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複利效應》心智圖:改變行為從小事開始,時間會讓你看見成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複利效應》是近幾年相當紅的一本書,或許書名跟投資的心法相同所以造成熱潮。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複利的定義:

複利率法(compound interest),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計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因此俗稱「利滾利」、「驢打滾」或「利疊利」。只要計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財富增長越快,而隨著年期越長,複利效應亦會越為明顯。—維基百科

《複利效應》藉由比擬複利率可以造成價值翻倍來告訴我們行為及習慣的重要性為何,作者戴倫.哈迪為「複利效應」下了定義,即「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戴倫.哈迪以數十年和成千上萬商業領導人、企業高階主管與各行各業高成就人士合作過的經驗,以及自身從年輕不斷試誤得出的心法,將他們的成功整理成系統化的步驟,幫助我們更快達成目標。

只要你能夠專注掌握這些原則,就能夠擁有系統,達成你渴望的目標,幫助你過你一直想要的生活。在開始之前,我想提出警告:成功並不容易取得,過程十分辛苦、沉悶,有時甚至枯燥乏味。想在你的領域內變得富有、影響力十足,躋身世界級水準,這段過程非常緩慢、艱辛。但是,各位請別誤解我的意思,只要好好遵循書中這些方法,幾乎可以立竿見影,在生活中看到成效。

作者在書中舉了三個朋友的例子讓我們從小地方了解複利效應帶來的差異:

  • 第一個朋友A先生,他繼續原本的工作生活及型態,自覺幸福滿意,但偶爾抱怨一切一成不變。
  • 第二個朋友B先生,則開始做一些看似舉無輕重的小小有益改變。他每天會看一本好書十頁、在通勤的路上聽30分鐘教育或勵志的音頻內容。他想要看到自己的人生有所改變,但不想特意大費周章。
  • 第三個朋友C先生,則是做出了一些糟糕的抉擇。

作者分別從過了五個月、十個月、十八個月以及二十五個月時三個人的改變。

過了五個月,三人之間感覺不出什麼明顯差別。過了十個月,可能還是看不出這三人的生活有啥太大變化。直到第十八個月的月底,才能看出這三人有輕微的改變。約莫到了第二十五個月,一些明顯差異就開始浮現了。

  • B先生這兩年半的時間內,投資了將近1,000小時閱讀好書和聆聽自我成長的音頻,並且積極落實自己獲得的新知,獲得加薪和升遷。
  • C先生呢?他的工作不怎麼愉快,婚姻觸礁。
  • A先生?和兩年半前差不多,只是現在對這一成不變,似乎又多了幾分不滿。

創造複利效應的五大步驟(原則詳見心智圖):

第一:選擇

  • 人是選擇的加總
  • 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 記錄下每一個行動
  • 累積造就平凡卓越

第二:習慣

  • 慣性
  • 即時滿足的問題
  • 如何找到動機
  • 根除壞習慣的策略
  • 培養好習慣的方法

第三:動能

  • 力學的原理
  • 例程的重要性
  • 利用早晚管控你的一天
  • 記錄節律
  • 設定節律的原則

第四:影響力

  • 輸入(你餵頭腦的)
  • 交往對象(你往來的)
  • 環境(你的周遭)

