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記》巷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封圖授權:東吳大學許蓓苓老師、師丈)

 我們總是看見這麼多篇以台北為背景的故事,這座城市藏有什麼樣吸引作家的秘密魅力,讓這裡的故事總是深刻地打動人心?

 上來台北讀書也有一個學期了,總是會抽空到處走走,認識台北車水馬龍面具下的另一個面貌。

 每週六的下午兩點,是我不怎麼嚴謹的散步行程,說是散步,其實也不限交通方式,步行、單車、捷運都很好,我特別喜歡從東吳的後門搭公車過自強隧道,再轉文湖線到忠孝復興;此時的文湖線沿線,可以感受到少了交通尖峰的東台北,是多麼愜意,因為該工作的人還在辦公室,待在家的也已經曬好衣服在睡午覺,道路上的人車,也因為太陽正強、紫外線毒辣而減少許多,所以此時的文湖線沿線、所有街道,乃至大半個台北,都是讓人感到愜意舒適的,只有冷氣室外機的運作聲,和我緩慢的腳步。

「大腳步的哥哥,拉著遲疑的妹妹,他們要去城市的角落散步」;地點是巷弄,對他們而言是冒險的叢林,這座叢林沒有地圖,只有令人眼花撩亂的路牌指引。在忠孝復興二號出口,往正義郵局方向有交錯縱橫的街道,與松山的民生社區一帶不同的是,這裡的「林木」要高出幾層樓,冷氣的「蟲鳴」也更加吵雜。

