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八種尋覓土地的方法(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05年時,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真實故事:一個失業的年輕人用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
一開始這位年輕人只有一根紅色迴紋針,而他卻夢想用迴紋針換到房子。剛開始他對自己的夢想沒有信心,也害怕被嘲笑,然而過程卻比他想的還順利;迴紋針換到了魚形鉛筆,鉛筆換到了門把,門把換到了露營用火爐......一路下去,這故事的名氣越來越大,關注他的人也越來越多。
最後階段,這位年輕人用鳳凰城公寓1年租約換成偶像劇合約,然後驚人的終點終於到來,吉卜林鎮的鎮長用一棟房子去換了偶像劇合約。年輕人於是得到了一棟房子。
雖然過程看似複雜,其實才經過14次交換,只花了短短一年的時間.....
raw-image

我常常聽到許多人跟我說:我沒有土地可以種植,也沒有錢買土地,所以我無法開始我的家園夢,只好在都市繼續工作。

台灣的農地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貴,因此許多人都不敢想像有一塊自己的土地。我分享故事的用意並不是要每個人立刻去文具店買下一根迴紋針,而是——不管你離終點有多遠,當我們開始在生活中進行能力所及的嘗試,就一定會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題是尋覓土地的方法,這些方法,有些是我親身嘗試過的,有些是我在旅行時,聽身邊的人分享的。


第一種方法:在自己周邊的閒置小空間內育苗,送給住家周圍有在種植的人。

這空間可以是陽台、頂樓、騎樓,住家旁一處荒廢的空地,或者只是向陽的一處小窗。

種苗的來源不一定得花錢,買菜吃剩的種子(番茄、彩椒、辣椒、蔥頭、發芽的馬鈴薯等),或是水果的種子(百香果、葡萄、木瓜、草莓等)都可以種。
若是喜歡香草,也可以去花市買薄荷、迷迭香、芳香萬壽菊、艾草、仙草、玫瑰等,再進行扦插或壓條分株。

剛開始,育出的小苗們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很容易就能創造出一片喜人的綠意,看著小苗欣欣向榮地生長,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接著你可以跟周邊的鄰居、親戚朋友,或是透過網路尋找周邊有在種東西的人,友善地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收留你長得太旺盛的種苗。一來二去,自然就能跟周邊熱愛種植的綠手指們打好關係。

或許你會問我,這對尋找土地有什麼幫助?

當然有!你已經跟在地的種植者們搭上線了,很容易就可以向他們打探消息,哪邊的農地出租了?哪邊有免費的土地可以申請?哪邊的土地在販售?也可以跟他們討教一兩招種植的訣竅,長此以往,一定可以在住家周邊找到一處能種東西的閒置空間!

缺點:空間偏小,需要防範路人隨手採摘,注意鄰里檢舉或政府噴藥。
優點:順手為之,不需要跑太遠,很適合平時忙碌的都市上班族。



第二種方法:與周邊的親朋好友打聽是否有閒置土地

如果你已經嘗試了第一種方法,卻沒有下文,或是狹小的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你了,便可以從周圍的親朋好友入手,打聽他們是否有閒置土地。

這並不困難,或許是在逢年過節、朋友相聚的場合,分享你細心呵護的綠意空間;如藤蔓爬的好快,不只伸出窗台,還想偷跑到鄰居家;番茄結出了第一顆紅彤彤的果實,吃下去酸酸甜甜、香氣濃郁;草莓結果後,被路過的小鳥偷吃了一口...這些種植的小煩惱和收成的快樂,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鳴,尤其是自小在農村長大的長輩們。

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回憶起童年,有的人會想對你的種植方式指點一番,也會有人提到「老家有一塊田,好久沒回去看了」。這時候就可以順勢提出自己也想跟著一起去看,或是想在假日空閒時種種菜。

缺點:借用別人的地,自由度難免受到限制,也需要配合地主的想法,土地也有被地主收回或賣出的可能性。

優點:如果地主已經有現成的設備,或土地已經有現成的經濟作物(如果樹),通常也很樂意與你分享,投入種植的門檻降低。



第三種方法:加入農夫社群、農場或生態村

你還可以試著加入台灣現有的農夫社群、農場或生態村。各地的社區大學通常能找到為退休族群開設的農藝課程,這類課程一般會有土地給學員共耕,不但可以學習,還能開闢一畝不大不小的菜園。

