是嬰兒潮世代。
引用105年3月,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的資料,我們來看看日本、美國與台灣的狀況:
- 日本 50 至 64 歲以上老人人口, 個人金融資產佔全日本個人資產的 72%。
- 美國嬰兒潮世代掌握了 13 億美元投資性資產,50%可支配收入,財富總額 40 萬億美元,佔美國家庭總財富的 70% 。
- 臺灣的嬰兒潮世代約佔總人口 20%,卻控制了 40%的國民所得與 77%的私人投資。
那麼,高雄有沒有可能,利用既有的宜居優勢吸引老而不窮的嬰兒潮世代移居,同時鼓勵年輕人留下來發展高價值的銀髮服務,用創新創意,透過商業行為實現世代之間的經濟正義呢?
過去高雄的產業從傳統的石化、鋼鐵,到觀光休閒與最近主打5G+AIoT,然而資通訊科技只是技術,要應用在哪一個細分產業則有賴於宏觀策略與城市定位的思考。
台灣有最強的醫療專業與資通訊科技,高雄更有最宜居的客觀條件,加上現任陳市長的醫師背景,私以為數位健康銀髮產業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
留下來,讓高雄的年輕人不必再被迫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