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改變中國 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書的作者是傅高義,知名的日本通與中國通,本書的受眾是西方人,目的是讓西方人更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近代中國的發展關鍵就是鄧小平。本書花了十年才完成,主要原因是鄧小平為人很小心,留下的私人文件很少,大部份的資料來源需要使用訪談與官方文件。不過,花了十年對本書也是好事,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對鄧小平的評價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出版時距離六四天安門事件已隔二十年,讀者理論上可以用較冷靜的眼光來看待這本書。
本書看下來,鄧小平是個務實主義者,也許是這份務實讓他躲過了毛澤東的迫害兩次,在文革時鄧小平被打成走資派下放江西,兒子也被批鬥造成半身癱瘓,對毛與文革的造反派他應該是滿腔怒火,但他掌權前沒表現出來,只有一直對毛表現他的忠心, 也許是這份忠心讓毛對他留了後手,不管怎麼批鬥都沒有讓他失去性命與剝奪黨籍,這讓他每次被鬥倒之後又有機會可以復職。毛死後他二次復出後掌權,也沒有針對毛進行批判,只把錯誤歸在四人幫的頭上,不當中國的赫魯雪夫,不批判毛進而造成共產黨內部的對立,他把毛的錯誤分散到底下的人,或說成是歷史共業。
華國鋒上位後鄧小平回歸,利用實事求是來對抗華國鋒的兩個凡是。華國鋒是毛澤東親自指定的接班人,華國鋒的權力直接來自於毛澤東,政治上對毛的路線並沒有辦法直接反轉,鄧小平則不然,兩次下放給了他足夠的政治資本,來創立一條屬於他的新路線-改革開放,鄧小平建立了自己的執政團隊。新路線廢除了人民公社,支持包產到戶,開放經濟特區,經濟上逐漸往自由經濟靠攏,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包裝。積極引進外資來促進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但同時,經濟的改革會帶來政治改革的期望,但對鄧小平來說,共產黨的穩定大於一切,民眾與執政者的期望分歧導致了後來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八九學運)。
六四天安門對中國的影響巨大,趙紫陽下台,武力鎮壓對人民造成長遠的影響,人民不敢反抗政府對政治表態。我輩最大的疑問,應該就是為什麼要下令鎮壓?對比一九七六年的四五,毛澤東並沒有選擇對人民鎮壓,四五被毛定調成反革命政治事件,六四的情境有比當時更緊張嗎?
書中對天安門事件有很詳細的記錄,敘述了各方的意見與爭執,但是誰應該負責,並沒有給一個答案,我想是想讓我輩自己從書裡思考答案,又或者是,批判當權者處置失當的論點已經夠多了,不需要再多加一種。書的最後也有表述天安門的二十年後,中國享受高速的經濟成長。書中似乎暗示著我,雖然六四事件導致政治改革失敗,但相對的共產黨能更安定的發展經濟,這裡與鄧小平前期的一個理論 –『 中國太多窮人了,西方的那一套沒辦法完全複制過來,中國需要有自己的做法,不能照單全收』相呼應,讓我不禁思考,也許,鄧不相信中國可以走西方那套民主的路,所以有意識的利用這次事件,來達到政治穩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8內容數
閱讀心得 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busreadsbook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華民國台灣 這本書是汪浩教授透過研究國史館的兩蔣檔案,來跟大家說,中華民國台灣,其實是蔣介石意外形塑出來的。台灣存在嚴重國族認同問題,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人?我是中國人?這其實是互斥找不到共識的,汪浩教授認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能打開新局的新共識。 中華民國台灣,也許大家會覺得是2019年為了
1977年發佈的美國的飲食目標,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植物油增加、穀類增加、加工食品增加。植物油的增加導致了Omega-3與Omega-6的攝取失衡。穀類增加其實是好事,全穀類是很健康的食品,可惜為了保存方便性,目前的穀類大多經過高度精煉(小麥->麵粉),精煉後的製品對胰島素的影響與食用糖類似,這
吃多少卡 - 消耗多少卡 = 增加體重 ? 你是否也曾經跟我一樣,覺得體重這個的東西是單純的加減法,輸入 - 輸出 = 體重增減。不過,實際上身體在能量代謝上並不是這麼簡單,真正控制我們體重的東西,是體重設定點,想要控制體重,節食或多運動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成效,降低自己的體重設定點,才是最簡單的方法