忠孝東路兩百多號的巷弄交錯縱橫,因為樓高、因為樹蔭,讓這裡的柏油路幾乎曬不到陽光,因此這裡的住戶和我這位訪客,可以隱身在喧囂的台北東區。

或許我買不起這座城市中的叢林,但是我還是會常常來這裡看看街道上的小貓、垃圾桶、消防栓,什麼都好。我喜歡在這裡閒散漫步,因為這裡的巷弄,讓我在步調飛快的生活中,找回自己的時間;而我想,圖中人影跨大步向前的急切意象,也正充分展現了台北人對巷弄的渴望,渴望隱身在熱鬧之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球的沙龍
3會員
30內容數
生活有感心情隨筆
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元旦清晨的陽明山健行,捕捉自然中的ASMR聲景,從雨聲到步道上的聲音交錯,交織出一場感官與情感的旅程。在挑戰體能的同時,也沉浸於健行治癒力量,體悟到最助眠的方式是戶外活動。
Thumbnail
2025/01/24
元旦清晨的陽明山健行,捕捉自然中的ASMR聲景,從雨聲到步道上的聲音交錯,交織出一場感官與情感的旅程。在挑戰體能的同時,也沉浸於健行治癒力量,體悟到最助眠的方式是戶外活動。
Thumbnail
2025/01/10
本篇方格子將揭示我所見到的環團困境:社群操作的手法日新月異,傳統NGO該如何與時俱進?撇除以政府為對口的研究組織,根據自身待在環保團體的經驗,解析NGO組織文化,在何社群上為何難以施力。倡議的本質不變,但面目全非,令人遺憾的事實是:洋洋灑灑的千字倡議文,在社群軟體上竟連筆墨分數都沒有。
Thumbnail
2025/01/10
本篇方格子將揭示我所見到的環團困境:社群操作的手法日新月異,傳統NGO該如何與時俱進?撇除以政府為對口的研究組織,根據自身待在環保團體的經驗,解析NGO組織文化,在何社群上為何難以施力。倡議的本質不變,但面目全非,令人遺憾的事實是:洋洋灑灑的千字倡議文,在社群軟體上竟連筆墨分數都沒有。
Thumbnail
2024/12/01
往北安路方向離去,看得更清楚了。這些公寓一棟棟都是暗紅色混著橘紅色的外牆,很像是台南安平的荷蘭古建築。從大面窗臺看進去,會看到住戶的吊燈,是那種彎曲金屬向五個角度輻射的爪子,爪的鏡頭是風鈴草狀的燈罩,我看不得更清楚了,但我掛保證,燈罩裡面一定是白熾燈泡。
2024/12/01
往北安路方向離去,看得更清楚了。這些公寓一棟棟都是暗紅色混著橘紅色的外牆,很像是台南安平的荷蘭古建築。從大面窗臺看進去,會看到住戶的吊燈,是那種彎曲金屬向五個角度輻射的爪子,爪的鏡頭是風鈴草狀的燈罩,我看不得更清楚了,但我掛保證,燈罩裡面一定是白熾燈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北 #夜騎10km 在微風習習的霓虹燈夜晚,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車站,我決定展開10km的Ubike夜騎挑戰。我的原則相當簡單,遇到紅燈就轉彎、遇到美景下車拍。在這一小時的體驗,我看見了城市的另種面貌,也勾起了過去在信義區的回憶。夜幕垂降的世界,聲音與畫面的複雜度已悄然而降......
Thumbnail
#台北 #夜騎10km 在微風習習的霓虹燈夜晚,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車站,我決定展開10km的Ubike夜騎挑戰。我的原則相當簡單,遇到紅燈就轉彎、遇到美景下車拍。在這一小時的體驗,我看見了城市的另種面貌,也勾起了過去在信義區的回憶。夜幕垂降的世界,聲音與畫面的複雜度已悄然而降......
Thumbnail
我喜歡散步,特別是在城市裡巷弄中兜兜轉轉,總有許多驚喜與樂趣..... 從台北車站走一圈回台北車站,花了三個小時,首次城市小旅行經驗美好,很開心。
Thumbnail
我喜歡散步,特別是在城市裡巷弄中兜兜轉轉,總有許多驚喜與樂趣..... 從台北車站走一圈回台北車站,花了三個小時,首次城市小旅行經驗美好,很開心。
Thumbnail
今天天氣晴,原本在圖書館看書的我,看著窗外春天的氣息,陽光有著些許的熱情,但伴隨著微風吹拂著卻是會讓人想邁開腳步地走出戶外,今天嘗試著用U-BIKE代替著大眾捷運的便捷,以可以享受陽光為前提再沿路欣賞的都市的每個角落,以遊客的角度慢活於繁華都市中。
Thumbnail
今天天氣晴,原本在圖書館看書的我,看著窗外春天的氣息,陽光有著些許的熱情,但伴隨著微風吹拂著卻是會讓人想邁開腳步地走出戶外,今天嘗試著用U-BIKE代替著大眾捷運的便捷,以可以享受陽光為前提再沿路欣賞的都市的每個角落,以遊客的角度慢活於繁華都市中。
Thumbnail
《我台北,我街道》裡收錄了二十位作家的創作。一篇一篇的小說、散文、新詩,寫的不只是台北,不只是街道,還有一種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 你心目中的台北,又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我台北,我街道》裡收錄了二十位作家的創作。一篇一篇的小說、散文、新詩,寫的不只是台北,不只是街道,還有一種對於過往生活的懷念。 你心目中的台北,又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封圖授權:東吳大學許蓓苓老師、師丈)  我們總是看見這麼多篇以台北為背景的故事,這座城市藏有什麼樣吸引作家的秘密魅力,讓這裡的故事總是深刻地打動人心?  
Thumbnail
(封圖授權:東吳大學許蓓苓老師、師丈)  我們總是看見這麼多篇以台北為背景的故事,這座城市藏有什麼樣吸引作家的秘密魅力,讓這裡的故事總是深刻地打動人心?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親戚朋友住在台北,我很少去找他們,台北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親戚朋友住在台北,我很少去找他們,台北
Thumbnail
上週,台北文學季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以「尋城記」為名的主題展覽。隨著疫情升溫,原先展區中的台北景點縮影、展場來往人潮,與如今架設的檢疫中心、人心惶惶下空蕩的街頭,恰恰成為對比。也似乎提醒著我們,永遠在線上是日常狀態,然而線下的街道、風景、人聲與車流,都構築、也影響孕育了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上週,台北文學季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以「尋城記」為名的主題展覽。隨著疫情升溫,原先展區中的台北景點縮影、展場來往人潮,與如今架設的檢疫中心、人心惶惶下空蕩的街頭,恰恰成為對比。也似乎提醒著我們,永遠在線上是日常狀態,然而線下的街道、風景、人聲與車流,都構築、也影響孕育了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好險,在這趟尋城之旅。城市終於是和他們產生了交集,生發了關係。那文學呢?總是理性看待一切,每次在課堂進行情意延伸,總是很容易脫離現場、追求「實用價值」的孩子們,是否也能發現文學表面「無用」下的「大用」?能不能更接近一點無學的「真」和「美」?
Thumbnail
好險,在這趟尋城之旅。城市終於是和他們產生了交集,生發了關係。那文學呢?總是理性看待一切,每次在課堂進行情意延伸,總是很容易脫離現場、追求「實用價值」的孩子們,是否也能發現文學表面「無用」下的「大用」?能不能更接近一點無學的「真」和「美」?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與畢業學生在台北聚會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與畢業學生在台北聚會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
Thumbnail
轉角位置以開放式的牆面,裡面放上幾張桌面與牆面,可以看見地理、文化、歷史的說明,就像是一個大教室般,工作人員充滿熱情,願意與你分享他所知道,但或許你不知道的台北。台北城市散步,希望透過設計與實際現場導覽的過程,讓你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台北,或讓別國的旅客也能夠有更深入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城市。
Thumbnail
轉角位置以開放式的牆面,裡面放上幾張桌面與牆面,可以看見地理、文化、歷史的說明,就像是一個大教室般,工作人員充滿熱情,願意與你分享他所知道,但或許你不知道的台北。台北城市散步,希望透過設計與實際現場導覽的過程,讓你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台北,或讓別國的旅客也能夠有更深入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城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