第五:加速

  • 致勝的關鍵時刻
  • 如何讓成果倍增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 Wesley的沙龍
129會員
145內容數
HR Lab
2025/03/08
新鮮人進入職場常感到焦慮不安,本文提供三句職場咒語:「你沒這麼重要」、「你比自己想的更有能力」、「你擔心的都不會發生」,幫助新鮮人放下壓力,提升自信,快速適應職場文化。
Thumbnail
2025/03/08
新鮮人進入職場常感到焦慮不安,本文提供三句職場咒語:「你沒這麼重要」、「你比自己想的更有能力」、「你擔心的都不會發生」,幫助新鮮人放下壓力,提升自信,快速適應職場文化。
Thumbnail
2025/02/14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2/14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2/13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家布希亞的擬像理論如何解釋AI技術的發展,並將AI的演進過程與擬像的四個階段相對應:第一階段(真實的反映)、第二階段(虛構的掩飾)、第三階段(真實的喪失)以及第四階段(超真實)。文章分析不同階段的技術案例,並探討AI對人類現實與認知的影響,最終呼籲在技術創新與倫理監管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5/02/13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家布希亞的擬像理論如何解釋AI技術的發展,並將AI的演進過程與擬像的四個階段相對應:第一階段(真實的反映)、第二階段(虛構的掩飾)、第三階段(真實的喪失)以及第四階段(超真實)。文章分析不同階段的技術案例,並探討AI對人類現實與認知的影響,最終呼籲在技術創新與倫理監管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戴倫·哈迪 譯者:李芳齡 出版:星出版 - 小小的改變能帶來大大的成就? 1.什麼是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是指說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你做出的選擇將會形塑你的人生! 明智的小抉擇+持之以恆+時間=大
Thumbnail
作者:戴倫·哈迪 譯者:李芳齡 出版:星出版 - 小小的改變能帶來大大的成就? 1.什麼是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是指說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你做出的選擇將會形塑你的人生! 明智的小抉擇+持之以恆+時間=大
Thumbnail
複利一般會讓人想到理財方面,將本金獲得的利息繼續併入本金中,來達到利滾利、錢滾錢的效果。但複利不單單只能用在理財上,也可以用在人生思維上,也就是本書將要提到的《複利思維》。你有聽過每天進步0.01的人與每天退步0.01的人,一年之後會有多大的差距嗎?前者的實力會成長原本的37倍,後者的實力則會退成原
Thumbnail
複利一般會讓人想到理財方面,將本金獲得的利息繼續併入本金中,來達到利滾利、錢滾錢的效果。但複利不單單只能用在理財上,也可以用在人生思維上,也就是本書將要提到的《複利思維》。你有聽過每天進步0.01的人與每天退步0.01的人,一年之後會有多大的差距嗎?前者的實力會成長原本的37倍,後者的實力則會退成原
Thumbnail
一如往常的,我的書又快到期了。 《複利效應》這本書不能續借,因為後面還有人預約 所以我趕在到期前,花了四天的時間讀完 讀完以後才知道為什麼這個是會引起大家的注意 它真的是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原本以為這本書是理財書 仔細看過之後才發現複利效應不僅只能應用於理財上 它還適用於人生的各個面向 讀了這本書之
Thumbnail
一如往常的,我的書又快到期了。 《複利效應》這本書不能續借,因為後面還有人預約 所以我趕在到期前,花了四天的時間讀完 讀完以後才知道為什麼這個是會引起大家的注意 它真的是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原本以為這本書是理財書 仔細看過之後才發現複利效應不僅只能應用於理財上 它還適用於人生的各個面向 讀了這本書之
Thumbnail
前言 第一次接觸複利的概念應該是國中的銀行利息數學題,但當時對複利並無太多的想法,且我們也只重視計算出來的數字對不對,而沒去探討在這數學題背後,或許會大大地影響人生觀的複利效益。我從去年開始進入市場,在閱讀各家流派的經典時,複利效益或許是最常被提及的主題,同時也是最容易被輕忽的。 由於還沒體會過複利
Thumbnail
前言 第一次接觸複利的概念應該是國中的銀行利息數學題,但當時對複利並無太多的想法,且我們也只重視計算出來的數字對不對,而沒去探討在這數學題背後,或許會大大地影響人生觀的複利效益。我從去年開始進入市場,在閱讀各家流派的經典時,複利效益或許是最常被提及的主題,同時也是最容易被輕忽的。 由於還沒體會過複利
Thumbnail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但複利並非只存在於計算機、銀行戶頭或投資帳戶裡,複利更可以是一種行為、一種習慣,而這裡指的「複利效應」指是: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思想與生活上巨大的報酬。
Thumbnail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但複利並非只存在於計算機、銀行戶頭或投資帳戶裡,複利更可以是一種行為、一種習慣,而這裡指的「複利效應」指是: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思想與生活上巨大的報酬。
Thumbnail
《複利效應》藉由比擬複利率可以造成價值翻倍來告訴我們行為及習慣的重要性為何,作者戴倫.哈迪為「複利效應」下了定義,即「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他以數十年和成千上萬商業領導人、企業高階主管與各行各業高成就人士合作過的經驗,以及自身從年輕不斷試誤得出的心法,將他們的成功整理成系統原則
Thumbnail
《複利效應》藉由比擬複利率可以造成價值翻倍來告訴我們行為及習慣的重要性為何,作者戴倫.哈迪為「複利效應」下了定義,即「從一系列小而明智的抉擇,獲取巨大的報酬」。他以數十年和成千上萬商業領導人、企業高階主管與各行各業高成就人士合作過的經驗,以及自身從年輕不斷試誤得出的心法,將他們的成功整理成系統原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