中華民國台灣 這本書是汪浩教授透過研究國史館的兩蔣檔案,來跟大家說,中華民國台灣,其實是蔣介石意外形塑出來的。台灣存在嚴重國族認同問題,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人?我是中國人?這其實是互斥找不到共識的,汪浩教授認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能打開新局的新共識。 中華民國台灣,也許大家會覺得是2019年為了
1977年發佈的美國的飲食目標,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植物油增加、穀類增加、加工食品增加。植物油的增加導致了Omega-3與Omega-6的攝取失衡。穀類增加其實是好事,全穀類是很健康的食品,可惜為了保存方便性,目前的穀類大多經過高度精煉(小麥->麵粉),精煉後的製品對胰島素的影響與食用糖類似,這
吃多少卡 - 消耗多少卡 = 增加體重 ? 你是否也曾經跟我一樣,覺得體重這個的東西是單純的加減法,輸入 - 輸出 = 體重增減。不過,實際上身體在能量代謝上並不是這麼簡單,真正控制我們體重的東西,是體重設定點,想要控制體重,節食或多運動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成效,降低自己的體重設定點,才是最簡單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章深入探討了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及其歷史背景,並討論了習近平在當前形勢下重啟類似文革的可能性。透過對大飢荒和歷史重挖的回顧,分析了小人物在權力結構中的角色,以及對中國政治的影響。最後,文章也提到中國年輕一代對習近平的態度,並提出對未來的疑問。
Thumbnail
2024/7/4 一般人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沒外交效果。這種看法的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是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鄧小平在冷戰後期提出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原則,是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和平共處原則的指引。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中國人寫的三體小說,設定極度艱困的環境下,用民主的失能,來提升極權求生之必要性。換句話說,就是黨的優越性壓倒一切。 但民主國家難道沒有遭遇極度艱困的環境?美國打了一戰、二戰,經濟大蕭條,日本也遭遇一堆地震、泡沫經濟,台灣有飛彈危機跟921,前幾年才有武漢肺炎全球疫情,但是人為的極度艱困環境好像並沒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章深入探討了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及其歷史背景,並討論了習近平在當前形勢下重啟類似文革的可能性。透過對大飢荒和歷史重挖的回顧,分析了小人物在權力結構中的角色,以及對中國政治的影響。最後,文章也提到中國年輕一代對習近平的態度,並提出對未來的疑問。
Thumbnail
2024/7/4 一般人多以為中共外交只是左派意識形態的口號,脫離國際社會的現實,沒外交效果。這種看法的缺陷,是預設中國外交的聽眾都是獲益於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的已開發國家。其實鄧小平在冷戰後期提出的「南南合作」,一直指導著中國外交「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原則,是北京宣言以「全球南方」為和平共處原則的指引。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我曾說過,九一八事變后,國軍被共黨與日寇兩面夾擊。全面抗戰開始后,日寇與共黨仍然兩面夾擊國軍。共黨為了擴張地槃,攻擊國軍。國軍反擊,替共匪解圍的是正是日寇。下面我以共黨公開文件證明,請看以下兩例: 1、民國 30 年(1941 年)1 月 13 日,毛匪、朱德等致電劉少奇、陳毅:“據去春晉東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中國人寫的三體小說,設定極度艱困的環境下,用民主的失能,來提升極權求生之必要性。換句話說,就是黨的優越性壓倒一切。 但民主國家難道沒有遭遇極度艱困的環境?美國打了一戰、二戰,經濟大蕭條,日本也遭遇一堆地震、泡沫經濟,台灣有飛彈危機跟921,前幾年才有武漢肺炎全球疫情,但是人為的極度艱困環境好像並沒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