不同地區也會有合作社、產銷會等,或各地的農會、農改場都可以打聽一二,多半會有配合的農場,也會幫助媒合農友跟農地。

若是能接受去比較遠的地方,亦有許多農場提供打工換宿及實習機會,不只包吃包住,有些農場有薪水,還會分配給你閒置土地。

我在台灣曾與許多農場主共耕共食,現在鄉下非常缺工,只要願意捲起袖子下田,要找到閒置土地並不困難。

缺點:一般這類農場的空間可能是開放式的,需要能接受與團體共同耕作,自由度也會比較低。

優點:跟有理念的農夫一起耕作,對未來開闢自己的土地有非常大的幫助,不只可以在周邊尋找自己喜歡的土地,也可以觀察經營農場會遇到哪些挑戰。不管是經濟的、待人處事的、技術的、經營規劃的、體力上的挑戰,等於是進入家園前的實戰,即便遇到什麼問題,還有人可以問。


第四種方法:租地或買地

這是普羅大眾最先想到的方法:上網或去現場找地,然後租或買下來。這種方法風險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對於完全沒有實作過的新手農夫。建議是對周邊土地與種植技術有ㄧ定了解後再下手比較不容易吃虧。

缺點:
初期投資農工具與設備就是一筆費用,若是沒有建築物,還要設法申請資材室或農舍,牽水牽電、載運資材、園區設計與施工、種苗種子等初期的投資,加起來是一筆非常龐大的費用,除此之外,還要負擔租金或買地的貸款,並且不保證農場前幾年會有收成,可說是風險非常高。

所謂隔行如隔山,買地本身非常需要專業,種植也是,規劃土地更是!新手一開始就從買地下手,很容易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

因此我常常會建議,若是沒有長年的種植經驗跟對當地氣候、水文、土壤的了解,最好不要從買地開始,可以先在周邊的農場實作、或是在自己喜愛的縣市附近租塊田,一邊開闢一邊觀察,同時也能結識周邊的農友,為自己未來的家園作準備。

優點:有簽下租地契約或買下來的土地,自由度會比較高,對土地也會比較有歸屬感,更適合打造自己的祖傳家園。

我跟我的伴侶是用貸款的方式買下土地。
我們一致認為,雖然台灣的農地很貴,但是建地更貴,若是貸款買公寓,十幾年後貸款還完時,公寓早就老舊貶值了。在少子化的趨勢下,未來房價可能會繼續下跌,而乾淨的土地、空氣跟水,卻會變得越來越稀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用心的文章我的媽XD
Fanrina Aloha-avatar-img
2021/09/16
您好,謝謝您的分享,現在夢想就是未來可以有塊地自給自足,你最後提到買房不如買地有長遠價值,個人非常同意,但是因為還是要考量到居住的問題,可以請教你有任何建議嗎?目前跟家人是租房子,希望有地,但是同時又憂心未來房租是否會越來越貴,真的是兩難啊!!
Misha Chen-avatar-img
2021/09/16
很棒的分享~我是追蹤訂閱農夫文章~然後互動留言,也可以更接近未來買農地的可能。
avatar-img
回家吃自己
134會員
29內容數
我本是一個上班族,2017年時,決定放棄都市的一切,踏上自給自足之路。現在,我已貸款買下了一塊農地,從零開始經營自己的家園,悉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我們家有三隻狗、一頭牛、兩隻鵝跟一群雞,過著每天跟動植物打交道的生活!這裡是我們從零開始打造家園的全紀錄,歡迎光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目前沒有資金可以購買土地建立自己祖傳家園或永續農場的朋友們,可以從租賃土地種植學習開始,對於沒有從事過農業的朋友們,在沒有人脈的情況下,要租賃土地十分困難,有錢不見得人家願意把土地租賃給你,就算租賃給你也許租金並不便宜,大部分的地主都不願意打契約,要找到願意打契約的地主不容易,現在大部份透過農會租賃
Thumbnail
目前沒有資金可以購買土地建立自己祖傳家園或永續農場的朋友們,可以從租賃土地種植學習開始,對於沒有從事過農業的朋友們,在沒有人脈的情況下,要租賃土地十分困難,有錢不見得人家願意把土地租賃給你,就算租賃給你也許租金並不便宜,大部分的地主都不願意打契約,要找到願意打契約的地主不容易,現在大部份透過農會租賃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回歸土地,親近土地,是人的本性。人總有一天會嚮往著踏在泥土地上的生活的。早晚而已。 我呢?我心裡嚮往,實際面做不到。我怕烈日怕小蟲怕勞作粗了我的手。 但不能諱言的,這真是一本觸動人靈魂的書。看看我這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女紙,才翻了幾頁,就內心激昂地想要分享。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回歸土地,親近土地,是人的本性。人總有一天會嚮往著踏在泥土地上的生活的。早晚而已。 我呢?我心裡嚮往,實際面做不到。我怕烈日怕小蟲怕勞作粗了我的手。 但不能諱言的,這真是一本觸動人靈魂的書。看看我這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女紙,才翻了幾頁,就內心激昂地想要分享。
Thumbnail
 2005年時,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真實故事:一個失業的年輕人用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 一開始這位年輕人只有一根紅色迴紋針,而他卻夢想用迴紋針換到房子。剛開始他對自己的夢想沒有信心,也害怕被嘲笑,然而過程卻比他想的還順利; 迴紋針換到了魚形鉛筆,鉛筆換到了門把,門把換到了露營用火爐......一路下去
Thumbnail
 2005年時,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真實故事:一個失業的年輕人用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 一開始這位年輕人只有一根紅色迴紋針,而他卻夢想用迴紋針換到房子。剛開始他對自己的夢想沒有信心,也害怕被嘲笑,然而過程卻比他想的還順利; 迴紋針換到了魚形鉛筆,鉛筆換到了門把,門把換到了露營用火爐......一路下去
Thumbnail
買農地、蓋農舍這條路,充滿挑戰,難度高,很多人可能因此卻步,不敢奢想有一天能夠離開都市,回歸單純的鄉間生活。 其實想過鄉居生活,不見得要買農地、蓋農舍,尤其目前蓋農舍的門檻如此難跨,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預算許可.......
Thumbnail
買農地、蓋農舍這條路,充滿挑戰,難度高,很多人可能因此卻步,不敢奢想有一天能夠離開都市,回歸單純的鄉間生活。 其實想過鄉居生活,不見得要買農地、蓋農舍,尤其目前蓋農舍的門檻如此難跨,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預算許可.......
Thumbnail
即使是荒煙蔓草的人生,只要你仔細欣賞,沙漠裡也會有仙人掌開花。不必羨慕成蔭的大樹,只要你蹲下來仔細欣賞,自己的秘密花園裡還是處處充滿生機,就算是被颱風吹垮了,趁播種的季節還沒過去,趕快再種就是了!
Thumbnail
即使是荒煙蔓草的人生,只要你仔細欣賞,沙漠裡也會有仙人掌開花。不必羨慕成蔭的大樹,只要你蹲下來仔細欣賞,自己的秘密花園裡還是處處充滿生機,就算是被颱風吹垮了,趁播種的季節還沒過去,趕快再種就是了!
Thumbnail
五年多前,我們決定離開台北,舉家移居台東海岸線。做了這個決定一年半之後,終於能夠成行。當時我們以為算盤已經打好,生活費不會有問題。我們雖然沒有任何存款,但賣掉台北的房子之後,賣屋款可以分成三份,一份拿來買農地,一份拿來補助頭三年的生活費,一份拿來蓋農舍。
Thumbnail
五年多前,我們決定離開台北,舉家移居台東海岸線。做了這個決定一年半之後,終於能夠成行。當時我們以為算盤已經打好,生活費不會有問題。我們雖然沒有任何存款,但賣掉台北的房子之後,賣屋款可以分成三份,一份拿來買農地,一份拿來補助頭三年的生活費,一份拿來蓋農舍。
Thumbnail
2014年,做了決定之後,我們便開始昭告周遭朋友,說我們打算搬到台東鄉下買農地、蓋農舍,自己種菜吃。沒想到,眾人聽了,紛紛潑冷水,不是質疑,就是不以為然。種種反對聲浪,令人招架不住。反對理由,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務農太難、太辛苦; 務農難以養家活口; 好工作少; 好學校少......
Thumbnail
2014年,做了決定之後,我們便開始昭告周遭朋友,說我們打算搬到台東鄉下買農地、蓋農舍,自己種菜吃。沒想到,眾人聽了,紛紛潑冷水,不是質疑,就是不以為然。種種反對聲浪,令人招架不住。反對理由,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務農太難、太辛苦; 務農難以養家活口; 好工作少; 好學校少......
Thumbnail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
Thumbnail
2012年,我開始對婚後住了十年的台北公寓生活,感到非常苦惱和煩心。當初搬進來時,才新婚一年多,沒有孩子。房子雖不大,卻也隔出四個房間,兩人住綽綽有餘,一間當主臥,一間當書房,一間當儲藏室,另外一間空著,好奢侈!後來孩子一個個來報到,從一個、兩個、三個到四個,幾年之間,就把這個小小的公寓給擠爆了!
Thumbnail
受天價農地影響,若家中本無田地,也無豐厚資產,則對多數青年農民而言,首要之務便是跟人綁(租)地。然而,對於離鄉幾年的我,「家鄉」二字,彷彿被凍結在——肩上的書包愈趨沉重前。既陌生又親暱。而地該從哪裡開始找起?又該從何人問起呢?
Thumbnail
受天價農地影響,若家中本無田地,也無豐厚資產,則對多數青年農民而言,首要之務便是跟人綁(租)地。然而,對於離鄉幾年的我,「家鄉」二字,彷彿被凍結在——肩上的書包愈趨沉重前。既陌生又親暱。而地該從哪裡開始找起?又該從何人問起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